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論衡的作者是誰
擴展閱讀
買股票交多少的手續費 2025-09-08 11:33:24
股票一要多少股買 2025-09-08 11:15:59
螞蟻金服股票價格多少 2025-09-08 11:15:05

論衡的作者是誰

發布時間: 2022-03-10 21:07:43

① 論衡這本書的作者是誰

作者王充,字仲任,會稽上虞人,生於東漢光武帝建武三年公元27年,卒於和帝永元年間約公元100年前後。王充因《論衡》一書而在中國思想史上獲得崇高的地位

② 論衡的作者是哪個朝代的

東漢。

《論衡》一書相傳為東漢思想家王充(公元27年-97年)所作,大約匯編成於章和二年(公元88年)。現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僅存篇目,實存84篇)。

《論衡》就是評定當時言論的價值的天平。它的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虛實之分」(《論衡·對作》篇)。因此,它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義的哲學文獻。

(2)論衡的作者是誰擴展閱讀:

在《論衡》中,王充對「知」即人的認識論有不少專門的論述。《別通篇》雲:「倮蟲三百,人為之長。天地之性人為貴,貴其識知也。」人有認知能力,可以獲得知識,從而產生力量。

王充認為,人應該利用和發揮自己的認知能力,獲得知識,擴大自身的認知范圍。認知的目的在於盡可能地認識各種事物的性質,但最終是要認識到事物內在的規律和本質。

王充所強調的「知」的內容,即「天下之事,世間之物」。天下之事強調人類的社會活動和社會現象,世間之物強調的是自然領域中的自然現象。也就是說,王充要認知的對象包括社會知識和自然知識。

③ 《論衡的》的作者是誰

王充

《論衡》一書為東漢王充(27-97年)所作,大約作成於漢章帝元和三年(86年),王充以道家的自然無為立論宗旨,以「天」為天道觀的最高范疇。

④ 《論衡》的作者是誰

《論衡》的作者是王充。王充,字仲任,會稽上虞人,生於東漢光武帝建武三年公元27年,卒於和帝永元年間約公元100年前後。王充因《論衡》一書而在中國思想史上獲得崇高的地位

⑤ 論衡的作者王充是哪個朝代的

王充是漢代著名的學者

⑥ 論衡是誰的著作

王充(東漢27年—約97年)

王充是儒家學者中的特出之士,他信奉儒學,但又不囿於一般的「俗儒」之學,是中國封建社會中比較少見的人物。他的學說,開始只在江東地區流傳,未產生很大的影響。到東漢末期,著名學者蔡邕到江東,發現了王充的《論衡》,如獲至寶,獨自研習,秘不示人,由此學問大進。時人認為他「不見異人,當得異書」,於是問蔡邕原委,從此《論衡》一書得以廣泛流傳開來。

——《賢哲傳記》

王充是我國東漢時期傑出的學者,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和無神論者。他通過對當時流行於世的讖緯迷信、天人感應等神學思想的全面批判,進一步發展了秦漢以來的唯物主義思想,創立了以元氣自然論為核心的唯物主義哲學體系。

王充的著作非常多,但大部分都已經失散,只有他的代表作《論衡》還保存完整。《論衡》是中國歷史上的一部奇書,全書閃爍著唯物主義思想的光輝,是我國古代唯物論的寶貴遺產,迥異於當時一般的知識和思想水平。東漢是迷信思想盛行的朝代,當時以預兆吉凶為主要內容的讖緯之學甚至被當做是正式的官方學術。王充針對這種情況,在《論衡》中以「疾虛妄」為宗旨,堅持傳統儒家思想,對當時的各種迷信觀念進行了嚴厲的批駁。他敢於宣布世界是由物質所構成,敢於不承認鬼神的存在,敢於向孔孟的權威挑戰,並確立了比較完整的古代唯物主義體系。這在當時可算是驚世駭俗,很多內容即使在今天看來也極有意義。

當時一些權貴人物說王充不是書香門第出身,沒有投靠門師,不配著書立說,以至於他的學說一旦問世,便被視為異端,甚至遭到禁錮。王充沖破種種阻力,堅持著述。《論衡》開始只在江東地區流傳,並沒有產生很大的影響。到東漢末期,著名學者蔡邕到江東,發現了王充的《論衡》,如獲至寶,獨自研習,秘不示人,由此學問大進。時人認為他「不見異人,當得異書」,於是問蔡邕原委,從此,《論衡》一書得以廣泛流傳開來。它對今後的唯物主義者、無神論者,諸如魏晉時期的哲學家楊泉、南朝宋時的思想家何承天、南朝齊梁時的無神論者范縝、唐朝時期的劉禹錫和柳宗元、明清之際的思想家王夫之等,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王充也因為《論衡》一書而在中國思想史上獲得了崇高的地位。

⑦ 論衡的作者生活在那個年代

東漢

《論衡》一書為東漢王充(27-97年)所作,大約作成於漢章帝元和三年(86年),王充以道家的自然無為立論宗旨,以「天」為天道觀的最高范疇。以「氣」為核心范疇,由元氣、精氣、和氣等自然氣化構成了龐大的宇宙生成模式,與天人感應論形成對立之勢。

其在主張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學等方面彰顯了道家的特質。他以事實驗證言論,彌補了道家空說無著的缺陷。是漢代道家思想的重要傳承者與發展者。

王充思想雖屬於道家卻與先秦的老莊思想有些區別,雖是漢代道家思想的主張者但卻與漢初王朝所標榜的「黃老之學」以及西漢末葉民間流行的道教均有所不同。

《論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國歷史上一部不朽的無神論著作。現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僅存篇目,實存84篇)。

該書被稱為「疾虛妄古之實論,譏世俗漢之異書。」

⑧ 《論衡》的作者是東漢著名的哪個作家

王充的《論衡》是東漢時期的作品。王充是東漢時期的思想家、文學批評家,是漢代道家思想的傳承者與發展者,其代表作品《論衡》是一部唯物主義的哲學文獻,確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古代唯物主義體系。

《論衡》是中國哲學史上最具有批判精神的唯物主義和無神論著作,因而它一問世,就被視為異端,橫遭攻擊,以至當時人們不敢公開閱讀,但它對於後世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論衡》古無注,只有今人黃暉的《論衡校釋》、劉盼遂的《論衡集解》等。

⑨ 《論衡》作者及朝代

東漢思想家王充。

《論衡》一書為東漢思想家王充(27-97年)所作,大約作成於章和二年(88年)。現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僅存篇目,實存84篇)。

《論衡》細說微論,解釋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實」為根據,疾虛妄之言。「衡」字本義是天平,《論衡》就是評定當時言論的價值的天平。它的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虛實之分」(《論衡·對作》篇)。因此,它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義的哲學文獻。

(9)論衡的作者是誰擴展閱讀

《論衡》書中關於物種交合和生產的說法雖然談不上是科學的知識,只是一種直觀的自然描述,但這種直觀的觀察都是很真切的。而且,這種見解需要極大的理論膽識,因為他把帝王赤裸裸地搬到了地上,這是「非聖無法」、「誹謗聖朝」之罪,是要遭殺身滅門之禍的。所以,王充及其《論衡》書的偉大之處也在這里。

《論衡》書是從自然主義的唯物論出發來論述社會歷史發展的。從其承認客觀物質的力量來說明社會歷史是個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發展過程,否定「天」和「人君」是歷史發展的力量。

⑩ 《論衡》的作者,是東漢著名的論說文作家哪位

《論衡》一書也運用典故,辛辣的諷刺了封建社會時期的不公與黑暗。一些故事和道理直到今日仍耳熟能詳。

王充的「三累三害」之說對於他人的惡意攻擊、造謠、網路暴力、虛假信息傳播仍然有積極的借鑒意義,由此可見時至今日,這本書仍然可以折射出當代社會一些不好的一面。對於獨立思考、反對盲目權威也有很多幫助。並且更多的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東漢及以前的歷史和社會面貌,可以直觀的感受古代中國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感受古代思想家的智慧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