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能級躍遷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這樣的。電子吸收正好等於兩能級差的能量而發生躍遷是對吸收光子能量而言的,因為光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就是光子的能量只能取分立的一些值。而用電子流轟擊使原子中的電子發生躍遷,由於電子流中的電子的能量是連續的,即電子的能量可以取任意值,因此如果電子流中電子的動能正好等於原子中電子躍遷所需要的能量時,電子流中的電子的能量被原子中的電子完全吸收,電子流中的電子是有可能靜止不動的。但是這里說的吸收的能量是指電子流中電子的動能,而它除了具有動能外,還具有勢能,這個勢能可以轉化為電子的動能,使它又運動起來。用電子流轟擊原子,使原子中的電子發生電離,記住這時的電離是指原子中的電子發生電離,而不是電子流中電子發生電離。是原子中的電子將從電子流中吸收的能量一部分用於電離,剩下的一部分變成電離後電子的動能。
㈡ 物理高中,氫能級躍遷
是這樣的:
(1)設氫原子的基態的能量為E0則要讓它發生電離撞擊它的電子或光子的能量只要大於等於E0的絕對值就可以了
(2)設氫原子的基態的能量為E0,某以激發態能量為 E1則要讓它發生躍遷撞擊它的電子的能量只要大於等於E1-E0,照射光子的能量只能等於E1-E0
上面情況產生的原因是:能級間的能量差和光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也就是最小值不能分割的,而運動電子的動能是連續的可分割的
㈢ 原子能級躍遷條件
1,自發躍遷,吸熱,吸大量的熱,使其足以躍遷。(說白了就是燒了他)
2,受激躍遷,吸收一個與能級差相同能量的光子,即可躍遷。
㈣ 請問大俠能級躍遷是什麼
你提出的例子說明能量損壞。能級應該從電子層開始考慮,其下為電子亞層,每個層級裡面電子的能量是不同的,在外界因素的影響下,電子突發遷移,可能發出能量或獲得能量,產生光譜之類的驚喜。煙花就是最好例證。
㈤ 什麼是能級躍遷
原子核外電子分為若干個電子層,一個電子層又分若干個軌道,每個軌道上的電子都具有相同的能量,每一層代表一個能級,如果受到光照或者輻射等其他原因影響使得某一個電子層的電子獲得或失去一定能量,有恰好滿足能級差,改電子躍遷到另外一個軌道,就發生了能級間的躍遷。
㈥ 能級躍遷
可以的,電子的能量是連續的,若用光子就不一定了。光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也就是一分一分的不能分割的,只能一分一分的吸收或釋放。但是如果光子的能量能夠使這個原子電離,則可以吸收光子的能量。
㈦ 能級躍遷的原理簡介
組成物質的原子中,有不同數量的粒子(電子)分布在不同的能級上,在高能級上的粒子受到某種光子的激發,會從高能級跳到(躍遷)到低能級上,這時將會輻射出與激發它的光相同性質的光 .
㈧ 電子能級的能級躍遷
組成物質的原子中,有不同數量的粒子(電子)分布在不同的能級上,在高能級上的粒子受到某種光子的激發,會從高能級跳到(躍遷)到低能級上,這時將會輻射出與激發它的光相同性質的光 .能級躍遷首先由波爾提出,但是波爾將宏觀規律用到其中,所以除了氫原子的能級躍遷之外,在對其他復雜的原子的躍遷規律的探究中,波爾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原子各個定態對應的能量是不連續的,這些能量值叫做能級。
①能級公式:E(n)=E(1)/n^2
②半徑公式:r(n)=n^2*r(1)
在氫光譜中,n=2,3,4,5,…向n=1躍遷發光形成賴曼線系n=3,4,5,6…向n=2躍遷發光形成巴耳末線系;
n=4,5,6,7…向n=3躍遷發光形成帕邢線系;
n=5,6,7,8……向n=4躍遷發光形成布喇開線系,
其中只有巴耳末線系的前4條譜線落在可見光區域內。
③能量最低的能級叫做基態,其他能級叫做激發態。當電子『遠離』原子核,不再受原子核的吸引力的狀態叫做電離態,電離態的能級為0。(電子由基態躍遷到電離態時,吸收的能量最大。) 量子力學體系狀態發生跳躍式變化的過程。原子在光的照射下從高(低)能態跳到低(高)能態發射(吸收)光子的過程就是典型的量子躍遷。即使不受光的照射,處於激發態的原子在真空零場起伏的作用下,也能躍遷到較低能態而發射光子(自發輻射)。除了輻射過程之外,其他散射過程、衰變過程等也都屬於量子躍遷。量子躍遷是概率性過程,這是量子規律的根本特徵。以原子能級躍遷為例,無法預言某個原子什麼時刻發生躍遷,有的原子躍遷可能發生得早,有的原子躍遷可能發生得遲,因此原子處於激發態的壽命不是整齊劃一的,但對大量原子來說,激發態的平均壽命是確定的,可以實驗測定和理論計算。量子躍遷的速率與體系的相互作用以及躍遷前後的狀態有關,並遵從一定的守恆定律。原子能級躍遷所遵從的選擇定則就是角動量守恆和宇稱守恆的結果。
微觀粒子量子狀態的變化.包括從高能態到低能態以及從低能態到高能態.當粒子由於受熱,碰撞或輻射等方式獲得了相當於兩個能級之差的激發能量時,他就會從能量較低的基態躍遷到能量較高的激發態,但不穩定,有自發地回到穩定狀態的趨勢。在釋放出相應的能量後,粒子自動地回到原來的狀態,這些行為稱為躍遷,遵守嚴格的量子規則。其吸收或發射的能量都是h的整數倍。如果以光的形式表現出來,就造成光譜線的分立性。
㈨ 是高手請進!原子的能級躍遷與核能級躍遷有什麼區別答得好我會加分的!
原子躍遷本質是核外電子的躍遷,由於電子能級之間的能量差比較小,所以電子躍遷所涉及的能量也很小,電子退激發發出的是原子的特徵X射線,能量在KeV量級!最外層的電子電離和俘獲的能量甚至可以小到可見光區域,比如鈉原子的電離和俘獲就是鈉黃光,而一般金屬原子比如銀等金屬則多在紫外區,所以看著這些金屬都亮晶晶的,有金屬光澤。
原子核的躍遷主要就發射γ射線了,一般都是放射性元素,經過α、β衰變之後,到達子核的高能態,然後靠釋放γ射線來退激發,能量一般在MeV量級。當然,原子核退激發的途徑不只是γ衰變放出γ射線,還可以通過直接把多餘能量傳遞給核外電子,一般是最內層(K層)電子電離,這個被電離的電子就是俄歇電子。然後外層電子降落回填這個空穴,釋放特徵X射線,亦或者繼續激發內層電子電離,不過繼續發射俄歇電子的幾率很小,如果一個原子團或者分子(比如乙基原子團)就可能連續發射10個以上的俄歇電子,使得中心碳原子帶上10個單位的正電荷,然後因為庫侖力作用而炸開,成為一些分子碎片,即庫侖爆炸釋放最後的能量。
要激發原子,一般都用X射線或高能電子。但是激發原子核則需要能量更高的γ射線、中子流、質子流等……
【注】eV是能量單位:1eV=1.6×10^(-19)J,1MeV=1000KeV=1000000eV。
光子能量ε=hν=hc/λ,h=6.626×10^(-34)Js,是普朗克常數,c是真空中的光速,ν是光子頻率、λ是光波長,如果你對光子能量缺乏感官認識,你可以把以上給出的能量范圍化為波長的表達形式,你就可以發現:可見光區域對應的波長、頻率、能量分別是(赤橙黃綠青藍紫):
顏色◎◎波長λ◎◎◎◎◎◎◎◎◎頻率ν×10^(14)Hz◎◎◎◎能量ε◎◎◎◎
紅:620nm~760nm※※※3.9474~4.8387※※※※1.6347eV~2.0000eV※※※
橙:592nm~620nm※※※4.8387~5.0676※※※※2.0000eV~2.0986eV※※※
黃:578nm~592nm※※※5.0676~5.1903※※※※2.0986eV~2.1494eV※※※
綠:500nm~578nm※※※5.1903~6.0000※※※※2.1494eV~2.4848eV※※※
青:464nm~500nm※※※6.0000~6.4655※※※※2.4848eV~2.6775eV※※※
藍:446nm~464nm※※※6.4655~6.7265※※※※2.6775eV~2.7856eV※※※
紫:400nm~446nm※※※6.7265~7.5000※※※※2.7856eV~3.1059eV※※※
關於你說的專業術語,我下邊跟個圖片,畫的是俄歇電子(內層電子獲得能量被電離出去而留下一個空穴),這個時候一般外層電子會填補這個空穴而發出X射線,這就是原子層面的退激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