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內主要的FA機構有哪些
FA(金融名詞)一般指理財顧問,國內主要的FA機構有:華興資本、易凱資本有限公司、漢能(北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上海方創金融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清科資本。
1、華興資本
華興資本於2004年在北京成立,是服務新經濟的金融機構。專注於為高速成長的中國創業型企業家提供頂級財務顧問服務的投資銀行。目前公司關注的行業包括高科技、媒體、電信、教育、醫療、金融服務和日用消費品等行業。
2、易凱資本有限公司
易凱資本有限公司是一家領先的中國新型投資銀行,成立於2000年。易凱提供的財務顧問服務包括合並收購(M&A)、私募融資(Private Placement)以及首次公開募股(IPO)。
3、漢能投資集團
漢能投資集團成立於2003年,是一家專注於中國互聯網經濟、消費及醫療服務領域的頂級投資銀行。業務涉及財務顧問、私募股權投資等,為中國新經濟領軍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4、上海方創資本
上海方創資本作為新型互聯網投行,專為高成長未上市企業提供股權融資和企業並購服務。邢帥教育、Wi-Fi萬能鑰匙、跨境通、點點客、 北極絨、全峰快遞、愛學貸、51信用卡、甜心搖滾沙拉等明星企業,都曾在方創資本的幫助下成功融資。
5、清科資本
清科資本是清科集團旗下的投資銀行部門。作為中國成立最早的本土投行團隊之一,清科資本立足於大中華區私募股權市場,為廣大高成長企業、創業投資管理公司、投資機構提供包括私募融資、並購、重組、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專業服務。
Ⅱ 北斗慧雲鏈融資靠譜嗎
目前融資平台不少,最好選擇那些資本機構下面的平台,比如以太資本下面的易項優選、復涵資本下面的復涵C板,不過以太的那個平台有點貴,而且上線時間只有一兩周。至於那些互聯網公司做的融資平台就不要接觸了,投個bp都要花錢,而且投資人水分太大了,浪費時間。投融界,千萬別上,貴得要死。免費的像鯨准這樣的平台,投資人水分太大,上了沒用;收費的平台嘛有易項、復涵C板等,可以試試吧,易項好像是3000多,復涵資本的那個什麼C板好像年費880,我在微鏈上花了5888,一點用都沒有,跟我聊的投資經理什麼都不懂!
Ⅲ 網紅的產業鏈是怎樣的
傳播學中有一個很久遠的概念,叫「意見領袖」,說的是信息傳播會先通過意見領袖再傳遞給普通人。但在報紙電視門戶網站的傳播模式下,這些大型媒體機構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個人意見領袖的價值。但自媒體或者說網紅的興起,則是又讓個體意見領袖回歸了中心舞台。所以,當社會大眾重新分化,聚集到各自所認同的網紅周圍,那麼古老的媒體產業就自然而然地多了一項網紅產業鏈。傳媒產業鏈簡單劃分,有幾個大的模塊,這些對標到網紅產業鏈中同樣適用 一、 內容生產端 二、 內容分發或者傳播渠道 三、 變現環節 四、 支撐和輔助行業 一、內容生產端 網紅、網紅經紀公司、MCN公司,都是廣義的網紅內容生產者。 從內容生產這一環節來看,網紅及其核心內容的產生分為自打造和他打造兩類。自打造意味著網紅的走紅完全靠自己,沒有抱團和其他外力協助。自打造模式下如果能產生頭部網紅,後者為了保證優質內容的生產能力也可能會走上孵化和經紀之路。他打造模式意味著團體作戰,對於中小網紅或潛在網紅來說,經紀公司存在的價值在於能讓成為網紅或變得更紅的難度降低,同時讓網紅的價值最大化。從內容著手孵化網紅按內容類型可分為四類,分別是淘品牌電商網紅孵化,典型公司有如涵電商、緹蘇;秀場主播類網紅孵化,典型公司有中櫻桃、校花駕到;段子手類網紅孵化,典型公司有鼓山文化、樓氏傳媒、牙仙文化等;視頻節目類網紅孵化,典型公司有萬合天宜和暴走大事件等。(網紅經濟公司的具體商業模式可以參考我們這一題的答案:網紅經紀公司的商業模式是怎樣的?中國有哪些知名的網紅經紀公司? - 以太資本的回答) 以淘品牌網紅孵化為例,網紅電商公司會配備了專門人員,結合網紅自身個性和目標人群特徵,來對網紅的微博內容、淘寶店裝修、服裝選品等多環節內容進行把控。對於一些面容姣好但不具備較高的內容生產能力的人而言,網紅經紀公司的存在降低了她們成為網紅的門檻。對於經紀公司而言,旗下的網紅越多由此而來的流量越大,利潤空間也相應提升。典型的代表有如涵電商和緹蘇。在直播主播那裡,他打造模式的典型組織是公會。公會這種組織形式最發達的平台當屬歡聚時代(YY)。對YY官方來說,平台上數以萬計的主播規模過於龐大,通過公會運營是節省運營成本、提升粉絲忠誠和活躍度及付費用戶付費次數的重要渠道。通過嚴密的組織體系和結構,公會owner建立起了包括會長、人事、外務、執行等多個層級在內的嚴密的框架體系,通過對付費用戶給主播的打賞進行提成而獲利。而在移動直播平台,目前尚未形成公會機制。以映客為代表的移動直播平台並不鼓勵公會的存在,但已經有一些公司在簽約素人,通過運營和培訓,提升主播輸出內容的質量,從而吸引更多用戶付費打賞,典型的經紀公司包括中櫻桃、校花駕到等。 但與傳統的內容製作方(媒體或製作公司)不同,網紅個人在更大程度上擁有內容決策權,是他們先有個人魅力和內容創意。很多經紀公司對網紅的培養是很粗淺的,並不是塑造網紅個人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以,即便靠著流量紅利和運氣,簽約的網紅中有了頭部網紅,而一旦其出走,對經紀公司來說往往是比較難彌補的損失,很多經紀公司很難拍著胸脯說,我立馬能打造下一個XXX的。比如,如涵控股上半年銷售收入為7756萬,張大奕一個人就3931萬,如果張大奕走了,就帶走了如涵的半壁江山。反觀傳統的內容生產方,機構工作人員是內容吸引力的主要提供者,比如編導策劃製片人等。即便前台露臉的主持人、歌手、演員,也很難說離了某個機構還能一如既往紅。所以,從發展趨勢來說,目前走量簽約的經紀公司們應該會越來越注重自身的藝人培育能力和內容策劃製作能力,才不會過分受制於自家頭牌。很多優質的經紀公司也開始拓展網路影視劇、綜藝等業務。二、 內容傳播和分發渠道 在內容分發環節,各類平台是主體,網紅依託於平台進行內容分發。典型的平台包括雙微、網路媒體、短視頻平台、視頻網站和音頻平台和垂直類社區。對平台而言,網紅既是優秀內容生產者也是流量收割機,能生產優質內容的頭部網紅成了平台競相爭取的對象。因此,各大平台紛紛出台內容生產獎勵計劃。對網紅來說,來自單一平台的影響力則過於依賴平台,一旦平台人氣不再,被用戶拋棄,網紅自身的利益也不可持續。為了降低對平台的依賴,形成更廣的個體品牌知名度,一些強內容輸出型網紅開始了多平台分發之路,papi醬是典型的例子。但多平台內容分發對內容生產能力形成了極大考驗。目前只有少量網紅能實現跨平台分發,更多的人只在一個平台活躍。在內容分發過程中,網紅或經紀公司會利用平台的生態來吸引更多的流量,比如抱團出現,一方面通過大網紅帶小網紅,積聚流量孵化新網紅,另一方面對公司來說這也是降低網紅流失風險,拓展更寬廣人群的重要手段。三、變現環節 網紅完成從流量到收益的轉化,一般會通過賣產品、賣服務、賣廣告三種方式來實現,也有些人在社交資產的積累中實現了從網紅到個人品牌IP的跨越。1、賣產品 如上圖所示,網紅通過電商變現涉及到兩個要點,流量和變現的運營。流量的獲取一般是在各類社交平台上,在這一環節還涉及到粉絲的運營與維護,是否能把握住特定人群需求與喜好是獲得並維系粉絲活躍度的關鍵。比如25~35歲的女性具有巨大的消費能力,顏值類網紅向這個群體推薦女性、美妝類產品是非常典型的消費場景,她們如果向粉絲推銷汽車,則場景和人群都不太吻合。當消費場景和人群調性都符合的情況下,網紅能否持續通過電商變現則需要拷問其供貨能力,這涉及到網紅背後的供應鏈體系。供應鏈代運營公司除了要把控生產的速度,還需要做好品控、設計選款,運營店鋪和管理客服反饋系統。總之,電商變現能力要增強必須提高從訪客到消費之間每個環節的大漏斗漏出。2、賣服務和打賞類變現中,網紅不需要藉助其他平台就能將自身的特質和內容變現。這種變現方式的出現得益於網民在線支付和消費習慣的養成。直播類平台會把粉絲的打賞按一定比例與網紅個人進行分成,目前最主流的服務變現就是直播打賞和付費閱讀。前者受益的網紅類型為顏值類網紅,後者多為知識型網紅及自媒體。這種變現方式下網紅變現能力的關鍵點就在自身所吸引的粉絲數量。3、賣廣告 廣告變現方式本質是向廣告商出售自己所覆蓋的人群關注度。對於網紅來說,這類變現方式的問題在於,如何平衡日常內容維護與廣告,防止用戶體驗變差所以經常出現的情況是,為了讓粉絲看廣告時不至於掉粉,同時為了讓更多人願意接受廣告,廣告的花樣越來越多,網紅們做廣告的方式也與傳統的貼片廣告有了較大區分,比如微博網紅天才小熊貓代言一款游戲廣告時為了找到符合自己語言體系的廣告切入點,曾經玩了一個月的游戲,最終成功找到了與自身的內容體系相吻合的素材。在這個人群身上,「別走開,廣告更精彩「似乎得到了某種程度的實。四、 支撐行業 比如有助於網紅提升自己的:醫療美容行業、麥克風補光燈等; 有助於提高行業效率的:比如能夠利用大數據發掘潛力新人,提高電商選款效率,提高品牌廣告投放匹配度的服務;有助於打造繁榮景象的:各種刷流量服務。
Ⅳ 華興資本的人出來創建的以太資本如何
以太資本是做什麼的?
以太資本實際上是以中介和投資銀行業務的本質FA公司。風險投資行業有很多地方可以提高效率。Email, WeChat和手機不能再提高金錢與優秀企業家之間的聯系效率。因此,「乙太網優化」誕生了。當投資者發現預約時間和會議地址被佔用了很多時間,所以乙太網客戶服務的誕生。
公司人員的組成也比較多樣化,不少員工都有留學經驗,現在有三個實習生都是在美國念本科的背景,有互聯網行業從業背景的感覺挺多的,我是在市場部,基本是個兩頭對接的地方,資源拓展特別快,認識了投資方跟創業者不少人。還有就是同事們都很nice,因為妹子想做vc,經常會問很多行業內比較深的問題,從律師到顧問每個人都會很耐心的跟我講。
Ⅳ 中國有名的投資銀行有哪些
中金公司
中金公司,全稱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是中國首家中外合資的投資銀行。中金公司成立於1995年,注冊資本為2.25億美元。總部設在北京,在上海設有分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等15個城市分別設有證券營業部。截至2007年7月份,中金公司完成了累計約1041.2億美元的股本融資、約215.7億美元債務融資以及809.3億美元的兼並收購項目。
招商證券
招商證券於1991年成立,總部位於深圳,公司截止到2003年注冊資本100億元,在全國60個城市開設了96家營業網點。是我國證券交易所第一批會員、第一批經核準的綜合類券商、第一批主承銷商、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第一批成員以及第一批具有自營、網上交易和資產管理業務資格的券商,2007年8月, 公司經證監會評定為A類A級券商。
國信證券
國信證券是AA級證券公司,注冊資本70億元。截止2009年12月31日,公司總資產749.6億元,凈資產149.5億元,凈資本107.2億元。海通證券
海通證券成立於1988年,注冊資本人民幣1000萬元,注冊地為上海。是國內成立最早、綜合實力最強的證券公司之一。2001年底,公司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
國元證券
國元證券於2001年8月設立,是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登記的綜合類證券公司,注冊資本14.641億元人民幣。廣發證券
廣發證券成立於1991年9月8日,是國內首批綜合類證券公司。2010年2月12日,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碼:000776.sz;自1994年開始,公司主要經營指標已連續20年穩居國內十大券商行列。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公司注冊資本59.19億元,合並報表資產總額2401.00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396.11億元;2014年合並報表實現營業收入133.95億元,實現利潤總額66.49億元。
光大證券
光大證券創建於1996年,是由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投資控股的全中國性綜合類股份制證券公司,是中國證監會批準的首批三家創新試點公司之一。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公司注冊資本34.18億元,凈資本182.5億元,凈資產224.57億元,總資產620.21億元。
華泰證券
華泰證券前身為江蘇省證券公司,成立於1990年12月,是中國證監會首批批準的綜合類券商,也是全國最早獲得創新試點資格的券商之一。2007年12月,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變更為45億元。
東海證券
東海證券是經中國證監會批準的全國性綜合類證券公司,注冊資本為16.7億元,注冊地為江蘇省常州市。2005年3月17日通過中國證監會評審,成為國內第十家從事相關創新活動的試點證券公司。
中信證券
中信證券前身是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於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注冊資本66億元。2009年中信證券總部從北京遷回廣東省深圳市。
東方證券
東方證券其前身是成立於1998年3月的東方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公司現有注冊資本金為32.93億元人民幣(含1500萬美元)。
長江證券
長江證券前身為湖北證券公司,成立於1991年3月18日,注冊地為武漢。2000年2月23日,經中國證監會核准批復,公司增資擴股至10.29億元,同時更名為「長江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國泰君安
國泰君安於1999年8月18日組建成立的。是國內最大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由國泰證券有限公司和君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於1999年合並新設,現注冊資本6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