Ⅰ 西奈山的西奈山抄本
這份抄本大約於公元331年用漂亮的希臘文書寫在上等羊皮紙上。大英圖書館將現存最古老「西奈山抄本」《聖經》修復完成。「西奈山抄本」(Codex Sinaiticus)是現存最古老的完整版《聖經》,大英圖書館日前宣布,經過4年努力,分散在英國、德國、埃及和俄羅斯的「西奈山抄本」終於被修復拼接在一起,修復版的「西奈山抄本」電子版也全部上傳到網上供全世界研究者免費使用。不少學者認為,閱讀這份手抄本有助於揭開很多《聖經》之謎。
歷史原因使得抄本流落四國
「西奈山抄本」版《聖經》是用古希臘文手抄在羊皮紙上,成書年代約為公元4世紀,距今約1600年。1844年,德國學者康斯坦丁·蒂斯琴多夫在埃及西奈山的聖凱瑟琳修道院點火用的廢紙堆里,偶然發現了殘存的800多頁「西奈山抄本」。但之後,抄本的大部分原件流入俄羅斯。1933年,大英圖書館向當時的蘇聯購買了其中的347頁,俄羅斯國家圖書館僅收藏了其餘6份殘片。此外,德國萊比錫大學圖書館收藏了另外的43頁。1975年,抄本的另外12頁和40份殘片無意中在聖凱瑟琳修道院一間密室里被發現。至此,完整版的「西奈山抄本」流散在四個國家。學者們相信整套的「西奈山抄本」應該有1400多頁。
據介紹,這份抄本大約於公元331年用漂亮的希臘文書寫在上等羊皮紙上。大英圖書館負責西方抄本的司各特·麥克肯迪里克說:「這套已有1600年歷史的作品猶如一把鑰匙,讓我們更加了解早期基督教的發展史以及《聖經》一代代傳承的第一手資料。」「西奈山抄本」項目負責人胡安·格蕾絲表示,將抄本內容搬到網上是「一個偉大的歷史時刻」。 胡安·格蕾絲表示,另外一部與「西奈山抄本」相近年代完成的《聖經》手稿現在收藏於梵蒂岡,但後者缺失《新約》中部分篇章。胡安·格蕾絲還介紹,經過高精度圖像研究,「西奈山抄本」可能由4位抄寫員共同完成,而不是之前宣稱的3位。「西奈山抄本」網路版使用的是該抄本頁面的高解析度數碼照片。研究者還發現,「西奈山抄本」在歷史上曾被嚴重修改,而且它還收入了一些現在不列在《新約》中的篇章,比如《巴拿巴書》和《黑馬牧人傳》。
盡管這是一份人類文明的瑰寶,但「西奈山抄本」之前分別由英國、德國、埃及和俄羅斯四國的相關機構收藏,所以只有極個別人看過這一最古老《聖經》的完整面貌,也只有很少的專家曾經看過抄本屈指可數的幾頁。
2005年,大英圖書館發起「西奈山抄本」復原和數字化工程。英國、德國、俄羅斯和埃及四國前後耗資100萬英鎊,把之前分散在大英圖書館、德國、俄羅斯和埃及等地的手抄本重新組合起來,並順利進行了數字化處理。2004年7月,大英圖書館把其中的25%內容搬到了網上,引起全世界轟動,由於大批網民湧入觀看一度導致計算機系統癱瘓。而這次,大英圖書館把全部的內容放到了互聯網上,給相關研究者送上了一份大禮。
Ⅱ 西奈山在什麼地方
埃及西奈半島中南部的花崗岩山峰。位於西奈南方省境內。在猶太歷史中此山是上帝發出啟示的主要地點,根據《聖經》,上帝在此向摩西顯靈,並賜給他十誡(《出埃及記》第20章;《申命記》第5章),該山因此著名。在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傳說中也是聖地。因為學者們關於古以色列人出埃及的道路意見不同,並且按基督教《聖經》中敘述的地名,不能確定現在的地點,所以難以確定《聖經》上的西乃山是否即為此山。然而這座山峰長期被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視為聖地。西奈山海拔2,285公尺(7,497呎),從1967年的六日戰爭直到1979年歸還埃及時,一直在以色列管轄下。現已成為重要的朝聖地和旅遊地。
西奈山的高峰
西奈山又叫摩西山,位於西奈半島中部,海拔2285米,是基督教的聖山,基督教的信徒們虔誠地稱其為「神峰」。
Ⅲ 希伯來語西奈山字母
摘要 稍等
Ⅳ 出埃及記中摩西上西奈山共幾次
兩次,第一次上去領了法板下上,看見人民敗壞了,就提上帝發義怒將法板摔了, 然後第二次再上去拿的。
Ⅳ 西奈山的約定是誰
摩西(前13世紀)是以色列人歷史上的著名人物。在《聖經》中記述以色列早期歷史的《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權記》、《申命記》4個部分,描寫了摩西率領以色列人逃出埃及,進入迦南的艱苦歷程。
中東地區是世界上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誕生在這里的以色列人也較早地接受了古代文明的熏陶。約在前17世紀,為躲避飢荒,以色列人遷居到了埃及北部,在靠近尼羅河三角洲的歌珊地區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由於埃及社會的階級矛盾逐漸激化,埃及十八王朝的法老對以色列人的迫害也漸漸增強了。在摩西出世的時期,法老下令將以色列人的男嬰都弄死。為此,摩西出生後,就被他的聰明的母親拋棄在河邊。恰逢法老的女兒來到河邊洗澡,她將這個棄嬰抱進宮中撫養,取名摩西。而他的母親又以奶媽的身份入宮。與他朝夕相伴,並暗暗地教他本民族的語言和歷史。
被法老女兒收養為義子的摩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常與祭司們談天說地,思索人生的意義,獲得了埃及祭司的稱號。他在宮中享盡榮華富貴,而他的同胞們卻在苦難中受著煎熬,這使他內心的矛盾與痛苦與日俱增。有一天,他看見一個埃及監工侮辱一個燒磚的以色列人,終於怒不可遏,一劍剌死監工,將屍體偷偷地埋進沙中。沒想到此事很快傳開,有人報信說宮廷衛隊要前來捉他。摩西倉皇出逃,在夜色的掩護下,他爬過界牆,向東方的荒漠跑去。他在埃及已生活了40年。
摩西逃到了一個叫米甸的地方,入贅當地的祭司葉忒羅家,妻子西坡拉為他生了兩個兒子。米甸人也是以色列人的後裔,他們常常給摩西講祖先亞伯拉罕的故事和傳說,講「流著奶和蜜」的富饒的故鄉迦南。摩西心中醞釀起一個雄偉的計劃:他要把在埃及受奴役的同胞領出來,帶他們回到故鄉去。盡管此時他已經有八十高齡了。
摩西帶著家人來到埃及,先說服了以色列的長老,同意出走,又與埃及的法老進行了艱苦的談判與斗爭,最後法老終於放他們出行。
摩西帶領600家以色列人向北方走去。他們穿過沙漠,渡過大河,克服了難以想像的困難,擊退了埃及的追兵和沿途一些敵對部落的攻擊,也戰勝了內部的摩擦和分裂傾向,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旅行,他們來到了西奈山腳下。他們在這里安下營寨,進行了長達一年的休整。摩西將以色列人分成12個支派,任命了各個支派的頭目及一些大大小小的管理人員,建立起新的社會制度的雛形。然後,摩西獨自登上山頂,停留了40個晝夜,冥思苦想治理良策。按照《聖經》之說,在這40天里,摩西和神耶和華見了面。耶和華同摩西約法十章,這就是著名的摩西約法,也稱「摩西十誡」。摩西扛著刻有約法的石板回到了以色列人中間,卻見以色列人正在圍著金牛狂舞。他們因等得不耐煩,又信奉起原來的神。摩西非常生氣,將石板扔在山坡上摔得粉碎,又把金牛砸碎,磨成齏粉,叫以色列人喝。並且,他還讓親信殺死了一些叛教者,終於迫使以色列人接受了約法,他們用最貴重的黃金打製成約櫃,存放最神聖的耶和華的訓諭。從此,約櫃就成了猶太教最寶貴的宗教財產。
摩西約法第一條即:只能信耶和華這惟一的神。這一條是摩西約法的中心,帶有極大的強制性。第二、第三條規定對神的崇拜及尊重的禁忌。其他幾條是對社會秩序、人與人關系的規定。如:應當孝敬父母、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不可貪人所有的,等等。摩西約法為以色列人的文化、軍事、宗教和社會生活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後來流散於世界各地的以色列人,在經過了3000年後仍堅持了同一的信仰與文化,而沒被當地的文明所同化。
經過摩西的努力,一盤散沙似的以色列人成了一個法律嚴明、秩序井然的民族社會組織。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目標戰勝了部族的分立主義,以色列人的戰鬥力大大地增強了。摩西此時感到有力量去奪取迦南了,於是率領以色列人又踏上了征程。
摩西帶領以色列人抬著約櫃,打著旗幟,趕著龐大的羊群,浩浩盪盪地上路了。途中摩西制止了部下的反叛,到達了迦南的南疆巴蘭。以色列人在卡代施地區安頓下來。這里有遼闊的草場和干凈的井水,適於繁殖牲畜。他們在這里休養生息,過了大約38年的和平生活。新的一代健壯地成長起來,摩西覺得到了該攻佔迦南的時候了。他們先後擊敗了鄰國亞摩利人、摩押人、巴珊人,取得了輝煌的戰果。攻佔迦南也指日可待了。
然而,摩西知道,他不能活著進入迦南了。他已經有120歲了,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他還有許多事情要做。他對以色列人進行了一次人口普查,發現以色列人口已達60餘萬。他指定了忠實且驍勇的將領約書亞為自己的繼承人;為適應新的形勢,對約法做了修改與補充。他又將迦南的土地均分給12個支派,但沒有分給利未人和祭司單獨的領地,因為他們要在整個迦南供神職。料理好這些後事,他和人民告別,獨自登上了尼波山巔,孤獨地死去。
《聖經》雖然為摩西的經歷與業績罩上了神秘的面紗,渲染了許多神秘的故事與神跡的顯現。但是,透過這些神秘的色彩,我們仍然可以看到人物的真實痕跡。在氏族社會的末期,往往有一個英雄主義的時代,其中的傑出人物作出英雄壯舉,完成由氏族社會向階級社會的轉變。摩西就是這樣的一個傑出人物。他率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擺脫了受外族奴役的奴隸地位;他確立了猶太教的一神論信仰,對以後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制定了約法,完成了以色列入的部族社會向階級社會的轉變。摩西十誡至今仍對西方文化有影響。至於關於他早期的80年的經歷,不過是為了說明他具有與眾不同的、高居於眾人之上的智慧和才幹所作的鋪墊而已。
Ⅵ 西奈山Icahn醫學院地方大嗎
您好,地方挺大的,它位於紐約曼哈頓市上東區,毗鄰中 央公園,位於第五大道(Fifth Avenue)以及麥迪遜大道(Madison Avenue)之間,占據了中 央公園周圍的四個街區,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望採納,謝謝。
Ⅶ 上帝在西奈山向摩西授予律法,其內容包括
20:1 神吩咐這一切的話、說、
20:2 我是耶和華你的神、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
20:3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20:4 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甚麼形像、彷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20:5 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他、因為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 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20:6 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
20:7 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
20:8 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
20:9 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
20:10 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神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僕婢、牲畜、並你 城裡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作.
20:11 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 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
20:12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20:13 不可殺人。
20:14 不可姦淫。
20:15 不可偷盜。
20:16 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
20:17 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
Ⅷ 申請西奈山Icahn醫學院的offer都需要提前准備什麼
申請西奈山Icahn醫學院的offer需要提前准備的就是GRE成績單,申請表,以及相關文書和證件,關於申請書寫作的模板可以在網上多找一些攻略
Ⅸ 「我終於走出了埃及,來到了西奈山前面」是什麼意思
字面意思就是那樣,關鍵是西奈山。西奈山意即「月亮山」,根據古代閃族神話中的月亮老人辛(Sin)而命名。西奈山又叫摩西山(Mount Moses),位於西奈半島中部,海拔2285米,是基督教的聖山,基督教的信徒們虔誠地稱其為「神峰」(The Holy Peak)。 西奈山朝聖有一種開始於6世紀時的形式:凌晨時分從Dahab出發,1.5小時後到達山腳下的聖凱瑟琳修道院,開始攀登聖山,攀登西奈山的路程隨山坡蜿蜒而上,修建於19世紀的山路共8公里長,有3750級台階。登上山頂後再朝拜神廟、觀賞日出。由於山頂海拔高,氣溫很低,出發前一定要帶足衣物,也可以花20美元租一頭駱駝上山。 如果投宿在聖卡特琳娜的鎮上,早上3點開始登山,觀賞日出,然後下山。少說往返也要4個小時。這是非常辛苦的,雖說應該從修道院的側面開始攀登,但如果覺得辛苦,可以花20美元租一頭駱駝代步。 這種形式的朝拜開始於5-6世紀。下山途中可以看見聖艾利耶禮拜堂。山頂上一到冬天會有積雪,非常寒冷,即使在夏天夜裡也很冷,一年中有時還會有大風。因此有必要准備好禦寒用品。山頂上有建於1930年的小禮拜堂和並排修建的清真寺。日出的景色很壯觀。 西奈山的日出相傳,古猶太人的政治和宗教領袖摩西就是在這里被上帝傳召接受十誡。於是,這座被視為「聖山」的奇峰,便更名為摩西山而聲名遠揚。位於山麓的聖凱瑟琳修道院則自6世紀以來,就一直是東正教的修道中心。 由於修道院周一至周四和周六早晨才對公眾開放,如果你想同時看西奈山的日出和日落的話,可以早晨參觀修道院,下午開始爬山,看完日落後,在山上宿營,凌晨看完日出後下山。 由於沙漠地區的夜晚非常寒冷,而且西奈山的日出更壯觀,所以我的計劃是從達哈伯Dahab出發,乘長途汽車2小時,去聖凱瑟琳娜保護區,然後投宿在Fox Camp或者修道院的客房,午夜步行至山腳下,開始爬山,日出後,下山參觀修道院。 有二條道可以通向西奈山頂,一條叫「駱駝徑」,顧名思義可以騎駱駝上去,它是一條盤旋而山的山路,比較平緩,中間有幾個食品補給站,自然價格巨貴,全程約須2個小時左右。另一條則稱為「懺悔的階梯」,是以前的一名修道士為了贖罪,苦行出來的,一共有3750級台階,全部是從石壁中鑿出來,比較險峻。對於看日出的人們通常會選擇駱駝徑上,天亮後,階梯路下。
Ⅹ 「我終於走出了埃及,來到了西奈山前面」是什麼意思
好像是聖經里,受埃及人奴役的受苦的以色列人,在上帝指派的摩西的帶領下,過紅海,來到西奈山,在西奈山上受上帝的十條戒律並被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