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抗疫精神的內涵是什麼
抗疫精神的內涵:
1、同心勠力、眾志成城、守望相助的信念。
2、忠於祖國、服務人民、勇於擔當的信仰。
3、仁者愛人、兼濟天下、民族復興的理想。
4、迎難而上、頑強拼搏、敢於勝利的意志。
5、克己奉公、兢兢業業、嚴於律己的品格。
(1)中國抗疫精神擴展閱讀
中國的抗疫斗爭充分展現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他用一條時間線回顧了抗疫斗爭取得的重大戰略成果:用1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勢頭,用2個月左右的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進而又接連打了幾場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殲滅戰,奪取了全國抗疫斗爭重大戰略成果。
疫情突襲,情勢危急,提出的「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成為指導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方略。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迅速形成統一指揮、全面部署、立體防控的戰略布局,而生命至上的理念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深厚的仁愛傳統和中國共產黨人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
❷ 抗疫體現了哪些中國精神
中國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現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展現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贊譽。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爭中,我們敢於斗爭,堅持人民至上,科學防控,加強國際合作,展現的中國精神成為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力量之本、信心之源,凝聚起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敢於斗爭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特質,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斗爭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與政治品格。在這次疫情防控斗爭中,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以堅定的信心和高超的斗爭本領,打響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彰顯了偉大的斗爭精神。
(2)中國抗疫精神擴展閱讀:
2020年6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
白皮書指出,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特點,改革開放4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積累的雄厚綜合國力和國家治理現代化建設的顯著成效,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文化底色,中國人民深厚的家國情懷、天下情懷,匯聚成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
歷史證明,中華民族歷經磨難,但從未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中國人民將永遠銘記這段歷史,並不斷從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展現出的中國精神中汲取前進的智慧和力量,團結協作,奮勇前行,不斷開啟新征程,書寫新答卷。
❸ 中國精神和偉大的抗疫精神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我覺得最主要的內容還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家國情懷
❹ 中國的抗疫精神有哪些
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斗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抗疫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剪影,它可歌可泣、可圈可點,也無堅不摧、無往不勝。它包含:一是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的守望相助精神;二是聞令而動、雷厲風行的英勇戰斗精神;三是顧全大局、壯士斷腕的「一盤棋」精神;四是捨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義精神;五是充滿信心、敢於勝利的積極樂觀精神。
❺ 中國抗疫民族精神是什麼
抗疫精神是在抗擊新冠肺炎中形成的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精神。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的守望相助精神。聞令而動、雷厲風行的英勇戰斗精神。顧全大局、壯士斷腕的「一盤棋」精神。捨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義精神。充滿信心、敢於勝利的積極樂觀精神。人是要有點精神的,一個民族更是要有一種精神力量。回望歷史,總有一種精神,經千年顛沛而魂魄不散,經萬種磨難而歷久彌堅。「抗疫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剪影,它可歌可泣、可圈可點,也無堅不摧、無往不勝。
(5)中國抗疫精神擴展閱讀:
2020年1月26日,北京醫院第一批援鄂醫療隊的20名隊員馳援武漢。隨後,該院再向武漢增援百餘人。2月7日,北京醫院援鄂醫療隊整建制接管了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重症病房。醫療隊中有黨員79人。隊伍中有「50後」「60後」,他們經驗豐富,老當益壯,是抗疫戰場的「壓艙石」;還有「90後」,甚至有「95後」,他們朝氣蓬勃,敢於沖鋒,展現年輕人的擔當。4月6日,圓滿完成任務的151名醫療隊員一個都不少地回到了北京。
❻ 抗疫精神指的是什麼
抗疫精神,是在抗擊新冠肺炎中形成的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精神。 二十字偉大抗疫精神: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
湖北人民以堅不可摧的大無畏氣概,詮釋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這種精神,不僅寫在中國發展奮斗的篇章中,也將永遠銘記在人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史冊上。
英勇戰斗精神
嚴峻疫情讓很多地方一時間進入戰時狀態,這種狀態下需要有非常舉措、超常規做法。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僅用不到十天時間奇跡般建成並開始集中收治,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具有戰地色彩的十餘家方艙醫院迅速開設,實現了從未有過的一種新創舉。一聲號令,迅速集結,毫無怨言,毫不猶豫,這種作風、姿態和速度讓世人驚嘆。
❼ 解讀偉大抗疫精神
1、是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的守望相助精神。各省區市步調一致、統一行動,相繼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及時構建聯防聯控、群防群控體系,打造了一張嚴防死守的天羅地網,形成了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的防控局面。
2、是聞令而動、雷厲風行的英勇戰斗精神。嚴峻疫情讓很多地方一時間進入戰時狀態,這種狀態下需要有非常舉措、超常規做法。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僅用不到十天時間奇跡般建成並開始集中收治,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3、是顧全大局、壯士斷腕的「一盤棋」精神。中央確定「內防擴散、外防輸入」的戰略策略,堵住傳染源、切斷傳播鏈至關重要。為顧全大局,一座千萬級別人口的武漢被「封城」,湖北省對人員外流實施全面嚴格管控。
4、是捨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義精神。一個個白衣天使、科技人員、解放軍將士、黨員幹部迎難而上,他們同時間賽跑。這一群群和平年代的戰士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以一種大無畏精神戰斗在抗疫一線。
5、是充滿信心、敢於勝利的積極樂觀精神。疫情暴發時,人們難免驚慌、恐懼、焦慮和擔憂。然而,黨始終是中流砥柱,黨的堅強領導一直是定海神針,制度優勢日益彰顯。
(7)中國抗疫精神擴展閱讀
抗疫精神的意義:
1、抗疫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具有無比堅強領導力的集中體現:
抗疫斗爭偉大實踐再次證明,中國共產黨具有無比堅強的領導力,當風雨來襲時,中國共產黨是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2、抗疫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譜系的最新篇章:
抗疫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深刻體現,在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的發展歷史上永遠熠熠生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抗疫精神
❽ 偉大的抗疫精神是什麼
偉大的抗疫精神是: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
偉大抗疫精神,是支撐和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英勇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是中華民族偉大民族精神和黨的優良精神傳統在新時代的新發揚,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抗擊疫情這一特殊戰斗中的踐行和彰顯,是當代中國人民精神風貌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優勢的生動體現,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
簡介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迎接新春的腳步。此次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我們用1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勢頭,用2個月左右的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進而又接連打了幾場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殲滅戰,奪取了全國抗疫斗爭重大戰略成果,寫下了人類抗擊疫情史上艱苦卓絕、氣壯山河的篇章。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壓力仍然存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我們要積極弘揚、自覺踐行偉大抗疫精神,以一往無前的勇氣和決心,投身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匯聚強大精神力量。
❾ 1.2020年,中國人民偉大的抗疫精神是什麼
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
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斗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1、生命至上,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深厚的仁愛傳統和中國共產黨人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愛人利物之謂仁。」疫情無情人有情。
2、舉國同心,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萬眾一心、同甘共苦的團結偉力。面對生死考驗,面對長時間隔離帶來的巨大身心壓力,廣大人民群眾生死較量不畏懼、千難萬險不退縮,或向險而行,或默默堅守,以各種方式為疫情防控操心出力。
(9)中國抗疫精神擴展閱讀:
偉大抗疫精神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
2020年初,中華大地遭遇疫情侵襲,民痛國殤。在黨的團結帶領下,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過8個多月時間,付出了巨大努力,我們取得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重大戰略成果,更創造了人類同疾病斗爭史上又一個英勇壯舉。
中國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果,離不開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傾力付出。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受到嚴重威脅。為此,中國人民風雨同舟、眾志成城,構築起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廣大醫務人員白衣為甲、逆行出征,捨生忘死挽救生命。
黨和政府統籌兼顧、協調推進,經濟發展穩定轉好,生產生活秩序穩步恢復;中國同世界各國攜手合作、共克時艱,為全球抗疫貢獻了智慧和力量。究其根本的一點在於,我們黨統攬全局、果斷決策,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
❿ 中國抗疫精神是什麼
中國抗疫精神是把弘揚 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 的偉大抗疫精神,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相結合,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充分展現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