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福建4萬億
擴展閱讀
科威爾股票發行價格 2025-08-26 05:02:13
員工買公司新三板股票 2025-08-26 04:56:49

福建4萬億

發布時間: 2022-03-04 15:47:49

① 政府投資4萬億人民幣,這4萬億錢從哪裡來的

政府4萬億投資怎麼來的詳細如下:

赤字+國債+貸款+債券


如圖所示:


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報告《關於對4萬億元投資的說明》。開篇提出的4萬億元投資的內涵,即從2008年四季度到2010年底,中央政府擬通過增加中央基建投資、中央政府性基金投資、中央政府其他公共投資和災後重建投資等,安排1.18萬億元投資,加上地方配套和社會投資,形成4萬億元的投資規模。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為彌補財政減收增支形成的缺口,擬安排中央財政赤字7500億元,比上年增加5700億元,同時國務院同意地方發行2000億元債券,由財政部代理發行,列入省級預算管理。」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民銀行和銀監會商量了一個具體辦法,發放一些期限比較長、利率比較低的政策性貸款,作為項目資本金用於充實3萬億元的配套。


總結:中央財政拿出:1.18萬億元,另外配套資金3萬億元。在實際的刺激政策中,加上地方財政配套、銀行信貸、企業票據等,流向市場的資金可能不止4萬億。


② 四萬億投資是哪個人提出來的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

具體內容如下:

穆虹在發布會上指出,1000億新增投資,加上用於災後重建的投資,可以帶動地方和社會投資,總規模可達4000億元。並且明、後年中央還准備在這些方面繼續加大投入力量,到2010年底,中央有保障的投資安排可達11800億元,一共可帶動大約4萬億元的投資規模。這4萬億元也僅是全社會投資的一部分,不等於全部的投資。

③ 福建4萬億投資,具體投資在哪些方面哪些項目呢

作業課題? 真有這資金 早就去從事金融了。

④ 中國08年的4萬億是直接印了四萬億的人民幣嗎

不是!只是各級政府總共投資了4萬億人民幣,如果不想幣值崩潰的話,誰敢直接印錢超發?!

⑤ 4萬億和老百姓沒關系把

不能說完全沒有關系,但主要是間接的關系。
首先,第一輪四萬億投資其口號是救美國就是救中國。它的目的是不要讓美國的消費市場嚴重衰退,那樣的話,連鎖反應就是中國做為第一大消費品生產國,生產就要過剩,東西賣不出去,資本家賺不到錢,打工仔就要失業……,本來中國的很多打工仔都是農村裡出來的,城裡失了業,家裡失了地,就要餓飯。因此,這個關系對於打工的老百姓來說,是間接的……;
其次,這一輪四萬億投資,除了救美國就是救中國外,還有一層意義就是加速城市化建設。這些建設需要修建大量的橋梁、道路、地鐵,高鐵、供水、能源、環保等等基礎設施;因此,參與這些建設的農民工,就是直接的關系,受惠於這些建設的老百姓,就是間接的關系……;
最後,說說這個投資的構成,10%要重新回到政府手裡;5%要做為商業運做的潤滑劑也就是賄賂;18%是資本利得和資本家的利潤;20%是政府批地批建轉換成財政收入;45%是運營成本,其中還包括農民工的工資;最後還有2%,是參與中國投資的國際資本鐵定收入……;
大家都要賺錢,因此,關系還是很大的。

⑥ 「四萬億」計劃是誰提出來的

四萬億計劃是溫家寶總理在2008年11月在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的,因為所有政策的總規模大約四萬億人民幣,被稱為「四萬億」計劃。
1.這次會議確定了逐漸擴大內在需要、促進經濟增長的數項措施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加大廉租房建設支持力度,加速棚戶區改造,加速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沼氣、飲水安全工程和農村道路建設,完善農村電網,加快南水北調、危水庫加固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加強大灌區節水改造。加強扶貧開發。加快鐵路、公路、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建設一批客運專線、煤炭運輸走廊工程和西部干線鐵路,完善高速公路網路。
2、加速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發展。加速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推進中西部地區特殊教育學校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增強生態環境建設。加快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強重點防護林和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建設,支持重點節能減排工程建設。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支持高技術產業化建設和產業技術進步,支持服務業發展。加快地震災區災後重建各項工作。
拓展資料
十大產業振興計劃正在成為拉動中國經濟走出低谷的巨大引擎。 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後產能,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創造新的社會需求。 可以預見,三年的實施將為上市公司中的龍頭企業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這些產業規劃的實施,將進一步推動相關經濟指標的改善。 比如,今年一季度工業增加值很可能走出下滑的拐點。
積極影響:
防止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防止「兩高一資」項目投資導致新一輪投資過熱和經濟結構失衡。

⑦ 4萬億投放時間

4萬億投放時間:
2008年12月到2010年底約需投資4萬億元。為加快建設進度,會議決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資1000億元,明年災後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億元,帶動地方和社會投資,總規模達到4000億元。
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造成重創,中國政府迅速、及時做出反應,於2008年11月推出4萬億投資計劃以及一系列擴大內需的刺激措施。

2008年「4萬億投資」政策效果評價:
首先,政府投資效率低下。比如說,四萬億經濟剌激計劃中對鐵路尤其是高鐵建設項目的資金安排比例過大,造成了鐵路建設尤其是高鐵建設在一時間大幹快上,一些質量安全隱患現在正陸續暴露出來。不僅如此,鐵路建設項目的攤子鋪開後,現在要收也很難,收緊了很可能會遺留下許多半拉子工程或者欠民工工資的問題,而不收緊則很可能是吞食資金的無底洞。所以,現在看來,當時應該打開部分壟斷行業壁壘,引進有效率的民間投資充分參與市場化競爭,而不是靠政府投資,盲目上一些效率低下的項目來拉動經濟增長,要知道,這些政府投資項目連還本付息都困難,更別說回報率了。
其次,直接導致產能過剩和通貨膨脹。中央政府投資4萬億的錢從哪裡來?中央政府每年都是赤字,這4萬億可能大部分是印出來的。正是因為如此,到了2009年底以後,我國的CPI才會連創新高。根據11月末數據,我國廣義貨幣(M2)余額是82.55萬億元。更要命的是,4萬億投資計劃,使得很多行業本該下馬的產能又重新上馬,造成產能過剩現象更加突出,目前我國的鋼鐵行業的過剩的生產能力達到2萬噸;水泥生產能力達到18.7億噸,已經遠超實際需求,目前在建的400條生產線還將新增生產能力6億噸......。截至2009年第三季度,在24個行業中有19個行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產能過剩。在歐美經濟形勢好的情況下,中國的多餘產能可以通過出口來消化,而現在靠內需來消化這些產能顯然不可能。
再次,「4萬億投資計劃」使得社會流動性泛濫,導致2008年房地產調控成為真正的「空調」,讓我們再次錯失了一次良好的「去泡沫」的機會。其實,2008年如果房地產調控得以堅持下去,把房價上漲趨勢給穩住,那麼所付出的代價要遠比現在要小得多,現在無論房價上漲還是下跌都將給社會和經濟帶來問題。不僅如此,正因為「4萬億投資計劃」出爐,使得地方政府也依法刨制,各地也開始跟著大上項目,大搞政績工程。如今中國地方政府的融資平台負債規模已經高達10.7萬億。可以預見,地方融資平台債務和房地產泡沫破滅,都將給2012年中國經濟埋下不小的隱患。
最後,造成了國進民退。這4萬億投資計劃中有95%的資金流入了國有企業,民營經濟難以參與其中,而大型央企和國企在拿到政府投資資金之後,迅速加大擴張力度,這對民間投資產生了擠出效應,民營經濟出現凋敝,做實業很難掙到錢,又加快了資金的流出。而現在要想靠民間資金投資來拉動經濟之時,發現民企老闆對此積極性普遍並不高。如果消費不旺,民間投資又跟不上,中國經濟明年出現滑坡可能性不能排除。

⑧ 中國政府投資的4萬億去哪裡了

短期效應和長遠利益相結合。十大措施的出台,是為了有效應對當前的國際金融海嘯及其給中國經濟帶來的沖擊,需要盡快見效。但實際上,十大措施中,很多內容已經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計劃」,原本就是著眼長遠的舉措。諸如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文化教育事業發展、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等,都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調控經濟和改善民生相結合。十大措施是應對當前經濟形勢而打出的有力「組合拳」。但其中至少有五項以上與民生問題密切相關,比如加快地震災區災後重建各項工作;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加快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發展;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加快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等。刺激經濟和經濟轉型相結合。刺激經濟誠然是當務之急。但是,我國堅持擴大投資規模與優化結構並重,諸如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加快發展民生短板、文化教育短板等舉措,都是有利於促進整體經濟發展轉型的。著眼國內和為國際社會做貢獻相結合。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期待她為由世界最大的發達國家美國肇始的這場金融風暴承擔過大的責任,是不切實際的。中國仍然必須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著眼、著力搞好國內經濟,確保中國社會穩定、民生改善和經濟持續發展,這就是對世界最大的貢獻。增強信心和贏得民心相結合。初步匡算,十大措施到2010年底約需投資4萬億元。如此大規模的投資,如此明確的舉措,必然能夠極大地增強國民乃至國際社會應對金融風暴的信心。與此同時,十大措施都是利國利民之舉,充分體現了對百姓的照顧,必然能最大地贏得民心。而民心的支持又會進一步增強政府的信心,這將形成良性循環。應對風險與搶抓機遇相結合。國務院會議強調,盡管我們面臨不少困難,但我國內部需求的潛力巨大,金融體系總體穩健,企業應對市場變化的意識和能力較強,世界經濟調整為我國加快結構升級、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人才等帶來新的機遇。從十大措施來看,國務院部署抓緊啟動一批新的建設項目,辦成一些群眾期盼、對國民經濟長遠發展關系重大的大事等一些積極進取的舉措,通過搶抓機遇戰勝風險的戰略意圖十分明顯。穩定出口與擴大內需相結合。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出口增速回落4.8個百分點,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比上年同期減少1.2個百分點。因此,盡可能穩定出口形勢是重要的考量,但是,更重要的還是利用中國內部需求潛力巨大的特有優勢,加強擴大內需。從長遠來看,能夠保證經濟持續健康增長的關鍵就是國內需求能否拉動。促進增長和深化改革相結合。十大措施的出台和推行,堅持既有利於促進經濟增長,又有利於推動結構調整;既有利於拉動當前經濟增長,又有利於增強經濟發展後勁。諸如加快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發展;在全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等等,都將進一步推動原本就倍受關注的改革進程。中央積極性和地方積極性相結合。國務院明確提出要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就目前而言,4萬億元支出計劃中有多少已經列入中央、地方各級財政預算,有多少是此次新增項目尚不清楚,但中央的堅強意志和有力舉措,也必將充分調動起地方的積極性。兩個積極性的充分發揮,將使十大措施得到很好落實。有效擴大投資和積極拉動消費相結合。4萬億元的巨額投資,十分重視對住房、醫療等民生保障領域的投入,減少公民消費的後顧之憂,注重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切實增強公民的消費能力。刺激國內消費需求必將能夠拉動內需擴大,刺激經濟增長。綜上所述,「十大措施」無一不是精心設計之作,不僅體現了中國政府在應對此次金融海嘯上的高度重視、認真部署,也體現了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十分健康,迴旋空間仍然很大,而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能力進一步增強。這為應對當前的金融海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未來中國經濟仍將保持強勁的、更加健康的發展勢頭,是世界經濟回升的重要引擎。

⑨ 台灣GDP接近4萬億元,福建何時能夠趕超台灣

在小學的課本之中,我們都對這么一個地方充滿著嚮往,那就是祖國寶島,台灣。在這里,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壯麗的海洋,高聳的山嶽,多元化的自然生態與人文風情勾勒出了台灣的模樣,讓人嚮往不已。

不過,台灣的製造業與高新技術產業還是相當不錯的,在這些領域之中都名列前茅。但不論是哪一個省份,都是我們偉大的中國,看到我們的祖國發展的越來越好,作為國人的我們也會感到自豪。看完之後,你覺得福建在2021年的時候趕超台灣有希望嗎?

⑩ 誰能說出國家4萬億投資構成清單與去向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6日詳解了中國四萬億投資的去向,並表示初步方案已經有所調整,因為形勢是在不斷變化的,在實施的過程中,有一些方面可能還需要做一些調整。

張平說,擴大投資是刺激經濟增長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為了有效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們國家經濟,特別是實體經濟的沖擊,所以從去年下半年以來,特別是四季度以後,中央採取了一系列擴大內需,包括擴大消費、擴大投資的政策措施。當然在這同時,也在積極地穩定出口。

張平表示,在擴大投資方面,中央政府一開始提出的投資方向和重點就是非常明確的,這一次擴大投資一定不去搞一般的加工工業,不去搞重復建設,把重點鎖定在關注民生、關注「三農」,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同時,要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是非常明確的。

張平稱,按照中央提出的要求,國家發改委和有關部門認真地進行了研究。按照關注民生、關注「三農」,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節能環保,調整經濟結構的要求,我們對「十一五」規劃和其它一些中長期專項規劃進行了分析匯總,從去年的四季度開始到2010年底,這兩年多的時間裡面有4萬億的投資規模。

張平說,這4萬億的資金構成,是按照現行的投資補助標准和補助政策來計算的。這些錢不都是中央政府出,有一些還需要地方來承擔,有一些還可以吸收社會投資,包括企業的投資和民間的投資。中央政府的投資是11800億。我舉一個例子,比如對教育,對學校的投資,中央政府對規劃內項目承擔三分之二的投資,地方需要承擔三分之一。比如說對民生工程的廉租房建設,我們對中部地區每一個平方米是補助300元,對西部地區每個平方米補助400元,對東部地區中央政府不給予補助。

張平稱,農村的民生工程包括水、電、路、氣、房,就是農村安全飲水、農村電網改造、農村道路建設、農村沼氣建設、農村危房改造和游牧民定居,大體上是3700億。

張平介紹說,基礎設施的建設,鐵路、公路、機場、水利等等,大體上是15000億左右。教育、衛生、文化、計劃生育等社會事業方面,大體上是1500億。節能減排、生態工程大體上是2100億。調整結構和技術改造,大體上是3700億左右。這樣加在一塊,是30000億。再加上汶川大地震重點災區的災後恢復重建10000億,總的構成就是這樣4萬億。

張平說,這里我想作這樣幾點說明:第一,我們這一些項目的確定,都是按照「十一五」規劃,以及其它中長期規劃來選定的;第二,需要中央承擔的投資11800億,在具體年度的安排中,要經過全國人大的審議批准;第三,這些項目在實施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因為形勢是在不斷變化的,在實施的過程中,可能某一些方面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投入,有一些方面可能還需要做一些調整。

張平說,最近國務院批准了十個重點產業的調整和振興規劃,這十個產業的調整振興規劃有一些項目就要納入到中央給予支持的范疇,要安排一定數量的技術改造貼息資金。所以,在執行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我想這也是符合實際的。

張平指出,我們現在已經形成的這樣一個構成,實際上也是在去年四季度初步方案,又聽取了社會方方面面的意見,包括專家的意見、地方和部門的意見,也包括社會輿論的意見,所以,已經有所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