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人均收入
國家統計局指出,1961-1978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為1.1%。1979-2012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為15.9%,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2位。2013-2018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為28.1%,居世界第1位。自2006年以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穩居世界第1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2018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7.5%,比1978年提高24.4個百分點。
據世界銀行統計,1962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只有70美元,到1978年也只達到200美元。但改革開放後,人均國民總收入水平大幅提升。2018年達到9470美元,比1962年增長了134.3倍。人均國民總收入水平與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漸縮小,1962年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14.6%,2018年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85.3%,比1962年提高了70.7個百分點。在世界銀行公布的人均國民總收入排名中,2018年中國排名第71位(共計192個經濟體),比1978年(共計188個經濟體)提高104位。
中國出境旅遊人數穩居世界第1位。1995-2017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數由0.05億人次增至1.43億人次,年均增長17%。中國出境旅遊人數居世界位次不斷提升,1995年居世界第17位,2013年首次躍居世界第1位,2014-2017年穩居世界第1位,是全球最大的出境游市場。
中國出境旅遊支出躍居世界第1位。1995-2017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中國出境旅遊支出也大幅提高。1995年中國出境旅遊支出居世界第25位, 2013年居世界第2位,2014-2016年穩居世界第1位。2017年,我國出境旅遊支出額為2577億美元,比1995年的37億美元增加了2540億美元,增長68.6倍,居世界第1位,比1995年提高24位。
此外,2017年,中國預期壽命達到77歲,比1960年提高了33歲,超過世界平均水平5歲,超過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平均水平1歲。
國家統計局指出,按照中國現行農村貧困標准(2010年價格水平每人每年2300元)測算,1978年中國農村貧困人口為7.7億人,貧困發生率為97.5%。2018年年末農村貧困人口1660萬人,比1978年減少7.5億人;貧困發生率1.7%,比1978年下降95.8個百分點,平均每年下降2.4個百分點。中國是最早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為世界減貧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2. 2019年中國平均工資多少錢一個月工資
以下僅供參考:
國家統計局今日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559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5%。
居民收入情況
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增長(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長)7.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增長9.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2%。人均每月為3530元和1336元。
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6523元,增長9.0%,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6.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9244元,增長7.8%,是平均數的92.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4389元,增長10.1%,是平均數的89.8%。
3. 中國目前人均收入是多少
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559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5%。
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增長(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長)7.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增長9.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2%。
(3)2019中國人均收入擴展閱讀:
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6523元,增長9.0%,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6.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9244元,增長7.8%,是平均數的92.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4389元,增長10.1%,是平均數的89.8%。
按收入來源分,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7186元,增長8.6%,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55.9%;人均經營凈收入5247元,增長8.1%,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17.1%;
人均財產凈收入2619元,增長10.1%,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8.5%;人均轉移凈收入5680元,增長9.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18.5%。
4. 中國平均月收入2020
根據2019年相關數據,低收入組和中間偏下收入組共40%家庭戶對應的人口為6.1億人,年人均收入為11485元,月人均收入近1000元。其中,低收入組戶月人均收入低於1000元,中間偏下收入組戶月人均收入高於1000元。
這些數據反映了黨的十九大所指出的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反映了我國的基本國情。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廣大農村和中西部地區相當一部分居民收入水平依然偏低,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任務十分繁重。
同時也應當看到,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發展,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低收入和中間偏下收入群體轉化為中等收入群體。我國國內市場潛力巨大,發展未有窮期。
(4)2019中國人均收入擴展閱讀: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在論壇上表示,在2010年的時候,中國的人均收入是4400美元,到2020年翻一番,那麼就應該是8800美元。如果中國能維持每年百分之七點多的增長,人民幣也應該會不斷增值。那麼就代表到2020年的時候,中國人均收入水平很可能達到12700美元。
中國從1979年開始進行改革開放,在過去這33年的時間裡面,平均每年的經濟增長速度達到9.8%,可以講這是人類經濟史上最高的經濟增長速度。在1979年的時候,中國的人均收入就185美元,比非洲國家平均1/3的水平還低。但是到了2012年的時候,中國的人均收入達到6100美元,成為一個中等偏上收入國家。
5. 2019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
比上年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26523元,增長9.0%。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比上年增長7.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9244元,增長7.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比上年增長9.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2%。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4389元,增長10.1%。按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2],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7380元,中間偏下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15777元,中間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25035元,中間偏上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39230元,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76401元。全國農民工人均月收入3962元,比上年增長6.5%。
(5)2019中國人均收入擴展閱讀:
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559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8063元,增長7.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6%;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328元,增長9.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
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6084元,增長8.0%,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8.2%;人均衣著消費支出1338元,增長3.8%,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6.2%;人均居住消費支出5055元,增長8.8%,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3.4%;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1281元,增長4.8%,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5.9%;人均交通通信消費支出2862元,增長7.0%,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13.3%
6. 問一下2019年中國人平均月薪中位數是多少
薪酬中位數保持在6500元。智聯招聘2019年在線數據顯示,全國37個主要城市的平均招聘薪酬為8050元,本季度平均薪酬環比下降0.6%,同比漲幅為5.5%,薪酬中位數依然保持在6500元。去年二季度以來,全國平均薪酬持續同比增長,增幅保持在3%以上。當前人才市場競爭加劇的同時,人才的報酬也有所提高。
從在線職位的薪酬分布情況來看,薪酬區間結構沒有發生太大變化。總體來看,薪酬在4001-6000元之間的職位數量最多,占職位總量的31.8%;其次是薪酬在8000元以上的職位數最多,占職位總量的31.5%;薪酬在6000-8000元之間的職位數量佔21.6%,薪酬在2000-4000元之間的職位數量佔14.4%。
從各個城市平均薪酬水平來看,北上廣深杭依然領跑薪酬榜單,南京、寧波、蘇州、東莞等珠三角和長三角的城市也表現突出,平均薪酬水平位列前十。從變化情況看,絕大部分城市的薪酬水平較上一季度略有下降,同比有所上升。薪酬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北京、上海、杭州、廈門以及蘇州的平均薪酬水平逆勢環比上漲。各類性質的企業薪酬水平同比均有所提升,外商獨資仍然排名第一位,薪酬為9125元;其次是上市公司,平均薪酬為9007元;再次為國有企業,平均薪酬為8838元。民營及事業單位的薪酬排名沒有變化,分別以7882元和7721元位列第五、第六。與上一季度相比,民營及事業單位的薪酬水平有所下降,其他類型企業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
從不同規模的企業平均薪酬水平來看,企業規模越大,平均薪酬水平越高。人數在10000人以上的超大型企業的平均薪酬為9518元,排名第一;其次是人數在1000-9999人的大型企業,薪酬為9236。與去年同期相比,各規模企業的平均薪酬均有所提升;與上一季度相比,人數在100人以下的小微企業的平均薪酬水平略有下降。在原本就沒有形成規模及品牌效應的基礎上,小微企業的薪酬水平進一步下降,引才留才的實力進一步打折。
7. 中國人均收入情況!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8年中國統計年鑒上的數據,自2013年至2017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依次分別為:18310.8元、20167.1元、21966.2元、23821.0元、25973.8元。
2019年1月2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18年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情況》,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
目前,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暫未公布。
(7)2019中國人均收入擴展閱讀:
居民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可用於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居民可用於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現金收入,也包括實物收入。按照收入的來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項,分別為: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和轉移凈收入。
工資性收入: 指就業人員通過各種途徑得到的全部勞動報酬和各種福利;
經營凈收入: 指住戶或住戶成員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獲得的凈收入;
財產凈收入:指住戶或住戶成員將其所擁有的金融資產、住房等非金融資產和自然資源交由其他機構單位、住戶或個人支配而獲得的回報並扣除相關的費用之後得到的凈收入;
轉移凈收入: 計算公式為:轉移凈收入=轉移性收入-轉移性支出;
轉移性收入:指國家、單位、社會團體對住戶的各種經常性轉移支付和住戶之間的經常性收入轉移;
轉移性支出:指調查戶對國家、單位、住戶或個人的經常性或義務性轉移支付。
8. 2019年全中國每年平均收入是多少美元
從1952年到2018年,中國GDP從679.1億元躍升至90.03萬億元,實際增長174倍;中國的人均GDP從119元提高到了6.46萬元
9. 2019年中國的人均GDP為多少
70892元人民幣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2019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0892元,比上年增長5.7%。國民總收入988458億元,比上年增長6.2%。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6%。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15009元/人,比上年提高6.2%。
按照聯合國目前的劃分標准,中國仍處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的水平,只是中國人均GDP離世界平均水平更近了。1980年,我國人均GDP約300美元,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12.3%;2019年,按照現價美元估算,我國人均GDP大致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90%。
(9)2019中國人均收入擴展閱讀:
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總產出(GDP總額,即社會產品和服務的產出總額)/總人口。
二、分析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意義
人均GDP雖然不能直接等同於居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但構成了一國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主要物質基礎,是提高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重要參照指標。事實上,強調人均GDP的國家,一般也比較注重提高本國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社會公平程度。
人均GDP觀念及其人均GDP狀況直接決定和影響著一個國家在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及其社會建設方面的投入取向、投入能力與投入水平。
人均GDP與工業化進程和社會穩定,具有一定內在聯系。據亨廷頓分析,在一定階段,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與社會安定、社會和諧成正比。
參考資料資源:
國家統計局-年度數據(國內生產總值)
網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