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增值稅通俗解釋
擴展閱讀
股票股東盈餘哪裡看 2025-08-08 19:06:02
龍泉股份 2025-08-08 18:55:20

增值稅通俗解釋

發布時間: 2022-02-20 00:01:07

㈠ 如何通俗地解釋增值稅

謝邀,我只管即便表明的大略易懂。


末了說一下為啥要叫間接稅,間接稅最大的特點是可以轉嫁給其他人。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來,稅收的終極包袱者是斲喪者,但是收稅的時間,稅局是從生產商賣到渠道商然後終極販賣給終端用戶的每一個關鍵徵收,而不是上門去找斲喪者要。不克不及轉嫁的直接稅,便是要你去交的,比如你的個稅,便是在發人為的時間直接找你要的。

這個是我能說的最大略的了,要是不懂請留言。我會高興去表明。

以上。

==========

更新一下與某位知友就稅負轉嫁舉行的討論結果:

在增值稅的計劃進程中,稅負會完全轉達到終極的斲喪者。

經濟學意義上的稅負轉嫁則不一樣,由於稅收會變化代價均衡點,代價變革之後需求大概變革,轉嫁是不是完全,這要看商品的提供和需求彈性,要是需求曲線是垂直的,則稅負完全由斲喪者包袱,要是需求曲線是傾斜的,則稅負還是在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間分擔。要是需求曲線是程度的,意味著任何一點增稅,都市導致這個商品的需求完全消散,則稅就收不上來了。

㈡ 什麼是增值稅,通俗點

就是對你貨物的流通環節征稅,即對銷售貨物的增值部分增稅。小規模納稅人規定徵收率,直接按照不含稅銷售價格*3%繳納,一般納稅人適用17%的增值稅稅率,按照增值部分繳納。

㈢ 什麼是增值稅(請詳細解釋,要通俗易懂,大白話)

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徵收的一種流轉稅。

增值稅是對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實現的增值額徵收的一個稅種。增值稅已經成為中國最主要的稅種之一,增值稅的收入佔中國全部稅收的60%以上,是最大的稅種。



(3)增值稅通俗解釋擴展閱讀:

稅收類型

1、生產型增值稅

生產型增值稅指在徵收增值稅時,只能扣除屬於非固定資產項目的那部分生產資料的稅款,不允許扣除固定資產價值中所含有的稅款。該類型增值稅的征稅對象大體上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因此稱為生產型增值稅。

2、收入型增值稅

收入型增值稅指在徵收增值稅時,只允許扣除固定資產折舊部分所含的稅款,未提折舊部分不得計入扣除項目金額。該類型增值稅的征稅對象大體上相當於國民收入,因此稱為收入型增值稅。

3、消費型增值稅

消費型增值稅指在徵收增值稅時,允許將固定資產價值中所含的稅款全部一次性扣除。這樣,就整個社會而言,生產資料都排除在征稅范圍之外。該類型增值稅的征稅對象僅相當於社會消費資料的價值,因此稱為消費型增值稅。


㈣ 增值稅發票通俗解釋

增值稅專用發票是由國家稅務總局監制設計印製的,只限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領購使用的,既作為納稅人反映經濟活動中的重要會計憑證又是兼記銷貨方納稅義務和購貨方進項稅額的合法證明;是增值稅計算和管理中重要的決定性的合法的專用發票。

實行增值稅專用發票是增值稅改革中很關鍵的一步,它與普通發票不同,不僅具有商事憑證的作用,由於實行憑發票註明稅款扣稅,購貨方要向銷貨方支付增值稅。它具有完稅憑證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增值稅專用發票將一個產品的最初生產到最終的消費之間各環節聯系起來,保持了稅賦的完整,體現了增值稅的作用。

對於增值稅專用發票通常有兩種稱呼,以「十萬元」為例,分為:「十萬元版」和「限十萬元版」。其中,「十萬元版」不含稅價款可等於人民幣十萬元,而「限十萬元版」不含稅價款不得超過人民幣十萬元。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區分。

㈤ 什麼是增值稅,通俗一點講

您好,一點通網校回答你的問題
購買涉及的進項稅,銷售涉及銷項稅。
增值稅設置的規則:作為買方一定要給兩筆錢即買的價款與增值稅(給增值稅的意思是買方委託賣方轉交給國家),作為賣方一定要收兩筆,一筆是自己的收入款項,另一筆增值稅(此時增值稅是由買方委託賣方轉交給國家,而賣方是不是如數按委託者全數上交增值稅呢?也不是,賣方如果有自己的進項稅發票,那麼賣方先扣除進項稅,差額的交給國家,即: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進項稅。)
例如你賣東西是100萬,你需交增值稅17萬,但是你會向稅務局說,我以前讓別人轉交了10萬增值稅,稅務機關一定讓你拿出證據,這個證據就是增值稅進項稅抵扣聯,稅務機關驗證無誤後,只收你7萬的稅,這個原理就是抵扣的意思

㈥ 增值稅是什麼意思,各位能舉個通俗易懂的例子嗎

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實行價外稅,也就是由消費者負擔,有增值才征稅沒增值不征稅。
舉個例子,一批原料100元,賣個第一個加工方,原料成本100,增值稅17;加工完後銷售價格200,增值稅34,因為前期購入有17的進項,其實要交的是34-17,或者理解為100到200這個增值部分的稅負;那我們繼續,第一加工方賣給第二加工方,加工完成銷售價格400,銷項稅68,扣除之前的進項34也就交34的增值稅,或者理解為200增值到400增值部分要交的稅。這樣往復直到完成成品最後由直接消費者承擔最後的稅負。

㈦ 如何通俗地解釋增值稅

增值稅,一種間接流通稅,簡單的說:就是你所出售的每一樣商品,所賺取的價差(利潤)其中的17%是上交Gov的。即假設一件商品你進價是300元,標價以400元賣出,你所賺取100元差價其中17元就是稅。 為何叫增值稅,假設同樣的商品你是300元進貨,以300元或300元以下賣出,沒有產生增值(利潤)則不會征稅。
計稅依據是發票,你銷售商品開出的發票(普通發票、增值稅普通票、增值稅專用票均可),減去你進貨環節(上家)開出的發票(必須是增值稅專用票)。正數部分徵收。最常見稅率為17%,也有13%、7%等稅點這個稅種不是以最終零售環節單次徵收,是所有流通環節均會開征。
比較簡單例子:假設一台風扇,廠家以100出廠價------總代理商-----代理以120元供應給商場-----商場以200元出售給最終消費者,由此可見,風扇通過2次流通,100元-----120元-----200元,每次流通環節所產生20元、80元增值,均需征稅。但是通常一件商品不可能是一次成型,有時甚至是從基本原材料-----半成品及零部件---成品出廠----地區分公司-----區域代理------批發商------商店-------最終消費者,如此循環下去徵收,流通環節越多,產生運增值征稅環節越多,從而最終消費者的稅負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