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可采儲量與剩餘可采儲量
石油及天然氣可采儲量是指一個油(氣)田(藏)在當前工業技術條件下可采出的油(氣)量。可采儲量不僅與油(氣)藏類型、儲層物性、流體性質、驅動類型等自然條件有關,而且與布井方式、注入方式、採油工藝、油(氣)田管理水平以及經濟條件等人為因素有關。以探明程度區分的地質儲量為基礎,相應的亦可分為證實的、概算的和可能的石油(天然氣)可采儲量。
剩餘可采儲量是指一個油(氣)田(藏)投入開發,並達到某一開發階段,可采儲量減去該階段累計采出油(氣)量的剩餘值。
B. 關於可采.
呃……說不上好用,也不是不好用,總得來說,就是基本沒啥效果,用跟不用基本看不出來,以前用過他家面膜和洗面奶,一點效果也沒有。不想很多很贊的東西,你用了真的能看出效果來。
比如屈臣氏里洗面奶就買露得清,便宜,清潔很強,冰川的話,完全可以買旁氏冰河洗顏泥,,祛痘的話,我同學在用李醫生的一款洗面奶,網上JMS推薦說有效果,去黑頭我推薦碧柔的去黑頭貼,什麼去黑頭面膜都是瞎扯,我用過的東西里,最好的就是碧柔去黑頭,真的能拔出好多黑頭。面膜嘛,屈家自己的燕窩精華很贊。
C. 什麼是「可采儲量」
上面講的「儲量」是指在「地層原始條件」下的油氣量,而「可采儲量」是指在「現代」工藝技術條件下,「能」從地下儲層中采出的那一部分油氣量。
地下的油氣為什麼不能完全被采出來呢?
在微觀上,因為地下的油氣存在於不同類型的砂岩顆粒孔隙或地層的裂縫、孔洞中,不同組分的油氣又有不同的物理、化學性質,比如有的黏度大,有的黏度小,黏度小的容易采出來,黏度大的就不容易采出來。
在宏觀上,由於油氣藏的類型(條件)不同、驅動類型(能量)不同,從而采出的量就不一樣。比如有的油氣藏地層壓力大,油可以自己噴出來,有的壓力小,就得用抽油機抽,甚至有的要用特殊的辦法才能把它弄出來。
由於上述微觀與宏觀上的原因,再加上人為的因素,諸如開發方式的好壞、開采工藝技術的高低等等,都會極大的影響採收率的大小。
當然,現在采不出來的儲量不等於將來就采不出來。等到將來技術發展了,就可以采出來了。
由於地下、地面及人為等因素的變化,採收率也是在變的。就好像在「銀行」中所有的幣值不同一樣,有的利息高,有的利息低;隨著市場經濟的變化,有的貶值,有的則升值了。對於油藏來講,一般水壓驅動油藏的採收率為30%~50%;氣頂驅動油藏的採收率為20%~40%;溶解氣驅動油藏的採收率為10%~20%。而氣藏採收率較高,定容消耗式氣藏的採收率為80%~90%;緻密層的採收率為30%~50%;凝析氣藏天然氣採收率為65%~85%。
依靠地層原始能量採油叫一次採油,這只能采出地下油藏儲量的有限部分。為了提高採收率,人們不斷地在研究採油的技術和方法。在依靠天然能量開采已接近枯竭時,依靠往油層里注水或注氣,以增加地層能量的辦法叫二次採油。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油田從開發早期就採用了注水或注氣等二次採油法,就像人的身體不好,從小就經常到醫院看看大夫,打針吃葯一樣。
經過二次採油的油藏,再進一步采出殘留石油的方法(如溶劑驅油法、表面活性劑法、注入蒸汽法、注入二氧化碳氣體法、井下燃燒法等)都叫做三次採油,這就像一個老人風燭殘年,需要吃補劑、打強心針搶救一樣。
不管是一次採油、二次採油或三次採油,采出的油量都叫可采儲量。
D. 魔獸世界遠古苔多少可以采
魔獸世界遠古苔340點可以采。
遠古苔的獲取方法是野外沒有從地里長出來的,若想從野外獲得可以去孢子村那裡殺巨人,有幾率從屍體上挖到,位置在贊加沼澤圖的左下角,遠古苔是TBC版本中比較特殊的一款草葯主要集中在FB里,如:奴隸圍欄、奧金尼地穴、STK大廳、暗影迷宮等。
遠古苔的作用
在魔獸世界這款游戲中,遠古苔的作用是用於煉金。玩家在煉制特效防禦葯劑、特效冰霜能量葯劑、特效火力葯劑、特效暗影能量葯劑、特效魔血葯劑或鐵盾葯水時,都會用到遠古苔。
E. WOW草葯等級,多少點可以采
寧神花:1、銀葉草:1、地根草:15、魔皇草:50、石南草:70
荊棘藻:85、跌打草:100、野鋼花:115、墓地苔:120、皇血草:125、
活根草:150、枯葉草:160、金棘草:170外觀為棘狀金色植物,生長在岩石上。
冬刺草:195隻在雪地上生長,外觀為白色花朵,只產於奧特蘭克山脈。
火焰花:200生長在炎熱乾燥地帶的紅色小花。多見於沙漠地圖。主要用於地精火箭燃料和巫師之油。
(5)可采擴展閱讀:
草葯學的作用:
1、挖草賣給玩家的,除了寧神花和銀葉草,其他草可以賣15/G組及以上。
2、可以一個啟動後幾秒內回血的技能,這個技能回血的同時會在腳下長出小花,非常美觀。
3、草葯學是一個採集類的專業,學習該技能過後,可以採集地圖上的各種草葯,草葯是各種製造業的材料,95%用於練金專業製造成各種葯水。
4、學習草葯學可以跟隨練級過程不斷採集草葯獲得技能提升。
F. 什麼是可采儲量及剩餘可采儲量
石油及天然氣可采儲量是指一個油(氣)田(藏)在當前工業技術條件下可采出的油(氣)量。可采儲量不僅與油(氣)藏類型、儲層物性、流體性質、驅動類型等自然條件有關,而且與布井方式、注入方式、採油工藝、油(氣)田管理水平以及經濟條件等人為因素有關。以探明程度區分的地質儲量為基礎,相應地亦可分為證實的、概算的和可能的石油(天然氣)可采儲量。可采儲量(Reserves)的分類與地質儲量(OOIP)的分類有一致性,但也有它的特殊性。按照SPE及世界石油大會標准,可采儲量的分類也分為P1(Proven reserves)、P2(Probable reserves)、P3(Possible reserves),這與地質儲量是一樣的。可采儲量的特殊性在於它與油田開發的生產狀況和經濟合理性緊密相連,特別是對證實的可采儲量(P1)定義比較嚴格,不一定和地質儲量的分類有一致性。如果按照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標准,假如已證實了的P1地質儲量如果還閑置著,還沒有開發方案,根據油氣藏的地質因素預計的一次可采儲量只能算入P2可采儲量;如果考慮到該油藏有可能開展二次採油,但沒有任何試驗加以證實,這種二次採油增加的估算也可能算入P3的可采儲量。只有經過試驗證明了的、已經具有了開發方案並經過批准、已投入生產的才能算入已開發生產的P1可采儲量。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應用的可采儲量體系技術可采儲量 技術可采儲量是指依靠現在的工業技術條件可能采出,但未經過經濟評價的可采儲量。通常以某一平均含水界限(如98%)、某一平均油氣比(如2000立方米/噸或10000立方英尺/桶)、某一廢棄壓力界限或某一單井最低極限日採油(氣)量為截止值計算的可采出油(氣)量,這稱為最終可采儲量。如果考慮某一特定評價期(合同期)的總可采儲量,是根據油井遞減率動態法或數值模擬方法計算到評價期截止日的可采出油(氣)量。
剩餘可采儲量 剩餘可采儲量是指一個油(氣)田(藏)投入開發,並達到某一開發階段,可采儲量減去該階段累計采出油(氣)量的剩餘值。
經濟可采儲量 經濟可采儲量是指經過經濟評價認定、在一定時期內(評價期)具有商業效益的可采儲量。通常是在評價期內參照油氣性質相近著名的油(氣)田發布的國際油(氣)價和當時的市場條件進行評價,確認該可采儲量投入開采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環境等其他條件允許,在評價期內儲量收益能滿足投資回報的要求,內部收益率大於基準收益率(公司最低要求)。
一個國際合作開發的工程項目(合同區或油氣田),經過經濟評價認定具有商業價值的可采儲量是該項目合作雙方共同擁有的經濟可采儲量,稱為合同區或油氣田經濟可采儲量,該經濟可采儲量不包括合作前采出的累計油氣量,也不包括合同期以後還可能采出的油氣量。
權益的經濟可采儲量 在國際合作的油田開發項目中,任何一方按照雙方合作合同規定並遵循國家有關法規,從某一方的角度來考察項目的經濟效益,經過經濟評價認定具有商業價值的可采儲量是該方的權益經濟可采儲量。
在國際合作中,合同區或油氣田評價的計算期是從雙方合作油氣田正常投產起,經過回收期、收益高峰期、收益衰減期,直至合同期終結為止。
不同評價期計算的經濟可采儲量可能發生動態性的變化。原來計算的經濟可采儲量由於後來的市場條件或開采條件惡化(如價格下降、成本增加、遞減率加大、增加評價井後發現地質儲量減少、油氣井事故廢棄等),經過重新評價有可能變少;原來認為沒有經濟價值的可采儲量,由於後來技術、經濟、環境等條件改善或政府給予其他扶持政策,經過重新評價有可能變為經濟的可采儲量。
G. 可採的簡介
CORTRY 可采
四川可采實業有限公司創建於1997年12月28日,是以研製、開發、生產、銷售中草葯護膚化妝品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以創造中國中草葯養護化妝品第一品牌為經營目標。公司堅持專業化、品牌化的經營策略,開創可采營銷模式,迅速提升企業營銷競爭優勢。當前,可采品牌旗下的兩個成熟產品,在中國主要大中城市的商場和葯店已建立起了穩定的銷售網路,產品有了良好的品牌形象,知名度不斷提高,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可采系列產品,著重調養,用東方獨有的方式從根本上解決肌膚各種問題。所以可采品牌的核心價值就是帶給消費者一種東方之美的氣質,這種氣質即有物質層面的外在美麗,也有精神層面的精神愉悅,所以產品最終都落實到這個終極利益上,也就構成可采品牌的豐富內涵。
品牌的生命力首先來自於清晰的定位。可采最初的成功就是因為從中葯貼膜這個市場空白點切入,做了一個很好的補充者。現今的情況是,精細化工類美容護膚品市場高端被大量國際品牌占據,中低端也有很多合資品牌和國內成熟品牌佔領,競爭異常激烈;而中葯貼膜市場也出現許多跟進者,可采也從原來整個美容護膚品市場的補缺者變成這個中醫葯養顏這個獨立市場的領導者。可采從企業實力,研發能力,市場經驗,品牌知名度,市場佔有率等各方面也當之無愧屬於本草養顏第一品牌。
H. 油氣可采資源潛力分析
一、目前採收率和提高採收率的可能潛力
目前,我國石油的平均採收率為27.33%,其中:鄂爾多斯盆地石油的平均採收率為17.87%,渤海灣盆地為23.72%,松遼盆地為38.38%,塔里木盆地為20.1%。根據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的《中國陸上已開發油田提高採收率第二次潛力評價及發展戰略研究》(2000)研究成果:通過各種提高採收率方法技術,鄂爾多斯盆地石油採收率可以提高10.1%,達到27.97%;渤海灣盆地提高12.84%,達到36.56%;松遼盆地提高16.48%,達到54.86%;塔里木盆地也可提高10%,達到30.1%。在提高採收率技術條件下,按平均採收率提高10%,全國石油的平均採收率可達到37.33%(表9-3)。
表9-3 石油可采系數與採收率對比表
二、開采技術發展可提高低品位資源的採收率
盡管隨著未來勘探程度的提高,低品位石油比例增加將影響石油採收率,但開采技術水平的1提高會使這種影響逐漸減小。例如,鄂爾多斯盆地石油資源大部分屬於低滲油,石油採收率和產量一直較低,20世紀90年代,由於酸化壓裂技術的進步,以及井網結構和注采系統的優化,鄂爾多斯盆地的石油採收率提高,產量大幅度增加。1990年的石油年產量為187.38×104t,2003年增大至1248.2×104t,平均每年增加產量52.45×104t,石油採收率也從不足10%提高到17.87%。
三、可采系數取值標准低、留有餘地
在本輪資源評價過程中,對低品位資源、低勘探程度地區和海域區,可采系數取值相對保守。
1.低品位資源可采系數取值標准低
根據《油氣資源可采系數研究與應用》課題的研究成果,低品位資源,包括低滲碎屑岩、低滲碳酸鹽岩和重(稠)油,其可采系數取值范圍為10%~16%,比常規油資源的可采系數低5%~20%。
2.低勘探程度地區可采系數取低值
對於低勘探程度的中小盆地,可采系數一般取相應評價單元類型可采系數標準的最低值。青藏地區諸盆地,可采系數也取相應評價單元類型可采系數標準的最低值。
3.海域區可采系數取低值
在建立油氣資源可采系數取值標准過程中,考慮海域油氣資源開發的特殊性,其技術可采系數取值適當偏小。在具體評價過程中,對深水區評價單元,油氣可采系數取值時取相應評價單元類型可采系數的最低值。
4.石油可采系數與目前採收率相當
本輪資源評價全國的石油可采系數平均為27.72%,僅與目前石油採收率27.33%相當,其中10個重點盆地的石油可采系數為28.70%,其他盆地的石油可采系數為24.16%。
因此,本輪資源評價石油可采系數取值可靠,對可采資源量的評價留有一定餘地。
四、油氣可采資源潛力
我國陸地和近海海域115個含油氣盆地待探明石油可采資源量為144×108t,占總可采資源量的68%;待探明天然氣可采資源量為19.3×1012m3,占總可采資源量的87.6%。待探明油氣可采資源主要分布在東部新近系、深層、古潛山和灘海,中西部前陸、克拉通古隆起,近海海域盆地及青藏、中小盆地及南方海相地層。南海南部油氣可采資源潛力較大。
(一)東部新近系、深層、古潛山和灘海
東部是石油穩產的老油區,是天然氣發展的潛力區。待探明石油可采資源量為48.72×108t,待探明天然氣可采資源量為1.28×1012m3。重點為渤海灣和松遼盆地;主要分布在新近系、深層、古潛山、灘海等領域的構造—岩性和地層—岩性圈閉(表9-4)。
表9-4 東部油氣可采資源量主要分布區域
(二)中西部前陸和克拉通古隆起
中西部是石油和天然氣增儲上產的重要地區。待探明石油可采資源量為56.70×108t,待探明天然氣可采資源量為11.5×1012m3。石油的重點為塔里木、鄂爾多斯和准噶爾盆地;天然氣的重點為塔里木、四川、鄂爾多斯和柴達木盆地;主要分布在疊合盆地的前陸和克拉通古隆起的大中型構造和地層-岩性圈閉。
中西部包括塔里木盆地的庫車、塔西南、塔東南,准噶爾盆地的西北緣、南緣,柴達木盆地的柴西、柴北緣,四川盆地的川西、大巴山山前、米倉山山前,鄂爾多斯盆地的西緣,酒西和吐哈等前陸盆地(表9-5),具有臨近生油凹陷、油源豐富、成藏期晚、油源斷層發育、存在多套生儲蓋組合且保存條件好等特點,成藏條件十分優越,已找到的油氣田規模大、儲量豐度高、單井產量高,是我國待探明油氣可采資源分布的重點領域。
表9-5 中西部前陸盆地油氣可采資源量
續表
中西部地區搭里木、四川、鄂爾多斯和准噶爾等大型含油氣盆地中,發育有一系列的大型古隆起:如塔里木盆地的塔北隆起、中央隆起,四川盆地的樂山—龍女寺古隆起、開江古隆起、瀘州古隆起,鄂爾多斯盆地的中央古隆起、伊盟隆起、渭北隆起,准噶爾盆地的陸梁隆起、中央隆起帶等大型隆起(表9-6),油氣成藏條件優越,往往是多期油氣運移、聚集區,同時又往往有高能環境儲集體的集中發育,具備形成大型油氣田的條件。
表9-6 中西部大型古隆起油氣可采資源量
我國含油盆地主要是陸相盆地,砂體非常發育,地層岩性油藏分布廣泛,如鄂爾多斯盆地隴東、志靖—安塞三角洲、環縣—華池三角洲和彬縣—正寧三角洲等,塔里木盆地滿加爾凹陷南北坡的東河砂岩、麥蓋提斜坡,准噶爾盆地四周斜坡帶等。多期頻繁升降的大型坳陷湖盆,往往形成生儲油岩體側向和垂向上的交替變化,易於形成大面積連片岩性油氣藏,豐度不高,但儲量規模較大。
(三)近海海域盆地
海域是石油增儲上產潛力較大的地區。待探明石油可采資源量為24.34×108t,待探明天然氣可采資源量為4.95×1012m3。石油重點為渤海海域和珠江口盆地,天然氣重點為東海、鶯歌海和瓊東南盆地,主要分布在中深層的大中型構造和構造—岩性圈閉、地層—岩性圈閉。
渤海灣海域近年來相繼發現古近系大油田,除了已發現的構造類型外,在新近系的構造—岩性復合類型圈閉、地層和大型岩性圈閉,都可望獲得新的發現。目前該地區待探明石油可采資源量超過10×108t,仍是近海海域未來最主要的勘探地區。
珠江口盆地現有發現主要集中在珠一坳陷、珠三坳陷的幾個有利構造帶(上組合),這些有利地區的深部地層(下組合)、構造—地層復合圈閉、珠二坳陷深水區可能含油的構造帶,將構成未來該盆地石油儲量增長的主要領域。目前該地區待探明石油可采資源量6×108t左右,仍具有較大勘探潛力。
東海盆地油氣主要集中於西湖凹陷的西部斜坡帶和中央反轉構造帶中南部。目前該區域探井較少、控製程度較低,通過不斷加強地質研究,加密探井,未來擴大儲量的潛力還較大。該地區待探明天然氣可采資源量為2.4×1012m3,是我國近海海域盆地中天然氣資源潛力最大的盆地。
(四)低勘探程度地區
低勘探程度區是油氣勘探開發的戰略儲備區,主要是指青藏地區、南方海相地層和中小盆地,待探明石油和天然氣可采資源較為豐富,主要分布在中淺層的大中型構造圈閉。
青藏地區目前僅在倫坡拉盆地古近系與新近系中見到不同程度油氣顯示。整體來說,該地區尚處於普查勘探階段,系統資料較少,對生烴條件、構造條件、油氣運聚成藏條件、地面與地下的差異性研究還很不夠。研究認為,該區屬新特提斯海域,有著豐富的油氣資源,待探明石油可采資源量為14.00×108t,待探明天然氣可采資源量為1.03×1012m3,是未來值得探索的重要勘探領域。
從我國的海相油氣勘探形勢來看,已處於比較活躍的時期。如四川、鄂爾多斯和塔里木盆地都獲得了重大突破,發現了大油氣田。但在我國秦嶺大別造山帶以南中、古生界海相區域油氣勘探工作已進行了40多年,尚未取得實質性的突破。主要原因是該地區經歷多期演化,地質條件復雜。應在深化油氣地質條件及成藏規律的認識的基礎上,加強地震勘探技術攻關,謹慎優選勘探目標。該區待探明石油可采資源量為0.23×108t,待探明天然氣可采資源量為0.41×1012m3。
近年來,隨著大盆地油氣勘探程度不斷提高,目前各方面都加強了外圍中小盆地的綜合研究與勘探力度,並取得了一些新突破。勘探實踐表明:中小盆地是有潛力的,即使原來勘探過的盆地也能獲得突破,如赤峰盆地。民和、河套、伊犁、花海—金塔、三水等盆地具有較好的石油地質條件,油氣資源潛力比較大,是今後值得優先勘探的重要接替領域。
(五)南海南部
南海南部海域我國傳統疆域內14個盆地石油可采資源量42.87×108t,天然氣可采資源量5.45×1012m3;其資源主要分布在曾母、汶萊—沙巴、萬安、北康和中建南等盆地的深水大中型構造圈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