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
擴展閱讀
紫礦企業股票行情 2025-08-21 03:41:21
明膠廠 2025-08-21 03:06:03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

發布時間: 2022-03-01 14:23:28

㈠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什麼意思

意思是:

子夏說「博覽群書並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思考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論語》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個字作為該篇的篇名。《學而》一篇包括16章,內容涉及諸多方面。其中重點是「吾日三省吾身」;「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禮之用,和為貴」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疇。



(1)子夏曰博學而篤志擴展閱讀:

孔子的弟子有子在本章所講的這段話,表明他們對「信」和「恭」是十分看重的。「信」和「恭」都要以周禮為標准,不符合於禮的話絕不能講,講了就不是「信」的態度;不符合於禮的事絕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態度。這是講的為人處世的基本態度。

一個有道德的人,不應當過多地講究自己的飲食與居處,他在工作方面應當勤勞敏捷,謹慎小心,而且能經常檢討自己,請有道德的人對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為君子應該克制追求物質享受的慾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質方面,這是值得借鑒的。

㈡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的譯文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解讀:子夏說,一個人知識要淵博,但是知識越淵博思想越沒有中心。

就是博學不一定有用,博學要篤志,有一個中心,意志堅定,借力人品,那麼知識淵博,有如一顆好的種子,意志的堅定是肥料,培養出花和果來,內在沒有一個中心,知識淵博,思想越危險,覺得樣樣都有道理,容易動搖,應該是真理只有一個,要把他找出來,所以要篤志。

「切問而近思」,切問就是經驗多,多聽多問。但要注意,中年人都體會得到,人生經驗多了,結果容易走上兩條路:灰心和怨恨。覺得自己幾十年都上當,社會上沒有真理,切問包括了經驗,所以有了經驗還要近思,要真正有思想學問,去體會人生經驗就好了,近思有兩個意義,一個是思想要有中心。一個是不要想得太虛太玄太高遠,要切近的平實的思想。

子夏教育學生如果能做這兩句話,那麼孔子所標榜的「仁」這個學問的中心就有了。

才商聚評說:

在這個時代的創業者,能夠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對的人很少。越聰明的人,越容易有慾望,越不知道應該在哪個地方擱下那顆心。老是擱不在當下,老是這個項目也想做那個項目也想做,都想抓住,總喜歡心猿意馬,做不到聚焦。導致做不出成績煩躁而不寧,

所以沒有志氣的固不用說,就是自以為有志氣,往往不是志氣而是慾望。

㈢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求而,和篤,和切,的意思

《論語·子張》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注釋:
篤:忠實,堅守
仁:仁德
而:並列連詞
切:懇切親切

㈣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的意思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翻譯:子夏說:「博覽群書並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思考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出處:《論語·子張》



(4)子夏曰博學而篤志擴展閱讀:

孔子的兩個學生子游和子夏,在如何教授學生的問題上發生了爭執,而且爭得比較激烈,不過,這其中並沒有根本的不同,只是教育方法各有自己的路子。

孔子並不籠統反對博學強記,因為人類知識中的很多內容都需要認真記憶,不斷鞏固,並且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再接受新的知識。這一點,對我們今天的教育也有某種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