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信用違約互換和保險有什麼區別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很多的朋友都喜歡在生活中去購買一些保險,來讓自己的生活更加的穩定,但是很多朋友在購買保險的過程中,應該遇到過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對於信用違約互換和保險之間的區別是不了解的,因此下面小編就帶領大家來看一下兩者之間的區別點究竟在哪些地方。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從這些方面去區分兩者之間的一些相關類似的區別點,而且我們也知道保險是不屬於金融衍生的產品的,而信用違約互換是屬於金融衍生產品能夠帶來一定的利益收入,所以兩者之間存在著本質的區別,這一點是我們所有人都必須要注意的。
『貳』 債券信用違約互換
如果把這個詞分解開你就明白了
債券是發行者為籌集資金向債權人發行的在約定時間支付一定比例的利息、並在到期時償還本金的一種有價證券。
信用是企業在經營活動過程中長時間積累的信任和誠信度
違約是發行者無法按時支付債券利息和償還本金的風險
呼喚就是轉嫁風險
企業債券發行者無法按時支付債券利息和償還本金風險的轉嫁能力(指數)
『叄』 信用違約互換 是什麼意思有什麼意義
你好,信用違約互換涉及兩個當事人,雙方約定以某一信用工具為參考,一方向另一方出售信用保護,若參考工具發生規定的信用違約事件,則信用保護出售方必須向購買方支付賠償。
『肆』 信用違約互換的特點
1、信用違約互換自身流動性強。首先,其交易效率高、交易成本低。標准化的特點使交易商可迅速實現大規模的交易量,而其交易成本更只有一個基點的二分之一,遠遠小於單一標的資產信用違約互換的交易成本,因此,更受信用市場參與者的青睞其次,市場接受程度高。信用違約互換是公認的整體市場信用風險的一個關鍵性指標,能夠比單一標的資產信用違約互換更迅速的反應市場的基本情況,並有化解系統風險的作用,獲得經銷商和業界的廣泛支持。
2、可以增強信用衍生品市場的流動性。信用違約互換不僅自身的流動性高,還對整個信用衍生品市場流動性的增加有顯著的推動作用,這主要體現在兩方而:首先,信用違約指數其樣本僅有125種,交易者可以通過復制信用違約互換在信用衍生產品市場上作多頭或者空頭的交易。在市場價格發生暴跌或者暴漲時,交易者就可以在兩個市場上作對沖交易來迴避風險,於是信用衍生產品整體市場的流動性就增加了。其次,指數交易本身就是一個增強市場流動性的特徵之一,當能夠通過信用違約指數基點的變化來對沖信用風險後,機構投資者就能夠迅速的針對整個市場信用風險狀況來調節信用風險頭寸,從而促進了信用衍生品市場的交易量的增加。
3、可以平抑對沖信用風險,化解系統性風險。信用違約指數交易發展迅速而且吸引了大量的交易者,這主要是因為信用違約指數為交易者提供了以低廉的成本來快速分散、購買或出售信用風險。信用違約指數的交易者可以通過購買或者出售信用違約指數來管理信用風險頭寸,從而化解系統風險
4、定價具有一定的透明性。信用違約互換指標的定價是每天免費提供的,投資者可以清楚了解其定價過程,便於投資者自己判斷指標的定價公正與否,這實際上相當於向社會提供了一個監督的窗口,增加人們對信用違約互換產品的信賴眾所周知,定價的透明、精確是風險管理功能有效發揮的重要條件之一,相較其他金融衍生品,信用違約互換在這方而的表現是比較突出的,這就保證了信用違約互換在交易過程中更具有可靠性,也促進了市場的優化。
(來源:MBa智庫網路)
『伍』 你了解信用違約互換嗎最通俗的解釋是什麼
信用違約互換(credit default swap,CDS)是國外債券市場中最常見的信用衍生產品。在信用
違約互換交易中,違約互換購買者將定期向違約互換出售者支付一定費用(稱為信用違約互換點
差),而一旦出現信用類事件(主要指債券主體無法償付),違約互換購買者將有權利將債券以面值遞
送給違約互換出售者,從而有效規避信用風險。由於信用違約互換產品定義簡單、容易實現標准
化,交易簡潔,自90年代以來,該金融產品在國外發達金融市場得到了迅速發展。
2004年,信用違約互換,當時在全球進行交易的國家也僅僅限於美國和歐洲,但由於它發展迅
速,僅僅三年時間就已經位列全球信用衍生品交易量的第二位,英國銀行家協會出版的《British
Bankers』Association一一Credit Derivatives Report 2006》顯示信用違約指數產品已經成為信
用衍生產品中的第二大類,成為信用違約掉期市場上的熱門投資點。
『陸』 信用違約互換的結構圖
信用違約互換是將參照資產的信用風險從信用保障買方轉移給信用賣方的交易。信用保障的買方向願意承擔風險保護的保障賣方在合同期限內支付一筆固定的費用;信用保障賣方在接受費用的同時,則承諾在合同期限內,當對應信用違約時,向信用保障的買方賠付違約的損失。對應參照資產的信用可是某一信用,也可是一籃子信用。如果一籃子信用中出現任何一筆違約,信用保障的賣方都必須向對方賠償損失,其結構如圖1所示:
『柒』 信用違約互換的流程
A向B申請貸款,B為了利息而放貸給A,放貸出去的錢總有風險(如果A破產,無法償還利息和本金),那麼這時候C出場,由C對B的這個風險予以保險承諾,條件是B每年向C支付一定的保險費用。但萬一A破產的情況發生,那麼由C補償B所遭受的的損失。
信貸違約掉期是一種新的金融衍生產品,類似保險合同。債權人通過這種合同將債務風險出售,合同價格就是保費。如果買入信貸違約掉期合同被投資者定價太低,當次貸違約率上升時,這種「保費」就會上漲,隨之增值。
『捌』 信用違約互換和保險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保險業要求投資者持有標准資產,但信用違約互換則不然。投資者不需要持有標准資產。正是因為投資者不需要使用標准資產,才造成了兩者之間最本質的區別。此外,信用違約互換的購買者需要支付一系列的現金流,不僅如此,信用違約互換還被視為一種固定收益產品。作為一種金融衍生產品,它分為單一分支和指數。它也受到投資市場上許多投資者的喜愛,可以幫助許多投資者進行相關投資。
在危機期間,每次信貸事件的發生都會引起市場參與者之間的相互猜疑,並擔心其交易對手會下跌,從而導致其未平倉頭寸的損失。信用違約也有優點和缺點。信用違約的好處體現在增加市場上的信用資金。中國的銀行是市場資金的主要提供者,但銀行不願放貸,因為它們對風險控制和各種指標都有限制。信用違約的主要缺點是,信用違約中的買方在轉移信用風險後仍保留與債務人說話的權利。
『玖』 信用違約互換如何加劇了美國次貸危機
信用違約互換(Credit Default Swap,CDS)又稱為信貸違約掉期,也叫貸款違約保險,是目前全球交易最為廣泛的場外信用衍生品。
信用違約互換可以減輕次貸危機,但是如果違約導致再保險公司垮掉,就會使得次貸系統崩潰,這就是美國此次金融危機的根源。
追問:
能不能講一下具體過程。
追答:
兩房貸款給客戶,為避免不良信貸,投了再保險業務。
當客戶違約後,兩房的資金鏈發生問題,於是向再保險公司索賠。
索賠額之高使得再保險機構(銀行)倒閉。
這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倒閉了一連串的銀行。
『拾』 金融互換中的利率互換和信用違約互換是什麼意思
利率互換Interest rate swap IRS是指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的一定期限內,根據約定數量的同種貨幣的名義本金交換利息額的金融合約。交換的只是不同特徵的利息,沒有實質本金的互換。利率互換可以有多種形式,最常見的利率互換是在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之前進行轉換。
目前我國應用的就是最簡單的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之間的互換。
利率互換的簡單案例說明
一、概念
兩個單獨的借款人,從不同或相同的金融機構取得貸款。在中介機構的撮合下,雙方商定,相互為對方支付貸款利息,使得雙方獲得比當初條件更為優惠的貸款。就是說,市場出現了免費的午餐。
利率互換的前提:利率市場化、有市場化的基準利率、投資銀行
商務印書館《英漢證券投資詞典》解釋:利率互換 interest rate swap。亦作:利率掉期。一種互換合同。合同雙方同意在未來的某一特定日期以未償還貸款本金為基礎,相互交換利息支付。利率互換的目的是減少融資成本。如一方可以得到優惠的固定利率貸款,但希望以浮動利率籌集資金,而另一方可以得到浮動利率貸款,卻希望以固定利率籌集資金,通過互換交易,雙方均可獲得希望的融資形式。參見:互換 swap
信用違約互換(Credit Default Swap,CDS)是目前全球交易最為廣泛的場外信用衍生品。ISDA(國際互換和衍生品協會)於1998年創立了標准化的信用違約互換合約,在此之後,CDS交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信用違約互換的出現解決了信用風險的流動性問題,使得信用風險可以像市場風險一樣進行交易,從而轉移擔保方風險,同時也降低了企業發行債券的難度和成本。
在CDS合約中,CDS買方定期向CDS賣方支付一定的費用,這個費用一般用基於面值的固定基點表示。如果不出現信用主體違約事件,則CDS賣方沒有任何現金流出;而一旦信用主體出現違約,CDS賣方有義務以現金形式補償債券面值與違約事件發生後債券價值之間的差額,或者以面值購買CDS買方所持債券。CDS賣方可由主承銷商或商業銀行等第三方來擔任,並且可以在銀行間市場或其他市場進行CDS的交易,從而轉移自身的擔保風險。
在企業債券發行中引入信用違約互換,可以實現企業、CDS買方、賣方三方的共贏。對企業來說,通過發行附有CDS的企業債券,不僅可以降低債券的發行門檻,擺脫對銀行擔保的依賴,而且有利於提高債券的信用等級,降低融資成本。從CDS買方角度看,通過支付一定的費用可以實現對企業信用風險的有效規避,獲取穩定的收益。從CDS賣方來看,公司通過收取相應費用實現自身的收益,並且可以通過出售CDS進行擔保風險的對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