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引力
擴展閱讀
20萬買股票適合買多少只 2025-09-15 08:53:44
股票是說買多少只嗎 2025-09-15 07:56:28
怎麼看股票牛人榜 2025-09-15 06:22:08

引力

發布時間: 2022-03-20 18:09:04

Ⅰ 什麼是引力

1916年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問世,提出了嶄新的引力場理論。他認為由引力造成的加速度,可以同由其他力造成的加速度區分開來。這個命題就是愛因斯坦的等價原理,即一個加速系統與一個引力場等效。我們設想,一個人在遠離地球的太空中乘一架升降機上升,上升的加速度為9.8米/秒·平方,由於速度變化產生了阻力,這個人雙腳會緊緊壓在升降機的底板上,就像升降機停在地球表面上不動一樣,但無法說明他所受到的是引力還是慣性。因此,牛頓所說的萬有引力,在愛因斯坦看來,根本不是什麼引力,而是時空的一種屬性。在這種成曲線的四維時空連續體中,根本不需引力.天體是按自己應有的曲線軌道運行的。

1..引力只是時空的一種屬性。(1918年愛因斯坦根據引力場理論預言有引力波存在。由於引力波尚未直接檢測到,所以到底引力的本質是什麼有待解決)

2..引力場等價於一個加速系統。

3..重力屬於引力。

4..引力大小由物體的質量和密度決定。
5..樓主所說的恆星的半徑越小,引力越大 必須有一個前提就是 質量一定!!!這樣恆星的密度越大,引力就越大。(黑洞的可怕就是密度巨大)

我能給樓主一個形象的答案:物質能造成時空彎曲凹陷,其它物質本來能直走的,但由於經過凹陷處,所以被迫改變運動狀態。物質的質量和密度越大,造成的時空扭曲凹陷越厲害,能使別的物質跌下去。
你想像一下,平地凹下一個洞,凹得越厲害幾乎成90度直線下垂,那麼物體就只能一直跌下去上不來(黑洞)。

Ⅱ 什麼是引力

有幾個網友留言,想讓更簡單的解釋一下:引力是慣性的源泉 這句話。所以就試著來解釋一下,希望可以解答你們的疑惑。

引力是物質與物質之間的作用。引力場是這種作用的結果。而這樣的結果就如同一種空間性質。正是由於這種空間性質,才使得物質具有慣性。而且這種慣性的大小隻於物質的質量大小有關。而質量大小,又會覺得引力大小。所以這就是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嚴格有正比關系,是正確。愛因斯坦以此建立等效原理也是正確的。

根據上面的文字,相信大家可以更好的理解,我所說的引力是慣性的源泉。引力決定物質具有慣性。假想宇宙物質,沒有引力,那麼物質也就沒有慣性。但是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慣性本身不是一種力,是一種物質在引力場中表現出來的性質。所以不要拿引力和慣性力做文章,去為難「引力是慣性的源泉。」 我本人一開始,也對此問題,頗為頭疼。但是其實是錯誤的。這根本就不是問題。

而引力的產生,我在文章中已經說了,認為是物質結構,物質組成,物質運動所導致的一種必然聯系。其他宇宙三種力,也於此密切相關。
但是在不同的尺度,不同的粒子運動情況下,表示出截然不同的作用。
這在哲學上,也是非常講的通的。

由於來說,試著去尋找宇宙統一的「力」,是正確的。就像我在結尾中說過。他會是一個非線性的系統。而不是單一的,線性的公式。這與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世界相反。

我相信在《變化》一書中,漏洞百出,而且我也確實不是科班出生。甚至對於數學公式,物理公式幾乎記不住幾個了。可是我依然認為我的思想,可能對於一個科班研究者,能起到開拓思想的作用。這就是我要結果。這樣我就非常開心了。

我一直希望自己可以對宇宙有一個自己的認識,所以磕磕絆絆寫了這本《變化》。這本書不關乎錢,不關乎名譽。如果一個人,做什麼都要想到很多,我反而覺得是種悲哀。我僅僅是作為一個人,我要證明,我思索過這些看似離我很遠的東西。

2015年6月9夜 。

本文摘自靈遁者科普書籍《變化》

Ⅲ 引力是什麼

現在先說一下為什麼這個問題這么有趣。前最高票的答案說目前科學無解。非常正確,我們的確還不知道這個看似每個人都懂的引力到底是如何產生的。有幾個答案說了一大堆,其實就在說引力干什麼吃的。問題是引力如何產生的,不是引力的作用或特徵。牛頓也回答不出如何產生這個問題。這也是愛因斯坦花了三十年時間,最後遺憾而去,未能解答的問題。目前無數的量子物理家門,弦理論家門,都視這題為目前物理界的終極理論。

因為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就需要: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萬有理論/一切的理論。

先說一下,宇宙有四種基本力,也就是物質間最基本的相互作用:
(1)電磁相互作用
(2)強相互作用
(3)弱相互作用
(4)引力相互作用

前年發現希格斯玻色子後,也就是所謂的上帝粒子,完全的證實了Standard Model標准模型。這個模型概括解釋了強核力、弱核力和電磁力的基本組成和所有物質的基本粒子。用單一理論來解釋這三個相互作用如何產生,就是Grand Unified Theory大統一理論。這也算是二十世紀,到二十一世紀,物理界最大的成果。

不過,目前還沒能把引力一起統一解釋。所以還需要更上一層的The Theory of Everything萬有理論/一切的理論,來把這四力都統一了,才能知道引力到底這如何產生的。

雖然沒有人可以說他們知道答案,不過目前有些非常有趣的假說,待會兒詳細來說。。。

===

咱飯後繼續來說了。Theory of Everything 萬有理論可以算是目前物理學的終極目標。而我們熟悉的兩個物理理論系統:
(1)量子力學
(2)廣義相對論
就是有可能解釋萬有理論的兩個競爭者。它們其實是競爭對手,因為兩個理論雖然都有潛力在未來達成萬有理論,不過以目前的定義,是不可能兩者皆對的。

對,你沒看錯,我的確說這兩個被視為二十世紀物理界最有影響力的兩個理論不可能兩者皆對。不過目前應用物理上來說,這還不是問題。因為一個是微觀,一個是宏觀,由於應用相差大,所以可以分開解釋。雖然兩個都在目前的實驗上來說,已被反復的驗證了,真不好說哪個對哪個錯,不過目前的解釋非常「亂」,並不完美,並不是統一的萬有理論。但是未來有可能改變它們的定義,來容納對方。反正現在只能說兩個都只解釋了宇宙奧秘的一部分。

量子引力是量子力學試著解釋引力,以及想辦法結合廣義相對論的一個

Ⅳ 引力到底是什麼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引力(英語:Gravitation、Gravity),即任意兩個物體或兩個粒子間的與其質量乘積相關的吸引力,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力,簡稱引力。

物理釋義
假設 空間中有無數微小粒子互相撞擊 則引力產生於看不見微小粒子的高速撞擊 當兩物體位置接近時 由於兩物質本身的遮擋 接近面受到粒子撞擊頻率小於兩物體背面。
任意兩個物體或兩個粒子間的與其質量乘積相關的吸引力,也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力,簡稱引力。在粒子物理學中則稱引力相互作用和強力、弱力和電磁力合稱4種基本相互作用。引力是其中最弱的一種,兩個質子間的萬有引力只有它們間的電磁力的1/(1.235*10的36次方),質子受地球的引力也只有它在一個不強的電場1000伏/米的電磁力的1/(9.761*10的9次方)。因此研究粒子間的作用或粒子在電子顯微鏡和加速器中運動時,都不考慮萬有引力的作用。一般物體之間的引力也是很小的,例如兩個直徑為1米的鐵球,緊靠在一起時,引力也只有1.11×10-3牛頓,相當於0.113克的一小滴水的重量。但地球的質量很大,這兩個鐵球分別受到4×104牛頓的地球引力。所以研究物體在地球引力場中的運動時,通常都不考慮周圍其他物體的引力。天體如太陽和地球的質量都很大,乘積就更大,巨大的引力就能使龐然大物繞太陽轉動。引力就成了支配天體運動的唯一的一種力,但是形成這種引力的原因並非是天體之間的拉扯,而是天體對於其周邊時空的扭曲。恆星的形成,在高溫狀態下不彌散反而逐漸收縮,最後坍縮為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是由於其質量極大造成時空扭曲,進而產生時空擠壓的作用所造成,而非來自於自身重力,因此引力也是促使天體演化的重要因素。質量越大,對時空的扭曲也就越大,引力也就越大。
對為什麼產生引力沒有詳細解釋。近代物理(廣義相對論)認為萬有引力是由於時空彎曲而產生。眾所周知,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這是在平面幾何中的公理,這線段就是短程線。然而,在被彎曲的四維時空里,短程線也被彎曲了。因此受到引力作用,行星沿短程線向太陽靠近,由於質量巧合(包括速度巧合)的原因,又因為行星具有慣性(很多人理解成離心力,這是錯的,離心力只是假象,宇宙中根本並不存在離心力,沒有發現),從而周而復始的繞太陽按橢圓軌道公轉。當質量不巧合時,會出現引力跳板現象,或撞向太陽。其中,構成天體系統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引力,而是質量所引起的時空扭曲。
在地球上重力的吸引作用賦予物體重量並使它們向地面下落。此外,萬有引力是太陽和地球等天體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沒有萬有引力天體將無法相互吸引形成天體系統,而我們所知的生命形式也將不會出現。萬有引力同時也使地球和其他天體按照它們自身的軌道圍繞太陽運轉,月球按照自身的軌道圍繞地球運轉,形成潮汐,以及其他我們所觀察到的各種各樣的自然現象。

Ⅳ 什麼是引力

任意兩個物體或兩個粒子間的與其質量乘積相關的吸引力。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力。簡稱引力,有時也稱重力。在粒子物理學中則稱引力相互作用和強力、弱力 、電磁力合稱4種基本相互作用。引力是其中最弱的一種,兩個質子間的萬有引力只有它們間的電磁力的1/1035 ,質子受地球的引力也只有它在一個不強的電場1000伏/米的電磁力的1/1010。因此研究粒子間的作用或粒子 在電子顯微鏡和加速器中運動時,都不考慮萬有引力的作用 。一般物體之間的引力也是很小的,例如兩個直徑為 1米的鐵球 ,緊靠在一起時 , 引力也只有2.83×10-4牛頓,相當於0.03克的一小滴水的重量 。但地球的質量很大,這兩個鐵球分別受到4×104牛頓的地球引力 。所以研究物體在地球引力場中的運動時,通常都不考慮周圍其他物體的引力。天體如太陽和地球的質量都很大,乘積就更大,巨大的引力就能使龐然大物繞太陽轉動。引力就成了支配天體運動的唯一的一種力。恆星的形成,在高溫狀態下不彌散反而逐漸收縮,最後坍縮為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 也都是由於引力的作用,因此引力也是促使天體演化的重要因素。

Ⅵ 什麼是引力

在中學物理中,引力是指物體之間的一種吸引作用,物體的質量越大,它對其他物體施加的引力作用就越強,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能夠很好地描述這種現象。

廣義相對論不但解釋了萬有引力定律能夠解釋的現象,並且也解釋了萬有引力定律所不能解釋的異常現象,其中就包括水星運動軌道異常的問題。

此外,廣義相對論還預言了諸多引力現象,比如引力透鏡效應、引力波,這些預言全部都已經得到驗證。引力波是最後一個得到證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如果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引力作用是瞬間產生的,這就不可能產生以光速傳播的引力波。

雖然廣義相對論在宏觀世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量子力學在微觀世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這兩個理論並不兼容,所以可能還有一種更為終極的理論有待發現。

Ⅶ 《引力是什麼》

  • 引力,又稱引力相互作用,是指具有質量的物體之間加速靠近的趨勢,也是自然界的四大基本相互作用之一,

  • 在經典力學中,引力被認為來自於質量與引力場之間的相互作用。在廣義相對論上,引力被認為來自於質量與彎曲時空之間的相互作用。 在量子引力中,引力子被假定為引力的傳送媒介。在地球上引力的吸引作用賦予物體重量並使它們向地面降落。此外,引力是太陽和地球等天體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假若沒有引力,則天體將無法相互吸引形成天體系統。引力使得地球和其他天體按照它們自身的軌道圍繞太陽運轉,使得月球按照自身的軌道圍繞地球運轉,形成潮汐。

Ⅷ 引力的本質是什麼

物理學家牛頓(Isaac Newton)在1687年發表了他的萬有引力理論,解釋了宏觀物體運動的規律。牛頓雖發現了引力,但從來不清楚引力的真正本質,只是推導出了萬有引力的公式,描述了質量、距離與引力的關系。牛頓把空間和時間看作是兩個獨立的絕對的概念。

大家知道,自然界中存在的最普遍的作用是,弱核力、強核力、電磁力和引力,被稱為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引力是弱力,但它是迄今已知的支配一切天體運動的唯一的一種力。

弱核力和強核力僅在原子尺度上有所作為。而電磁力和引力則在宏觀世界中被感受到。引力雖弱,卻在宇宙中總是起到吸引作用,如星系的運動、衛星的發射、蘋果的掉落...都受到引力的掌控。

物理學家惠勒(John Wheeler)形象地把引力場方程的數學語言翻譯為:“物質告訴時空如何彎曲,時空告訴物質如何運動。”

現在,物理學已經證明,弱核力、強核力和電磁力理論可以合並用所謂的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大統一理論來解釋。

然而,迄今為止,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在解釋第四種基本力(引力)時還不能統一。廣義相對論並不包容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於是,有學者曾提出,可以在廣義相對論中補充一種粒子,引力可被看作起因於某種自旋的粒子,這就是假設中的“引力子”,可是學界還未證實“引力子”的存在。

Ⅸ 引力是什麼

引力(英語:Gravitation、Gravity),是指具有質量的物體之間加速靠近的趨勢,其來源於物體自身質量對於時空的彎曲,而不是源於重力場間的相互拉扯。 因此,引力並不是我們常常理解的那種作用力,而是由時空彎曲形成。主要跟宇宙壓力,宇宙速度,空間維度,磁場強度,物體結構有關。

Ⅹ 引力的定義

地心引力(gravity):一切有質量的物體之間產生的互相吸引的作用力。地球對其他物體的這種作用力,叫做地心引力。其他物體所受到的地心引力方向向著地心。
這是由於地球自轉造成的.地球自轉會產生一個叫地轉偏向力的力.在北半球它使物體在運動時方向想右偏;在南半球它使物體運動是方向向左偏.所以在北半球是逆時針,在南半球的話就是順時針.
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任何有質量的兩種物質之間都有引力。
拿一個杯子舉例,地球隨時對杯子表現出引力,杯子也對地球表現出引力。地球的質量太大了,對杯子的引力也就非常大,所以,就把杯子吸引過去了,方向,就是向著地球中心的方向,這個力就是地心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