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四川省人口2019總人數口
擴展閱讀
股票怎麼看個人戰績 2025-09-14 17:50:57
為什麼太貴的股票不能買 2025-09-14 17:35:47
團車網靠譜嗎 2025-09-14 17:11:16

四川省人口2019總人數口

發布時間: 2022-03-19 01:46:12

① 成都2019年總人數多少

根據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規范人口統計相關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現將2019年成都市主要人口數據公告如下:

1、常住人口

2019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為1658.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為1233.79萬人。

2、戶籍人口

2019年末成都市戶籍人口為1500.07萬人。

3、城鎮化率

2019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74.41%;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62.54%。

成都,四川省轄地級市,簡稱蓉,別稱「蓉城、錦城」,是四川省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西部戰區機關駐地,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重要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成都位於中國西南地區,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內地勢平坦、河網縱橫、物產豐富、農業發達,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作為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有國家級科研機構30家,國家級研發平台67個,高校56所,各類人才約389萬人;世界500強企業落戶285家。

② 四川2019年人口統計一共多多少人

四川人口8700萬,居全國第3位。

③ 四川人口是多少

截至2019年末,常住人口8375萬人。

2019年,四川省出生人口89.4萬人,人口出生率10.70‰;死亡人口59.3萬人,人口死亡率7.09‰;人口自然增長率3.61‰。年末常住人口837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504.9萬人,鄉村人口3870.1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3.79%,比上年末提高1.5個百分點。

四川省為多民族聚居地,有56個民族。漢族、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土家族、傈僳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為省內世居民族。

(3)四川省人口2019總人數口擴展閱讀:

民族

彝族是四川省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大小涼山與安寧河流域,彝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歷法。農歷六月二十四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節日——火把節。

藏族人口中95%使用藏語和嘉絨語,其中有40%左右的人兼通漢語。彝族人口中95%使用彝語,其中約60%的人兼通漢語。羌族人口中70%使用羌語,其中70%兼通漢語。

四川省是西部客家民系大省,自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以來,逐步形成了以龍泉驛區為核心的西部最大的成都東山客家方言島,客家人口總數達50萬,較好保留了客家語系和生活文化。而在全川,約有70萬人會講客家話。洛帶古鎮其中85%以上都是清初「湖廣填四川」移民浪潮湧入的粵、贛、閩客家人後裔,他們仍完整地沿襲著客家風俗,說著有「古漢語活化石」之稱的客家方言。


④ 四川有多少人口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四川省常住人口8367.4866萬人。

四川,簡稱川或蜀,是中國23個省之一,省會成都。位於中國西南地區內陸,地處長江上游,素有「天府之國」的美譽。為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古蜀文明發祥地,全世界最早的紙幣「交子」出現地。四川鹽業文化,酒文化源遠流長;三國文化,紅軍文化,巴人文化精彩紛呈。

2019年10月,入選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四川省常住人口8367.4866萬人。2020年四川省地區生產總值(GDP)48598.8億元,比上年增長3.8%。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由連結的山脈環繞而成,位於中國大西部東緣中段,長江上游,囊括四川省中東部和重慶大部,是川渝的主體區域,人口稠密,城鎮密布。

四川省的氣候地理圖四川盆地的面積26萬余平方千米,佔四川行政面積的33%。

西依青藏高原和橫斷山脈,北近秦嶺,與黃土高原相望,東接湘鄂西山地,南連雲貴高原,盆地北緣米倉山,南緣大婁山,東緣巫山,西緣邛崍山,西北邊緣龍門山,東北邊緣大巴山,西南邊緣大涼山,東南邊緣相望於武陵山。

⑤ 廣東省人口是多少四川省人口是多少河南省現有人口多少手游排行榜

廣東省2019年人口:11521萬人。
四川省2019年人口:8375萬人。
河南省2019年人口:9640萬人。

⑥ 四川省有多少人

一、常住人口
 
2018年末,四川常住人口8341萬人,比上年增加3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361.5萬人,鄉村人口3979.5萬人,城鎮化率52.29%。全部人口中,男性4204.1萬人,佔50.4%;女性4136.9萬人,佔49.6%。
 
全省常住人口數排前十位的市(州)分別是:成都市、南充市、達州市、涼山州、綿陽市、宜賓市、瀘州市、內江市、德陽市、巴中市。10個市(州)常住人口之和佔全省常住人口總量的比重為69.2%。(見附件1)
 
全省常住人口中,市轄區城鎮人口2312.3萬人,佔27.72%。其中,市轄區城鎮人口達百萬人及以上的地區有7個,分別是:成都市、綿陽市、宜賓市、南充市、瀘州市、達州市、自貢市。7個市市轄區城鎮人口之和佔全省常住人口總量的比重為19%。(見附件2)
 
全省常住人口達百萬人及以上的縣(市、區)有12個,分別是:武侯區、雙流區、金牛區、仁壽縣、資中縣、渠縣、安岳縣、中江縣、簡陽市、三台縣、達川區、宣漢縣。12個縣(市、區)的常住人口之和佔全省常住人口總量的比重為17.2%。(見附件3)
 
民族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漢民族人口7801.6萬人,佔93.53%;少數民族人口539.4萬人,佔6.47%。全省少數民族人口中,藏族人口159.7萬人,佔全省少數民族人口總量的比重為29.61%;彝族人口297.9萬人,佔全省少數民族人口總量的比重為55.23%;羌族人口31.6萬人,佔全省少數民族人口總量的比重為5.86%。
 
出生人口、死亡人口。2018年全省出生人口92萬人,人口出生率11.05‰;死亡人口58.3萬人,人口死亡率7.01‰;自然增加人口33.7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4.04‰。
 
流動人口。2018年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地與戶口登記地所在的鄉鎮街道不一致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人口為1310.4萬人。
 
年齡結構。2018年全省常住人口中,0-14歲(含不滿15周歲)人口1378萬人,佔16.52%;15-59歲(含不滿60周歲)人口5201萬人,佔62.35%, 60歲及以上人口1762萬人,佔21.13%。65歲及以上人口1182萬人,佔14.17%。
 
受教育程度。2018年全省常住人口中,2018年全省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人ロ846萬人,佔10.14%;高中(含中專)程度人ロ1156萬人,佔13.86%;初中程度人ロ2712萬人,佔32.51%;小學程度人口2603萬人,佔31.21%;文盲人ロ(15歲以上不識字)423.35萬人,文盲率(15歲及以上文盲人ロ佔1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6.08%

⑦ 四川省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四川省常住人口8367.4866萬人。全省共有家庭戶30756120戶,集體戶1448974戶,家庭戶人口為77093057人,集體戶人口為6581809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51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95人減少0.44人。

四川省往年的人口數據:

2019年,四川省出生人口89.4萬人,人口出生率10.70‰;死亡人口59.3萬人,人口死亡率7.09‰;人口自然增長率3.61‰。年末常住人口837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504.9萬人,鄉村人口3870.1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3.79%,比上年末提高1.5個百分點。

⑧ 四川省人口2020總人數口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公布: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四川省常住人口83674866(人)。
四川(簡稱「川」或「蜀」),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成都,位於中國西南腹地,北連陝西、甘肅、青海,南接雲南、貴州,東鄰重慶,西銜西藏;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區的重要結合部,是大熊貓的故鄉[1],被譽為「天府之國」。著名景點有九寨溝、黃龍等。
歷史沿革
名字由來
北宋真宗咸平年間將地處今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後來簡稱「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建制沿革
主詞條:四川歷史

四川在距今25000年前開始出現人類文明,並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形成了以寶墩文化、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為代表的高度發達的古蜀文明。古蜀文明與華夏文明、良渚文明並稱為中國上古三大文明。
夏時為百濮地,《華陽國志》載: "越嶲郡會無(今四川會理縣)為濮人 居地,有濮人冢"。在商周時期,四川地區建立了由古蜀族為中心的蜀國;因此,四川地區古稱「蜀」。

大約在夏商時期,蜀人部落從今茂縣一帶遷徙至成都平原。

「三代蜀王」之後,大約相當於中原西周末期(公元前1045年),古蜀國杜宇王朝建立,定都於魚鳧(今成都溫江區),後遷至郫邑(今成都郫都區),杜宇王朝採用君主世襲制,其勢力基本覆蓋了整個四川盆地。

春秋早期(公元前666年),杜宇氏禪位於蜀相鱉靈,鱉靈建立了開明王朝,定都於廣都(今成都華陽),開明九世杜尚執政時(公元前367年)遷都至成都(今主城區)。

戰國時期(公元前316年),秦國兼並蜀國,設立蜀郡於成都。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西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在全國設13州刺史部,置益州刺史部,益州管轄范圍大致相當於整個四川盆地和漢中地區,形成了四川的雛形。

新莽地皇五年(24年),蜀郡太守公孫述起兵占據益州並在成都稱帝,取起於成都之意,國號「成家」。

東漢建武十二年(36年),益州重歸中央政權管轄。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後,益州牧劉焉、劉璋父子割據四川,後為劉備所滅。

東漢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篡漢。次年(221年),劉備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在成都稱帝,延續了漢朝大統,國號為「漢」,史稱蜀漢。蜀漢鼎盛時期占據荊州、益州,國力強盛,但是經過關羽失荊州、劉備兵敗夷陵後元氣大傷,後經諸葛亮治國,恢復生產,使得能與魏吳抗衡。

西晉泰始元年(265年),四川歸西晉王朝統治。

西晉初年,劃出益州部分設梁州。西晉末年,李特率流民起義軍攻入益、梁二州。
西晉後期,永興三年(306年),李特之子李雄在成都稱帝,國號「大成」。至東晉咸康四年(338年)時,李雄侄李壽又改國號為「漢」,歷史上因之合稱為「成漢」。成漢是「十六國」中最早建立的國家,其全盛時疆土覆蓋四川盆地及周邊部分地區。347年,大成國被東晉所滅。南北朝時,歸南朝統治。

開皇元年(581年)歸隋朝統治。隋文帝時期,四川西部高原和臨近雲南的地區得到了一定的開拓。

武德元年(618年)唐朝建立後,四川屬劍南道及山南東、西等道。改益州為劍南道,梁州為山南西道,縣的建置將近300個。在川西高原,設立了很多羈縻州、縣,以加強民族地區的管理。今涼山彝族自治州地區,則屬南詔地方割據政權。

隋唐時期,四川地區社會安定,經濟進入全盛時期,有「揚(今江南地區)一益二」之說。安史之亂時,唐玄宗曾入蜀避難,臨幸成都青羊宮,升格蜀郡為成都府。之後又有多位唐朝皇帝入蜀避難,如唐德宗避朱砒之亂,唐僖宗避黃巢起義。
五代時期,王建、孟知祥先後在四川地區建立起前蜀、後蜀政權,定都成都,分別歷時18年、31年。前蜀、後蜀前期都採取休養生息政策,由於沒被捲入中原爭斗,四川一度成為全國最為繁榮的地區。

乾德三年(965年)歸宋朝統治。咸平四年(1001年),今四川地區分為益州(今成都)、梓州(今三台)、利州(今廣元)、夔州(今重慶奉節)四路,合稱「川峽四路」。四川由此得名。

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合並川峽四路,設「四川等處行中書省」,簡稱「四川行省」,「四川省」名自此問世,是為「四川」建省之始,四川行省衙門駐成都府路。 同時對州縣大加減並,基本形成了如今縣的分布格局。當時,川西高原北部和漢中盆地改屬「陝西等處行中書省」。今涼山彝族自治州地區,屬「雲南等處行中書省」。

元末,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明玉珍在川黔地區建立「大夏」政權,洪武五年(1372年)為明朝所滅。

明代,四川是全國13個承宣布政使司之一,轄區除今四川、重慶外,還包括今貴州省遵義市和雲南東北部及貴州西北部,轄境已達川西高原和涼山地區,布政使司衙門駐成都府。並在川西高原地區設立衛所,進行軍屯。

明末,張獻忠在四川建立過「大西」農民政權(1644年~1646年),建都成都。

清初,湖廣填四川。分全國為18行省,並對川、滇、黔3省省界進行較大調整,遵義改屬貴州,基本確定了今四川的南部省界。清中葉,在府、州、廳、縣之上,增設五道,即:成綿龍茂道、建昌上南道、川南永寧道、川北道、川東道,以道轄該地區的府、州、廳、縣。在川西高原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從清初至清末,實行「改土歸流」。

宣統三年(1911年),四川成都成立軍政府,獨立於清朝;

民國元年(1912年),撤銷道一級建置,改為省直轄府、州、廳、縣,省會設在成都府。民國二年(1913年)袁世凱實行「軍民分治」,將四川省分置為川西、上川南、下川南、川北、川東和邊東、邊西7道,後改盆地5道名為西川、建昌、永寧、嘉陵、東川。同時廢府、州、廳建置,將縣直隸於道。

民國三年(1914年),裁去邊東、邊西兩道,劃康定縣以西30個縣為川邊特別區域(包括金沙江以西的昌都地區),受四川省節制。
民國中期,由於軍閥混戰,四川劃分為18個行政督察區及西康行政督察區(原川邊特別區)。

民國十七年(1928年)9月1日,成都市政公所改建為成都市政府,為四川省會。

民國十九年(1930年)和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實行新縣制,編組保甲,劃分鄉鎮。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先後長征進入四川。(紅四方面軍於1932年12月至1935年4月,在今四川省通江縣為中心,建立了川陝革命根據地,面積約4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達700萬,是當時全國第二大革命根據地。)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2月10日,以劉湘為省主席的新一屆四川省政府在重慶正式成立。3月初,蔣介石從漢口乘機赴四川考察,這是他生平第一次踏上四川土地。蔣介石大力整頓四川的軍事、財政和交通設施,有效加強了國民政府在四川的影響。6月18日,四川省政府由重慶遷往成都。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9月5日,川軍將士在成都少城公園(今成都人民公園)召開出川抗戰的誓師大會。抗戰時期約有350萬四川人出川抗戰,保家衛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將原西康行政督察區和四川所屬第十七、十八行政督察區合並,設立西康省,實行川、康分治。同年,增設自貢市。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遷都重慶的國民政府頒令,將重慶由二級乙等省轄市升格為甲等中央院轄市,析出四川省。
1949年12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成都。1950年1月,撤銷四川省,並將今四川地區劃分為川西、川東、川北、川南4個行署區和西康省。4個行署區和西康省共轄21個專區、6個市、191個縣。

1952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撤銷川東、川西、川南、川北行署區,恢復四川省建制,在成都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

1954年9月19日,重慶市並入四川省建制。

1955年,撤銷西康省,金沙江以東各縣劃歸四川省。

1997年,原四川省計劃單列市重慶市與地級市涪陵市、萬縣市、黔江地區從四川省劃出組建重慶直轄市。至此川渝分治,形成今四川省行政區域。

2014年10月2日,國務院批復四川天府新區成為國家級新區。

2016年4月,國務院批復《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將四川成都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

2017年3月,國務院批復成立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
四川省共轄21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其中包括55個市轄區、18個縣級市、106個縣、4個自治縣。

⑨ 四川2019年底有多少人口

四川省2019年末常住人口為8372萬人。四川省共轄1個副省級市、17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其中包括52個市轄區、17個縣級市、110個縣、4個自治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