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青海已婚副市長化名與人結婚,他為何這么囂張
這個副市長之所以敢如此囂張,其實就是仗著自己有著副市長的名頭,他以為自己是副市長,所以便可以在當地為非作歹,呼風喚雨。這位已婚的副市長名叫張標,在1979年出生,2000年的時候正式參加工作,曾經也是在當地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擔任稽查二處的副處長。張標在上位了之後並沒有想著如何去給當地的老百姓做實事,而是想著自己該如何斂財,並且在這條道路上也是越走越遠。
張標在腐敗的這條道路上是越走越遠,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張標總是會瘋狂的去索要各種好處費,並且張標也是為自己買了很多的豪宅,換了很多的豪車。張標的妻子以及家人都勸誡過他,希望他能夠回頭是岸,然而此時的他早就已經越陷越深,壓根聽不進別人的勸言。最終在2020年的10月份,張標被留置。
② 長沙奧運火炬手名單
今日下午,湖南省體育局公布湖南省選拔的377名火炬手名單和137名護跑手名單,其中全國年齡最大的火炬手和全國年齡最小的火炬手均「落戶」湖南。
湖南省體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按照北京奧組委確定的境內傳遞火炬手、護跑手總數及分配范圍和比例,湖南省選拔的火炬手共377名,其中組織推薦的190名,社會公開報名選拔的187名,各占名額50%。組織推薦的火炬手基本上達到全省每個縣、市、區產生1名火炬手,代表奧運聖火傳遍全省各地。
社會公開選拔的187名火炬手,在去年將初步選出的候選人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進行了公示,接受了社會各界人士的監督,充分體現了湖南在火炬手選拔工作中的公平、公正、透明,並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其中全國年齡最大的火炬手和全國年齡最小的火炬手均在湖南產生,分別是93歲的火炬手潘基礩、剛滿14歲的謝宇陽。同時,湖南省的奧運冠軍、社會道德楷模、知名科學家和社會公眾人士等均有人入選火炬手。
另外,湖南選拔的137名護跑手,是通過組織推薦的方式,從長沙、湘潭、岳陽的大中專院校與青年志願者中選出。
相關鏈接:377名火炬手名單
張春賢 周 強 梅克保 蔣建國 陳潤兒 甘 霖
郭開朗 袁隆平 譚仲池 姜儒振 潘基礩 汪 浩
張毓芬 盧光琇 馬安健 楊型姣 何蘭芝 邵南方
張維德 李羅斌 拉查利帝斯納索斯 甘健文 魏耘耕
毛雨時 康欽華 馬昌忠 晏西征 龍家雄 譚世延
黃自強 楊岳蘭 曹汝龍 劉國太 張德明 張曙光
張錦傑 王德清 鄒小弟 王心洺 彭繼福 唐勝利
彭憲法 劉正雲 余愛國 黃益蘇 盧青年 李建新
文會國 賀紹佩 沈冬生 王健強 陳建教 鄧亞非
王新國 謝樹林 羅和安 余自然 彭 新 鄭宏旺
齊振偉 張正輝 李建國 潘富軍 田代武 張興奮
黃亦彪 黃克儉 李友志 王 紅 張樹林 劉克利
易顯奇 燕為志 李吉順 符曉華 劉偉仲 章湘玲
詹 堅 張湘濤 高希明 陳澤輝 趙有波 鄧一鳴
吳建忠 向代坤 甘志高 李惠飛 周巧藝 方亦兵
梁 平 滕愛雲 李艷翎 易煉紅 張 冰 粟 冰
肖初明 張玉坤 肖光輝 王建軍 盧六沙 呂煥斌
黃志剛 劉開慶 徐志平 劉武能 王 莉 劉 清
楊傳芬 黃蘭香 褚儷華 毛桃芝 曾鵬飛 鍾志華
齊 寧 范秋明 趙仁秀 歐陽建民 張劍飛 黃勁風
湯國強 陳忠紅 朱世博 陳 鋒 宋小平 張大群
陳建達 李 萍 魏華松 向 斌 鍾 飛 李少華
李順祥 何寄華 蔣世平 譚學軍 李學斌 唐亞陽
周少華 邱 琦 梁洪飛 張國鋒 向國慶 王 果
湯石平 劉奔漢 馬志列 彭繼球 鄧東源 葛信達
陳石山 楊 廣 鄧宇光 聶建平 劉安松 李勝球
黃曙光 陳小山 武金華 葉榮敏 劉冬生 王均全
黃大琴 唐亞莉 石書紅 李春陽 彭傅鋼 謝明芳
肖大勇 尹江文 伍中信 劉 明 彭知財 文艷芳
曹菊宏 易春安 蔡健清 李紅衛 陳 菓 陳奇志
陳劍文 史海文 歐亞雲 黃雄鷹 黃碧文 馬小玲
陳曉春 劉玉冰 李萬元 方昭輝 徐江雷 張海霞
肖 寧 劉 彥 謝孝明 李育婷 曹海龍 劉則平
王楊春 鄒 輝 吳雲和 李宏高 羅 嵐 何淼仁
戴 暉 蘇岐山 楊晚雲 肖彩光 譚志萍 楊偉斌
劉 捷 夏 曼 戴月娥 王盛才 郝宗玲 劉忠源
何建軍 張志堅 陳 平 呂桂玲 傅燕玲 王少彬
田 蕊 丁 凈 趙 睿 王東暉 仇 曉 甘軍宏
雷鋒傑 陳勝昔 張 劍 文 彬 袁樹寶 劉 濤
鄭 宇 趙向陽 陳愛鵬 黃文波 高 波 胡永紅
劉雪波 劉 宏 彭 海 謝振華 楊 芳 彭 艷
楊堅旭 陳劍岷 禹振華 董日中 龍冬梅 楊 超
汪 峰 姜文正 吳立宏 謝 黎 宋 冰 范 力
張志高 胡 彬 熊謝愷 向金坤 劉碧波 汪 涵
彭 展 賀萬華 崔志文 李 毅 毛麗紅 張洪亮
鄭伯鋒 張 斌 易 偉 陳海傑 廖慶豐 史英傑
曾慧艷 盧 山 張家偉 熊翠華 王 燕 鄧愛紅
楊克勤 柳 勇 肖 民 羅自強 程鐵洋 李江寧
文冬春 楊 凡 李志平 羅 魁 袁 政 龔智超
陳亞輝 王永林 李 林 師 維 蔣宏傑 肖喜軍
劉 娜 張書凡 周 琨 王 亮 陳 鍶 蒙 斌
楊 彪 黃 量 肖 唯 劉 佳 劉 暢 曾池平
胡 寅 周一凡 劉 燕 覃 立 陳 鑫 王之元
洪戰輝 丁思琳 唐 甜 楊 佳 文花枝 劉國強
黃學文 謝金華 陳 珊 張澳明 譚 娟 王 鼎
宋明朗 徐海燕 何炯斌 陽 瓊 龍安良 周 游
陳艷飛 喻 迪 楊 琳 張翔玲 陳 麗 李婷婷
高 欣 高思楊 劉 鍵 張倩立 瞿紹明 郭 坤
王 婷 譚希瑋 江 泓 黃阿莉 許 琴 陳 陽
張 宇 周 薇 曾久久 劉 李 劉旭東 黃溥雷
楊 率 李 璐 鄧立榮 謝 婭 言彬謠 龔芳竹
張 莎 姚超博 周川芸 帥 蘭 林長恩 段鐵洲
黃昭勝 張高源 張明智 廖傑柯 許一帆 謝宇陽
護跑手名單(137名)
王威仁 張柏銘 洪明貴 肖 波 彭 婕 劉 晶
劉榮軍 韋曉波 楊 陽 奉元元 楊文龍 陳麗娟
王 超 王 瑋 肖 華 楊 許 鄭揚波 陳魯川
高春娜 繆龍江 王 茁 張超鈞 周 勇 黃 菁
劉 超 王金亮 張 東 白 超 曹洪濤 陳 永
高 軍 郝 然 何 倩 華秀春 李 靖 李明瑞
李倩南 彭鐵蓉 孫 瑩 譚良機 譚 實 王鵬飛
謝力軍 徐建虎 楊永劍 尹秀麗 於 潔 周 勝
周 婷 鄒 晶 陳庚仁 馮 樂 艾思奇 達 珍
呂 遠 索南旦巴 李彬彬 柯伽寧 張 宇 蔡斯任
曹 鑫 阮帥雄 王翰軒 魏伯超 肖 琳 李立斌
白偉成 侯曉楊 毛凌傑 毛其德 王英姿 劉鼎漢
吳 超 李 彬 熊亞婷 宋姜雪 趙 順 晏 達
張 驚 朱 歲 胡思情 肖 珂 羅洪波 胡 冰
鄧建強 姜 瑜 唐世迪 沈 迪 王 浪 譚培蓓
李宜勤 曹卓琦 彭歡碩 陳 婷 高 吟 劉志文
歐陽四維 沈 媚 謝 威 黃 莎 張凱翔 李愛斌
楊 爽 周大偉 周亮亮 賈 瓊 吳紅燕 蘇 婷
文禮強 肖志才 楊 龍 郭澤善 劉 丹 蘇伶滿
丁小燕 段紅傑 彭運輝 王凱弘 楊 丁 羅 景
孔 寅 樊洋希 李 峰 肖 靜 周 璐 劉白梅
汪 威 費 騰 黃亞莉 楊 浩 喻妮娜 朱英虎
代付松 姜 磊 魯 梅 魏桂枝 張藝凡
③ 青海已婚副市長化名與人結婚,還大操大辦,他為何會如此囂張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就在最近網上突然流傳出了一則讓人非常吃驚的消息,青海一位已婚副市長,然後化名與人結婚,最關鍵的是他還大操大辦,要知道現在中國是一個法治社會,法律規定的是一個人只能娶一位妻子,但是他卻如此的囂張,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他是一位副市長,仗著自己的名頭,認為自己可以在當地為所欲為。
這個世界可能存在黑暗,但是光明終究會到來,就在二零二零年十月張某被留置,因為犯了重婚罪,所以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懲罰。
④ 長沙火炬手第019棒是誰
郭小明
⑤ 湖南長沙望城區以前的書記是不是叫代正華,求相片。
望城縣從80年代開始的歷任縣委書記:唐之享、龍雙武、姚普科、張湘濤、王武亮、羅衡寧、黃佳惠、譚小平,沒有你說的此人任書記或縣長一職。
⑥ 張湘濤的個人經歷
1988年就讀於湘潭大學行政管理函授班,
1992年起歷任生產隊長,大隊團支部書記,公社黨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區委書記,縣委辦副主任,湖南省計生協會副秘書長,長沙市政府駐海口辦事處主任,望城縣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長,望城縣委副書記、縣長,
1999年至2003年任望城縣委書記,
2003年任長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2006年9月至2006年10月任長沙市委常委、副市長,
2006年10月至2008年5月任長沙市委常委、秘書長,
2008年5月起任長沙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2011.9.16免去長沙市委政法委書記職務。
2011年9月起任長沙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⑦ 張湘濤的主要著作
曾參與《人口控制體系的改革與探索》一書的寫作,主編《政府經濟管理》一書,專著有《中國農村基層民主政治的探索與實踐》,在《求是》、《光明日報》、《新華社專供信息》等刊物上發表文章70餘篇。博士論文於2005年3月被評為湖南省優秀博士論文,並被推薦參加全國優秀博士論文評選。
⑧ 張湘濤的介紹
張湘濤,1957年11月出生,湖南祁東縣人。博士、律師、經濟師。
⑨ 湖南長沙火炬手是哪些人
張春賢 周強 梅克保 蔣建國 陳潤兒 甘霖 郭開朗 袁隆平 譚仲池 姜儒振 潘基礩 汪浩 張毓芬 盧光琇 馬安健 楊型姣 何蘭芝 邵南方 張維德 李羅斌 拉查利帝斯納索斯 甘健文 魏耘耕 毛雨時 康欽華 馬昌忠 晏西征 龍家雄 譚世延 黃自強 楊岳蘭 曹汝龍 劉國太 張德明 張曙光 張錦傑 王德清 鄒小弟 王心洺 彭繼福 唐勝利 彭憲法 劉正雲 余愛國 黃益蘇 盧青年 李建新 文會國 賀紹佩 沈冬生 王健強 陳建教 鄧亞非 王新國 謝樹林 羅和安 余自然 彭新 鄭宏旺 齊振偉 張正輝 李建國 潘富軍 田代武 張興奮 黃亦彪 黃克儉 李友志 王紅 張樹林 劉克利 易顯奇 燕為志 李吉順 符曉華 劉偉仲 章湘玲 詹堅 張湘濤 高希明 陳澤輝 趙有波 鄧一鳴 吳建忠 向代坤 甘志高 李惠飛 周巧藝 方亦兵 梁平 滕愛雲 李艷翎 易煉紅 張冰粟冰 肖初明 張玉坤 肖光輝 王建軍 盧六沙 呂煥斌 黃志剛 劉開慶 徐志平 劉武能 王莉劉清 楊傳芬 黃蘭香 褚儷華 毛桃芝 曾鵬飛 鍾志華 齊寧 范秋明 趙仁秀 歐陽建民 張劍飛 黃勁風 湯國強 陳忠紅 朱世博 陳鋒 宋小平 張大群 陳建達 李萍 魏華松 向斌鍾飛 李少華 李順祥 何寄華 蔣世平 譚學軍 李學斌 唐亞陽 周少華 邱琦 梁洪飛 張國鋒 向國慶 王果 湯石平 劉奔漢 馬志列 彭繼球 鄧東源 葛信達 陳石山 楊廣 鄧宇光 聶建平 劉安松 李勝球 黃曙光 陳小山 武金華 葉榮敏 劉冬生 王均全 黃大琴 唐亞莉 石書紅 李春陽 彭傅鋼 謝明芳 肖大勇 尹江文 伍中信 劉明 彭知財 文艷芳 曹菊宏 易春安 蔡健清 李紅衛 陳菓 陳奇志 陳劍文 史海文 歐亞雲 黃雄鷹 黃碧文 馬小玲 陳曉春 劉玉冰 李萬元 方昭輝 徐江雷 張海霞 肖寧劉彥 謝孝明 李育婷 曹海龍 劉則平 王楊春 鄒輝 吳雲和 李宏高 羅嵐 何淼仁 戴暉 蘇岐山 楊晚雲 肖彩光 譚志萍 楊偉斌 劉捷夏曼 戴月娥 王盛才 郝宗玲 劉忠源 何建軍 張志堅 陳平 呂桂玲 傅燕玲 王少彬 田蕊丁凈趙睿 王東暉 仇曉 甘軍宏 雷鋒傑 陳勝昔 張劍文彬 袁樹寶 劉濤 鄭宇 趙向陽 陳愛鵬 黃文波 高波 胡永紅 劉雪波 劉宏彭海 謝振華 楊芳彭艷 楊堅旭 陳劍岷 禹振華 董日中 龍冬梅 楊超 汪峰 姜文正 吳立宏 謝黎宋冰范力 張志高 胡彬 熊謝愷 向金坤 劉碧波 汪涵 彭展 賀萬華 崔志文 李毅 毛麗紅 張洪亮 鄭伯鋒 張斌易偉 陳海傑 廖慶豐 史英傑 曾慧艷 盧山 張家偉 熊翠華 王燕 鄧愛紅 楊克勤 柳勇肖民 羅自強 程鐵洋 李江寧 文冬春 楊凡 李志平 羅魁袁政 龔智超 陳亞輝 王永林 李林師維 蔣宏傑 肖喜軍 劉娜 張書凡 周琨王亮陳鍶蒙斌 楊彪黃量肖唯劉佳劉暢 曾池平 胡寅 周一凡 劉燕覃立陳鑫 王之元 洪戰輝 丁思琳 唐甜楊佳 文花枝 劉國強 黃學文 謝金華 陳珊 張澳明 譚娟王鼎 宋明朗 徐海燕 何炯斌 陽瓊 龍安良 周遊 陳艷飛 喻迪楊琳 張翔玲 陳麗 李婷婷 高欣 高思楊 劉鍵 張倩立 瞿紹明 郭坤 王婷 譚希瑋 江泓 黃阿莉 許琴陳陽 張宇周薇 曾久久 劉李 劉旭東 黃溥雷 楊率李璐 鄧立榮 謝婭 言彬謠 龔芳竹 張莎 姚超博 周川芸 帥蘭 林長恩 段鐵洲 黃昭勝 張高源 張明智 廖傑柯 許一帆 謝宇陽 護跑手名單(137名) 王威仁 張柏銘 洪明貴 肖波彭婕劉晶 劉榮軍 韋曉波 楊陽 奉元元 楊文龍 陳麗娟 王超王瑋肖華楊許 鄭揚波 陳魯川 高春娜 繆龍江 王茁 張超鈞 周勇黃菁 劉超 王金亮 張東白超 曹洪濤 陳永 高軍郝然何倩 華秀春 李靖 李明瑞 李倩南 彭鐵蓉 孫瑩 譚良機 譚實 王鵬飛 謝力軍 徐建虎 楊永劍 尹秀麗 於潔周勝 周婷鄒晶 陳庚仁 馮樂 艾思奇 達珍 呂遠 索南旦巴 李彬彬 柯伽寧 張宇 蔡斯任 曹鑫 阮帥雄 王翰軒 魏伯超 肖琳 李立斌 白偉成 侯曉楊 毛凌傑 毛其德 王英姿 劉鼎漢 吳超李彬 熊亞婷 宋姜雪 趙順晏達 張驚朱歲 胡思情 肖珂 羅洪波 胡冰 鄧建強 姜瑜 唐世迪 沈迪王浪 譚培蓓 李宜勤 曹卓琦 彭歡碩 陳婷高吟 劉志文 歐陽四維 沈媚謝威黃莎 張凱翔 李愛斌 楊爽 周大偉 周亮亮 賈瓊 吳紅燕 蘇婷 文禮強 肖志才 楊龍 郭澤善 劉丹 蘇伶滿 丁小燕 段紅傑 彭運輝 王凱弘 楊丁羅景 孔寅 樊洋希 李峰肖靜周璐 劉白梅 汪威費騰 黃亞莉 楊浩 喻妮娜 朱英虎 代付松 姜磊魯梅 魏桂枝 張藝凡
⑩ 上世紀50年代新舊之交的中國是啥樣
(今天下午,「新舊之交的中國」攝影展在長沙市圖書館開幕。)
(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湘濤來到展覽現場觀看。)
(張湘濤與瑞士駐廣州總領事館副總領事施寶鑫先生親切交流。)
(展覽現場。)
(開幕儀式就在展覽旁邊舉行。)
(張湘濤致辭,對費爾南德·吉貢的貢獻表示誠摯敬意。)
(施寶鑫致辭,對中國和長沙對展覽的支持表示感謝。)
(現場,上百名文化愛好者和市民朋友參加。)
(嘉賓們一同為展覽剪裁,活動正式開始。)
(開幕式後,市民朋友們湧入展覽現場,一睹曾經的中國。)
(那個年代與這些孩子們的距離正在拉遠。)
(與自己感興趣的作品合影,也是一種享受。)
(不少市民被一副副老照片深深吸引。)
(穿越半個多世紀,如今這個女孩會在哪裡?以下為作品翻拍。)
(那時候的婦女,聚在街邊一起納鞋底。)
(鄉村夜校里埋頭苦讀的農民。)
(城市裡芭蕾舞學校正在練習的孩子。圖片均由星辰全媒體記者 王希文/攝)
星辰在線9月20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王希文)工人夜校、撐筏人、捕魚者、掃盲運動宣傳海報……相信已經年過半百的老一輩人對這些東西並不陌生,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事物已經消失在了歷史的煙雲里。今天下午,由長沙市與瑞士駐廣州總領事館合作舉辦的「新舊之交的中國」攝影展在長沙市圖書館開幕。市民朋友們通過一張張年代感十足的老照片,再次感受了上世紀50年代的歷史瞬間,了解那個時代人們的風貌。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張湘濤,瑞士駐廣州總領事館副總領事施寶鑫出席。
本次攝影展展出的60多幅照片,都是由已故的瑞士知名記者費爾南德·吉貢在中國拍攝。作為最早一批獲得來華采訪許可的西方作者,他於上世紀50年代來到中國,深入訪問多地,被當時中國人民群眾團結一致發展經濟,找尋邁入新時代新道路所作出的努力打動,捕捉到了許多生動的細節。吉貢還在1957年出版了《中國——永恆國度》一書,向西方讀者深入地介紹了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政治和社會發展所面臨的挑戰,以及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文化,作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他用一張張珍貴的照片,記錄了當時中國經濟社會生活變化的珍貴瞬間,並見證著中瑞兩國友好關系的發展歷程。
瑞士是一個經濟發達、風景美麗的國度,中瑞兩國人民之間有著深厚的友誼,在經貿、文化、旅遊和科技等領域開展了緊密的交流合作。近年來,長沙對外開放不斷深化,與包括瑞士在內的眾多國家交往密切,目前已與23個國家的39個城市結為友好城市或友好經貿合作城市關系,其中1994年6月長沙市與瑞士弗里堡市正式結好,開啟了兩地友好交往的新篇章。2013年「中瑞友誼日」活動在長沙舉辦,今年瑞士簽證受理中心的成立,進一步增進了兩地人民間的相互了解和感情,便利了兩地的人員和商務往來。
施寶鑫對今天展覽的現場贊不絕口,「這個地方是長沙文化高地,攝影展非常符合長沙走向國際文化交流的主題,展廳也非常符合展覽的要求,這里的每一幅照片,都有可能會喚起大家對那個時代的回憶。」
張湘濤對費爾南德·吉貢的貢獻表示誠摯敬意。他希望在瑞士駐廣州總領館的協助下,今後長沙與瑞士的交往更加密切,在經貿、文化等領域取得更多的合作成果。 也希望通過展覽讓更多長沙市民從中得到啟發,感受國家的巨大發展成就,進一步珍愛當前美好生活,激發幹事創業熱情,努力建設「四更」長沙。
展覽將從即日起一直舉辦到10月20日,地點就在濱江文化園內長沙圖書館二樓,感興趣的市民朋友可前往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