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觀念是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黨員買股票嚴禁借 2025-10-20 08:33:15
股票行情導入WPS 2025-10-20 08:25:34
中國糧油控股股票行情 2025-10-20 08:00:35

觀念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2-21 10:11:50

1. 觀念的定義是什麼

人類支配行為的主觀意識。觀念的產生與所處的客觀環境關系密切,正確的的觀念就是人的大腦對客觀環境的正確反映。人類的行為都是受行為執行者的觀念支配的,觀念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行為的結果。
來源:同物質和意識、存在和思維的關系密切聯系的哲學術語。是在意識中反映、掌握外部現實和在意識中創造對象的形式,同物質的東西相對立。「觀念」一詞來自希臘文,原意是「看得見的」形象,在哲學史上這個術語有不同的含義。

2. 思想觀念是什麼意思

觀念 [ guān niàn ] 的意思有兩個,分別是:

1、泛指客觀世界在人頭腦中的反映。與意識、精神、思想等相同。

2、指在感覺和知覺基礎上形成的客觀事物的外部特徵在人腦中重現的形象。

詳細釋義

1、佛教語。對特定對象或義理的觀察思維和記憶。

2、思想意識。

巴金 《<春天裡的秋天>序》:「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不自由的婚姻,傳統觀念的束縛,家庭的專制,不知道摧殘了多少正在開花的年青的靈魂。」

魏巍 《東方》第六部第五章:「每個民族幾乎無例外地都需要清除私有制度以及它在觀念上遺留下來的垃圾。」

3、觀點;概念。

胡適 《<吳虞文錄>序》:「他的主要觀念也只是『 孔子 之道不合現代生活』的一個觀念。」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三:「可惜他所說都是零星片斷,不能給我一明晰的觀念。」

(2)觀念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近義詞

一、看法 [ kàn fǎ ]

對事物的認識和見解。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那麼您死啦沒有棺材睡又有什麼關系呢?這都是一種習慣!一種看法!」

巴金 《要不要制訂「文藝法」?》:「現在形勢大好。不過所謂『大好』也有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解釋。」

二、觀點 [ guān diǎn ]

1、觀察事物時所處的位置或採取的態度:生物學~。純技術~。

徐興業 《金甌缺》第四章:「她既要用自己的觀點,又要用 嚲娘 的觀點來觀察 馬擴 。」

2、特指政治觀點:沒有正確的立場,就不會有正確的~。

三、見解 [ jiàn jiě ]

對事理的認識和看法。

老舍 《黑白李》:「他接受的容易,可就沒有什麼精到的見解。」

3. 觀念。什麼是觀念

《辭海》(1989)對「觀念」一詞的解釋有兩條,一是「看法、思想。思維活動的結果」,二是「觀念(希臘文idea)。通常指思想。有時亦指表象或客觀事物在人腦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辭海》第1367頁)通過對英文idea的考察發現,-ide有時用作後綴,表示「……化合物」或「合成物」。而idea一詞的英文含義卻有10條之多,這里僅列出其中的4條用法。(1)主意、念頭、思想、計劃、打算、意見(A picture in the mind);(2)想像,模糊想法(a guess, feeling of probability); (3)理念,理性概念,觀念(a philosophical use, means a perfect and eternal archetype of which reality is an imperfect .);(4)理解(understanding)。
這些用法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一般意義上的觀念或觀點,比如我們可以說,「我有一個想法、看法、意見、念頭」或「我的觀點、想法、意見是……」;二是哲學意義上的觀念,或學說。而我們所使用的往往是一般意義上的觀點或觀念,也就是我們對教育、對教學等的看法,所持有的信念。
為了更好的理解「理念」一詞的含義,我們從英文中尋找其對等詞,或者說我們都把那些英語詞彙翻譯成「理念」。實際上,我們經常把idea一詞譯為「觀點、看法、主意、想法」,而很少把它譯為「觀念」。「觀念」一詞的英文對等詞有這樣一些: concept、conception、 idea、 notion、 thought、和 impression。在這幾個詞裡面,Concept和 conception用於大范圍內的成形的思想,意思是「在腦海中形成的公式化想法;系統而確切的思想或觀念」,即我們平常所說的「概念」。比如我們都熟悉的「新概念英語」(new concept English)。其實我們也可譯成「新理念英語」,只不過在1980年代時我們不用「理念」這個詞表達一種新思想、新思維。idea是綜合性最強,應用最廣的一個,有時候,它可以表示一種「映像」(image),或者是一種從一點點信息中設想的,而從未覺察的東西。Thought一詞是指明顯的智力活動,特別是指經過思考和推理後得出的結論,與單純的觀察、感覺或願望不同。Notion一般指模糊的、籠統的甚至是荒謬的想法。Impression則指外界刺激物在頭腦中留下的模糊的觀念、記憶或者信念。在英語里,用來表達教育教學觀念或理念的除了上面的詞以外,用得最多的是philosophy、perspective和creed這幾個詞,在一些場合也用rationale。比如 teaching perspectives, teaching philosophy, 或者my philosophy of teaching, personal perspectives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最為典型的是杜威(1897)的「My pedagogic creed」(我的教育信條)。[①] Philosophy在這種情況下不是「哲學」的意思,而是對某人或事物的基本看法和持有的觀點。Perspective在此種情況下的含義除了「觀點、觀念、看法、想法」之外,還有「視野、圖景」的意思。
綜上,無論是漢語的用法,還是英語的用法,「理念」實際上就是我們對某種事物的觀點、看法和信念。在很多情況下,理念和觀念都是可以互用的。比如:「一是認為新的教育理念是外在於信息技術的,因此存在兩個彼此獨立的對象:教育觀念和信息技術,前者凌駕於後者之上,教育觀念對信息技術有一種支配作用,教育信息化就變成了教育與現代信息技術的結合。其實情況正好相反,在今天日新月異發展著的信息技術中早已蘊含著我們需要去領悟的教育新理念,是信息技術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教育理念並激發我們的教育想像力,而不是教育理念提供了信息技術發揮的方向。基於信息技術的教育改革就是揭示內含於信息技術中的新觀念並使其彰顯為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這是基於信息技術的『教育轉型』;二是恐懼技術對人的控制,……。」[②] 在這里作者實際上是將「理念」與「觀念」相互借用的。這也說明「理念」就是我們常說的「觀念」。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4. 觀念好是什麼意思

就是想得開,對什麼事都抱著好的態度去享受

5. 觀念表達是什麼意思

釋義:觀念是人們對事情的主觀與客觀認識的系統化之集合體。表達的意思是把思想感情表示出來。人們會根據自身形成的觀念進行各種活動。利用觀念系統(觀念體系)對事物進行決策,計劃,實踐,總結等活動,從而不斷豐富生活和提高生產實踐水平。觀念具有主觀性,實踐性,歷史性,發展性等特點。

讀音:biǎo dá guān niàn

造句:

  1. 這些民俗意蘊的生成,取決於賀拉斯對其文藝民俗的文學批評觀念表達。

  2. 觀念表達是什麼意思?

  3. 觀念表達不一致對人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4. 誰的觀念表達最強?

  5. 觀念表達能力如何比較?

6. 觀念是啥意思一

意思有三點:
觀念 guān niàn
1.由外界感受而來對事物的心象。近義詞:概念、觀點
2.重現人心的過去印象。近義詞:概念、觀點
3.由認知作用而來的意識,如感覺、知覺、幻覺、想像、概念等。

7. 個人觀念是什麼意思

個人觀念:等於自己的一個思維想法與思想認識,可以說是一種個人原則的初認識和理解與想法。但是如果過於把自己的觀念和認知強加給別人,並與整體不一的時候,依然這樣對侍。就是自負或過於自我了,這樣不利於個人發展。

8. 『觀念』是什麼意思

觀念:觀,看的意思,念,理念、概念,意思就是對待事物的看法和理念!另一種說法是:觀,拆開來是又、見。念,拆開來是今、心。觀念=又見今心,意思是又看見了今天的心態。一般針對新事物、新觀念而言!

9. 什麼是觀念什麼是理念什麼叫概念

觀念:

1、是某者對事物的主觀與客觀認識的系統化之集合體。

2、關於某方面的認識和覺悟。

3、經歷後的思想上的一種總結。

4、面對客觀現實而產生的思想。

理念:

1、是「看法、思想、思維活動的結果」。

2、指思想。有時亦指表象或客觀事物在人腦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

概念:

指人類在認識過程中,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質特點抽象出來,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式思維慣性。

(9)觀念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觀念的分類:

1、經濟觀念:經濟觀念是人們不斷發展生產力而形成的意識。

2、道德觀念:道德是維系人們之間各種關系的內在法度,它是人們走向美好生活的自我心理約束機制。

3、法治觀念:法制觀念是道德觀念在更廣泛適應性上的強制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制觀念具有外在的強制紙約束力。

參考資料

網路-觀念

網路-理念

網路-概念

10. 什麼是觀念

1、基本含義。
觀念從通俗意義上來理解,就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當中形成的對事物的總體的綜合的認識。它一方面反應了客觀事兒的不同屬性,同時又加上了主觀化的理解色彩。所以,正確地理解,觀念是人們對事兒主觀與客觀認識的系統化之集合體。由於人們自身認識的歷史性和階段局限性,就決定了人們的認識會因時間的變遷而出現與時代不符合的意念。從這個意義上來理解,觀念更新與否是區分舊觀念與新觀念的分水嶺。例如,解放初期,我國人口不足,生產力水平也比較低,急要更多的人力。人們自然形成人多力量大的觀念。在這種觀念影響下,我國人口迅速增長。再加上經濟水平的逐步改善,戰爭的平息,人口以前所未有的勢頭發展。由於觀念更新不及時,導致今天我國的人口增長成為一種問題。
2、由來。
「觀念」一詞源自古希臘的「永恆不變的真實存在」。它同物質和意識、存在和思維的關系密切。從這個角度來看,又是個重要哲學術語。它是在意識中反映、掌握外部現實和在意識中創造對象的形式化結果,同物質的東西相對立,它屬於精神層面的東西。「觀念」一詞來自希臘文,原意是「看得見的」形象,在哲學史上這個術語有不同的說法:

理念
在柏拉圖哲學中,它(譯作「理念」)。是指永恆不變的真實的存在,是人腦對感性事物的完善的樣本或模型化的結果。感性事物則是對它的不完善的摹寫或模仿。新柏拉圖主義者如普羅提諾、基督教神學家如奧古斯丁,都認為理念是現象世界的完善的模型,但說它存在於宇宙精神中或存在於上帝的精神中。

觀念
16~18世紀的許多哲學家在心靈的表象或概念的意義上使用觀念這個術語。R.笛卡爾把觀念分為天賦的、外來的和虛構的3類。J.洛克反對天賦觀念,認為心靈原是一張白紙,心靈的觀念來自感覺和反省。G.W.萊布尼茨主張觀念是作為傾向、稟賦、習性或自然的潛在能力,而天賦在我們心中。主觀唯心主義者G.巴克萊認為心中的觀念是構成現實事物的本原,事物就是「觀念的集合」。在G.W.F.黑格爾哲學中,「絕對觀念」是客觀存在的永恆的精神實體,是整個世界的基礎和本質。馬克思主義哲學從正確解決物質和意識、存在和思維的關系問題出發,認為觀念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形式,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馬克思說:「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並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資本論》第1卷,第24頁,人民出版社,1975)。但是,觀念不僅反映客觀現實,而且還能根據對客觀現實的反映為實踐創造觀念的對象,以作為實踐的目的。這種觀念的對象通過改造客觀物質的實踐活動轉化為現實的對象,成為現實中不會自然產生的新事物。
在心理學中,廣義的觀念是一切心理反映形式的總稱。狹義的觀念和表象同義,包括由早先知覺而來的感性形象的再現和由原初形象組合而成的新的觀念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