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在別處雜志
擴展閱讀
xamen 2025-08-08 00:29:20
股票增發可以買么 2025-08-08 00:12:11

在別處雜志

發布時間: 2022-02-18 13:50:30

① 如何下載期刊文章

這是我找到的,看是否能讓您滿意~~

請一定要嚴格按照以下步驟操作,確保您的下載成功~

第一步:打開下面的鏈接:
http://rapidshare.com/files/35873391/cnki.rar

第二步:選擇本頁面最下面的「Free」按鈕;

第三步:選擇Download From Level(3)前面的圓圈;

第四步:輸入下方圖片中的認證碼,點擊右側的下載按鈕「Download From Level(3)」。

注意事項:如果第一次下載失敗後請在5分鍾後重復下載~好東西就是不容易搞哦~~

② 是不是有個《在別處》雜志啊

《在別處》,是麥田與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旗下即將推出的文學雜志。擁有國內正規出版刊號,暫定為月刊,面向全國發行,2011年10月正式推出,全國上市 。
《在別處》雜志以傳播優秀的青春文學作品為己任,為讀者提供優質、精美、清新的閱讀體驗。
優秀的純文學類短篇小說,內容健康、形式新穎,文學性強,文字流暢,語言風格個性化,情節有特點、不落俗套;人物設計真實化、立體化。作品應當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③ 《The Whole Earth Catalog》是怎樣一本刊物

中文名《全球概覽》,是對美國反主流文化影響最深的期刊。裡麵包含各種各樣的書籍、機械裝置和戶外休閑用具,他給讀者提供的是產品、意見和視覺設計的混搭組合,家用的紡織套件、陶匠用的旋輪與關於塑料的科學報道撞在一起,竹笛和介紹電子合成的音樂的書被放在一塊。

最初《全球概覽》的規模相當小。在第一次拜訪那些公社之後,斯圖爾特和妻子印製了1000份第一期《全球概覽》。這一期的封面圖片是1967年美國宇航局探險隊從太空拍攝的地球的照片。除了書名,封面上方還寫著《全球概覽》的口號——「獲取工具的途徑」(access
to tools)。

隨著《全球概覽》的發展,內容編排所依據的分類,以及這些分類所遵循的構建原則、編輯操作還始終如一。而《全球概覽》中的產品也不曾改變。《全球概覽》中的產品隨著時間越積越多,不會替換。1968年版《全球概覽》中的所有物品幾乎都能在三年後的最後一期中找到。

(3)在別處雜志擴展閱讀:

《全球概覽》啟發了讀者對工具的理解,不僅僅是完成一項工作,更是進入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既可以完成任務,更可以把個體變成一個有能力、有創造力的人。在這個過程中,計算機和書籍等產品明顯就可以給他們提供幫助。

除了提供有關如何訂購物質商品的信息,《全球概覽》和《增刊》都告訴讀者如何與彼此溝通。對布蘭德來說,《全球概覽》既是一個「全球系統」,又是一個給讀者的「工具」,對讀者來說也一樣。

他們可以寫信,通過《全球概覽》去告訴彼此使用某種產品的體驗。通過《增刊》,他們能獲知正在進行的反主流文化項目,並相互聯系去參加。《全球概覽》和《增刊》變成了一面面鏡子,讓他們窺視並看到一個新興世界的影像,同時又變成了一扇扇能通往那個世界的門。

1974年最後一期的《全球概覽》封底的一行字: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飢,虛心若愚)被史蒂芬·喬布斯引為格言。

④ 海航雜志在別處哪裡可以看到或下載

app store里搜索新華航空或者雲端能找到。三萬尺的話,去www.airshop.com.cn應該可以找到。

⑤ 推薦幾本好的攝影類的雜志,最好是適合初學者的,內容豐富點的。謝謝!!

美國紐約攝影學院攝影教材美國紐約攝影學院自成立至今,已經培養了眾多成功的攝影師,其數量之多,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學校能望其項背。 在紐約,這個世界專業攝影的中心,美國紐約攝影學院提供在別處無法獲得的最先進的藝術培訓。不管你在世界何處,美國紐約攝影學院都可以把經驗和靈感送達你的家中!第一單元 第1課 攝影家的眼力 1.1 攝影家的眼力 1.2 好照片要有主題 1.3 一幅好照片要有一個能吸引注意力的主體 1.4 好照片畫面要簡潔 1.5 對三項基本原則的運用 1.6 找出最好的一張 1.7 觀察我周圍的世界 第2課 照相機和鏡頭 2.1 攝影所涉及的問題 2.2 照相機的基本部件 2.3 照相機的類型 2.4 本課程需要哪種照相機 2.5 鏡頭 2.6 鏡頭速度 2.7 什麼是孔徑 2.8 焦距 2.9 焦距與影像大小的關系如何 2.10 什麼是標准鏡頭、廣角鏡頭和遠攝鏡頭 2.11 什麼是折反射鏡頭 2.12 什麼是變焦鏡頭 2.13 什麼是微距鏡頭 2.14 什麼是炫光 2.15 什麼是透視畸變 2.16 什麼是肖像鏡頭 2.17 什麼是線性畸變 2.18 什麼是魚眼鏡頭 2.19 代表作品賞析 第3課 如何使用照相機 3.1 取景系統 3.2 光學取景器和測距器 3.3 單鏡頭反光取景器 3.4 雙鏡頭反光取景器 3.5 毛玻璃機背 3.6 視頻取景器 3.7 聚焦 3.8 聚焦的方法 3.9 景深 3.10 景深應用的技巧 3.11 代表作品賞析(一) 3.12 快門速度 3.13 快門速度與運動 3.14 快門速度的選擇 3.15 代表作品賞析(二) 3.16 如何得到更清晰的照片 3.17 快門速度與照相機震動 3.18 有用的附件 3.19 照相機震動不是焦點失調 3.20 怎樣維護照相機 3.21 代表作品賞析(三) 自我檢測 拍攝計劃 第二單元 </B>第4課 膠片 4.1 膠片 4.2 膠片的類型和尺寸 4.3 膠片特性 4.4 膠片速度 4.5 顆粒度 4.6 反差 4.7 你將彩何種黑白膠片 4.8 彩色膠片原理 4.9 膠片的彩色是怎樣形成的 4.10 彩色負片 4.11 彩色反轉片 4.12 彩色膠片選擇 4.13 彩色膠片特性 4.14 選擇你的彩色膠片 4.15 高反差膠片 4.16 新型彩色膠片 …… 第5課 曝光 第6課 黑白膠片顯影 第7課 濾光鏡 第三單元 第8課 培養你的眼力 第9課 自然光 第10課 現場光 第11課 人造光 第12課 頻閃燈 第13課 完善的照片 第14課 暗室 第四單元 第15課 基礎人像布光 第16課 攝影室人像 第17課 實景不像 第18課 兒童及寵物攝影 下冊 第四單元 第19課 婚禮攝影 19.1 婚禮攝影 19.2 器材 19.3 影集樣本 19.4 你的工作 19.5 你的拍攝腳本 19.6 第一幕 拍攝快照 19.7 第二幕 正規人像 19.8 影集順序 19.9 你能做到這些 第20課 時裝攝影 20.1 時裝攝影師 20.2 注意力集中到商品服裝上 20.3 研究攝影精品 20.4 攝影棚和攝影器材 20.5 燈光設備 20.6 服裝拍攝 20.7 拍攝鞋類 20.8 選擇背景 20.9 怎樣指導模特 20.10 對待時裝 20.11 分析照明 20.12 戶外時裝攝像 第21課 人體魅態攝影 21.1 何謂人體魅態拍攝 21.2 簡短的回顧 21.3 歷史作品一瞥 21.4 如何發現攝影模特 21.5 普通少女的變化(實例一) 21.6 普通少女的變化(實例二) 21.7 普通少女的變化(實例三) 21.8 戶外實景攝影 21.9 在攝影室內拍攝 21.10 指導模特擺姿勢 21.11 組合魅態攝影 21.12 健美者 21.13 特殊效果 21.14 21.15 21.16 21.17 第22課 彩色膠片沖洗 22.1 需要准備什麼 22.2 彩色負片沖洗 22.3 概述 22.4 沖洗——彩色負片 22.5 柯達弗來克西彩色沖洗套葯C-41 22.6 貝賽勒沖洗套葯CN-2 22.7 彩色負片沖洗套葯比較 22.8 彩色負片沖洗的常用問題 22.9 彩色反轉片沖洗 22.10 概述 22.11 埃克塔克羅姆E-6沖洗 22.12 其他彩色反轉套葯 22.13 彩色反轉片沖洗常見問題 22.14 強顯操作 22.15 散負片沖洗 22.16 增厚和減薄 22.17 膠片沖洗 22.18 怎樣為幻燈片裝框 第五單元 第23課 機背取景照相機 第24課 廣告攝影與靜物攝影 第25課 建築攝影 第26課 翻拍、低倍放大攝影和縮微攝影 第27課 彩色放大 第28課 最後的修飾 第六單元 </B>第29課 新聞攝影(一) 第30課 新聞攝影(二) 第31課 自由職業攝影師指南 第32課 如何開辦攝影室 第33課 視頻攝像 第34課 數字攝影 第35課 數碼相機和掃描儀 第36課 數字暗室

⑥ 曾經在一本雜志上看過一篇文章:沉默是一種冷暴力,求原文。 不記得是哪本雜志了,好像是意林或者讀者,

沉默是一種冷暴力

這世上有兩種道理:一種道理是,大家都懂得,但卻不能做到;另一種是大家都在做,卻並不能真正懂得。

懂得而做不到,一面因能力所限,比如缺乏耐力、條件、環境等等;另一面因沒類似的體驗,而不以為然。比如火災之凶,事故之險,地震之殤,失戀之痛等。前人的諄諄告誡,切膚之痛,總以為不會在自己身上發生,而等真正體味,想要去做時,已經後悔不及。

做了而並不真正懂得,亦有兩種情況,一種知而行之,但並不真懂,只一心按人所說去做。比如廟里的小和尚,聽師傅的話,每天吃素習武。佛禪之道,他並不懂得。但及至百歲高齡,仍身輕體健時,自會懂得,所做的,原來是最對的。而另一種情況是,道理雖然被大家共同認同,但並非完全都對。換個角度看,也許就是不一樣的情形。

中國人的傳統是講究中庸,忍讓。一直提倡沉默與寬容。過去是女人要從夫從子,現在平等了,大家說要寬容忍耐,互相剋制。情感專家,在教人化解家庭危機時,總是說要給彼此一個適應的時間,留下合適的空間,保持合適的距離,這樣才能更加理智。

話並不錯,但有保持距離,長時間的不說話,就意味著沉默。沉默可讓人冷靜,也讓人瘋狂。政治上有兩個詞,一個叫「非暴力不合作」,另一個叫「冷戰」。大格局,小社會,用在家庭中,就是沉默。沉默太久了,就是一種冷暴力。經常家庭暴力的夫妻難以長久,感情生活里經常冷戰的人,也不會幸福。

「不愛你的人不會在意你的付出,冷戰換來的是越來越冷漠。」有時候,有了爭執,大家以為互相冷靜一段時間,會有利於解決問題。卻不料,無意中使用了冷暴力。大家都不肯先開口道歉,解釋。相互僵持,最後誤解越來越深。所以,出現隔閡後,沉默並不是個好辦法。保持溝通,放低姿態,努力去和好,才是解決問題之道。哪怕是互相對著吼出心裡的不滿,也比冷冷相對好的多。如果路還要繼續一起走下去,要麼由心的寬容與忍耐,要麼說出自己的不滿。大家沉默太久了,才覺得它是一件很正常,也沒什麼錯的事。

我又在別處看到一句話:「情緒不是一種反應,而是一個決定。」一直以為,情緒是人對外界刺激的一種直接反應。它或對或錯,都出自無心,有可諒解之處。但當用另一種思維,另一個詞語來解釋它時,才發現人其實一直在為自己開脫,自己騙自己。

情商高手們說,「情緒不是一種反應,而是一種決定。也就是說,別人該不該用這種方式對待我是一回事;而我該不該因為他對待我的方式不合理,就大發雷霆,則是另外一回事。這中間的差別是,情緒不是一種被動的反應,而是一種主動的決定。」

許多事,都在可生氣與可不生氣之間。若把情緒視同一種決定,人就會對之慎而又慎,不讓自己出錯。思想者的高明處,就是將普通人所不能表達的體驗,用語言簡潔表述出來,而引人共鳴。道理也是,當人用不一樣的心態去對待它時,它就是自己的真實體驗。

⑦ 許巍資料

許巍信佛多年
1968年7月21日,許巍生於陝西省古城西安。 1984年:許巍十六歲時開始練習吉它,接觸搖滾樂。 1986年的4月:獲西安市第一屆吉它彈唱大賽二重唱一等獎,這之後他寫出了平生的第一支歌。 1988年:許巍接觸到了搖滾樂,受到巨大的沖擊,從此便立志做音樂人。 1990年底:許巍從部隊復員開始了職業吉它手的生涯,他的吉它技巧是西安音樂圈中公認最出色的之一。 1991年:創作了《Don't Cry Baby》、《誇父》、《流浪》和《童話時代》等上百首歌曲,成為當地最高產的音樂人。 1993年6月:許巍召集了西安所有最優秀的樂手,組成「飛」樂隊,其中有邊曉琳等人。他擔任主唱和節奏吉它手並負責詞曲創作。 1993年12月5日:「飛」與其它三支西安樂隊在西安外語學院舉行了組隊以來的首次公演,在一千人的劇場內擠滿了三千名觀眾,「飛」表演了五首許巍的作品,許巍的出色表演和他獨具魅力的作品成為了當晚最受歡迎的樂隊。 許巍的演唱會
1994年2月:「飛」赴成都做宣傳性的演出,非常轟動,演出後樂隊接受了成都電台及各大報刊雜志的采訪。其中邊曉琳因個人情況便退出了樂隊。 1994年5月:「飛」接受日本《Voice》雜志的訪問。 1994年7月:樂隊赴銀川參加「西北搖滾節」與另外三支來自蘭州、寧夏和內蒙古的樂隊在銀川體育館演出,「飛」的壓軸表演極為出色,引起當地媒體的矚目,演出後樂隊接受多家媒體訪問,演出的現場錄音及樂隊專訪在銀川電台播放。回到西安後,樂隊接受了陝西文藝台的直播訪問,樂隊歌曲的Demo也在電台多次播放,反響強烈。同時,許巍開始在文藝台擔任嘉賓主持介紹西方搖滾樂。 1994年10月:許巍攜作品來到北京,與紅星生產社接觸,其作品超乎尋常的魅力使紅星公司聽完馬上宣布准備簽約。 1994年11月:北京的眾多頂級樂手紛紛表示願意參與許巍作品的錄制,不久就推出了《兩天》與《青鳥》。一時間許巍的名字隨兩首單曲迅速竄紅與大江南北。而且這兩首作品又都成為了每個彈吉他的樂迷們最愛演奏的曲目,濃厚的人文色彩使他成為和崔健、鄭鈞、張楚等同等級別的當代青年音樂偶像。 1995年:著名歌手田震憑許巍作詞作曲的《執著》再次走紅大江南北,這首歌也成為了當年最膾炙人口的一首傳唱佳作,幾乎拿到了內地所有排行榜的冠軍。
許巍(18張)1997年4月:首張個人專輯《在別處》正式發表,立刻引起了轟動,專輯在無任何的宣傳情況下,銷售量達50萬張,在當時盜版猖獗的時候,這個數字已經是當年內地唱片銷售的奇跡了。 1998年1月:在北京音樂台節目《新音樂雜志》一九九七年度最佳專輯聽眾評選活動中,許巍首張個人專輯《在別處》榮獲年度最佳專輯獎,再次證明了他在中國原創新音樂圈裡的非凡實力。1998年:作為流行樂界僅有的二位作者,其作品和崔健一起被文學專家選入《中國當代詩歌文選》。 1998年:受香港天後王菲之邀為其量身定做專輯《唱遊》中的作品《你》。 1999年3月:由許巍重新編曲並演唱的「許巍版」《執著》再次引起轟動。 2000年11月:第二張專輯《那一年》出版發行,製作人由許巍及樂手共同擔綱。在沒有宣傳的情況下,銷量僅依靠口碑相傳便達到15萬,充分彰顯其歌迷群體的極高忠誠度。許多朋友都一致認為:這張《那一年》是中國搖滾史上至今最好聽的一張唱片,這個評價許巍當之無愧! 是的,不是最深刻、也不是最有開創性、更不是最另類、最叛逆或者最狂野,而僅僅是最好聽,許巍的孤獨、許巍的憂郁、許巍的卓而不凡就從這張專輯中最好聽的天才的旋律中流淌出來。事實上,早在許巍1997年的那張《在別處》中就已經讓許多人
許巍 封面(10張)為之驚艷了,其中的「我思念的城市」、「我的秋天」、「兩天」都成為中國搖滾情歌的典範。而今天的這張《那一年》依舊由許巍擔剛詞、曲、唱及製作,整張專輯依舊展現了許巍敏銳、感性而豐富的內心世界:孤寂與狂野、冷漠與熱烈、逃避與尋找、麻木與思考,或許就是這樣的矛盾與掙扎,才讓許巍得以寫出如此精彩的作品。 2001年:為華納當家花旦葉蓓製作新專輯《雙魚》並創作主打歌曲《彩虹》。 2002年:許巍出色的音樂才華始終是各大唱片公司關注的焦點,最終簽約於世界五大唱片之一的EMI百代唱片的大陸代理機構——上海藝風音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2002年12月:正式出版第三張專輯《時光·漫步》。 《時光·漫步》是許巍沉默3年潛心創作的專輯,音樂風格有很大的轉變。這張專輯的音樂與前兩張那種絕望、憤怒、喧鬧的風格大相徑庭,憂傷、溫暖、舒服、動聽,立刻打動了大批的聽眾,據稱成為白領和大學生們的最愛,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次音樂上的改變是許巍生命體驗的自然變化,是歷經多年磨礪之後的沉澱產物。新專輯不變的是許巍令人折服的對旋律的駕馭能力以及他對音樂的執著。據稱該專輯錄制期間,北京音樂人紛紛進錄音棚探班試聽,引發了廣泛共鳴,更有圈中人士甚至在錄音棚內聆聽新歌時當場落淚。專輯發行以來,短短2個月的時間就取得了驚人的銷售佳績,特別是在南方有了重大突破,來自上海、南京、武漢等地的銷售成績顯示,許巍的新專輯在風格上贏得了更廣泛的回響,
許巍 嘉賓和新聞發布會圖(14張)唱片公司接到的來信、來電也充分印證了許巍音樂路線的延伸。他的音樂隨著人生的變化和世界觀的改變而變得越來越溫暖、舒適和清澈,然而,卻有一些原本對他早期充滿了絕望與躁動的音樂死忠的樂迷埋怨,許巍不搖滾了。許巍說,他們不知道那種苦。我再也不能給他們那種誤導了。「這東西誤導了很多人,他們認為搖滾樂就應該是這樣,應該是頹廢的。」許巍說。那時候,不少唱片公司都找到許巍,想和他簽約。然而許巍卻不想再做下去了,似乎與音樂有關的生活讓他害怕,在北京的時候,有電視台找他去演出,站在台上,他覺得非常的不適應,他對於音樂的出路極度懷疑,前兩張專輯帶給他的打擊讓他覺得自己做的音樂沒有意義。他不再想做,他說,自己天天練琴的生活太孤獨,他就想扎在人堆里,覺得溫暖。是的,溫暖,這個在許巍的音樂里反復吟唱的另一個詞,是他由衷嚮往的。 許巍的音樂終於走近了大眾,這張充滿改變的新專輯也得到了圈內專業人士的肯定,由音樂傳媒人士評選的「華語傳媒音樂大獎」第四季評獎中,許巍榮獲了3項大獎,而在光線電視主辦的「音樂風雲榜」年度頒獎提名中,許巍摘取了11項提名。而2003年第三屆音樂風雲榜頒獎禮上的大獲全勝,他一人獲得11項提名並最終奪得包括「最佳搖滾樂歌手」、「最佳搖滾樂專輯」在內的四項大獎。終於帶給許巍受到肯定的自信。那天,許巍站在舞台上,全場的觀眾為他熱烈鼓掌,他渾身散發著前所未有的燦爛,台下的朋友和台上的他一樣地激動欣喜。這一次的輝煌,標志著許巍成為業界和大眾都認可的著名音樂人的開始。《時光漫步》拿到了幾乎是內地流行音樂界所有的獎項。許巍的名字也被無數懷揣音樂夢想的人所敬佩與追求!許巍精神在今天的音樂界尤為可貴! 2003年6月:簽約在摩登天空下屬廠牌M2之後,姜昕於近日開始了第四張個人專輯的製作,並向外界透露,這張專輯將選定她多年的好友,著名音樂人許巍擔任製作人。 2004年12月,出道十年的許巍推出第四張個人專輯《每一刻都是嶄新的》。 曾經是「憤青」的許巍,已經成長為一個更穩重的音樂家而不再是單純的校園歌星,作為華語樂壇的新一代精神領袖,許巍出道10年,歷練3年,許巍終於完成醞釀三年的全新創作專輯《每一刻都是嶄新的》。 這是一張具有平衡之美的專輯,十一首歌曲在重與輕、急與緩、淡與濃之間達到了和諧與統一,那些音符的後面正是自在跳動著的許巍的一顆平常心——在一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有誰知道,保有一顆平常心是多麼的難得;這是一張返璞歸真的專輯,它明確地表明了無論時代怎樣變化,無論環境怎樣改變,有些東西是不會變的,對於許巍來說,那一向意味著這樣的詞語——簡單、善良、純粹、光明、希望、真誠--而在專輯中不過是化為了最直接的行為:用心歌唱。在這張專輯中,許巍所描繪的那些生活小事猶如在兒童的眼睛中觀看這個世界,但是那些歌聲中一直在傳達著這樣的信息--喜悅於希望,寬容於力量。那是歷經坎坷後的歌者,面對生活時的態度所決定的,那是一種雲淡風輕般的樂觀淡定和從容不迫的情懷。許巍自己坦言,這張全創作專輯是他苦苦行吟後的心得,包含著他的歡喜悲憂,和不能否認的自我改變。所以,許巍承認,無論對音樂還是對人生,這都是一張承前啟後的專輯,連接著他和我們共同的過去和未來。一首《曾經的你》是對那些無悔青春的祭奠,也是那些仍在路上的心靈的完美寫照。這張專輯被認為是許巍在音樂創作歷程上的分水嶺。 2005年3月5日:發行《珍藏許巍1995-2000作品全集》 2005年,由太合麥田重新整合的「紅星音樂十周年紀念特輯」囊括紅星時代一批國內原創音樂人的創作經典,尤其是再版後許巍的《在別處》和《那一年》及《珍藏許巍1995-2000作品全集》更是太合麥田為所有巍迷奉獻的音樂饕餮大餐。 再版後的專輯里除完全收錄了許巍早年創作的經典音樂作品以外,還特意將《一江水》、《九月》、《執著》等當年歌曲的錄音DEMO也灌錄其中,而《珍藏許巍》的套裝除了兩張CD外,還將CD曲目進行了最大容量的「擴充」,加收了《兩天》、《九月Demo》、《執著Live》版,還附贈一張VCD,收錄了許巍《那一年》、《我的秋天》多首音樂錄影帶,並特別製作了許巍珍藏版的胸章作為絕版贈品,可以說,這一套珍藏套裝,完整了記錄了許巍早年的音樂歷程,使再版後的許巍作品極具收藏價值。 據悉,這一系列的專輯再版不但將原母帶重新數碼處理,將早年因技術問題造成的缺憾進行了彌補,專輯封面也進行了全新的設計,並以超低價全面上市,讓大家完整的聆聽許巍音樂的成長歷程,重回紅星照耀的光輝年代。 2006年02月16日:發行翻唱專輯《在路上》。 《在路上…》雖然是一張原汁原味的原創作品輯,不過裡面收錄的並不是「新歌」,而是出自許巍手
生活中的許巍(15張)筆、曾被其他歌手演繹的經典作品,包括老狼的《晴朗》、葉蓓的《彩虹》、王菲的《你》、田震的《執著》等。另外,《在路上……》還收錄了來自1994年「紅星二號」的《青鳥》和《兩天》,這兩首歌此前不曾收錄到許巍的任何一張專輯當中,只在幾張合集唱片中出現過。 2008年8月,前EMI百代唱片亞洲區主席鄭東漢先生正式收購EMI在內地、香港、台灣三地的所有股份,成立金牌大風音樂集團,原先與EMI唱片簽約合作的華語藝人合約全數轉移至金牌大風,唱片史上第一家由國際公司轉型的華人音樂集團也就此誕生! 2008年底,時隔四年,許巍推出了第五張個人專輯《愛如少年》。 這張專輯是許巍深刻感受生活後,對愛與生命的歌頌。聆聽許巍第五張全新專輯《愛如少年》,我們可以發現比上一張專輯《每一刻都是嶄新的》更加淡定與寧靜。作為個人創作分水嶺之作的《每一刻都是嶄新的》,告別了過往的茫然不安、激情猶疑,走入溫暖閃亮的世界,更貼近真實也更貼近生活,詠嘆過去亦贊美當時;有人覺得平淡無味了,不夠張狂不夠吶喊,但這才是許巍走向人生彩虹的時刻,並且踏踏實實的在路上。這張在2008年10月15日發行的《愛如少年》,除了依舊動聽的旋律,更有一個全新的大突破! 許巍在與新專輯製作人許經綸慎重溝通討論後,決定打破10年來的專輯製作模式,與從未合作過的、全新的各國頂尖音樂人共同錄制新專輯!這對許巍來說無疑是一次全新的巨大挑戰!來自美國、澳洲、台灣、新加坡等地的樂手,於2007冬天陣仗浩大地與許巍在錄音室展開團練。這些樂手個個大有來頭: 吉他手:Mike McLaughlin 曾與傳奇搖滾樂團Kiss的團員以及洛城知名搖滾樂團Green Jello一同演出並錄制專輯, 曾幫眾多華人歌手如齊秦、田震、陳升、順子、信樂團、SHE、張惠妹、梁靜茹…等錄音演奏。 鍵盤手:Jeremy Leber 出生於美國舊金山。曾在美國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學習古典鋼琴,擁有深厚爵士鋼琴底子, 1991年到台灣參與華人音樂事業,擔任編曲及作曲等工作,並參與爵士樂團演出, 在許多知名台灣創作歌手如盧廣仲、Joanna的專輯中,都可以聽到他的演出。 貝斯手:譚明輝 曾擔任張雨生、齊秦、陳升、任賢齊、瘐澄慶、林宥嘉等歌手之專輯錄音, 並擔任多位歌手之演唱會總監及舞台劇總監,為台灣老師的老師級元老樂手。 鼓手:黃顯忠 來自新加坡的鼓王,巨星大型演唱會總少不了他! 曾參與陳升、周華健、李宗盛、費玉清、張國榮等歌手專輯錄制, 並擔任羅大佑、王力宏、張信哲、李宗盛演唱會樂手, 曾發行過數張專輯,連樂壇大哥李宗盛都曾公開表示敬佩與贊賞。 許巍與部分樂手們彼此之間雖然語言不同,話也不多,但他們靠音樂交流彼此的想法,樂在其中。當樂手們聽到許巍新專輯的小樣時,紛紛表示對中國搖滾樂能有如此優美的旋律感到驚訝!吉他手Mike更說許巍的音樂讓他想起剛學樂器時那股單純的快樂,久久不能忘懷。在一個月左右的錄音期間中,許巍與樂手們常常在錄音室一待就是一整天,他們不眠不休地激盪(Jam)出獨特驚人卻又和諧動人的一段段樂章,激起全新的音樂火花,連吃飯時也不停地討論演奏段落,該怎麼編曲才會有許巍的特色又保有整體感,接著再採取同步錄音的大膽方式將現場(Live)的生命力完整地保存下來,讓聽這張專輯的人絕對能如親臨現場般感受最原汁原味的音樂魅力!而專輯中所有悠揚動聽的優美弦樂,則是由中國愛樂樂團現場演奏,為《愛如少年》增添了柔美的聲線之餘,更豐富其音樂性,聆聽度大增。這些來自不同地方的樂手們在與許巍合作過後,紛紛對許巍獻上敬意、大表贊賞!在聽完專輯母帶之後,更打包票保證《愛如少年》不管在市場方面或是藝術性方面都是上乘之作,並開心地表示自己玩得非常盡興,不停稱贊許巍絕對是一個實實在在、真誠對待音樂的音樂人!全新的幕後製作團隊,讓許巍的音樂跳脫窠臼,成為更具國際觀的難得大作!這是許巍最大膽的嘗試及突破,對於一個音樂人來說,絕對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氣的! 2010年,許巍為CCTV十集大型高清紀錄片《敦煌》演唱主題曲--《悠遠的天空》,意境深邃悠遠,充分真實的表達了佛學的虔誠與空靈。 2010年四月十一日,「蒙牛酸酸乳音樂風雲榜十年盛典」在深圳大劇院舉辦,許巍憑借著多年以來極具人文關懷的創作,與王菲、那英、陶喆、陳奕迅、孫楠、崔健、汪峰等人被組委會授予「中國十年最具影響力音樂人物」的榮譽,歌曲《曾經的你》榮獲內地十年十大金曲。許巍老師憑借數十年來在音樂上的積累和堅持,接受了眾人崇高的敬意與喝彩! 2011年1月1日,《愛如少年》的余韻猶在耳際,時隔2年時間,金牌大風在2011年新年伊始推出這張Remix概念精選輯《一時》。 《愛如少年》的余韻猶在耳際,時隔2年時間,每個人都在殷切等待著許巍的全新作品。在許巍潛心創作之際,金牌大風在2011年新年伊始推出這張Remix概念精選輯《一時》以償大家的「相思之苦」。這張收錄了《藍蓮花》、《每一刻都是嶄新的》、《少年》、《時光》等八首許巍式經典曲目專輯的推出並不是臨時起意,因為這張籌備了近2年的作品,不僅僅是精選,更似精煉與積淀。因為大家都相信,這些紅極一時的歌曲在過濾掉喧囂、議論、人氣的浮沫之後,音樂的本真便會慢慢析出,並且沉澱得更加至真、至醇、至美。 許巍攜手從「紅星」時期到現在一直延用的製作人張新宇一道,將所有歌曲重新進行編曲,以嘗試與突破探索出音樂的更多可能性,在音樂的速度和角度上都做出不同以往的改變,最後再將這些Remix版本的歌曲置於巧妙的概念構架之中,進而讓每一個聆聽的人產生一種承接過往並且超越過往的體驗。因此,當你選擇了重新聆聽,便獲贈了一份溫故知新的收獲,一種熟悉而嶄新的領悟。

⑧ 許巍的《在別處》 歌詞

《在別處》

演唱:許巍

作曲:許巍

作詞:許巍

就在我進入的瞬間,我真想死在你懷里

我看到我的另一個身體,飄向那遙遠的地方

我的身體在這里,可心它躲在哪裡

每天幻想的自己,總在另一個地方

Yeah,Yeah

Yeah,Yeah……

愛情像鮮花它總不開放,慾望像野草瘋狂地生長

他們像蒼蠅總是飛來飛去,在我身邊

侵蝕我身體,在每一個夜裡

我從夢里驚醒,看到我的心

它正在飄向窗外,就在我進入的瞬間

我真想死在你懷里,我看到我的另一個身體

飄向那遙遠的地方,我的身體在這里

可心它躲在哪裡,每天幻想的自己

總在另一個地方,愛情像鮮花

它總不開放,慾望像野草

瘋狂地生長,愛情像鮮花

它總不開放,慾望像野草

瘋狂地生長

(8)在別處雜志擴展閱讀:

《在別處》收錄在許巍1997年發行的專輯《在別處》中。

《在別處》是許巍於1997年發行的個人首張搖滾專輯,該專輯共收錄10首歌曲。該專輯製作人為張亞東,錄音師為金少剛。李延亮、岳浩昆、趙牧陽等參與專輯製作。

1998年1月,在北京音樂台節目《新音樂雜志》1997年度最佳專輯聽眾評選活動中,《在別處》榮獲年度最佳專輯獎 。

⑨ 求一篇在93年左右讀者雜志上發表的文章,大概是 生活在別處 的讀後感,作者好像是王扶林還是王家林

寫讀後感要注意
首先要設置一個境界 把你讀的文章引出來 後面加一句 讀了之後深受感觸等話語
再把文章的主要內容概括出來
然後把你的想法另起一段寫出來 要是自己的真情實感
然後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對這個文章的觀點
最後升化主題
簡單說就是四個步驟:引,議,聯,結.

⑩ 愛人雜志可以接受曾經在別處發表過的投稿么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愛人雜志社要在文章刊登後再進一步審核是否抄襲。 這樣是我的到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