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一元紙幣背面圖案
擴展閱讀
董事長建議買自己的股票 2025-09-15 15:03:33
投資股票和基金比例 2025-09-15 15:02:49

一元紙幣背面圖案

發布時間: 2022-03-21 12:35:06

㈠ 一元人民幣(紙幣)的背面圖案是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嗎看著很象啊

是的。

三潭印月,是浙江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被譽為「西湖第一勝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嶼,風景秀麗、景色清幽,尤三潭印月的景觀享譽中外。主要景點有「開網亭」、「閑放台」、「先賢祠」、「迎翠軒」、「花鳥廳」、「我心相印亭」、「曲橋」、「九獅石」等。

岸上金桂婆娑,柳綠花明,與雕欄畫棟的建築相映成趣。具有湖中有島,島中有湖,園中有園,曲回多變,步移景新的江南水上庭園的藝術特色。人民幣一元紙幣的背面採用三潭印月的盛景,可見三潭印月在我國風景名勝中也占據極其重要的標志作用。


(1)一元紙幣背面圖案擴展閱讀:

地理環境

從島北碼頭上岸,經過先賢祠等兩座建築,即步入九曲平橋,橋上有開網亭、迎翠亭、花架亭、御碑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異的亭子,讓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談笑,或留影,流連觀照,飽覽美景。

九曲橋東,隔水與一堵白粉短牆相望。牆兩端了無銜接,形若屏風。但粉牆上開啟四隻花飾精美的漏窗,牆內牆外空間隔而不斷,相互滲透。牆外遊人熙熙攘攘,牆內卻幽雅寧靜,咫尺之間兀自大異其趣。尤三潭印明月的景觀享譽中外。

據說三潭印月園地是明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以湖泥堆積而成,周圍環形堤埂築於萬曆三十九年。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南北連以曲橋,東西系以柳堤。面積7公頃,俯視呈田字形,素以「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水上園林而著稱。

洲上有「開網」、「亭亭」、「迎翠」、「閑放」、「我心相印」等亭、榭、樓、台,石橋曲折有致,漏窗空靈深遠,花木扶疏,倒影迷離,置身其間,有一步一景,步移景異之趣。以一管窺青天。

㈡ 新版一元人民幣的背面圖案是什麼

人民幣紙幣中最新的一元券是1999年版1元券,背面主圖是「杭州西湖」。但這個景色是經過了藝術加工的,把「三潭印月」和「斷橋殘雪」兩個景點做了位置移動的處理。在真實的西湖,是找不到完全相同的景色的。(最多隻能同時看到兩個白塔)

如果指的是最新的硬幣,則背面圖案是菊花。

㈢ 新版一元紙幣反面圖案是什麼

新版人民幣也就是第五套人民幣,其一元紙幣反面圖案是三潭印月
新版硬幣背面是菊花

㈣ 人民幣背面圖案

人民幣背面圖案分別如下:

1、一百塊錢是北京的人民大會堂,雄偉的殿堂彰顯著中國的氣質。

(4)一元紙幣背面圖案擴展閱讀:

人民幣歷史起源

除1、2、5分三種硬幣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幣已經退出流通,第四套人民幣於2018年5月1日起退出流通。市場上流通的人民幣是第五套人民幣;流通的紙幣有:1、5角,1、5、10、20、50、100元;硬幣有1角、5角和1元。

在中國錢幣博物館陳列出來的五套人民幣中,與後四套不同的是,第一套人民幣(除1953年版5000元渭河橋圖案券外)上「中國人民銀行」六個字與漢字面額的排列均為自右向左,而1952年毛主席審閱票版時,提出人民幣行名排列應由左向右,所以自1953年起,人民幣上「中國人民銀行」的排列一律改為由左向右了。

㈤ 一元紙幣背面的圖案

杭州西湖 - 三潭印月
人民幣上的圖案並非完全寫實,攝影師所在角度只能拍到兩座石塔。
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之一,位於西湖中部偏南,與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稱「湖中三島」,猶如我國古代傳說中的蓬萊三島,故又稱小瀛洲。
小瀛洲北宋時已成為湖上賞月佳處。明萬曆年間,取疏浚西湖的葑泥在島的四周繞灘築堤,形成湖中之湖。清雍正年間,在堤島之間,南北貫以曲橋,東西連以土堤,構成了「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園林特色。總面積約7公頃,水面佔60%。俯瞰整個小瀛洲猶如一個碩大的「田」字
小瀛洲上有開網亭、亭亭亭、九獅石、閑放台、迎翠軒、我心相印亭等園林建築點綴其間。綠樹掩映、花木扶疏。湖岸垂柳拂波,水面亭榭倒影;園林富於空間層次變化,造成「湖中湖」、「島中島」、「園中園」的境界。是我國水上景園的典範,古代園林藝術的精品。
島南湖中建成有三座石塔,相傳為蘇東坡在杭為官,疏浚西湖時所創設(現有石塔為明代重建)。而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體上排列著五個等距離圓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紙,塔中點燃燈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現許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確實難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
明人張寧詩雲:「片月生滄海,三潭處處明。夜船歌舞處,人在鏡中行。」

㈥ 一元人民幣背面的圖案是什麼地方

㈦ 面值十元,一元的人民幣背面圖是什麼地方

1、第五套人民幣1元背面人民幣上的圖案是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是杭州西湖十景之一,位於西湖中部偏南,與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稱「湖中三島」,猶如我國古代傳說中的蓬萊三島,故又稱小瀛洲。

2、第五套人民幣10元背面主景為長江上三峽的圖案,背面主色為藍黑色。

長江流過四川宜賓之後,經重慶江津到湖北宜昌段被俗稱為「川江」,是歷史上巴蜀、黔(通過烏江在重慶涪陵注入長江)通往中國東部唯一的水上通道。川江下游江水穿越中國大陸第二階梯巫山山脈,形成了長江上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三大峽谷,因而該區域被合稱為「三峽」。

(7)一元紙幣背面圖案擴展閱讀

10元人民幣防偽特徵

1、固定花卉水印

位於票面正面左側空白處,迎光透視,可以看到立體感很強的月季花水印。

2、膠印縮微文字

票面正面上方膠印圖案中,多處印有膠印縮微文字,在放大鏡下可看到「RMB10」字樣。

3、全息磁性開窗安全線

正面中間偏左,有一條開窗安全線,開窗部分可以看到由縮微字元「¥10」組成的全息圖案,儀器檢測有磁性。(開窗安全線,指局部埋入紙張中,局部裸露在紙面上的一種安全線。)

㈧ 新版一元錢紙幣後面的圖案是什麼

人民幣一元紙幣的背面採用三潭印月的盛景,可見三潭印月在我國風景名勝中也占據極其重要的標志作用。

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 ,被譽為「西湖第一勝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嶼,風景秀麗、景色清幽,尤三潭印明月的景觀享譽中外。主要景點「開網亭」「閑放台」「先賢祠」「迎翠軒」「花鳥廳」「我心相印亭」「曲橋」「九獅石」等。岸上金桂婆娑,柳綠花明,與雕欄畫棟的建築相映成趣。具有湖中有島,島中有湖,園中有園,曲回多變,步移景新的江南水上庭園的藝術特色。

㈨ 一元人民幣後面的圖案是那裡

一元的背景是杭州的西湖。

人民幣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除1、2、5分三種硬幣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幣已經退出流通,第四套人民幣於2018年5月1日起退出流通。市場上流通的人民幣是第五套人民幣;流通的紙幣有:1、5角,1、5、10、20、50、100元;硬幣有1角、5角和1元。

(9)一元紙幣背面圖案擴展閱讀:

中國人民銀行成立當日即發行了10元、20元、50元三種面值的人民幣,均為華北銀行第一印刷局在南峪村印刷的。

第一套人民幣剛發行時還沒有全國解放,因此第一套人民幣中早期製版發行的品種仍用「中華民國XX年」的紀年方式,而後期製版發行的版本均只採用公元紀年。

統一發行人民幣是為迎接全國解放採取的一項重大措施,它清除了國民黨政府發行的各種貨幣,結束了國民黨統治下幾十年通貨膨脹和中國近百年外幣、金銀幣在市場流通買賣的歷史,促進了人民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在建國初期經濟恢復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民幣

㈩ 第5套人民幣1元錢背面的圖案是什麼

第5套人民幣1元錢背面的圖案是:三潭印月。不過並非寫實,而是經過藝術處理後的西湖三潭印月,將保俶塔、斷橋移花接木的放在了一起。

潭印月為中國杭州西湖十景之一,是西湖中最大一個島,面積6萬平方米,又稱為小瀛洲。島南湖上有三座石塔,塔高2.5米,露出水面2米,由基座、圓形塔身、寶蓋、六邊小亭、葫蘆頂組成。

塔身球形中空,周身開有五個小圓孔,孔邊飾浮雕花紋。石塔最初為宋代蘇軾所建的界塔,明代重建,演變為景觀塔。晴夜塔中點燃的燈燭與月色映照,景色尤美,即「三潭塔分一月印,一波影中一圓暈」。

岸上金桂婆娑,柳綠花明,與雕欄畫棟的建築相映成趣。具有湖中有島,島中有湖,園中有園,曲回多變,步移景新的江南水上庭園的藝術特色。

(10)一元紙幣背面圖案擴展閱讀

歷史:

三潭石塔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當時蘇軾開浚西湖,「在湖中立塔以為標表,著令塔以內不許侵為菱盪」。蘇軾所建三塔毀於元代。現存石塔為明天啟元年(1621年)重建,即「池外造小石塔三座,謂之三潭」。一說明天啟年間所建的塔在清朝初年毀廢,現存三塔為清代康熙年間所制。

2005年,「西湖三潭石塔」成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西湖十景」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