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以色列為什麼會這么強大
政治上,以色列和歐洲美國站在同一陣營,立場一致,利益沖突小,盟友多,幾位總統在國際上名聲顯赫。
經濟上,以色列以猶太人為主,猶太人在銀行業處於執牛耳地位,以羅斯柴爾德家族為首,控制了歐洲,美國的央行。以色列異常富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戰爭拼比的就是金錢。以色列富有,睿智。
科技上,愛因斯坦等著名科學家都是猶太人,以色列是世界上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之一,在導彈,空中預警,反坦克方面軍事科技領先世界其他國家。在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大量擊毀阿拉伯國家坦克。己方坦克修理迅速。
宗教上,以色列信奉猶太教,人民非常團結,中東國家雖多但內部並不團結,什葉派與遜尼派紛爭明顯。
國際上,西方美國都站在以色列一方,中國,俄羅斯也偏向以色列。以色列在飛機製造,空中預警等方面偷偷幫助中國打破美國封鎖。
Ⅱ 以色列算不上是一個大國,為何它的軍事實力那麼強大
以色列這個國家可以說,其實算不上是大國,畢竟他和中東大國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不可調和了,而且它本身的地盤就來處不正,也就是靠著美國的支撐,不然可能很難在當時二戰結束的狀態下,在中東搶到一塊地盤。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遠遠不及美俄中這樣的國家,說得過去的也就是軍事實力了,在武器裝備落後的中東國家中,可謂是獨樹一幟。
所以,對於那些不厲害的中東國家來說,以色列足以和他們抗衡,甚至不觸動導彈的情況下,都不一定能打過以色列。但是對於真正的大國,以色列還是不夠看的。
Ⅲ 以色列為什麼戰鬥力這么強
以色列是一個總是發生戰爭的國家,雖然很多國家都想從這個地方獲得利益,但是大家都知道猶太人可是被世界公認最聰明的民族,因此在很多戰爭中,以色列的軍隊總是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甚至還能夠以少勝多。盡管二戰之後猶太人四分五裂,但是後來他們還是建立了自己的國家,特別是在西方國家的幫助下,以色列的誕生也就成為了猶太人自己的國家。
其實以色列的戰鬥力之所以強,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他們非常注重教育。憑借著聰明的大腦,以色列在科技生物,經濟軍事的很多方面都有了比較長足的發展。而且他們能夠把沙漠變成良田,並且把技術出口給其他的國家,就已經證明了他們的優秀。
Ⅳ 以色列怎麼這么強
1、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以色列周圍無強敵,唯一比較強的就是敘利亞(世界排名34位)和埃及(15位)。而周邊國家不能形成合力,對付以色列。
如果以色列周圍有1個大國,不要說中俄這樣的一流大國,就算巴基斯坦、印度、日本這樣的二流大國,以色列也絕不可能這樣「厲害」。
厲害都是相對的,例如以色列空襲伊拉克特別厲害,但是如果空襲中國,中國一巴掌就能把以色列拍死(三代戰斗機,中國1300+架,以色列300+架)。
2、美國的全力支持。
美國每年負擔了以色列的軍費很大一部分,而且美國最先進的武器,都有以色列一份。例如F16戰斗機在1979年剛到美國388戰斗機聯隊服役,隨後就給了以色列。1981年以色列就用F16來襲擊巴格達。
歷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的武器都是最先進的。用F16打米格21,還不是一打一個准!
3、以色列的軍人素質較高。
以色列的軍人善於挖掘武器的潛力,例如以色列把俘虜的T54、55坦克底盤改造成阿齊扎里特裝甲運兵車,就是對廢舊武器再利用的典型例子。
4、周邊國家不給力
以色列周圍的國家,現在能對以色列造成威脅的都淪落為游擊隊性質,這些游擊隊打一輛裝甲車都難。再加上地形適合裝甲優勢、空中優勢發揮,所以以色列看起來很強,但是就是這么強的以色列,在2006年在黎巴嫩南部,撞得頭破血流,號稱無敵的梅卡瓦III被PRG-7打的肝腦塗地。這僅僅是游擊隊,就造成這么大損失,如果是中國正規軍呢?
Ⅳ 以色列為什麼能那麼牛
以色列是在二戰結束之後才慢慢建立的國家,當然以他們自己的能力根本是不可能建立國家的,在背後有著很多西方國家的支持。但是我們唯一值得肯定的就是以色列的猶太民族,可是非常團結的一個民族,而且他們的戰鬥力也是非常強的。發展到現如今以色列這個國家,居然也成為了美國都不敢輕易招惹的地方。
除此之外,以色列對於教育問題上也是非常看重的,這也是為什麼以色列出現了很多非常牛的科學家,而且現如今以色列很多先進的科技已經出口到了全國各地。他們之所以這么牛,正是因為他們有著非常強大的國家凝聚力,當一個國家真正團結起來的時候,就算是人口再少也不會被別人看清。
Ⅵ 為什麼以色列的軍事實力這么強
猶太人在二戰中被屠殺,所以,以色列有很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
美國的大力支持,在幾次中東戰爭中,都有大量的最新式武器。
對手分散,阿拉伯聯軍內部有問題,被各個擊破。
Ⅶ 以色列為何如此強大
以色列的崛起固然有美國的扶持,但最重要的還是內在因素。
以色列國傢具有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自強不息的精神,這是以色列國家發展永不枯竭的原動力。並且按照歷史來說,猶太民族是一個苦難深重的民族。在歷史上就記載了數次大遷徙、大流散,猶太人慘遭奴役、驅逐和殺戮的史記。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期間,就有超過600萬猶太人被德國納粹殺害。所以猶太人無論在哪裡,都時時刻刻牽掛著自己的祖國,盡一切可能幫助和支持自己的國家。
美國對以色列政策的影響也很大。散居在國外的富有猶太人不但回國投資,也大筆大筆地捐款給學校、研究機構和慈善事業。猶太民族奮斗不止、勇於創新的精神,也是以色列國家一筆非常寶貴的財富。
Ⅷ 以色列為什麼強大
以色列的崛起固然有美國的扶植,但最重要的還是內在因素。探索其中的原由,也許對我們不無裨益。
一、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自強不息的精神,是以色列國家發展永不枯竭的原動力。猶太民族是一個苦難深重的民族。歷史上數次大遷徙、大流散,猶太人慘遭奴役、驅逐和殺戮。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600萬猶太人被德國納粹殺害。「逆境生人」,這些歷史遭遇沒有使猶太人滅絕,也沒有使之屈服,相反卻錘煉了猶太民族高度的愛國主義和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世界上猶太人大約有1200萬人,其中一半生活在以色列,一半散居國外。猶太人無論在哪裡,都時時刻刻牽掛著自己的祖國,盡一切可能幫助和支持自己的國家。凡猶太人居住地都有猶太社團,他們千方百計地設法影響駐在國對以色列的政策,其中以美國的猶太集團為最大,對美國對以色列政策的影響也最大。散居國外的富有猶太人不但回國投資,也大筆大筆地捐款給學校、研究機構和慈善事業。猶太民族自強不息、奮斗不止、勇於創新的精神,一直為人們所稱道。正是靠著這種精神,猶太民族哺育出眾多傑出的歷史人物。被稱為改變世界歷史的偉人馬克思就是猶太人,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是猶太人。據統計,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中,30%以上是猶太人。正是靠著這種精神,猶太民族變荒漠為良田,變貧窮為富裕,變積弱為強盛。這種精神,有改天換地的力量。
二、重視教育,把知識教育和傳統教育結合起來,提高民族的綜合素質。以色列重視教育,把教育看作是開創未來的關鍵。其主要做法,一是對教育的投入一直很高,始終保持在佔GDP的9—12%。政府為每個小學生每年花費3938美元,為每個大學生花費11036美元,均高於其他發達國家。以色列猶太人中受過高等教育的佔38%,受過中等教育的佔70%,這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二是將教育置於法律的基礎上,成為教育法制化國家。「義務教育法」規定5—17歲孩子必須接受免費義務教育,18歲未學完國家規定課程的成年人要學完高中課程。此外,還有「國家教育法」、「高等教育委員會法」、「學校督導法」、「特殊教育法」,從教學內容到具體管理,從一般培養到特殊教育,甚至對學生的課時都做了規定。三是注重啟發式教育。無論是中學還是大學,教學都比較寬松。但對中小學課時做了規定,學校教育每周4天,每天不得少於8小時,周末學習一天不得少於5小時,星期五不得少於4小時。這些規定是要學生把課程主要消化在學校里和課堂上,減輕學生負擔,沒有繁雜的家庭作業。四是注重課外教育。參觀展示二戰期間猶太人悲慘遭遇的「大屠殺博物館」是每個學生的必修課。學校還組織學生參觀眾多的博物館、展覽館、農產品展覽、花卉展覽等,使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廣博的課外知識。五是部隊教育作為青年人成長教育的重要一環。凡滿18—26歲的猶太人,男子服兵役三年,女子一年半。這實際是學校教育的繼續。在軍隊青年人接觸一些先進的武器裝備,培養了必備的各種技能,同時培養團隊精神,團結協作,互相支持。這都為今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科技立國,科技興國,使以色列在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中出奇制勝。以色列前副總理兼外長西蒙•佩雷斯曾說過,在以色列這樣的國家,不靠天、不靠地、就是靠科技。以色列年均降雨量200毫米,水資源嚴重缺乏,荒漠化土地佔土地總面積的60%。多年來以色列在農業科技的研發、治理荒漠化土地、節水農業、工廠化農業、作物品種的改良和推廣、生態農業、植物保護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農業人口由當初佔全國人口的70%減少到現在的3%,小麥、花卉、水果、棉花等農產品不但自給有餘,還大量出口。以色列高科技產業異軍突起,信息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新興公司數量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高新技術出口佔全部出口收入的70%。電子產品出口佔全部工業品出口的40%。軟體產業成為國際軟體業的一支主要力量,是國際認可的軟體設計中心。近年來,以色列在衛星圖像、納米技術、反導系統、農業新技術開發、太陽能發電、生物技術等領域都取得顯著的成果。
以色列在發展高科技方面有以下值得注意的特點:一是以高質量的人力資源為後盾。以色列從事高技術研發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的比例是世界上最高的。據1999年統計,每1萬人中有145人,而美國是85人,日本是70多人,德國不到60人。以色列25%的勞動力在技術行業工作,這個比例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按人口平均,以色列科學技術出版物數量也是世界第一。二是有關法律及配套的政策規定,為高科技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科技方面的立法主要有「工業研發鼓勵法」和「投資鼓勵法」。前者規定政府向企業的研發項目提供一定比例的無息貸款,政府和企業共擔風險,鼓勵企業向高技術研發投資,推動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後者規定政府向具有一定條件的工業、旅遊業及農業領域的投資項目提供一定比例的投資補貼以及減免稅等優惠條件,吸引投資。以色列一向重視科技研發投入。2000年,研發投入佔GDP的3.5%,在世界上屬第三位。以色列還鼓勵國防技術轉移到民用,把整個高技術產業提高到一個新台階。三是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以色列把研發出來的科技成果作為資源,生產和出售知識產品,擴大在國際市場的佔有份額,並通過科技合作,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以色列科技合作重點是美、歐和遠東地區。最大合作夥伴是美國,其次是德國、法國等西歐國家;俄羅斯、烏克蘭等國都有雙邊合作協議。以色列同我國也簽有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以色列和一些國家及地區設立了工業開發合作基金,和美國合作的基金達1億多美元。以色列科學家發表在國外雜志的科學論文有1/3是同外國科學家合作的。絕大多數大學畢業生在國內開始研究工作之前,都要到國外一流科研機構工作1—2年。以色列大學的知名教授大多在美國及西歐的著名大學兼作客座教授,美國和西歐的知名教授也常到以色列大學授課。這都有利於以色列學者同國外的溝通,以便掌握世界最新的科技動態。四是發展科技有超前意識。「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在上頭」。20世紀90年代初,以色列便開始以高新技術為核心的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信息產業,使其成為國民經濟的新的增長點。在信息產業居領先地位之後,又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到生物技術的開發,以爭得21世紀科技競爭的有利地位。為適應全球化,以色列開始醞釀新的科技政策,重點是減輕高科技公司的稅收負擔,減少高科技公司外流,培育高科技跨國公司。以色列千方百計捕捉未來高科技發展新動向,力圖著鞭在先,奪取科技領域制高點。
四、以色列不斷探索適合自己國情的發展道路。以色列要保障其國家存在和民族生存,必須著力發展國防工業。軍事技術的發展並轉化為民用產品,也帶動了民用工業的發展。在這塊狹小而貧瘠的土地上,只有發展高科技產業和生化農業,才能走出以色列富強之路。從國家發展戰略決策機制看,以色列國家機構極力保障決策科學化,把國家的經營管理置於法律基礎之上。在關系國民經濟的重要部門,都有參與制定政策的首席科學家。每項法律提案都必須在議會三讀通過,這雖然有些弊病,但可避免重大失誤。
Ⅸ 為什麼以色列會變的這么強大
一點沒感覺出以色列強大!
軍事來說:
以色列面積2.5萬平方,台灣4萬平方,以色列軍隊17萬,台灣軍隊21萬;以色列三代戰斗飛機300架,台灣三代戰斗機三百架;台灣防空導彈密度世界第二,僅次於以色列(也有消息稱台灣密度第一的)。以色列海軍3艘護衛艦,台灣好歹驅逐艦4艘,護衛艦22艘。
以色列軍事上也就相當於台灣省的水平!
經濟來說:
以色列3100億美元的GDP;中國香港為3300億;台灣省為5400億。以色列也高不到哪裡去!
以色列的GDP大約就是中國深圳的水平!
以色列的GDP大約就是中國廣州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