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尊師重道薪火相傳
擴展閱讀
後悔沒沒買股票 2025-08-25 21:36:57
速達股票行情 2025-08-25 21:33:53
買國外股票的基金叫什麼 2025-08-25 20:56:51

尊師重道薪火相傳

發布時間: 2022-03-04 12:38:38

1. 北京電影學院的學校領導

校訓 尊師重道,薪火相傳
當代國學大師季羨林主張「尊師重道」,他在90歲高齡的情況下,親自參加了公益廣告《尊師重道 薪火相傳》的拍攝,後來,為該校題詞「尊師重道 薪火相傳」。
尊師重道
尊:尊敬、尊重。師:這里不僅指傳道授業的教師、師傅,更包括中國電影行業的大師尤其是創辦該校的電影行業前輩們(如陳波兒、章泯、鍾敬之、吳印咸等),也包括國際中國國內的電影大師們。重:重視、看重。道:首先指學校傳授的知識、理論、道理、規律、技能、技法,以及中國優秀的文化傳統,也指做人的道德和人生的道路。
薪火相傳:又作「薪盡火傳」,原意為前一根柴剛燒完,後一根柴已經燒著,火永遠不熄。比喻師生傳授,學問一代代流傳。這里特指該校通過教學,將電影專業知識、技能和電影前輩的優良傳統,一代代傳承下去。
「尊師重道 薪火相傳」的意思是:全院師生要努力學習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尊敬師長、大師,重視電影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繼承革命電影事業的光榮傳統,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創世界一流電影學院,多出德藝雙馨電影人才,多出服務人民、教育人民的好作品。 校風 修身、勤學、精藝、踐行
「修身」:具有涵蓋了思想政治修養、倫理道德修養、審美修養等多方面的豐富內涵。特別是強調關注思想意識和社會人文方面的修養的共識和自覺。「勤學」:意指一個合格的電影工作者必須將勤學養成為一種習慣。勤學不僅是學技巧,還要在生活中向生活學、向人民學。「精藝」:意指追求高水平的藝術素養和過硬的專業能力是北京電影學院全體師生在業務學習和藝術實踐上的自覺訴求。「踐行」:意指該校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形成的重視實踐、重視創作的教學特色和傳統。 大學精神 立德、立言、立行,求是、求美、求新
「立德」:電影人首先要具有思想道德的修養和人文關切的情懷。「立言」:對於藝術的感悟不僅停留在感性,更要提高到理性。對於電影藝術的學術探討提倡各抒己見,平等交流。「立行」:藝術源於生活,電影的藝術實踐與生活密不可分。「立行」不僅指在生活中感悟藝術,更是指以藝術來陶冶人、陶冶人的生活。「求是」:「是」是真理,是真實,藝術的求真不是復制生活,而是高於生活、表達生活,這種表達的核心就是「求是」。「是」體現了生活內涵中的真理性,「是」又不是生活原生態的真,而是藝術的真。「求美」:是藝術的使命和境界,理解「美」,關注 「美」;表達 「美」、弘揚「美」。「求新」:藝術是創造,求新既是指藝術形式的新,也是指內容的新。前者指藝術表達上的嘗試、創新;後者指關注生活中的新變化,關注時代的律動、反映時代的聲音。 校名 校色 校徽
該標識遵循國際慣例,以北京電影學院的英文縮寫BFA中的A為字形結構,結合五角星和膠片的元素,多側面地表現了北京電影學院的定位和鮮明特色,符合國際文化交流的需要。
該標識的A字形結構,酷似漢字中的「人」字,表明學院以育人、樹人為宗旨;又形似建築中的屋頂,傳達出崇高向上的學術精神和爭創一流的信念。A字形結構中被剪裁出的負形五角星則說明了該校是中國電影明星誕生的搖籃,也定義出了中國特色。兩側呈階梯狀上升的膠片齒孔展現了一條通向遠方的星光大道,也表現了學院的眾多專業、院系。
標識運用紅、黑二色,象徵著電影的特徵和發展歷程,也寓意學校堅持正確的文化取向和精神追求。

2. 薪火相傳是什麼意思

釋義:原意柴燒盡,火種仍可留傳。古時候比喻形骸有盡而精神不滅;後人用來比喻學問和技藝代代相傳。

出處:《莊子.養生主》:"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譯文:燭薪的燃燒是有限的,而火的傳續卻是沒有窮盡的時候。

例句:他開辦了平和書院,決心將傳統文化薪火相傳,而他,就要做這個最初的傳遞人。

(2)尊師重道薪火相傳擴展閱讀

近義詞

一、一脈相通

釋義:指事物之間相互關聯,猶如一條脈絡貫穿下來可以互通。

出處:魯迅《花邊文學·誰在沒落》:「倘說:中國畫和印象主義有一脈相通,那倒還說得下去的。」

例句:人們對《飛天》的喜愛和上面提到的那個魯班故事所包含的美學思想,實際上有其一脈相通之處。

二、薪火相承

釋義:原以柴燒盡,火種仍可傳承,比喻形骸有盡而精神不滅。後用以比喻學問和技藝代代相傳。

出處:《莊子.養生主》:"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譯文:燭薪的燃燒是有限的,而火的傳續卻是沒有窮盡的。

三、薪盡火傳

釋義:柴雖燃盡,火種仍能留傳。比喻思想體系、學問或技藝代代相傳。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薪盡火傳,工匠市廛都有韻。」

譯文:技藝代代相傳,市中的工匠店鋪都有這樣的風度。

3. 尊師重道下一句是

尊師重道是漢語成語,沒有下一句。

尊師重道:

意思是尊敬授業的人,重視應遵循的道德規范。

出處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孔僖傳》:「臣聞明王聖主,莫不尊師貴道。」

白話文:「我聽說,聖明的君王,沒有不尊重師道。」

用法

聯合式,作定語。含褒義。

(3)尊師重道薪火相傳擴展閱讀

近義詞

尊師貴道:

意思是尊敬師長,尊重其所傳之道。

出處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儒林列傳上》:「帝謂孔僖曰:『今日之會,寧於卿宗有光榮乎?』對曰:『臣聞明王聖主,莫不尊師貴道。今陛下親屈萬乘,辱臨敝里,此乃崇禮先師,增輝聖德;至於光榮,非非所敢承。」

白話文:「上帝對孔僖說:『今天的聚會,對你們家族有光榮嗎?』回答說:「我聽說,聖明的君王,沒有不尊重師道。現在陛下親自委屈萬輛,辱臨敝里,這是崇敬先師,增加輝聖德;至於榮耀,不是我不敢承。」

用法

作謂語、賓語。指尊崇老師。

4. 尊師重道的含義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從古至今,教師即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從我們踏入學校,滿足我們求知慾的就是犧牲奉獻的教師們。他們時時遵「青年人的教育是國家的基石」不敢掉以輕心,日日孜孜不倦的教誨我們。即使是棵朽木,也是耐心地加以灌溉直至頑石點頭化腐朽為神奇!使我們在其春風化雨的沐浴下,獲益無窮、深切體會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之真義所在。

在老師的字典里只有「樂」字,沒有「苦」字。只有「愛」字,沒有「恨」字。仿若海洋中的燈塔,指引我們航行的方向。他們更希望我們「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這種不辭辛勞,不求報償的偉大精神,我們能不湧泉以報嗎?諺曰:「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我們大孝尊親,尊師更應如事親般,古時至聖先師孔子死,諸弟子廬墓三年以及漢明帝赴太學聽道,必先行師生之禮。古時尊師如此,至死仍不變更。尊師應出於內心之誠,在態度上力求恭敬。孟子曾說:「君子雖誨人不倦,又惡夫意之不誠者。」若人人皆衷心尊師,想必教師們定樂此不疲!

莘莘學子,誰能無師自通?皆須教師悉心教導循循善誘,方能知書識禮。教師所傳授的不僅是學業技能,更灌輸我們民族文化、中華道統之精義。殷切盼望我們能續延文化、道統,使其發揚光大,經久不墜,歷久彌新。更期盼我們能薪火相傳,把所學的貢獻社會國家。教師最痛心的莫過於「弟子而恥受命於先師也。」畢竟我們所學甚少,則應重視教師所傳授的種種。古時周侗死,岳飛披麻衣,駕靈車,執孝子之禮;精忠報國,不負師教。以及左斗光死,史可法秉承師志,以死報效明室。諸如此類,教師們可真沒白教一遭,即使蠟炬成灰,能造育如此英才,亦感心滿意足!

尊師重道是我們文化的優點。但時下的年輕人,竟然持械以對老師,對老師口出穢語,令人無不為之心寒、痛心。以往「程門立雪」的心意到哪兒去了?尊師重道不是僅僅在課堂上起立敬禮就算了。最重要的是能實踐師訓,對國家社會有所回報、有所貢獻,以顯揚老師。而非作姦犯科,使老師蒙羞。這才是尊師重道的最高意義!

5. 王小踐說他學校的校訓是「尊師重道,薪火相傳」這是哪個學校有木有

北京電影學院

6. 魯班個人簡介

1、簡介
魯班: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姬姓,公輸氏,名班,人稱公輸盤、公輸般、班輸,尊稱公輸子。又稱魯班或者魯般,慣稱「魯班」。 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出色的發明家,兩千多年以來,他的名字和有關他的故事,一直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流傳。我國的土木工匠們都尊稱他為祖師。
2、主要成就
發明了木工工具、古代兵器、農業機具、仿生機械,古木建築。
3、影響
中國古代的建築技術,正史很少記載,多是歷代匠師以口授和鈔本形式薪火相傳。由匠師自己編著的專書甚少。宋初木工喻皓曾作《木經》,但早已失傳,只有少量片斷保存在沈括的《夢溪筆談》里。惟獨明代的《魯班經》是流傳至今的一部民間木工工行業的專用書,現有幾種版本,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7. 尊師重道 新火相傳是哪個學校的校訓

尊師()重道,薪火()相傳
是北大季羨林老先生題的

8. 王小踐說他學校的校訓是「尊師重道,薪火相傳」這是哪個學校有木有

「薪火相傳,尊師重道」是北京電影學院的校訓。
北京電影學院(Beijing Film Academy),簡稱北電(BFA),是中國唯一、亞洲最大、世界知名的電影專業院校,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主管、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教育部重點支持建設的公辦藝術院校。其前身是1950年創建的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1951年更名為中央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1953年更名為北京電影學校,1956年最終改制為北京電影學院。建校60餘年來,北京電影學院為新中國電影事業培育了2萬余名電影工作者,被譽為「中國電影人才的搖籃」。

9. 尊師守紀後半句是什麼奮向上

摘要 尊師重道,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