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積羽沉舟
擴展閱讀
iga基金股票怎麼樣 2025-08-22 17:46:38
買股票多久可以成交 2025-08-22 17:39:20

積羽沉舟

發布時間: 2022-03-03 14:08:52

⑴ 積羽沉舟是褒義詞貶義詞

積羽沉舟:羽毛雖輕,積多了也能把船壓沉。比喻小小的壞事積累起來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應該算是中性詞

⑵ 積羽沉舟的意思是什麼

積羽沉舟 羽毛這樣輕便的東西堆積一船,船隻也會有沉沒的危險,比喻要防微杜漸。

⑶ 大家好!不孚眾望、安之若素、積羽沉舟、薪火相傳、翻雲覆雨,這些成語各是什麼意思

不孚眾望:bù

zhòng
wàng

釋義:
孚: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安之若素[ān
zhī
ruò
sù]
【解釋】:安:安然,坦然;之:代詞,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處,和往常一樣,不覺得有什麼不合適。
積羽沉舟
[jī

chén
zhōu]
【解釋】:羽毛雖輕,積多了也能把船壓沉。比喻小小的壞事積累起來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薪火相傳:古時候比喻形骸有盡而精神不滅;後人用來比喻學問和技藝代代相傳。
翻雲覆雨
[fān
yún

yǔ]
[解釋]
形容人反復無常或慣於耍手段。
很高興為您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滿意煩請採納
點擊【採納為滿意答案】按鈕即可,萬分感謝!(*^__^*)

⑷ 積微成著的意思和積羽沉舟的意思

都有積少成多的意思。
積微成著 古代的書籍是用木片製成的,每天書寫一片,時間長了就會成為著作。成為「冊」。
積羽沉舟 羽毛這樣輕便的東西堆積一船,船隻也會有沉沒的危險,比喻要防微杜漸。

⑸ 積重難返和積羽沉舟的區別

它們的共同點都可作為貶義詞用,但是前者指壞事。後者指思想或習慣。搭配對象不同。

羽毛雖小,積多了也能把船壓沉。比喻細微的東西可以匯成巨大力量;也比喻壞事雖小,積累下去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長時間形成的思想作風或習慣,很難改變。貶義詞。

成語典故

《明史.王用汲傳》:夫威福者,陛下所當自出;乾綱者,陛下所當獨攬。寄之於人,不謂之旁落,則謂之倒持。

政柄一移,積重難返。梁啟超《變法通議.論幼學》:積重難返,習焉莫怪。孫中山《民生主義第二講》:不過各國也有這種事實,不過各國初時不大注意,沒有去理會,後來變動越大,才去理會,便不容易改動,所謂積重難返了。

⑹ 積羽沉舟的介紹

詞彙【發音】jī yǔ chén zhōu【釋義】羽毛雖小,積多了也能把船壓沉。比喻細微的東西可以匯成巨大力量;也比喻壞事雖小,積累下去會產生嚴重後果。【出處】《戰國策·魏策一》:「臣聞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示例】元·無名氏《來生債》第三折:「難道是積羽沉舟,這金銀呵反為輕載。」【近義詞】 群輕折軸

⑺ 積羽沉舟的來歷

釋義】羽毛雖小,積多了也能把船壓沉。比喻細微的東西可以匯成巨大力量;也比喻壞事雖小,積累下去會產生嚴重後果。
【出處】《戰國策·魏策一》:「臣聞積羽沉舟,群輕折軸。」
據記載,戰國時期,諸侯稱霸天下。有識之士提出了兩種主張,即「合縱」和「連橫」。前者主張弱國聯合抗擊強秦,後者主張弱國跟隨秦征服其他弱國。當時的齊、楚、燕、韓、魏、趙六國之間的合縱盟約十分牢固,秦國的相國張儀發覺後,便辭去職務,來到魏國,准備打算勸魏王退出縱約。 張儀得到魏襄王的信任,被任命為相國。但魏襄王很有主見,他知道秦國野心很大,不講信義,所以不願聯合秦國。秦王聞之大怒,一面派大軍襲取魏地,一面派人暗中不斷厚贈張儀財寶。 四年後,魏襄王死,兒子哀王繼位。張儀又勸說魏哀王投靠秦國,也遭到拒絕。張儀便暗中要秦國進攻魏國。魏國戰敗了。第二年,魏國又被齊國打敗於觀津(今河北武邑東南)。秦國又乘機攻魏,他們先把韓國大將申差的軍隊打了個落花流水,使其他諸侯為之震驚。魏國的失敗,導致了縱約國關系出現裂痕。張儀利用這種形勢,說服哀王依附秦國。他從分析魏國地理形勢、兵力狀況、目前處境、「合縱」協約不可信等不利條件入手,最後用「積羽沉舟」作比喻,指出魏國如果忽視這些不利因素,就會像輕的羽毛大量堆積能壓沉大船一樣,遭到覆亡的危險。魏哀王終於聽從了張儀的勸議,背離「合縱」協議,請求和秦國「連橫」。

⑻ 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這句話你知道出自哪裡嗎

小的、幾乎可以忽略的因素如果多了也能有著極強的破壞力。

⑼ 積羽沉舟是什麼詞

貶義詞
積羽沉舟

拼音: jī yǔ chén zhōu 簡拼: jycz
近義詞: 蟻穴潰堤 反義詞:
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比喻積小患可致大災
解釋: 羽毛雖小,積多了也能把船壓沉。比喻小小的壞事積累起來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魏策一》:「臣聞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