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Streisand effect是什麼意思
Streisand effect
史翠珊效應
雙語對照
詞典結果:
Streisand effect
史翠珊效應(明明想禁止信息傳播卻弄巧成拙更為人所知的現象就被命名為「史翠珊效應」。);
以上結果來自金山詞霸
例句:
1.
"It's kind of like the Streisand effect," he said.
『貳』 "產生影響"用英語短語怎麼說
"產生影響"的英語短語是exert
an
influence.
exert的英式讀法是[ɪɡ'zɜːt];美式讀法是[ɪɡ'zɜːrt]。
作及物動詞意思有運用;施加;產生。
influence的英式讀法是['ɪnfluəns];美式讀法是['ɪnfluəns]。
作動詞意思有影響;感染;<美俚>在(飲料)中加烈酒。作名詞意思有影響力;影響;權勢;勢力;有影響的人(或事物)。
相關例句:
1、In
this
way,you
will
exert
an
influence
first
of
all
on
the
young
people
and
then
on
the
older
people.
你們起了模範作用,影響就不同了,首先影響青年,其次影響成年。
2、Student's
corporation
activity
exerts
an
influence
on
university
student's
psychology.
學生社團活動對大學生心理產生影響。
(2)史翠珊效應擴展閱讀:
一、influence的單詞用法
1、influence意為「影響」或「感化」時,後面可接upon或on。
This
example
has
great
influence
upon
/on
young
people.
這個事例對年輕人有重大的影響。
2、區別下面兩個句子:前者用over表示一種權力,可控制人。後者用with,僅表示對那個人有影響力,只能暗中左右他。
Mike
used
to
have
great
influence
over
that
man.
Mike
used
to
have
great
influence
with
that
man.
邁克過去對那個人影響很大。
二、詞義辨析
affect,effect,influence
均可表示「影響」。
1、affect動詞(及物),主要指一時的影響,著重影響的動作,可指一般意義的影響(不分好壞),也可指不良影響。
2、effect名詞(可數或不可數),affect=have
an
effect
on。effect有時雖用作動詞(及物),但不表示「影響」,而表示「實現」或「產生」等。
3、influence表示「影響」,主要指對行為、性格、觀點等產生間接的或潛移默化的影響。可用作動詞(及物)或名詞(通常不可數,但有時可連用不定冠詞)。
『叄』 "產生影響"用英語短語怎麼說
"產生影響"的英語短語是exert an influence.
重點詞彙
1、exert
英 [ɪg'zɜːt; eg-] 美 [ɪɡ'zɝt]
vt. 運用,發揮;施以影響
短語
exert pressure 施加壓力 ; 壓力
exert cause 引起 ; 產生
l exert 漢語中的施加都可用它
2、influence
英 ['ɪnflʊəns] 美 ['ɪnfluəns]
n. 影響;勢力;感化;有影響的人或事
vt. 影響;改變
短語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環境] 環境影響 ; 環境條件影響 ; 環保影響
influence characteristic 影響特性 ; 影響特徵 ; 感應特徵
Influence Customers 有控制地影響客戶
(3)史翠珊效應擴展閱讀
influence的同近義詞
1、effect
英 [ɪ'fekt] 美 [ɪ'fɛkt]
n. 影響;效果;作用
vt. 產生;達到目的
短語
Streisand effect史翠珊效應
Ripple Effect漣漪效應 ; 連鎖反應 ; 漣波效應 ; 波紋效應
Contrast Effect[食品]對比效應 ; 對比效果 ; 中性格調下的嫵媚紅裝 ; 比較效應
2、infection
英 [ɪn'fekʃ(ə)n] 美 [ɪn'fɛkʃən]
n. 感染;傳染;影響;傳染病
短語
Opportunistic infection機會性感染 ; 機會感染 ; 伺機性感染 ; 機遇性感染
skin infection皮膚感染
Zombie Infection僵屍危機 ; 僵屍瘟疫 ; 發一個經典喪屍游戲 ; 僵屍感染
『肆』 史翠珊效應的相關案例
2008年12月5日,英國網路觀察基金會以含有兒童色情內容為由封殺英文維基網路的Virgin Killer(處女殺手)一條目,以減少網路上流傳的兒童色情內容。但此行為在媒體報道後的效果適得其反,該頁面瀏覽量劇增,不久後即成為英文維基網路上瀏覽人數最多的頁面之一。
2009年11月,因1990年謀殺演員 Walter Sedlmayr 而入獄的德國人 Wolfgang Werlé 狀告維基網路,令維基網路移除 Sedlmayr 頁面上 Werlé 的名字。德語維基網路以保護當事人隱私為由刪除 Werlé 條目,並移除 Sedlmayr 頁面上的相應內容。此事件得到一些媒體報道。之後數日內,未刪除的英文維基網路Walter Sedlmayr一條目瀏覽量從原先的每日約20次猛增至每日10,000餘次。
2011年,曼聯球員瑞恩·吉格斯的婚外情被曝光後,他向法院申請了「超級禁令」禁止媒體報道,這反而使得關注此事的人急劇上升。
2013年,法國曾多次要求把網上有關皮埃爾敘奧特軍用無線電台的資料刪除,卻反而急升關注。
『伍』 史翠珊效應的緣由
美國歌手、演員芭芭拉·史翠珊在2003年狀告攝影師肯尼思·阿德爾曼和網站Pictopia.com,令其移除阿德爾曼所拍攝的12,000張加州海岸攝影中含有的對史翠珊住所的空中攝影,以保護史氏的隱私。結果史氏敗訴,次月有多達420,000人前來瀏覽阿德爾曼的網站。
2005年美國博客作家麥克·麥斯尼克首先提出「史翠珊效應」一詞。
『陸』 問一種現象效應的名字,就是本想遮掩掩蓋,卻因此越傳越廣,越多的人關注
史翠珊效應(Streisand effect)即:試圖阻止大眾了解某些內容,或壓制特定的網路信息,結果適得其反,反而使該事件為更多的人所了解,用中國一個成語就是欲蓋彌彰。
覽阿德爾曼的網站。
2005年美國博客作家麥克·麥斯尼克首先提出「史翠珊效應」一詞。
『柒』 史翠珊效應的介紹
史翠珊效應(Streisand effect)即:試圖阻止大眾了解某些內容,或壓制特定的網路信息,結果適得其反,反而使該事件為更多的人所了解,用中國一個成語就是欲蓋彌彰。
『捌』 網路:什麼是史翠珊效應.
史翠珊效應的一個現象是在互聯網上的企圖檢查員或刪除的信息backfires ,造成信息,廣泛宣傳。例如,這些嘗試包括審查一張照片,一個數字,一個文件,或一個網站(例如通過停火和函) 。而不是壓制,快速的信息得到廣泛的宣傳,往往是被廣泛反映在互聯網上,或者分布在文件共享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