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波利尼西亞人遷徙之謎是什麼
南太平洋中有個波利尼西亞群島。它離亞洲、非洲、美洲、澳洲都有3~4千海里。島上的居民被歐洲探險家發現時,只能製造獨木舟。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波利尼西亞人來自何處?他們的祖先是什麼人?直到20世紀末,波利尼西亞人的族源問題,仍爭議叢生,懸而未決。關於土著居民說,西班牙學者基羅斯、法國航海家迪蒙·迪爾維爾認為,波利尼西亞人是土生土長的種族。群島周圍是洶涌的海洋,海洋把群島與大陸隔離,古代先民不可能從幾千海里外的大陸上駕舟而來。迪蒙·迪爾維爾還認為,波利尼西亞群島原來是一塊完整的大陸,由於地質變遷或其他某種原因,主大陸沉入大海成為星羅棋布的群島,島上的倖存者就是現代波利尼亞人的祖先。波利尼西亞人中流傳的洪水神話,很可能就是大陸沉沒的歷史記憶。然而,考古學證明,波利尼西亞群島上沒有古人類化石,最早的居民是5世紀時從別處移民而來的。
挪威海洋考古學家海爾達爾曾到美洲秘魯和波利尼西亞群島考察。他發現,波利尼西亞人有個傳說,說古代有個叫「提基」的神率領波利尼西亞人的祖先從東方乘木筏而來。在秘魯,也有類似的傳說:提基帶領部落創造了文化,後在異族入侵時,率領族人乘木筏離開西方大陸,向西行駛,不知所終。這個神的名字、事跡,在兩地很相似。這引起了海爾達爾的深思,傳說總會含有一定的真實成分的。從這些現象判斷,古代波利尼西亞人的祖先可能來自美洲。在進一步對兩地文化的考察中,他發現了更多的相似性。海爾達爾深信,波利尼西亞人起源於美洲。但是波利尼西亞人先祖是靠什麼工具橫渡幾千海裏海洋的呢?海爾達爾從傳說中知道他們乘的是木筏。在秘魯古代墓碑上,他看到了這種木筏的式樣。為了證明提基遠洋遷移的可能性,他們建造了一隻仿占木筏,然後從秘魯卡亞俄港出發,揚帆漂流。經過101天,風和洋流把他送到了波利尼西亞的臘羅亞島,全程近4300海里。據此,他認為波利尼西亞人起源於美洲。古代先民乘木筏遠航是完全可能的。波利尼西亞人肯定來自他鄉。但他們從哪兒來?是怎樣來的?為什麼遷移?什麼時間遷移的?使用的工具是什麼樣的?這些問號激勵著人們去探尋究竟。
『貳』 波利尼西亞的歷史
依據考古證據和比較的語言相同性之判斷,專家們認為來自美拉尼西亞的移民大約在3000-4000年前定居於波利尼西亞中部。最早從東南亞遷徙而來。後來其中一部分的人群又向更遙遠的波利尼西亞地區遷徙。馬克薩斯群島可能早在西元300年就已經有薩摩亞人定居,復活島則可能早在公元400年就有薩摩亞人從馬克薩斯群島至此定居。夏威夷也同樣居住著一些來自馬克薩斯的航海者,他們遷入的時間在公元500-1000年之間;來自社會群島的探險者在幾個世紀以後也到達了這里。社會群島可能最後來定居於庫克群島的波利尼西亞人的原始居住地。馬克薩斯和社會群島兩者之一則是紐西蘭島民(他們在公元1000年前的某個時間開始定居於此)的原始居住地。各種波利尼西亞語言散布地被使用於太平洋上一片廣大區域,它們之間有密切的關聯。
波利尼西亞與歐洲文化的接觸始於18世紀頭十年晚期,這種接觸徹底地改變了玻里尼西亞人的生活方式。尋找財富與熱衷傳播基督教的西班牙探險家是最早到達波利尼西亞的歐洲人。阿爾瓦羅·德·孟丹努厄·德·雷瓦拿(Alvaro de Mendana de Neira)在1595年登陸馬克薩斯群島,佩德羅·費爾南德斯·德·吉洛許(Pedro Fernandez de Quiros)則在1606年發現了土阿莫土群島與北庫克群島。葡萄牙人在不久之後也到達這里。塔斯曼(Abel J. Tasman)在1642年發現了紐西蘭,之後又發現了湯加群島。英法兩國對波利尼西亞的探險始自1767年,當時英國航海家沃利斯(Samuel Wallis)發現了塔希提島,而法國航海家布干維爾(Louis-Antoine de Bougainville)也到達了塔希提島,他隨後又發現薩摩亞群島。英國海軍軍官及探險家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船長在1769和1770年環紐西蘭的兩個主島航行,繪下海圖,並在之後抵達了塔希提島。科克在1778年登陸了夏威夷群島,並將它命名為桑威奇(Sandwich)群島,以表示對海軍大臣桑威奇伯爵的敬意。幾乎所有的波利尼西亞島嶼都曾展開對歐洲人的反抗行動,但都為時甚短。
1898年美國兼並了夏威夷;法國在1880年兼並了馬克薩斯和社會群島;智利在1888年提出它對復活島的主權;英國在1840年兼並了紐西蘭,又在1901年兼並了庫克群島;湯加則始終保持獨立王國的地位(但從1900年開始受英國的保護)。到19世紀末所有的波利尼西亞島嶼都落入歐洲列強與美國的控制之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敗國德國的太平洋利益被戰勝國瓜分。西屬薩摩亞在20世紀獲得獨立(1962);1929年美屬薩摩亞成為美國的領地;1959年夏威夷成為美國的第五十州;1947年紐西蘭獲得獨立,成為大英國協的一員;庫克群島政治上依賴於紐西蘭;馬克薩斯群島、社會群島及土阿莫土群島則共同構成了法屬波利尼西亞(法國的海外領地)。
殖民者和基督教的傳教士(尤其是後者)在向波利尼西亞人灌輸西方信仰系統與生活方式的同時,成功地鏟除了波利尼西亞本土的傳統與習俗。大部分傳統的生活習慣不是被西方的生活習慣所取代就是與之混合。薩摩亞和湯加是所有的波利尼西亞島嶼中傳統文化保存較多的兩個地區。在別的地方,西方文化的影響幾乎顯著地隨處可見,尤以消費品最明顯。
『叄』 波利尼西亞屬於哪個國家
屬於多個國家 ,除吐瓦魯、西薩摩亞和湯加已獨立,庫克群島和紐埃島內部自治外,余分屬美、英、法等國。
太平洋三大島群之一。中太平洋的島群。意為「多島群島」。位於太平洋中部,180°經線以東,南緯30°至北緯30°之間。人種志上的一群島嶼,其分布遍於中東部太平洋海面上一個巨大的三角形地帶,三角形的頂角為夏威夷群島,兩個底角分別為紐西蘭及復活島。人口約 142萬,多為波利尼西亞人。主要包括夏威夷群島、中途島、威克島、吐瓦魯群島、湯加群島、社會群島、土布艾群島、土阿莫土群島、馬克薩斯群島、紐埃島、薩摩亞群島、托克勞群島、庫克群島、萊恩群島、菲尼克斯群島、約翰斯頓島、瓦利斯群島、富圖納群島、皮特凱恩群島等。紐西蘭的原住民毛利人也是波利尼西亞人。斐濟群島由於有很大比例的人口是波利尼西亞人,有時也被列入波利尼西亞的范圍內。
陸地總面積2.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 142萬,多為波利尼西亞人。主要是波利尼西亞人,身材高大,深褐色皮膚,頭發呈直線形或波浪形。居民多信奉基督教,通用波利尼西亞語。官方語言除法屬波利尼西亞為法語外,多為英語。除吐瓦魯、西薩摩亞和湯加已獨立,庫克群島和紐埃島內部自治外,余分屬美、英、法等國。由火山島和珊瑚礁組成。赤道附近各島屬熱帶草原氣候,其它各島屬熱帶雨林氣候。波利尼西亞中部是台風源地之一。礦物有磷酸鹽、鎳、鉻等。沿海產珍珠。盛產並出口椰干,還產可可、甘蔗、天然橡膠等。旅遊業發展迅速。
『肆』 波利尼西亞在哪裡
法屬波利尼西亞,又名塔希提。是聯合國非自治領土,位於太平洋的東南部。西與庫克群島隔海相望,西北臨萊恩群島。由學會群島、土阿莫土群島、甘比爾群島、土布艾群島、馬克薩斯群島等共有118個島嶼組成,位於社會群島的塔希提島最大。1595年,西班牙人蒙達那首先登上馬克薩斯群島。此後的三百年間,葡萄牙人、英國人、法國人先後發現了這些群島並開始爭奪所有權。
1880年,塔希提島淪為法國殖民地。至19世紀末,其他島嶼亦被法佔領。1946年成為法國海外領地,1956年與法國政府達成自治框架協議,1957年正式命名為法屬波利尼西亞,由總督管理,領地議會和政府委員會協助其工作。1977年開始實行地區自治,1984年實行內部自治,但法國仍掌管外交、國防、財政和司法權,政府委員會的權力,尤其是商務方面的權力有所增強。法國委派高級專員取代總督為最高行政首腦,管理政府委員會。1984年9月改政府委員會為部長會議主席由領地議會選出。加斯通·弗羅斯當選為首任主席。1991年4月、1996年5月和2001年5月弗羅斯連任主席。1999年10月,法國參議院提出憲法修正條款,允許該島增加自治權,並首次就該島的未來達成協議。波利尼西亞的地位也將從海外領地變成海外國,波也將有權與其他太平洋國家簽署國際條約。2000年1月,該修正款提交參眾兩院聯合會議通過,迄今未果。2013年5月18日,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決議,將法屬波利尼西亞重新列入聯合國非自治領土名單。
『伍』 什麼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波利尼西亞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1
『陸』 關於波利尼西亞有哪些介紹
波利尼西亞位於太平洋中部,由分布在太平洋廣大海域的島群所組成,其中包括夏威夷群島、萊因群島、馬貴斯群島、艾利斯群島、費尼克斯群島、塔開魯群島、柯克群島、社會群島、土布艾群島、克馬德群島和中途島多個島嶼。其陸地總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
波利尼西亞的島嶼大部分都風光優美,除了夏威夷之外,要屬塔希提島最為有名。
1767年,英國一位航海家最早發現了塔希提。隨後法國人包嘉威利船長登陸塔希提,他被那裡美麗的景色所吸引。1842年,塔希提成為法國的領土。1891年,法國後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來到此地,並深深愛上了它,4年後,他再度來到塔希提,決定永遠生活在這里,並在此完成了許多不朽的名畫。
『柒』 波利尼西亞是個國家嗎﹖
波利尼西亞不是一個國家,太平洋三大島群之一,處於大洋洲,意為「多島群島」。位於太平洋中部,180°經線以東,南緯30°至北緯30°之間。其分布遍於中東部太平洋海面上一個巨大的三角形地帶,三角形的頂角為夏威夷群島,兩個底角分別為紐西蘭及復活島。
由火山島和珊瑚礁組成。赤道附近各島屬熱帶雨林氣候,其它各島屬熱帶草原氣候。波利尼西亞中部是台風源地之一。礦物有磷酸鹽、鎳、鉻等。沿海產珍珠。盛產並出口椰干,還產可可、甘蔗、天然橡膠等。旅遊業發展迅速。
(7)波利尼西亞擴展閱讀:
波利尼西亞群島旅遊勝地:
1、毛伊島海灘
這片風景如畫的海灘是遊客蜂擁到塔希提島的主要原因。毛伊島是一片珍珠白色的沙灘,在金色的陽光下閃閃發光。它受歡迎的另一個原因是附近的瀉湖,擁有驚人的清澈水晶藍色的水域。海灘上還有一個很棒的小吃店供應美味的新鮮海鮮。
2、莫奧里亞
塔希提島西北部是莫奧里亞,這是波利尼西亞群島真正的隱藏寶石。這里有許多海灘,最受歡迎的是特馬,可以在它的北部海岸找到。這里碧綠的海水與島上翠綠的懸崖形成鮮明對比。
3、魔山
莫雷拉島的最美的景色是神奇的山景,山上覆蓋著茂密的樹葉。為了探索,旅行者可以進行一次富有挑戰性的徒步旅行。一旦登上山頂,你將體驗塔希提島最令人難以置信的全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波利尼西亞
『捌』 波利尼西亞的居民
在與歐洲人接觸以前,波利尼西亞群島的聚居方式可以分為小村落和村莊兩種類型。在較大的火山群島上,由於食物的來源不同,並分布於不同的環境地帶,因此居民一般採取小村落的聚居方式。這些小村落的房舍四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果園、芋頭園、椰子樹和麵包樹就環繞在房舍的旁邊。村莊由30或更多的房舍所組成,這種型式的聚落可見於薩摩亞和紐西蘭(特別是沿岸地區),它們通常都有一道石牆或木塹以資防衛。紐西蘭毛利人所建的村莊有最精密和使人印象深刻的防衛設施。
附:圖冊來源。 隨著時間的變遷,不同島嶼的人群各自發展出其特有的藝術技巧。從社會群島、復活島和馬克薩斯島石頭廟宇的頹垣敗瓦中,可以看出島民對石工與建築技巧的精嫻。功能性的用品(獨木舟、作戰用的棍棒、跳舞用的盾牌、魚鉤)都設計精美、裝飾細致。波利尼西亞人在製作羽毛斗篷時所花的功夫非常驚人,他們先把數以千計細小而罕見的羽毛集合成一簇一簇,再把這一簇一簇的羽毛重疊成行地系成一件極為精緻的網狀編織品。
對許多西方藝術家和作家來說,波利尼西亞的生活方式具有相當浪漫色彩的吸引力,因為在他們眼中,那是一種簡朴而自然的生活方式,不受「文明」和資產階級態度的束縛。法國畫家保羅·高更死前幾年都在塔希提島和馬克薩斯島上生活與繪畫,把波利尼西亞的土人與文化當成創作的題材。另一個例子是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他年輕時曾在一些太平洋航線上的捕鯨船上工作,後來把這段在南太平洋的生活經歷寫在《太比︰波利尼西亞生活一瞥》(Typee:A Peep at Polynesian Life,1846)及《奧摩︰南太平洋冒險記》(Omoo:A Narrative of Adventures in the South Seas,1847)兩本書中。
被稱為「紀錄片之父」的弗拉哈迪,在他創作的世界上第一部紀錄片《北方的納努克》獲得巨大成功之後,又來到了薩摩亞島,拍攝了記錄薩摩亞島人原始生活的紀錄片《薩摩亞》。
『玖』 波利尼西亞的介紹
太平洋三大島群之一,處於大洋洲,意為「多島群島」。位於太平洋中部,180°經線以東,南緯30°至北緯30°之間。其分布遍於中東部太平洋海面上一個巨大的三角形地帶,三角形的頂角為夏威夷群島,兩個底角分別為紐西蘭及復活島。人口約142萬,多為波利尼西亞人。主要包括夏威夷群島、吐瓦魯群島、湯加群島、社會群島、土布艾群島、土阿莫土群島、馬克薩斯群島、紐埃島、薩摩亞群島、托克勞群島、庫克群島、萊恩群島、菲尼克斯群島、約翰斯頓島、瓦利斯群島、富圖納群島、皮特凱恩群島· ·聖誕島·賈維斯島·迪西島·復活節島等。由火山島和珊瑚礁組成。赤道附近各島屬熱帶雨林氣候,其它各島屬熱帶草原氣候。波利尼西亞中部是台風源地之一。礦物有磷酸鹽、鎳、鉻等。沿海產珍珠。盛產並出口椰干,還產可可、甘蔗、天然橡膠等。旅遊業發展迅速。紐西蘭的原住民毛利人也是波利尼西亞人。斐濟群島由於有很大比例的人口是波利尼西亞人,有時也被列入波利尼西亞的范圍內。陸地總面積2.7萬平方千米。人口約142萬,多為波利尼西亞人。主要是波利尼西亞人,身材高大,深褐色皮膚,頭發呈直線形或波浪形。居民多信奉基督教,通用波利尼西亞語。官方語言除法屬波利尼西亞為法語外,多為英語。除吐瓦魯、西薩摩亞和湯加已獨立,庫克群島和紐埃島內部自治外,余分屬美、英、法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