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際貨幣組克里斯蒂娜·拉加德不是離婚了嗎,她的兩個孩子親生父親是誰啊
你操心這么多幹嘛,法國人同居而不結婚的多了去了
❷ 中國版拉加德什麼意思
拉加德是法國財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
拉加德在財務管理方面有著突出的表現,是繼美聯儲主席艾倫.葛林斯潘以來極具國際影響力的財經人物。
所謂中國版拉加德,是中國的基金證券業在財經管理方面提出的、打造面向國際高水平的財經管理人形象。
❸ 拉加德是哪個國家的
這個名字的人不少,不過最有名的是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她是法國財政部長,自2011年7月5日開始擔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現任法國女財長拉加德將出任IMF總裁。
❹ 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是哪國人
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1956年1月1日-),法國律師、政治家,出生於法國巴黎,畢業於普羅旺斯艾克斯政治大學,現任歐洲中央銀行總裁、行長。[1]她曾任法國財政部長,是G8國家第一位掌管經濟事務的女部長,被《金融時報》評價為歐元區最好的財政部長;還曾擔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於2019年卸任。
中文名
克里斯蒂娜·拉加德
出生日期
1956年1月1日
外文名
Christine Lagarde
出生地
巴黎
國籍
法國
職務
歐洲中央銀行總裁、行長
學位
法學、政治學碩士
婚姻家庭
已離婚,有兩個兒子
愛好
瑜伽、潛水、游泳、園藝
職業
律師
主要成就
歐元區最佳財長
畢業院校
巴黎第十大學、法國政治研究學院
收起
人物介紹
克里斯蒂娜·拉加德
1956年1月1日出生在巴黎。曾經是國際律師及女商人,後由德維爾潘政府邀請加入法國政府。從2005年2月至今先後擔任法國外貿部長級代表;法國農漁業部長;法國經濟、財政、就業部長;法國經濟、工業、就業部長;法國經濟、財政、工業部長。是迄今為止,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任期最長的財政部長。
拉加德曾在世界著名律師事務所——貝克麥堅時國際律師事務所工作25年,歷任律師、合夥律師、主管律師、全球執行委員會成員和主席。
《福布斯》雜志曾在2009年將其評為「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女性」排名第17位,《金融時報》同年將其評為歐元區最佳財長。2011年榮獲「第一財經金融價值榜」年度金融風雲人物殊榮。
拉加德1956年1月生於法國巴黎。拉加德的本科學業分別在法國和美國完成。此後,拉加德就讀於巴黎第十大學法學院和法國政治研究學院,獲得法學、政治學碩士學位,並曾在巴黎第十大學短期任教。
上世紀70年代中期,拉加德曾在美國時任國會議員、後來的參議員及國防部長威廉·科恩的辦公室做實習生。早年在美留學以及在美國政界的實習經歷使拉加德練就了嫻熟的英文。 1981年,拉加德在巴黎加入世界著名的貝克麥堅時國際律師事務所。在長達25年的職業生涯中,拉加德專門處理勞工、反壟斷與企業收購領域的法律事務,1999年成為這家律師事務所首位女性執行委員會主席,2004年擔任事務所全球戰略委員會主席。
2005年6月,拉加德出任法國內閣負責外貿的部長級代表。2007年薩科齊上台後,拉加德出任農業部長。同年6月,薩科齊內閣改組,拉加德出任經濟、財政與就業部長,成為八國集團成員國中首位女財長。2010年11月14日,拉加德任經濟、財政與工業部長。
2008年5月,匯豐銀行前雇員赫爾夫·法西亞尼離開公司時帶走了涉及機密信息的5個磁碟,並向時任法國財政部長的克里斯蒂娜·拉加德,提供了這逾10萬個賬戶的詳細信息,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利用這些信息幫助歐洲各國徵收到數十億美元的稅收欠款。
據法國媒體報道,為配合調查「塔皮利益輸送案」,法國警方當天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在巴黎的住所進行搜查。
❺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一個月工資是多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一個月工資約4萬美元,年薪45.038萬美元。
據《東莞時報》:拉加德拿的是「白菜價」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部設在華盛頓,其職責是監察貨幣匯率和各國貿易情況,確保全球金融制度運作正常。作為給世界發錢的機構,IMF的工資結構可謂是絕對透明。
現任總裁拉加德年薪為45.038萬美元,對於平頭老百姓來說,自然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就是和自己國家的總統薩科齊比起來,拉加德的收入也毫不遜色。
但是,和史丹利百得的CEO John Lundgren 2010年3257萬美元的年薪相比,拉加德拿的絕對是「白菜價」。
❻ 拉加德拎的什麼包
該報品牌:Longchamp,中文名「瓏驤」,始創於1948年,原產地法國。
這個包包比較classic的就是水餃包,價格不算貴,幾千塊錢就能買到,最大的特色是容量夠大。拉加德在論壇上舉起這個大包呼籲全球籌錢,說明歐洲真的很缺錢,非常缺錢。。。
❼ 薩達姆長女拉加德為什麼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戰爭打響後,薩達姆的二個女兒拉加德和拉娜就被薩達姆的手下送到巴格達郊區躲藏了起來。整個戰爭期間,拉加德和拉娜帶著她們的9個孩子都躲藏在一間小屋中,2003年6月,她們曾要求到英國避難,但卻遭到了英國政府的拒絕。
2003年7月,在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的親自批准下,拉加德和拉娜帶著孩子們來到了約旦,居住在了約旦已故國王海珊生前住過的王宮中。拉加德和拉娜在王宮里過著舒坦的生活,她們的9個孩子則都在約旦的三所貴族學校中讀書,每天出入都有寶馬轎車和保鏢護送。
拉加德在約旦的行動看起來還比較自由,但身為薩達姆的長女,拉加德頤指氣使,脾氣暴躁,同時,拉加德又有著意志堅定、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性格特點,媒體都說她與父親薩達姆的性格十分相像,甚至稱她為「小薩達姆」。所以,失去自由行動的拉加德,日子並不好過。
雖然約旦政府名義上同意為拉加德一家提供政治庇護,允許他們享有約旦公民的一切合法權利,但也有不少限制。約旦政府規定,拉加德不能遊行、不得參加政治活動、不得發表演說、不能接受媒體采訪或在報紙上發表文章等。拉加德每天一般只有兩個小時左右的外出時間,每次出行的路線、會見的人員都要事先徵得約旦安全部門同意。
拉加德的最後一次高調露面是在2007年2月,也就是在薩達姆去世40天的日子,拉加德不僅前往葉門,還在那裡和數百名伊拉克前復興社會黨黨員為薩達姆舉行了追悼儀式,葉門總統薩利赫的侄子也在儀式中出現。
按照阿拉伯人的習俗,人在去世的第七天和第四十天,都要進行隆重的追思和哀悼。但拉加德的這一高調露面,引起了約旦官方的強烈不滿。在約旦政府的警告下,這次露面成了拉加德的最後一次高調活動,從此,拉加德一直遵守和約旦政府之間的不成文協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❽ 薩達姆為什麼軟禁愛女拉加德
拉加德·海珊的一生可謂跌宕起伏。她作為薩 達 姆的長女,15時就和當時伊拉克軍方原 子 彈和導 彈研究指揮官卡邁勒結婚,1995年海灣戰爭期間,她的丈夫海珊·卡米勒背叛了薩 達 姆,夫妻倆被迫逃亡約旦。在那裡,卡邁勒向媒體透露了伊拉克的核計劃和其它一些秘密。
薩 達 姆立刻派烏代和阿里去約旦交涉,之後不到一年,薩 達 姆說服他們返回伊拉克,並表示原諒卡邁勒兄弟。1996年2月,卡邁勒兄弟返回伊拉克。但就在邊境上,烏代把姐姐、姐夫強行拆開。拉加德被帶到了老家提克里特,被迫宣布和卡邁勒離婚。
3天後,作為馬吉德家族掌門人的阿里和薩達姆長子烏代親自帶人捉拿卡邁勒兄弟。在經過16個小時的拚死抵抗後,卡邁勒被阿里捉住、開槍打死。事後,拉加德對記者表示,這次事件「是心尖上最深最痛、多少年都不會結疤的一道傷!」。
對阿里這位殺夫仇人,拉加德一直咬牙切齒。而對於拆散她與丈夫的弟弟烏代,拉加德的心情也很復雜。
1996年12月,烏代身中8槍而致殘。誰是兇手至今懸而未決。薩 達 姆的前保鏢優素福2002年曾表示,「伊拉克人對烏代恨之入骨,但他的家人更恨他。」正因為此事,拉加德涉嫌暗 殺烏代而被父親薩 達 姆軟禁起來。父女間的關系降到了冰點。
然而,恩恩怨怨難消父女情。2003年6月,當拉加德逃離戰 火中的伊拉克,終於在約旦找到庇護所的時候,她對英國記者說:薩 達 姆「是一個好父親,也是一個好外公」。
❾ 薩達姆長女拉加德,她稱伊拉克人民至今沒有尊嚴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他的長女拉加德。在他父親被捕之後逃到其他國家避難。在其他國家,畏畏縮縮的躲起來,所以沒有伊拉克人民的尊嚴。
❿ 梅姨、拉加德都是美國人嗎
摘要 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法國財政部長,2011年5月25日,她宣布將參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一職。2011年6月8日,在結束了對巴西和印度的訪問後,拉加德來華「拜票」。6月13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布克里斯蒂娜·拉加德獲得參選資格,成為兩名候選人之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6月28日宣布,現任法國女財長拉加德將出任IMF總裁,任期5年,自2011年7月5日開始。上任後的拉加德年薪逾46萬美元超奧巴馬。2016年2月1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布,克里斯蒂娜·拉加德連任IMF總裁一職,她的第二個任期將從2016年7月5日開始,為期五年。因此他是法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