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六小齡童為何拚命守護孫悟空的形象
皇帝朱元璋發布了一條命令,把那些生活在江南地區的蒙古軍隊和色目人後裔歸為「墮民」,不許他們讀書和參加科舉,不能和一般平民通婚,也不許遷徙。
為生活所迫,這部分「墮民」只能從事小商小販之類的工作,其中一些人則開始成為街頭藝人。
明朝中期,秦腔傳入浙江紹興和當地「墮民」藝人後代的唱腔結合,到清朝中葉,紹戲開始出現雛形。而到了清末民國,紹戲逐漸在包郵區流行起來,魯迅先生小時候坐烏篷船看的那個「社戲」應該就是紹戲。
也就是在清末民國,在包郵區的紹戲領域誕生了一個著名的「猴王世家」,這就是著名的猴戲章家。
我們最熟悉的章家猴戲代表人物無疑是六小齡童以及他的父親六齡童,其實章家猴戲已經傳承了四輩,每一代猴戲都是在上一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直到六小齡童這里達到章家猴戲的巔峰。
一、「活猴章」章廷椿
章廷椿是六小齡童的曾祖父,六齡童的祖父,也是章家猴戲的開創者。
在章廷椿時期,章家猴戲還只是章廷椿業余時間參加農歷節日表演的節目,他光著腳,把農具當成金箍棒,再戴上木刻的猴子面具,模仿猴子的動作表演孫悟空。
因為章廷椿的猴戲活靈活現,因此章廷椿被紹興居民稱為「活猴章」。
二、「賽活猴」章益生
如果說章廷椿是為章家猴戲開了個好頭的話,那六小齡童的祖父、六齡童的父親章益生則是為章家猴戲打下了一個堅實的物資基礎和表演平台。
章益生出生於1898年,一開始他也是像父親章廷椿一樣繼續在紹興當農民,同時在節日里表演猴戲。章益生在父親木刻猴臉的基礎上做了改進,開始使用布臉。同樣由於精湛的猴戲,當地老鄉送他個外號「賽活猴」。
上世紀二十年代,章益生不甘平凡,拿著五塊錢闖盪上海灘。他先是做行頭和道具的生意,賺了第一桶金之後在上海的「天橋」江北大世界開了個簡陋的戲院,在這個戲院基礎上,通過不斷的上演紹戲,打開了紹戲在上海的大門。
六小齡童曾評價自己的祖父,他在猴王世家形成過程中起到了無比關鍵的作用。
三、「六齡童」章宗義
如果說章益生為章家猴戲打下了物資和舞台基礎,那麼奠定章家猴戲江湖地位的則是章益生的小兒子章宗義。
章益生共娶了兩房妻室,大房生了三子二女,均沒有進入戲曲行業。二房周風仙生了兩個兒子,分別是老四「七齡童」章宗信和老五「六齡童」章宗義。
老四和老五繼承了父親的猴戲,但是此時的章家猴戲還沒有形成鮮明的藝術風格,更沒有打開江湖局面,彼時在上海最火的猴戲是蓋叫天的兒子張翼鵬。
張翼鵬堪稱我國猴戲上的一個開宗立派的大人物,他不願意活在父親蓋叫天的名聲之下,拒絕了「小蓋叫天」的名號,轉而自己和弟弟張二鵬開創了張派猴戲。
張派猴戲在上海非常火爆,同樣也吸引了章宗義兄弟倆,尤其是章宗義,他非常痴迷張翼鵬的猴戲,默默的學習並學以致用融入了章家猴戲當中,行內管這種學習方式叫「私淑」。
同時,章宗義並不是光學張翼鵬,他遍覽群家,在沒有師父的情況下依靠自己的悟性和勤學苦練最終成為「江南猴王」,此時的孫悟空已經不用布臉了,而是採用了戲曲界最常用的勾臉。
當然,我們也不能忘了章宗義的四哥章宗信,章宗信對章家猴戲同樣有著極大的貢獻,甚至於連章宗信「六齡童」的藝名都是隨著四哥「七齡童」起的。
以章家猴戲巔峰作品《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為例,「六齡童」章宗義是主演孫悟空,「七齡童」章宗信不僅是配角豬八戒,同時還是該劇的編劇和導演,可見其重要性。
早在六小齡童和電視劇《西遊記》之前,六齡童主演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就已經譽滿全國甚至揚名國外。偉人還曾為其題詞「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今日歡呼孫大聖,只緣妖霧又重來。」要說火,其實六齡童一點兒不遜於小兒子六小齡童。
值得一提的是,章宗義在《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中開創性表演了「跳跪」,跪著時突然跳起來,然後跳下來跪倒。這個精彩的表演技巧也被章金萊帶到了電視劇《西遊記》中。
筆者想單獨說一件事,那就是為什麼六小齡童總是拚命維護孫悟空的形象,抵制任何惡搞。為這件事,他遭受了極大的爭議,也經常被一些網友不理解甚至群嘲。
首先說,六小齡童拍攝的86版《西遊記》,這部電視劇他拍了接近六年,從22歲接受考察開始一直拍到28歲,可以說人生最美好的時光他都在全國各地拍戲。
關鍵是,六小齡童飾演孫悟空並不是一件輕松的工作,除了每天雷打不動的膠水貼臉之外,他還要進行大量危險性很強的表演。
在《官封弼馬溫》一集中,六小齡童一個騰空,結果鋼絲繩斷裂他直接摔暈了過去,為此休養了一周多時間,要不是項漢在下面用肩膀接了一下,後果不堪設想。
在《大戰紅孩兒》一集中,六小齡童被大火燒到休克,幾乎瀕臨死亡。
類似的危險不勝枚舉,正是因為這么多辛苦和努力,所以才更顯得「美猴王」的形象來之不易。
此外,六小齡童表演的孫悟空形象並不是只代表他一個人,在美猴王身上還同時有六小齡童的曾祖父、祖父、父親、伯父、二哥,還包括張翼鵬、李萬春等人的心血和藝術成果。
如此集大成之作的美猴王是六小齡童一生的驕傲,當然他會看不慣各種惡搞,這並不是他自私,而是一種信仰。用劉建楊的話說,他們生下來就是為了表演孫悟空的。
不過,唯一讓人遺憾的是,六小齡童只有一個女兒,而他也沒有正式收徒弟,也沒有幾個合適的年輕演員能讓他眼前一亮。如今,章家猴戲傳到六小齡童這里似乎要失傳?
其實,六齡童早就給出過答案:「章家猴戲不一定姓章」,像六齡童的弟子劉建楊就是一個極好的章家猴戲傳承人。
從木臉到布臉,從勾臉到貼臉,章家猴戲傳承四代,不管將來章家猴戲姓什麼,章家四代猴王都會永存史冊。
Ⅱ 姓劉建子輩的雙胞胎取名
劉建輝 劉建雪 劉建偉 劉建簫 劉建常 劉建偉 劉建韓 劉建茉 劉建智 劉建鵬 劉建湖 劉建博 劉建洋 劉建雪 劉建輝 劉建嘉 劉建雨 劉建彬 劉建繼 劉建敏 劉建岩 劉建好 劉建楊 劉建桓 劉建池 劉建龍 劉建亮 劉建安 劉建洪 劉建清 劉建正 劉建墨 劉建寧 劉建浩 劉建偉 劉建旋 劉建偉 劉建謙 劉建博 劉建力 劉建振 劉建湘 劉建西 劉建真 劉建璜 劉建翰 劉建春 劉建安 劉建鼎 劉建利 劉建序 劉建劍 劉建桐 劉建朵 劉建倩 劉建希 劉建超 劉建駿 劉建仲 劉建爍 劉建凱 劉建垚 劉建希 劉建翼 劉建浩 劉建頌 劉建凈 劉建傑 劉建震 劉建允
Ⅲ 劉建楊的人物生平
劉建楊十一歲學藝,是浙江紹劇團的猴戲代表人物,被譽為「江南美猴王」。在科班曾得到了陳鶴皋、章艷秋、傅馬潮、戴祖堂、馬信茂等老師培養。十六歲開始拜紹劇猴戲表演藝術大師六齡童為師,現已成為紹劇猴戲代表人物。先後在國家、省、市戲曲匯演中多次獲獎。其中,他主演的《火焰山》在1980年浙江省首屆青年演員匯演中榮獲演員一等獎;浙江省第三屆戲劇節演員一等獎;浙江省第五屆藝術明星獎;94』中國「小百花」越劇節金獎;浙江省第九屆戲劇節演員一等獎、觀眾最喜愛的演員獎;第七屆中國藝術節文華表演獎及觀眾最喜愛的演員獎;第七屆中國藝術節先進個人稱號;2005年赴上海浦東幹部學院學習進修;2006年杭州參加全省文化系統高級人才培訓班學習。
Ⅳ 劉建楊的主要作品
《東海小哨兵》扮演鐵蛋《渡口》扮演背筐人
《智取威虎山》扮演李勇奇
《沙家浜》扮演郭建光
《鑒湖女俠》扮演蔣紀
《孫悟空三救百花羞》扮演孫悟空
《龍宮借寶》扮演孫悟空
《三氣周瑜》扮演張飛
《三岔口》扮演任堂惠
《武松醉打蔣門神》扮演武松
《火焰山》扮演孫悟空
《楊香武三盜九龍杯》扮演楊香武《孫悟空大戰紅孩兒》扮演孫悟空
《孫悟空大鬧乾坤》扮演孫悟空
《龍虎鬥》扮演虎三贊
《齊天大聖孫行者》扮演孫悟空
《咫尺靈山》扮演孫悟空
《真假悟空》扮演孫悟空
《生命的飛翔》扮演牛牯
Ⅳ 《西遊記》選角秘聞集錦,女人競演豬八戒,觀音菩薩發牢騷,還有什麼
研究《紅樓夢》的叫紅學,現在網路上也有各種新奇的學說,比如研究《亮劍》的「亮學」,研究《潛伏》的「潛學」,還有研究《甄嬛傳》的「甄學」……
好吧,筆者就算是一個研究《西遊記》的「西學」磚家,當然這個《西遊記》不是吳承恩那個,而是楊潔導演的86版《西遊記》。
之前筆者已經對86版《西遊記》進行過分集總結、外景地總結和拍攝花絮總結,本文將對《西遊記》選角中發生的秘聞和軼事進行一次簡單全面的總結。
白龍馬化身的女孩是劇組班底演員徐霆雷推薦的,是他以前在武校的師妹,當時正在街道辦事處當會計。
找烏雞國王後特別費勁,一開始定的是李維康,臨出發前被單位扣住,楊潔跑遍南京城找到一位話劇團的鄭楚琪,但楊潔不太滿意效果,到補拍時才換上老演員向梅,她的代表作是《紅色娘子軍》。
車遲國王後飾演者趙麗蓉,找她是因為她在《花為媒》里演阮媽特別有車遲國王後那個勁兒,結果一開始趙老師按照母儀天下的范兒演了。
羊力大仙蔡渝歌,之前曾和楊潔合作過《嶗山道士》。
昴日星官飾演者徐冠春,玉面狐狸鄭益萍都是六小齡童的同事。
鐵扇公主王鳳霞,是一位在京劇電影《火焰山》里演鐵扇公主被楊潔看中的,兩版鐵扇公主演法差別很大,但她演的都挺好。
祭賽國金光寺是在山西拍的,於是找了山西當地的演員,演過楊繼業的李志毅出演了金光寺方丈。
彌勒佛鐵牛和黃眉妖王曹鐸以及寶貝袈裟程之都是上影廠老同事。
七位蜘蛛精里的老四、老六、老七分別是楊肅、呂海玉和劉琳飾演的,其實她們在《鬥法降三怪》里就已經出現了,分別飾演電母、風婆婆和雨神。
黎山老母化身是老演員李恩琪出演的,她和楊潔是在解放前重慶的八路軍辦事處認識的。
李玲玉之前是唱越劇的,在紅旗越劇團和楊潔見過面但不熟,楊潔是後來在《大眾電影》上發現了她的照片覺得合適才找她的,當時李玲玉已經考進了東方歌舞團,主攻東南亞歌舞,所以她可以在劇中自唱自跳《天竺少女》。
三、班底演員和劇組工作人員
《西遊記》一共有二百來個有稱謂的角色,外加若干龍套和不知名配角,這其中至少有四分之一也就是五十來個角色是《西遊記》劇組的班底演員和工作人員出演的,這個比例可謂相當高了。
其中出演角色最多的應該是班底演員項漢和李建成,分別達到了十來個以上,其中項漢的代表作有高才、黑熊怪、黃獅精、阿難陀等角色。
李建成的代表作有烏雞國太監、精細鬼、九靈元聖和摩柯迦葉等角色。
葉以萌飾演過玉華州二太子,客串過普賢、文殊菩薩以及凌空子,還是多目怪的替身。
徐霆雷主要擔任孫悟空和玉兔精等人的替身。
劇組主任李鴻昌代表作有撐船人、多目怪和黑狐精。
劇組副導演任鳳坡則演過靈吉菩薩、黃袍怪等角色,並客串過孫悟空。
主角馬德華和閆懷禮同樣出演過很多其他角色和龍套,比如馬德華演過山神和大將,閆懷禮演過千里眼、御馬監監丞、太上老君和牛魔王等角色。六小齡童甚至客串過老太太。
《西遊記》劇組的場記更是人才輩出,場記李誠儒後來主要擔任劇務,沈慧芬則出演了愛愛,馬麗珠則出演了觀音菩薩、天竺公主等人的替身,於虹出演了女兒國使節和天竺國王後。
我國著名造型師王希鍾則在最後一集里出演了金頂大仙。
劇組服裝師董岱客串了被孫悟空嚇倒的路人,劇組化妝師崔潔客串了被白骨精吸血的村姑背影。就連楊潔也曾客串過小妖。
可以說,《西遊記》劇組主要工作人員里沒在劇中演過角色的好像就兩個人,副導演荀皓和攝像師王崇秋。
到拍《三國演義》時,荀皓、任鳳坡和馬麗珠這三位《西遊記》組合又搭檔上了。
以上就是筆者總結的《西遊記》劇組選角秘聞集錦,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必定有疏漏還請海涵,讀者有新鮮的逸聞可以分享,大家同做「西學」人。
Ⅵ 南昌市市長劉建楊哪了
去福建省莆田市當市委書記了
Ⅶ 聽說《少兒西遊記》他們的藝術總監是六齡童徒弟十一齡童
《少兒西遊記》是中國首部完整呈現《西遊記》國學原著的少兒影視劇。是中國首部少兒真人演繹搭載數字動畫CG特效影視劇;中國首部百集兒童勵志教育影視劇中國首部完整呈現國學西遊記影視劇;中國首部自己演自己看的親子影視劇。
六齡童親傳弟子,十一齡童「江南美猴王」劉建楊老師是《少兒西遊記》的藝術總監,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傳承代表性人物——紹劇猴戲代表人物,多次代表中國出訪到多個國家和地區,將中國的「紹劇猴戲」文化傳播至海內外,也多次將紹劇猴戲文化展現給黨和國家領導人。現為國家一級演員。
目前,《少兒西遊記》選拔已經在杭州、天津、武漢、山東、福建等多個賽區同時展開。首期劇集拍攝也已進入倒計時階段。相信在各個賽區的努力下,在社會各界的關注下,《少兒西遊記》一定不負眾望,讓孩子們演一部經典,留一生回憶,成為孩子們的一個時代標志。
Ⅷ 楊潔看中的孫悟空,卻被師父六齡童阻攔,如今怎樣了
1981年12月底 的一天,《西遊記》劇組正在籌備期,楊潔導演從北京趕到浙江紹興,她此次前來的目的是為《西遊記》尋找合適的孫悟空人選。
《西遊記》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孫悟空,只要是孫悟空演活了,基本上《西遊記》就問題不大。
在來紹興前,楊潔導演曾看中了北京實驗京劇團的武生董志華,但是董志華當時是劇團的台柱子,還有出國演出任務,她只能遺憾放棄這個合適的人選。後來董志華曾先後出演過《西行平妖傳》和《功夫》等電影。
北方沒有合適的美猴王,楊潔導演就將目光轉向以猴戲著稱的紹劇,他要找的人正是紹劇猴戲大師六齡童章宗義。
一、一次遺憾的錯過
時年57歲的章宗義是著名的南猴王,藝名六齡童。他帶著小兒子到火車站接到了楊潔。在六齡童家裡,他向楊潔導演展示了一套猴戲,精湛的演技讓楊潔導演非常興奮:「您要是再年輕二十歲,這孫悟空非您莫屬」。
六齡童則適時向楊潔導演介紹了一下自己外貌清秀的小兒子:「這是我的兒子……」
楊潔導演沒有領會六齡童的意思,轉而問他什麼時候去紹劇團考察年輕演員。
六齡童有些失望,他還是先把楊潔導演安排在了招待所,並給她拿來了一些紹劇團的演出資料。
劉建楊的《紹興大話》在當地的影響不小,成了他除了猴戲之外的另外一個招牌,他也就真正實現了「戲劇、曲藝,兩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