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幾種預警機
共三種:1.最大的是由伊爾76改裝的空警2000預警機.2.由國產運八改裝的空警200(俗稱運八平衡木).3.艦隊預警機是有俄羅斯采購的卡-28直升機.
Ⅱ 中國有預警機嗎
當然有! 中國的預警機 近年來,中國一直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爭取在戰略和戰術上建立起一套綜合防空系統(IADS)。中國的空防技術目前距西方標准仍然滯後許多,現有的 IADS能力缺少許多至關重要的環節。中國大陸的空防幾乎全部依賴常規的陸基雷達,戰區級武器管理仍然處於手動狀態。據估計中國在未來20年內,有可能將建立起一個全自動化的國家綜合防空系統,但至少在2005年前做不到這一點。中國的戰術IADS能力主要由機動化的戰術防空系統(TADS)組成,但目前還缺少像其它國家和地區如台灣空軍內那樣的空中早期預警與控制系統。 空中早期預警(AEW)及空中早期預警與控制系統飛機(AWACS)將極大提高中國現代化空中防禦和空中進攻的效率。兩者還可能使作戰空間擴大化、清晰化,使中國空軍具備在廣闊距離上同時指揮和調動多批次飛機進行作戰的能力。AWACS飛機不僅能用於提供防禦預警,而且還可以高效地引導大批量飛機在廣闊的空間針對眾多目標實施防禦和進攻任務。毫無疑問,AWACS飛機將是中國空軍未來的「力量倍增器」。 為了更有效地指揮先進的戰斗機,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和海軍一直以來就要求獲得空中早期預警或預警指控機。中國曾經在一架圖-4轟炸機上進行安裝雷達旋轉天線罩的測試,但是沒有任何跡象顯示這架獨特的飛機在隨後作為發展樣機定型。90年代初以來,中國獲取先進的空中偵察與控制飛機的願望更加強烈。1999年,中國服役了1架運-8X海上巡邏機。由於自行研製計劃的不暢,中國希望能從歐洲、俄羅斯或以色列渠道為每個軍種至少配備10套AEW/AWACS系統,來彌補在這方面能力的不足,並進一步提高自身的作戰潛力。 然而,2000年以色列取消費爾康項目對北京是一個重大的打擊,迫使其轉而尋求其它方案,如從俄羅斯購買或租賃A-50中堅偵察機,但熟悉中國的人都知道這僅僅是一個權宜之計,中國的最終目的是在未來幾年內具備自己的能力。在未來10年內,中國計劃進行多個 AWACS型平台的研發。經過多少年的摸索,估計中國已經掌握了核心的技術能力,AWACS預警機能夠產生一幅地理座標圖像,具備指揮和控制解放軍的空中資源的能力。隨著中國軍隊空中加油能力的提高,這種空中能力將擴展到南中國海和更遠的地區。 ★ 「國產新預警」正在試飛?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4月21日報道,中國當前正在實施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機載預警和控制系統研發計劃:在伊爾-76型飛機基礎上研製出來的預警引導機,正在中國試飛研究中心試飛。通過一些「半官方」的形式透露出來的圖片顯示,飛機印有中國試飛研究中心的標志,這種飛機似乎已經達到相當先進的水平,令觀察人士感到驚訝。 加拿大《漢和情報評論》在2003年11月30日便披露有關中國正在試飛預警機的消息。該機構評論員平可夫稱,外界大致可通過中國從俄羅斯和烏茲別克進口的伊爾-76運輸機的數量推算出國產「新預警」的生產規模。《漢和情報評論》聲稱「新預警」2003年10月之後就在陝西閻良試飛院進行試飛,南京第14所負責雷達設計。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所轄之西安飛機製造公司已經開始了新一批「新預警」的生產。在中國 「新預警」的開發過程中,俄羅斯方面主要是伊爾庫茨克飛機生產聯合體下屬的塔甘羅格機械製造廠承擔一部分伊爾-76飛機平台的部分試飛工作。據《漢和情報評論》掌握的資料稱,「新預警」的雷達設計與俄羅斯、以色列均沒有關系。平可夫表示中國「新預警」和A-50預警機的雷達結構、尺寸完全不同,更為超前。加拿大《漢和情報評論》評論員平可夫高度評價中國政府在「新預警」開發過程中所發揮的決策作用:「2002年夏,中國與俄羅斯有關進口或者租借預警機的談判完全中斷,負責這一項目的消息來源聲稱就是有預警機進口,中國也不要了。『中央』下了死命令,把自己研製預警機的工作當作政治任務,一定要搞出自己的預警機。」 ★運-8預警機之謎 據總部在美國的《中國防務》刊物介紹,從20世紀60年代起,中國西安飛機製造公司就開始根據蘇聯安-12實機測繪仿製生產出自己的中程運輸機,官方稱之為運-8或運-8J,北約代號為「幼狐」。1996年8月,英國雷卡 (Racal)電子公司向中國出售了6-8套空中霸王機載雷達系統,該系統是雷卡研製的水面搜索雷達的一種改進型號,合同總金額達0.66億美元。這項采購案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對各種競爭雷達長期評估後做出的,由於空中霸王型號較新而且附屬設備齊全,因為很容易安裝在運-8渦槳運輸機上。在運-8的實用升限高度上,空中霸王具有縱深200英里、寬400英里的探測范圍。運-8改進型空中預警機的航程增加到了11個小時。據稱,若中國空軍擁有8架運-8預警機,那麼其至少可以在2個搜索區域內保持24小時不間斷空中偵察。 中國海軍曾經派遣運-8預警機在東海和南中國海跟蹤過美國海軍航母作戰大隊和飛機。運-8預警機還能夠在艦載雷達作用距離外探測到水面目標,並且將所得目標信息通過數據鏈傳送到其它中國海軍戰艦或飛機上。目前在中國上海的海軍航空兵站,至少駐扎有兩架運-8預警機,隨時支援東海艦隊的作戰行動。 ★ A-50:來自俄羅斯的「橄欖枝」 據俄羅斯《生意人報》2004年3月報道,在以色列取消向中國出售費爾康預警機後,許多人希望俄羅斯能夠利用俄空軍現有的A-50U系列飛機或是後來更先進的A-50E型機(每架可能高達1.8-2億美元)來繼續完成向中國出售預警機的合同,這要比原先有以色列參與的方案為俄羅斯帶來更多的外匯。A- 50E可以在350公里的范圍外同時最多引導30架飛機和跟蹤300個目標。未經證實的報道聲稱,中國空軍已經從俄羅斯空軍租賃了2-4架現役的A- 50U,用於自身訓練和初始評估。 A-50空中早期預警與控制系統飛機是由總部設在俄羅斯羅斯托夫地區塔甘羅格市的別里耶夫設計局研製生產。實際上,該機是從莫斯科伊留申設計局開發的伊爾-76MD軍用運輸機的基礎上加裝早期預警雷達發展而來。A-50於1984年進入俄羅斯空軍服役,目前在役16架左右,其最新型號A-50U於1995年第一次對外公開。A-50用於探測和識別空中目標,確定目標的方位和飛行路線,並將這些信息數據傳送給指揮所。它還可以作為控制中心引導殲擊機和戰術空軍飛機至作戰地區打擊地面部隊。A-50的功能可以與美國波音公司研發的E-3飛機一較高低。 A-50U裝備了維加(Vega)公司生產的Shmel-M型機載雷達預警和指引系統。該系統包括:雷達站、數據簡化系統、訊問-應答和信號傳輸系統、數字計算機集合體、敵友識別裝置、指引戰斗機的指揮無線電鏈路、編碼通信系統、無線電通信設備、遙感勘測/代碼設備、記錄設備。A-50裝備了一套自衛系統,可能確保其避遭敵方戰斗機從其前半球和後半球發射攻擊。這套自衛系統包含了一種電子干擾系統(詳情不明)。A-50還可以引導友機對抗敵方戰斗機的攻擊。該機無線電和電子系統抗干擾能力非常突出,即使是在高密度電子干擾環境下的實戰表現也很出色。 ★ 愛立眼雷達的誘惑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在2004年4月曾報道稱,由於巴基斯坦從瑞典引進S-100百眼巨人預警機取得成功,中國對這種效費比不錯的小型預警機已經產生濃厚興趣。其關鍵設備——愛立眼(Erieye)機載相控陣雷達系統是瑞典愛立信集團微波系統公司(EMS)1985年開始研製,使用該雷達的預警機型號包括瑞典薩伯-340/2000預警機、巴西EMB-145SA預警機等。這幾種機型由於價格較便宜,僅是美國E-2C預警機價格的一半,因此市場佔有份額正在不斷擴大,目前巴西、希臘、瑞典空軍都是愛立眼系列預警機的用戶,墨西哥、巴基斯坦等國也已達成購買意向,對於中國來講,愛立眼雷達未償不是個優秀的選擇。據英國《飛行國際》資料介紹,巴基斯坦中意的S-100百眼巨人預警機著力於快速反應、全天候出動的特點,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購與操作成本,並能夠方便地獲取維修零備件。
Ⅲ 國產的預警機都有什麼型號
我來補充補充上面的 空警-2000,採用了主動相控陣雷達技術。該預警機採用俄制伊爾-76為載機,但固態有源相控陣雷達、顯控台、軟體、砷化鎵微波單片集成電路、高速數據處理電腦、數據匯流排和介面裝置等皆為中國設計和生產。 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以色列在美國強大壓力下雖停止向中國出售預警機,中國更於2002年主動中斷從俄羅斯購買入價格和性能都不符要求的預警機,轉而全力發展更先進的大型預警機。作為空軍天字第一號的國家頭號軍事重點工程之一,它的重要性和被寄予的厚望,從被命名為「一號工程」中可見一斑,其技術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據悉,「空警-2000」的雷達天線並不像美俄預警機一樣是旋轉的,相反它是固定不動的。這印證了「空警-2000」採用的是技術領先的固態有源相控陣雷達,由於它只需以電子掃描進行俯仰和方位探測,所以不需要再採用落後的機械掃描轉天線。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2004年4月21日就曾發表文章稱,中國當前正在實施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機載預警和控制系統研發計劃,預計近年內投入使用;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2002年就曾報道稱,中國與俄羅斯有關進口或者租借預警機的談判大體中斷,中國決定以自主研製預警機作為主要方向,以中國進口烏茲別克的伊爾-76大型運輸機作為國產「新預警」的載機平台。《漢和防務評論》當時曾預計,中國「新預警」和A-50預警機相比,在設計上更為超前。去年10月17日,《漢和防務評論》又報道說,中國空軍即將裝備最新研製的預警機,目前的列裝計劃是4架。 一些中國軍事專家卻認為,中國預警機2005年加入現役的說法並不現實。中國預警機試飛成功後一兩年內才可能正式服役。據《華盛頓郵報》引述中國軍事問題專家的說法,中國國產預警機2007年正式服役的可能性非常大,並且只有生產至少8架才能保證中國實現24小時不間斷預警。
Ⅳ 中國預警機的歷史
長期以來,頗具神秘色彩的中國預警機項目一直是西方媒體以及軍事觀察家們高度關注的焦點。
澳大利亞著名防務分析專家卡洛·庫普在文中提到,多年以來,中國空軍一直對空中預警機夢寐以求。被稱為「空警1號」的國產預警機項目是中國方面所做出的最早嘗試,該預警機以圖波列夫圖—4「野牛」轟炸機為載機,機背上安裝了一部旋轉雷達天線罩,但由於種種原因,該機似乎從未服役,僅僅進行了幾次實驗。
上世紀90年代,中國空軍決定必須發展空中預警與指揮能力,尤其是目睹了伊拉克空軍在海灣戰爭中的一潰千里以及塞爾維亞空軍在北約打擊下潰不成軍之後,這一願望變得益發強烈。於是,中國找到了以色列埃爾塔公司,希望能購買其研製的「費爾康」雷達,並安裝在俄羅斯的伊爾—76運輸機上,改裝後的預警機型號被稱為A—50I。不過,由於美國的重重阻撓,以色列被迫於2000年7月宣布取消了同中國簽署的A—50I預警機改裝合同。這一舉動對於中國空軍的現代化進程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為適應現代化戰爭的需要,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曾向以色列訂購了「費爾康」相控陣雷達預警機。可是,由於美國的蓄意阻撓,以色列後來拒絕出售。與此同時,周邊國家和地區卻擁有了越來越多的預警機。日本早就從美國購買了十一架E-2C預警機,還裝備了四架自行研製的E-767預警機。台灣也先後從美國購買了六架E-2T預警機。印度則向以色列購進了「費爾康」預警機,大大增強了印度空軍的空中預警和指揮能力。
中國出於本土防禦的目的,購買外國預警機計劃沒有成功。後來,中國更於二OO二年主動中斷從俄羅斯購買價格和性能都不符要求的預警機,轉而全力發展更先進的大型預警機。西方傳媒估計,中國預警機極有可能已經正式服役,估計生產的數目會達到八架,以確保中國預警機可以執行廿四小時不間斷的偵測任務。
Ⅳ 中國預警機目前什麼水平
可以說世界第一,世界上只有中國預警機採用相控陣雷達掃描。其它國家是機械旋轉雷達掃描技術上和中國差一代。美國和中國都沒法比。
KJ-2000每個相控陣天線的探測范圍為120°,對空中目標的最遠探測距離為470公里。該機的雷達系統可同時跟蹤60-100個空中目標(其中包括低空目標和巡航導彈),並對空軍的10架飛機實施戰術性質打的引導。
(5)中國預警機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空警2000的機身是一架俄羅斯製造的IL-76運輸機.據悉,空警-2000雷達天線不同於美俄預警飛機的旋轉,相反,它是固定的。這證明「空警-2000」採用了第一代固態有源相控陣雷達,領先於美國和俄羅斯。
由於它只需要電子掃描來檢測俯仰和方位角,所以不需要使用後向機械掃描旋轉天線。也可以證明,中國的專家們已經有效地解決了一系列天線發射極共振的難題。安裝在空警2000上的雷達、超級計算機、控制台和軟體都是在中國設計和製造的。
固定雷達是南京電子技術學院研製的三片雷達,安裝在三角姿態上,達到360度全覆蓋,尤其擅長高速探測空、海目標。雷達只使用電子掃描來探測俯仰和方位,而不是傳統的機械掃描旋轉模式。預警機的競爭是中國正在努力建設新的機載電子戰平台的一個重要標志。
Ⅵ 中國有哪些預警機
空警2000
空警-2000預警機,由中國自行研製,已形成戰鬥力。2009年10月1日建國60周年大閱兵上,空警-2000預警機揭開了神秘面紗,一展傲人雄姿。空警-2000預警機安裝了相控陣雷達,碟形天線,超級計算機、控制台及軟體。其固定三片式雷達,呈三角姿態安裝,從而達到360度全方位覆蓋,特別擅於探測速度較高的空中或海上目標,擴充偵察能力,加強對電子情報、電磁情報、無線電情報收集,提高戰斗機效能60%以上。比目前美俄產品還要先進。它的問世,填補了解放軍從前沒有裝備預警機的空白,令全世界震驚。
空警200
中國空警-200型預警機實際上是運-8AEW的改進型。最初,該機被命名為」平衡木AEW」(5號方案)。隨後,又被命名為運-8/F200。預警與電子戰專家朱和平少將表示,空警-200是輕型預警機,它的重量輕,體積小,下一步經過適當的改裝就可以配屬在航空母艦上。
Ⅶ 中國的預警機是哪兒產的
機體是俄羅斯的伊爾-76,這是無疑的。但雷達有些復雜。
若是傳統雷達,那是A-50的可能性最大。若不是,而是像西方媒體所評論的那樣,是新一代的相控陣固定雷達。那麼,我認為,此為以色列「費爾康」衍生型的可能性不大。
因為,比較「費爾康」和中國「新預」的外形,前者必須經過較大的機構改造才能裝入中國「新預」的體內。而從中國采購大型裝備的歷史看,中國不會花大錢買沒有被本國列裝的大型裝備。
所以,我認為中國「新預」是中國在大量借鑒國際先進預警機的基礎上(以色列的「費爾康」和俄羅斯的A-50顯然影響最大),研製出來的。
最後,我要問的是:以色列的預警機技術比美國強?是不是把E-3「望樓」和E-8給忘了?
Ⅷ 介紹一下中國的3種預警機!!!
「運—8」最新改進型為載機平台,機身頂部安裝1具約為機身1/3長度的「平衡木」式相控陣預警雷達。為配合預警機的需要,運—8改進型採取了換裝發動機、機翼改整體油箱、新型環控系統、新型液壓系統等措施。新改型被稱為「運—8飛機改進改型史上改動量最大、難度最大的一項研製任務」
轉自81.china.com
如果中國空軍是使用運八-X這種王牌運輸機作為兩型預警機的飛行平台,那麼這種具備以下飛行性能的飛機:機體總壽命為50000飛行小時/20000飛行起落/30個日歷年; 飛機最大起飛重量77噸,超載起飛重量81噸,最大著陸重量77噸。正常商載25噸,最大商載30噸,使用空重39噸; 安裝功率大、重量輕、耗油低、高可靠性、易維護的渦槳發動機及其配套的高效率、低雜訊、重量輕的先進復合材料螺旋槳; 巡航高度9000米、巡航速度600-650公里/小時、最大航時12小時、最大航程7800公里;電子設備按2人駕駛體制要求,配置先進的通訊、導航、雷達、綜合顯示儀表(EFIS)、發動機綜合顯示儀表、飛行管理(FMS)、自動駕駛儀、GPS/慣性導航設備、電氣等系統設備。這將是一款相當出色的國產飛行平台
中國空軍的空警2000大型預警機採用的是三部相控陣雷達,呈三角形排列,每部負責掃描120度空間范圍,三部可構成360度全方位探測。由於相控陣雷達採用的是電掃描方式,因此,其天線罩為固定不動的,避免了復雜、龐大的天線旋轉驅動系統,降低了對飛機氣動外形的影響。
轉自81.china.com
上世紀90年代中國曾向以色列訂購了「費爾康」相控陣雷達預警機,這是世界上第一種相控陣雷達預警機,其空中載機可選用多種飛機。它是前機身兩邊舷窗的下面,和像大鼻子似的機頭各安裝一塊相控陣天線,可同時跟蹤l00個目標,對戰斗機的探測距離為370千米,也可探測到巡航導彈等較小雷達反射截面的目標。對目標的重復觀測,其間隔時間不到1秒,足以跟蹤任何機動目標。
轉自81.china.com
中國自己研製的雷達性能比俄羅斯向中國推薦的可以同時導引30架蘇27和蘇30等戰機,另外可以作到同時追蹤300個空中目標,雷達對轟炸機一類的大型空中目標的最遠發現距離可達650公里以上,對低空高速運動的作戰飛機和巡航導彈等目標的偵測范圍則達到400公里以上的伊爾-76E有所提高。由於像固態有源相控陣雷達、顯像台、軟體、砷化鎵微波單片集成電路、高速數據處理電腦、數據匯流排和介面裝置等皆為中國設計和生產。所以我們可以大膽的估計該型機對高空目標的探測距離至少在700千米以上,對低空目標的探測跟蹤距離估計可達到400千米;其它機載電子設備都是我國目前最先進的,在對目標的處理、跟蹤能力上要比俄A-50高很多,可靠性更是高出數倍;在機載電子設備的技術水平上應該與美E-3C/D型機相當。
轉自81.china.com
2、運八大園盤預警機;
轉自81.china.com
由於從外表分析運八飛機所搭載的雷達應該是具有旋轉功能的脈沖多普勒雷達,這是一種在世界各國空軍中得到廣泛使用並經過實戰考驗的預警雷達系統,它具有探測能力強、滯空時間長等優點。就探測距離而言,這類預警機可以探測300公里左右的低空中小型目標,對於高空大型目標的探測距離可達600公里左右;就探測數量而言,可以同時追蹤數百個空中目標。由於採用脈沖多普勒體制,這些機載雷達具有很強的地面雜波抑制能力,能在很強的雜波干擾中發現低空與超低空移動目標。二是具有全方位、全空域和全地形覆蓋能力以及下視無盲區,對低空飛機和巡航導彈具有很強的探測能力。三是用預警機擔任空中預警任務時不易受到反輻射導彈的攻擊。這種預警機可在對方武器的防區外執行任務,機動性很強,而且它配備的雷達工作的頻段很低,這些都增加了反輻射導彈的攻擊難度。
轉自81.china.com
3、運八平衡木預警機:
轉自81.china.com
運-8運輸機改裝的中型預警機安裝的條狀雷達天線使人聯想到了瑞典研製的「愛立眼」預警雷達。該預警雷達是瑞典愛立信集團微波系統公司於20世紀80年代研製成功的主動相控陣雷達,它採用平衡木式的雙面側視電子掃描相控陣天線。雷達天線長8.6米,寬600毫米。天線罩長9.75米,寬780毫米,重約900千克。罩內裝192個固態發射/接收(T/R)模塊和大約4000個天線單元。雷達使用S波段工作,對高空目標的最大搜索距離達600千米,能同時跟蹤300個目標。在6000米高度上,它對大型空中目標的有效作用距離為450千米,對雷達反射截面積不足1平方米的低空小型目標的控測距離為300千米。它配備有多功能中繼通信線路和自動工作程序,能夠將空中收集到的情報、數據通過無線電通信系統自動傳回己方的地面指揮控制站。從「愛立眼」預警雷達的性能看,運-8預警機所安裝的預警雷達與其十分相似,其探測性能應是非常強大的。由於運-8的機內空間要比瑞典薩伯-340、薩伯-2000兩種載機大得多,可以安裝更多的操縱平台和機載電子設備,因此,對目標數據的處理能力及對己方戰斗機的指揮控制能力也要比其高很多,總體性能應不低於台灣裝備的美製E-2C。
中國研製的空警2000預警機的機體由從俄羅斯引進的伊爾-76運輸機改裝而成,。A-50預警機以伊爾-76為平台,其翼展達到50.50米,機長46.59米,機高14.76米,機翼面積300平方米。空載83.5噸,最大起飛重量170噸。最大機內裝油84.6噸。 總的來說,A-50是一種粗糙的飛行機器。它使用了4台D-30KP渦輪風扇發動機,每台推力117.7千牛。其最大平飛速度為800公里/小時,飛行高度通常在10500米,起飛滑跑距離850米,著陸滑跑距離450米。載油量達到70000公斤,空中滯留時間6小時(不加油,最大重量起飛,距離基地1000公里的條件下),一次加油後可延長6小時左右,航程超過5500公里。在執行任務時,A-50通常長時間盤旋飛行在10000米的高空的巡邏軌道上,每次盤旋的軌道距圓心間的距離大約在100公里左右。在空中加油的時候,其飛行性能會變得極差。中國引進的伊爾-76的機艙也設計改成了全密閉式機艙,改善了機上乘員的工作環境,增加了如休息室、衛生間等設施。如果中國空軍是選擇的伊爾-76MD運輸機,則這種裝備4台Д-30КП航空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190噸,最大載重48噸,巡航速度每小時800千米,空降時速度每小時260千米,最遠航程7500千米(最大載重時4400千米),翼展50.5米,機長46.59米,高14.76米,乘員7人,配有導航雷達、氣象雷達及機載計算機等先進電子設備。那麼它的飛行巡航時間和最大飛行距離都將得到極大的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dljl/aew/
Ⅸ 中國有多少預警機
su-30一共買了2批
第一批26架一半原裝,一半國內組裝
第二批70架左右,國內組裝,部分零件國產
訓練中墜毀了2架
國產化生產數量不詳,外界普遍估計100以上
預警機數量不詳
不過外界看到的型號就不下5種
就算一種型號只有一架(這是不可能的)也有5架
Ⅹ 中國最先進的預警機是什麼
空警-2000
機身是採用俄制的伊爾-76 型運輸機。據悉,「空警-2000」的雷達天線並不像美俄預警機一樣是旋轉的,相反它是固定不動的。這印證了「空警-2000」採用的,是比美俄領先一代的固態有源相控陣雷達,由於它只需以電子掃描進行俯仰和方位探測,所以不需要再採用落後的機械掃描轉天線。也可以證明,中國專家已有效解決了天線引臻機射共振的一系列難題。 專家指出,「空警2000」上所裝置的雷達、超級計算機、控制台及軟體都是中國自行設計和生產的。其固定雷達由南京電子技術研究所研發的三片式雷達,呈三角姿態安裝,從而達到三百六十度全方位覆蓋,特別擅於探測速度較高的空中或海上目標。這款雷達只需以電子掃描進行俯仰及方位探測,可棄用舊式的機械掃描旋轉操作模式。 這種在空中預警機項目上的競爭局面表明了一個重要跡象,中國正在致力於建造新的空中電子作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