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襄樊改襄陽
擴展閱讀
股票股東盈餘哪裡看 2025-08-08 19:06:02
龍泉股份 2025-08-08 18:55:20

襄樊改襄陽

發布時間: 2022-02-20 00:26:21

⑴ 襄樊市改為襄陽市..為什麼!

近日,國務院批復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為襄陽市。原襄樊市襄陽區更名為襄陽市襄州區。襄樊作為湖北的副中心城市更名必將對城市發展和建設有重大影響 襄樊市簡介:襄樊市土地面積1.97萬平方公里,戶籍總人口為588.88萬人,其中非農人口257萬人。城區面積3563平方公里,人口218.6萬;其中建成區面積100多平方公里,人口120.3萬。2009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1201億元。 襄樊是國家園林城市、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優秀旅遊城市。現轄棗陽、宜城、老河口3個縣級市,谷城、南漳、保康3個縣,襄城、樊城 、襄陽3個城區,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省級魚梁州旅遊經濟開發區3個開發區。 襄樊市是「全國歷史文全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在CCTV中國魅力城市評比中,襄樊從600多個參評城市中脫穎而出,入圍「十大魅力城市」。境內有國家級、省級風景區36處,其中古隆中為國家級4A風景區。金庸、馮驥才等專家學者評價襄樊為「中華腹地的山水名城,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牆仍然完好,憑山之峻,據江之險,沒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贏得十里風光,外攬山水之秀,內得人文之勝,自古就是商賈匯聚之地。 襄陽來歷與簡介:古襄陽、襄陽城,今湖北襄樊市的襄城區中心古稱襄陽城,襄樊市即以古襄陽、古樊城為中心。襄陽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交通優勢,歷史上就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之稱。

⑵ 襄樊為什麼改名叫襄陽

古隆中在鄒灣漢襄陽城北50里,與所有史書里關於亮家的方向和距離都不符合,證明古隆中是明清以來襄陽說們造的假「故居」。

考古證實司馬懿隨曹操接受劉琮投降時進的是鄒灣漢襄陽城,此時諸葛亮一年前已離開南陽卧龍崗躬耕地去當劉備軍師了。

東漢襄陽並沒隆中地名,只有一個阿頭山,也與諸葛亮沒啥關系。

曹操和司馬懿要奪取的是襄陽城,咋能不知襄陽在何處?

鄒灣遺址就是漢襄陽城,有司馬懿丟印為證,劉琮投降是在鄒灣襄陽城,如欺騙曹操到中廬或宜城投降,劉琮還能不被砍頭嗎?

漢江邊上是渡口軍營,劉表不可能把襄陽建到自己墳地里。劉琮也不能在自已父親墳地里投降。

再說襄陽名稱也對不上號,應稱漢陰才對,充分說明襄陽是三國後移過址仍用舊名。漢江邊上的襄陽滿城也挖不出唐代以前的文物,劉表墓又埋在城中央,毀祖墳建城少說也得比劉表晚上幾代人才能乾的事情。說明建城最早也只能是在晉代開始的。漢江邊上的襄陽城與諸葛亮扯不上一毛錢的關系!古隆中更是與諸葛亮不沾邊!

2013考古成果顯

司馬懿章被發現

孔明寓居已不見,

襄陽帶名把城遷。

現襄陽城是陰宅,

劉表族墳城中埋,

對照錯址找孔明,

亮家不在古隆中。

⑶ 襄樊為什麼改名為襄陽

第一次知道襄陽這個名字是是三十年前的兒提時代。《射鵰英雄傳》的火爆,讓我記住了郭靖、黃蓉,也記住了襄陽這個讓人熱血沸騰的名字。

襄陽位於襄水之南,與樊城隔漢水相望。建國前後,襄陽與樊城合並,為了照顧兩個城市百姓的感情,使兩市合並後更有凝聚力,決定取名襄樊。



《射鵰英雄傳》讓襄陽這個名字家喻戶曉,襄陽人為之自豪,這是襄樊改名的催化劑。現代人知道襄陽這個名字,一般通過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三國文化,一種是通過《射鵰英雄傳》。郭靖、諸葛亮已經成為了襄陽這座城市的名片。其實,襄陽也可以開發射鵰、神鵰文化,讓喜愛武俠的朋友去過一下武俠癮,去重溫自己的武俠夢。

襄樊改名為襄陽是成功的,恢復了這座城市的歷史傳承,促進了歷史文化的保護,也促進了襄陽旅遊業的發展。

⑷ 襄樊是如何改名為襄陽的呢

眾所周知,我國歷史文化內涵非常深厚,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都能夠充分體現其博大精深,比如最簡單的起名字,我們都知道由古至今人們都經過深思熟慮才得出擁有豐富文化內涵的名字,譬如邯鄲、連雲港、平涼、襄陽等等,其中襄陽曾經一度更名為襄樊,但是由於要求外界的刺激以及恢復襄陽名字的民意過高,因此經過審批襄樊更名為襄陽。

最後,自從恢復襄陽之後,不僅讓襄陽文化得到進一步的加深和鞏固,而且還讓襄陽市這座文化古城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更大,從而推動襄陽市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

⑸ 襄樊改襄陽為什麼

同樓上

⑹ 襄樊市已改襄陽巿了嗎

襄樊更名襄陽由來 60年「襄樊」,讓位2000年「襄陽」2010年12月2日,人民日報湖北分社社長顧兆農發布了一條不到60字的消息,稱國務院已批准同意襄樊市更名為襄陽市,原襄樊市襄陽區更名為襄陽市襄州區。一夜之間,湖北第二大城市襄樊的近600萬人口,全成為「襄陽」居民。 襄陽「生」襄樊,襄樊「吃」襄陽,襄樊「吃掉」襄陽,主要來自1949年之後的重大調整——1950年5月,隔著漢水相望的襄陽、樊城兩鎮合並為襄樊市,為縣級市,由襄陽地區專員公署管轄。 襄樊為何拋棄兩千年的名字,至今沒有具體說法。襄樊市原政協常委、襄樊五中退休歷史教師李治和說,1950年襄陽城區另組襄樊市時,因為襄陽地區仍然存在,並管轄該市,本地人並沒太多感覺。 1983年8月,襄陽地區撤銷,行政區並入襄樊市。當地著名歷史學者劉克勤認為,一方面當時決策程序簡單,「幾個領導就定下名字」;另一方面,當時的襄樊是與蘇錫常齊名的國內重要工業城市,經濟發展因素是當時政府決策考慮的最主要因素。不同的聲音當時就有,不過,「那時候沒有議論的空間。」襄樊市原政協常委李治和說,從1986年襄樊入選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開始,恢復襄陽的聲音一直不斷。 2001年10月,在襄樊參加「諸葛亮文化節」的李輝,在《人民日報》發表《襄樊何不稱襄陽》,使得襄樊更名首次成為全國性議題,陳禮榮、袁鷹、馮驥才、劉德鴻等國內知名學者陸續加入論戰。 不過,這次「規格不俗」的文藝界論戰,並未演化為政府行為。 2006年12月,風向突變。一份由襄樊市政府辦公室轉發的民政局文件透露,「從2007年開始啟動襄樊市更名為襄陽市的調研論證工作。」 盡管只有短短半句話,敏感的政協委員很快從2007年起開始發起提案。2008年1月,政協委員曹建東更聯合177人,建議「將襄樊市更名為襄陽市」。民政局文件還被傳到天涯、貓撲等國內知名網站的襄樊版,更名議題開始在民間熱議。 一位文史專家表示,恢復「襄陽」的名字之後,當地在諸葛亮之爭中,將處於更加有利的位置。
南方周末記者獲悉,2008年襄樊市政府正式向湖北省政府提出申請,當年10月,省政府召開省長辦公會專門研究此案,並獲湖北省委支持,呈報民政部。很快,來自北京的消息稱:民政部同意,分管副總理簽字。 此次國務院除批復襄樊市改襄陽市外,亦決定襄陽區改成襄州區。一位襄陽區政府官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2008年,民政局曾向該區徵求意見,區領導放棄了「鹿門區」、「浩然區」等名字,選擇了「襄州區」。 「市裡要名氣,區里要大氣。」上述官員說,「現在很多縣都改成『州』,實在很粗糙很俗氣。」襄州是襄陽在唐代和北宋時期的地名。

⑺ 襄樊改為襄陽如何

我覺得襄陽名字好聽一點
襄陽
一個有名的歷史文化名城
當然樊城也不差
三國時候都很有名
不過比起荊州要差那麼一點點
不過襄陽
好聽一點
不單是因為他
是歷史名城

⑻ 湖北省襄樊市是不是真的改為襄陽市了

襄樊更名為襄陽市。將襄樊市更名為襄陽市,是對歷史文化傳統的尊重。在歷史上,襄陽的地位就高於樊城,此次改名更凸顯了襄陽市的歷史文化底蘊,擴大了城市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