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簡除煩苛
擴展閱讀
股票期貨基金都有的軟體 2025-08-25 11:36:01
什麼軟體能買股票 2025-08-25 11:12:43

簡除煩苛

發布時間: 2022-03-04 01:42:11

❶ 「簡除煩苛,禁察非法」是什麼意思

釋義:(劉寵)除去那些煩瑣的規章制度,禁止部屬擾民等不法行為。

❷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簡除煩苛,禁察非法」,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簡除煩苛,禁察非法】

●注釋:出自《後漢書·循吏傳·劉寵》,原文為「寵簡除煩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意為「除去那些煩瑣的規章制度,禁止部屬擾民等不法行
為」。「循吏」之名最早見於《史記》的《循吏列傳》,是正史中記述那些重農宣教、清正廉潔、所居民富、所去見思的州縣級地方官的固定體例。

原文中的「寵」即劉寵。資料顯示,劉寵是東漢大臣,因通曉經學被舉薦為孝廉,出任東平陵縣令,有仁惠之政。在會稽郡時,簡除煩苛政令,禁察官吏的非法行為,政績卓著。

●報告原文:(2016年)簡除煩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眾有更平等的機會和更大的創造空間。

●解讀: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表示,「簡除煩苛,禁察非法」這句話與當前簡政放權的理念相通,就是政府要放鬆管制,讓企業辦事,老百姓幹事不再有那麼多的麻煩。

❸ 「漢興,掃除煩苛,與民休息,至於孝文,加之以恭儉」表明漢初統治者採取什麼政策

「休養生息」的政策。

主要是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因為採用「休養生息」的政策,才有了「文景之治」。

休養生息政策是西漢初年的國策,這個政策是由劉邦及其群臣所一起制定的。漢高祖之後的幾代皇帝,特別是文、景兩代,都大力推行休養生息政策。即使漢武帝時期,後期因為長期對匈奴作戰的原因,全國戶數銳減,所以在武帝末年以及隨後的昭帝、宣帝年間也都採取了休養生息政策。而且這一政策幾乎成了往後歷朝歷代初定天下時候所採取的國策。可見休養生息政策到了後來已經成為了一個純粹的經濟政策、是國家調整社會經濟的一個手段之一。所謂「休養生息」,即在社會大動盪或長期戰爭之後統治者實行的寬刑薄賦政策,以保養民力,增殖人口,達到恢復和發展經濟、穩定統治的目的。那麼漢初統治者及其後的繼承者,為什麼要實行休養生息政策?

1、原因

(1)漢初統治者親身經歷了秦朝滅亡的過程,吸取秦王朝教訓是其採取休養生息政策的原因之一。劉邦本人經歷過農民戰爭,他本身是通過農民起義當上皇帝的,親身感受到農民戰爭的巨大威力,體會到秦王朝的滅亡是在賦稅、徭役、刑罰等方面過重所致。秦王朝賦稅重,占農民收成的2/3;農民還要負擔沉重的徭役和兵役,史書記載,秦朝全國人口約2000萬,征發徭役和兵役的總人數達二三百萬,光是修建阿房宮和驪山墓這兩項工程,就征發了70多萬人;秦朝的刑法十分嚴酷,光是死刑就有砍頭、腰斬、活埋、車裂等多種,還有斬腳、割鼻等摧殘人體的肉刑法,連坐、株連、「夷三族」等。這樣的情況,人民怎能不怨聲載道、社會經濟怎能不趨於崩潰、秦朝怎能不覆滅?所以漢初統治者吸取秦亡教訓,聽取意見,減輕刑罰,減少冤獄,吏治清明。

(2)社會經濟凋敝也迫使其不能不採取休養生息政策的重要原因。中國西漢時期著名的歷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平淮書》中寫道:

漢興,接秦之弊,丈夫從軍旅,老弱轉糧銄,作業劇而財匱,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而不軌逐利之民,蓄積余業以稽市場,……米至石萬錢,馬一匹則百金。

這是司馬遷筆下的西漢剛剛建立時的社會面貌,主要是社會經濟狀況,國內到處是一片荒涼殘破的景象。物資匱乏,連皇帝也弄不到4匹毛色一樣的馬來拉車子,將相只能坐牛車;糧食、馬匹的價格異常昂貴,1石米的價格高達1萬錢,一匹馬的價格則需要百兩黃金。可以想像在廣袤的國土上有多少人民流離失所,風餐露宿了。面對社會經濟殘破的局面,西漢王朝的統治怎樣才能鞏固,維持下去?是西漢統治者急需解決的問題。

基於上述的兩點原因,為了恢復社會經濟,刺激生產力的發展,鞏固封建統治,漢初實行了休養生息政策。那麼措施有哪些?

2、措施

漢高祖劉邦時期:(1)勞力歸農。讓大量士兵復員,分給他們一定數量的田地,並免除一定期限的徭役;下令逃亡人口各歸原籍,恢復他們原有的土地房屋;把由於飢餓而賣身為奴婢的人,釋放為平民。(2)輕徭薄役,漢政府鑒於秦朝濫用民力導致的嚴重後果,因此比較珍惜民力,縮短了人民服役時間,規定全國男子從23歲開始服役,56歲免役,並且可以以錢代役。(3)薄斂賦稅,規定田賦為十五稅一(就是政府每年向土地所有者徵收占收獲物1/15的田稅)。(4)鼓勵生育,漢政府為了提高全國戶數,在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頒布「民產子」詔令,多生孩子可以免除兩年賦稅,這項政策使得漢初人口得到極大的提高。

漢高祖之後的幾代皇帝,特別是文、景兩代(漢文帝與景帝共在位39年),都大力推行休養生息政策。主要內容:(1)重視農業生產。進一步推行「輕徭薄賦、獎勵生產」的政策,把田租減為三十稅一,嘉獎努力耕田的人;文帝減輕了人頭稅和徭役,實行與民休息的措施。(2)提倡節儉。如文帝身體力行,帶頭提倡:取消建造價昂貴的露台;死前留遺囑,主張自己的喪事從簡。(3)減輕刑罰。文帝廢除了親屬連坐法,用笞刑(用竹板子打)代替殘損肢體的肉刑;景帝再減輕了笞刑。

通過和秦朝在賦稅、徭役、刑罰等方面比較得出:秦朝實行暴政,導致人民民不聊生。在秦朝時農民要將收獲物的2/3以上交給國家,漢初皇帝薄賦勸農,田租在漢高祖時為十五稅一,文帝時為三十稅一;徭役方面減輕了很多,農民有足夠的時間從事農業生產;刑法方面不象秦朝刑法十分嚴酷,動不動就慘遭殺害。……

那麼漢朝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有什麼成效呢?

3、成效

休養生息政策的實施,在漢高祖時期,西漢的社會經濟已經得到恢復發展,穩定和鞏固了漢朝的封建統治秩序。到文景年間,社會經濟全面回升,出現了治世局面—文景之治,為西漢達到鼎盛時期奠定了好的基礎。漢武帝時期,西漢的社會面貌完全煥然一新了,在世界威名遠播。司馬遷的《史記.平淮書》反映了漢朝經過休養生息政策後,到漢武帝時國力強盛的景象:

至今上即位數歲,漢興七十餘年之間,國家無事,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皆滿,而府庫余財。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不可食,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

❹ 請翻譯古文:樊重有遠見(全文翻譯)

樊重欲作器物,先種梓漆,時人嗤之。然積以歲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來求假焉。此種植之不可已也。諺曰:「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此之謂也。
【譯文】樊重曾經想製作器物,他就先種植梓材和漆樹。 當時的人們都對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在幾年之後,梓樹和漆樹都派上了用場。過去那些恥笑他的人,現在返過來都向他借這些東西。這說明種植樹木是不可以停止的啊!俗諺說:「一年的計劃,不如種穀子;十年的計劃,不如種樹木.」說的就是這件事呀!(做事應從長遠考慮)

❺ <<後漢書-循吏列傳第六十六》譯文

是嗎?
石奢,是楚昭王的國相,他為人剛強正直廉潔公正,既不阿諛逢迎,也不膽小避事。一次出行屬縣,恰逢途中有兇手殺人,他追捕兇犯,竟是自己的父親。他放走父親,歸來便把自己囚禁起來。他派人告訴昭王說:「殺人兇犯,是為臣的父親。若以懲治父親來樹立政績,這是不孝;若廢棄法度縱容犯罪,又是不忠;因此我該當死罪。」昭王說:「你追捕兇犯而沒抓獲,不該論罪伏法,你還是去治理國事吧。」石奢說:「不偏袒自己父親,不是孝子;不遵守王法,不是忠臣。您赦免我的罪責,是主上的恩惠;服刑而死,則是為臣的職責。」於是石奢不聽從楚王的命令,刎頸而死。

李離,是晉文公的法官。他聽察案情有誤而枉殺人命,發覺後就把自己拘禁起來判以死罪。文公說:「官職貴賤不一,刑罰也輕重有別。這是你手下官吏有過失,不是你的罪責。」李離說:「臣擔當的官職是長官,不曾把高位讓給下屬;我領取的官俸很多,也不曾把好處分給他們。如今我聽察案情有誤而枉殺人命,卻要把罪責推諉(wěi,偉)於下級,這種道理我沒有聽過。」他拒絕接受文公的命令。文公說:「你認定自己有罪,那麼我也有罪嗎?」李離說:「法官斷案有法規,錯判刑就要親自受刑,錯殺人就要以死償命。您因為臣能聽察細微隱情事理,決斷疑難案件,才讓我做法官。現在我聽察案情有誤而枉殺人命,應該判處死罪。」於是不接受晉文公的赦令,伏劍自刎而死。

❻ 寵簡除煩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 翻譯

劉寵除去或簡化那些煩瑣的規章制度,徹查並禁止部屬的不法行為,郡中秩序井然,老百姓安居樂業。

❼ 漢興,掃除煩苛,與民休息;至於孝文,加之以恭簡;孝景尊業。五六十載之間,至於移風易俗,黎民醇厚

1、輕徭薄賦,休養生息。2、①西漢初,所面臨的嚴峻局面是經濟蕭條,國家貧困。②漢初統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訓。3、對漢初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政策意義深遠,開了「文景之治」的先河,從而使漢帝國走向了繁榮昌盛。4、問題沒看懂。

❽ 簡除煩痾,禁察非法是什麼意思

《後漢書》典故「簡除煩苛,禁察非法」。意思是,要去掉不方便老百姓辦事的條條框框;特別是,政府官員不要輕易去擾民。

❾ 用現代漢語翻譯文言文:今逢棄去,故來奉送。

這句話出自《德育課本》初集卷七「二十四廉」中的《劉寵錢清》一篇:
劉寵別任。僅受一錢。出境之後。投於深淵。
【原文】
漢劉寵為會稽太守,簡除煩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及內調,有五六老叟,齎百錢送之。且曰:「自明府下車以來,狗不夜吠,民不見吏。今逢棄去,故來奉送。」寵選一大錢受之。出境。投之於河。後人因名其河為錢清。
簡除煩苛,禁察非法,郡中即大化,蓋以身作則也。狗不夜吠,民不見吏,化亦深矣。有此德政,耆老送別,齎百錢以表微忱。寵勉選一錢,出境即投諸河,名其地為錢清,永矢弗諼已。
【譯文】
漢朝時候,劉寵做會稽太守,除去地方上繁瑣苛刻的事,禁止地方上非法的事。郡里地方上的人都被他大大地感化了。等到朝廷把他調進京城去的時候,有五六個老人,手裡拿了一百個大錢去送給他。並且說:「自從太守您到我們這里做官以來,境里都沒有盜賊了,所以狗在夜裡不叫了,人民也沒什麼事情需要見官訴訟,所以百姓們也不看到郡里的差人了。現在您丟下我們離開了,所以我們特地來奉送您(一百個大錢來表示謝意)。」劉寵就在他們手裡選取了一個大錢接受了。等到出境的時候。就把那個大錢丟到河裡了。後人因此把這條河叫做錢清河。
除去地方上繁瑣苛刻的事,禁止地方上非法的事,郡里地方上的人就都被他大大地感化,大概是因為太守劉寵以身作則啊。狗在夜裡不叫,百姓們也不看到郡里的差人,百姓被感化也確實是夠深的了。有這樣的德政,郡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們前來為他送行,並給他一百個大錢來表達一點謝意,也是很自然的。而劉寵只選取一個大錢,並且一出郡境就丟到河裡,那地方因而被命名為錢清,表明郡里的人發誓永遠不會忘記太守的德政。

❿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題目。(10分)劉寵字祖榮,東萊牟平人,齊悼惠王之後也。悼惠王子孝王將閭,


小題1:(4分)B C
小題1:①百姓送他,(擁擠得)把道路也堵塞了,車輛無法前進,於是劉寵穿上便服
悄悄地離開。
②我的政績哪能比得上你們這些老人家所說的(那樣好)啊?
小題1:劉寵是一位廉潔奉公、生活樸素、為人厚道(謙遜可親)、關心百姓疾苦的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