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9073養老模式
擴展閱讀
甄嬛傳21集 2025-07-27 21:23:33

9073養老模式

發布時間: 2022-02-13 07:57:22

① 9073養老格局是什麼意思

就是90%的老人依靠居家養老、7%的老人依靠社區養老、3%的老人依靠機構養老

② 9073養老計劃中每千名老年人才有11.6張床位針對的是哪些人群

摘要 我國推行的養老模式主要為「9073」模式。不存在針對性。老年人全員覆蓋。

③ 9073和9064養老格局分別是什麼時候提出的我國現今到底是9073還是9064呢

本人認為,實現「老有所養」,基本在於「床位」。從養老床位的「時空」角度,可以賦予「9073」說法中各個數字所代表的具體養老模式,可以合理的解釋9073或9064這一說法。

養老床位,按服務時間,可以分為日間床位和夜間床位;按按服務空間,可以分為居家床位和非居家床位。從養老床位的時空這兩個維度對養老模式進行劃分,如下圖所示:

模式一:日間居家床位+夜間居家床位,即,白天和晚上均在家住。本人認為,此種模式對應的應該就是「9073」中「90」所代表的內容,延續現有習慣,可以稱為居家養老。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居家養老既包括傳統的家庭養老又包括現在主流的社會化居家養老——一種以家庭場所(家庭床位)為核心,以社會化養老服務機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居家養老綜合服務中心、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養老養護院等)為依託,為居家老人提供助餐、助潔、助行、助浴、助醫等上門服務的養老模式。

模式二:日間居家床位+夜間非居家床位,即,白天在家午休,晚上在其他地方住。此種模式較為特殊,在現實中基本不存在。

模式三:日間非居家床位+夜間非居家床位,即,白天和晚上均不在家住。此種模式對應的是「9073」中「3」所代表的內容,是我們所熟知的機構養老。

模式四:日間非居家床位+夜間居家床位。本人認為,此種模式對應的應該就是「9073」中「7」所代表的內容;該模式中的日間非居家床位的空間載體主要是老年人日間照料設施(包括托老所、日托站、老年人日間照料室、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等),大部分地方叫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或托老所。即,白天在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托老所午休,晚上在家住,可稱為社區+居家養老,或延續現有習慣,簡稱為社區居家養老。

有興趣的話,可以點擊我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的一篇小文章:「9073」概念辨析(床位時空視角)網頁鏈接

④ 太平保險公司的養老社區有幾家9073的函義是什麼

摘要 什麼是「9073」養老模式?

⑤ 中國最新的養老模式是什麼

中國養老新模式有:

一、買房養老

這幾年比較火。就是到一些環境比較好,氣候比較舒適的地方,去買房。既是一種投資,又能去住,乍一聽,多好。

比如這幾年海南、廣西、山東一些沿海地方就挺火。益養老平台提醒,這裡面坑比較多,大家一定要小心。

二、旅居養老

如果覺得開車旅遊費用高,不安全?那就試試旅居養老吧!其實,就是把旅遊養老和候鳥式遷徙養老相對結合的一個產物。

和老伴、好友們挑一座風景美、氣候宜人的城市停下來,不用趕時間,看看風景、嘗嘗美食,半個月或者一個月的時間,還能結交到許多的好朋友!

年輕時候沒有機會去看看大好河山,退休後,趁身體健康、經濟寬裕,約上三五知己,結伴出去走走。一起坐車、一塊住宿、一同爬山、同桌吃飯,那一定是一番笑語連連、其樂融融的景象。

旅居養老大概就是一些旅遊區,或者環境比較好的地方,建立一個大的養老社區,配套比較齊全。

您可以去住一段時間,一遍旅遊一邊養老。當然,現在也有一些旅居養老,會和景區、社區結合起來。根據您不同的愛好,量身定製目的地。

三、抱團養老

孩子們在外地求學或者忙於工作,偌大的房子只剩下孤零零的兩個老人寂寞相依,不如和志趣相投的老友們,開啟抱團同居生活吧。

早晨一起鍛煉、吃飯;上午一起看書、聊天;中午一起吃飯、看電視;下午一起打麻將、喝茶;晚上一起吃飯,夜裡各回各家睡覺……

老了,能跟有共同記憶的老朋友一起消磨時間,不做任何事情,本身就很快樂,很有意義。

⑥ 我國提出構建"9073"養老格局,是哪個文件提出的

全市90%的老年人在社會化服務協助下通過家庭照顧養老,7%的老年人通過社區照顧實現居家養老,3%的老年人通過入住養老服務機構集中養老。

⑦ 9073養老模式是什麼意思

9073養老模式具體如下:
1、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顧,採取以家庭為基礎的居家養老;
2、7%的老年人享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提供日間照料;
3、3%的老年人享受機構養老服務。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人口的養老隱性問題將顯性化。解決農村人口養老問題將是社會不得不面對的重要任務。在目前廣大的農村地區,家庭養老、土地養老、社會保險養老三種模式是基本的養老保障方式,而社區養老模式則是一種新的嘗試。
養老的服務體系基本要求包括:
1、完整性:要求該體系能覆蓋所有老年人群,並能為他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2、多樣性:同一種養老需求,可以有多種多樣服務方式可供選擇,以便老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條件選擇養老服務方式;
3、持續性:照顧老人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完善的體系將為不同年齡、不同健康狀況、不同經濟狀況和不同意願的老人提供持續照料服務;
4、實效性:破解養老照料的難題,減輕家庭、社會和政府的壓力,為老人提供舒適的環境、高品質生活;
5、經濟性:遵循「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原則,推進福利社會化,構建養老體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將社會保險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國家多渠道籌集社會保險資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社會保險事業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
國家通過稅收優惠政策支持社會保險事業。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⑧ 我國養老服務9073模式下,九成居家養老如何能做到「十分」滿意

我們知道,現在我國的養老服務是9073的模式,很多人對9073這個模式都是非常一頭霧水的。其實9073他的意思就是有3%的老人接受機構養老服務,有7%的老人可以得到政府福利政策支持的社區養老服務,90%以上的老年人自助或者是家庭成員照顧為主的居家養老服務。

一、90%的老人都是自己在家養老或者是由他的子女照顧。

其實我們都知道,在我國確實是90%的老人都是自己在家養老或者是由他的子女照顧。這些情況絕大多數都是屬於這些老年人的身體比較健康的情況下,如果一旦生病的話,那就必須要送到醫院裡面,或者是需要外界的人來看護了。因為子女不可能時時刻刻的呆在老人身邊,他們只能請一些護工來照顧自己的父母。

我國現在的養老服務就是處在9073的模式下,這個模式其實也是比較好的。你有什麼其他的看法,可以在評論群里說一下,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

⑨ 什麼是養老模式,有幾部分組成

1、家庭養老,即老年人居住在家中,主要由具有血緣關系的家庭成員對老年人提供贍養服務的養老模式。主要在以東方文化為底蘊的日本、新加坡等國家。這種模式適合不願意脫離熟悉環境且子女有經濟能力、閑暇時間、照顧精力和照顧意願的老年人。

2、居家養老,即老人居住在家中,由社會來提供養老服務的一種養老方式。歐美等發達國家佔主要。該模式適合子女無暇照顧,有一定自理能力且不願意離開原有熟悉環境的老年人。

3、機構養老,即將老人集中在專門的養老機構中養老的模式。主要有:養老院、護理院、臨終關懷機構。

4、其他養老模式。1)互助養老;2)以房養老;3)旅遊養老;4)候鳥式養老;5)異地養老;6)鄉村田園養老

(9)9073養老模式擴展閱讀:

2017年28日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國發〔2017〕13號)提出,到2020年,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更加健全。

(一)居家養老

和世界上任何國家一樣,我國將以居家養老為主。但是,我國家庭規模小型化和「4-2-1」結構家庭日益增多,傳統意義上的居家養老模式發生重大變化,需更多藉助於社區服務和專業化養老服務機構。其中,長期照料、精神慰藉、臨終關懷等老年護理服務蘊涵著巨大的社會需求。

優點:符合中國傳統的養老習慣和觀念,成本低。

問題:隨著中國家庭人口模式的變化,子女少老人多已經成為嚴峻的現實;居家養老越來越困難。

(二)機構養老

是指為老年人提供飲食起居、清潔衛生、生活護理、健康管理和文體娛樂活動等綜合性服務的機構。

優點:集中居住便於管理和服務。

問題:投資大,回收周期長,盈利困難;監管困難,對經營中發生在機構內的傷病、死亡等重大問題沒有相應明確的解決辦法,時有糾紛困擾經營者;服務人員培訓難度大;入住者成本高,低收入家庭難以長期支撐;隨著老年人的增多,養老機構明顯供給不足。

(三)居家養老和社區服務相結合

是指在社區建立一個支持家庭養老的社會化服務體系,由社區服務人員提供居家養老的服務,而不是由家庭成員所提供。提供「三助」「兩托」「兩咨詢」服務:助餐、助理、助醫;日托及全托服務;法律咨詢和心理咨詢等。

優點:符合政府養老產業政策,鼓勵各種形式資本進入居家養老服務領域;符合大部分老人「養老不離家」的思想。

問題:資金和人員缺口大。投資回報率較低,後續支撐難度大;服務受眾廣,因而對服務品質和人員要求高,服務人員難以滿足要求;社區養老功能不全、服務能力不強的現象也普遍存在。

(四)居家養老與社會服務相結合

由政府購買服務,企業負責運營,是一種居家養老服務提升模式。老人住在家中,由社會來提供養老服務。通過信息平台整合社會資源,根據老年人居住、需求等情況,打造綜合服務型、護理康復型、嵌入照護型等各類功能型照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流動健康服務車、緊急救援、家政服務指派、體檢康復、送餐到家、上門家政等功能服務。

優點:居家養老能夠充分整合利用家庭、社區資源,使養老成本大大降低。

⑩ 什麼是9073養老服務體系

國家」9073「工程:

90%身體狀況比較好的,願意和子女在一起的老年人,採取以家庭為基礎的居家養老。

7%的老年人依託社區的養老服務中心,提供日間照料。

3%的老年人通過機構養老予以保障。

養老服務體系主要是指與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以滿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為目標,面向所有老年群體,提供基本生活照料、護理康復、精神關愛、緊急救援和社會參與的設施、組織、人才和技術要素形成的網路,以及配套的服務標准、運行機制和監督制度。

(10)9073養老模式擴展閱讀:

養老服務體系基本要求:

1、完整性:老年期時間跨度大,從60歲到百歲以上,需要經過「低齡老年期(60-74歲)」、「老年期(75-89歲)」和「長壽期(90歲及以上)」。完整性要求該體系能覆蓋所有老年人群,並能為他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2、多樣性:是指同一種養老需求,可以有多種多樣服務方式可供選擇,以便老年人根據自己的意願、條件選擇養老服務方式。

3、持續性:照顧長者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完善的體系應當為不同年齡、不同健康狀況、不同經濟狀況和不同意願的老年人提供持續照料服務。

4、實效性:完善的體系應能破解養老照料的難題,減輕家庭、社會和政府的壓力,為長者提供舒適的環境,高品質生活。

5、經濟性:構建養老服務體系是政府的責任,需要投入。如何構建既經濟又有高效的養老服務體系,需要政府統籌規劃。政府既要履行自己的職責,又不能大包大攬,應遵循「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原則,推進社會福利社會化,構建養老服務體系。

基於上述要求,政府解放思想、大膽改革,積極推進社會福利社會化,構建「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機構養老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