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佛曰:成住壞空。人生短長,並無別事。——那句話,怎麼解釋
成、住、壞、空是指世界從形成到毀滅的四個階段,每一個階段,稱為一個「中劫」。每個中劫,有二十個「小劫」;四個中劫,為一個「大劫」。
「劫」是梵語「劫簸」的簡稱,為計算時間的單位。由於時間太長,無法用年月日計算,所以用「劫」表示極長的時間。劫的計算方式,根據《大毗婆沙論》記載:人壽自十歲起,每隔一百年增加一歲,一直增加到人壽八萬四千歲,為一個增劫;再由八萬四千歲,每隔一百年減一歲,減到十歲,稱為減劫。如是一增一減,為一個小劫。
前一個世界,經歷了成住壞三個中劫,於空劫結束後,由於眾生業力的驅使,又逐漸地生成新的世界,進入成劫。第一個小劫形成山河、大地等「器世間」;後十九個小劫,形成「有情世間」,即一切有生命的眾生。如此,經過二十個小劫,世界就形成了。
成劫後,世界進入住劫時期。住劫,指世界安穩存在的時期。這段期間,眾生開始造作諸行,並隨善惡業因,遭受不同的罪福果報,於六道中升沉浮降,輪回生死。住劫中,有二十個增減劫,每個減劫之末,會發生小三災,即飢饉災、疾疫災、刀兵災,我們現在正處於住劫中第九個小劫的減劫。
住劫過後,世界就進入壞劫,前十九個小劫,壞有情世間,最後一小劫,壞器世間。壞劫有三種大災禍──火災、水災、風災。壞劫後,世界便進入空劫。
空劫也要經過二十個小劫。世界已壞滅,於欲、色二界之中,唯色界的第四禪天尚存,這段期間,沒有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唯有虛空。
世界有成住壞空,人有生老病死,人的心念有生住異滅。外在一切境界的生滅成壞,皆由心念的生住異滅所招感,內心和外境息息相關。體會一切無常的道理,有助於開闊心胸面對周遭的人事物,放下人我是非煩惱,積極創造因緣,把握每個當下,及時行善,廣集福慧資糧。而了解心與境的關系,便明白想要轉境就必須先轉念,日常生活藉事磨煉這念心,不為外境影響,日久功深,這念心自然能作主自在。
B. 成住壞空,是什麼意思
人有生、老、病、死
宇宙有成、住、壞、空
於佛教之宇宙觀中,一個世界之成立、持續、破壞,又轉變為另一世界之成立、持續、破壞,其過程可分為成、住、壞、空四時期,稱為四劫。據俱舍論卷十二、瑜伽師地論卷二、立世阿毗曇論卷九等載,即:
(一)成劫(梵vivarta -kalpa ),為器世間(山河、大地、草木等)與眾生世間(一切有情眾生)成立之時期。即由有情之業增上力,於空間生起微細之風,次第生成風輪、水輪、金輪,漸成山河、大地等器世間,其時,諸有情漸次下生
(二)住劫(梵vivarta -stha^yin-kalpa ),又稱續成劫。為器世間與眾生世間安穩、持續之時期。此一時期,世界已成,人壽由無量歲漸次遞減,至人壽十歲,稱為住劫中之第一中劫,此後之十八中劫亦皆一增一減,人壽從十歲增至八萬四千歲,復由八萬四千歲減至十歲。最後一中劫(第二十中劫)為增劫,即由十歲增至八萬四千歲。又據立世阿毗曇論載,諸佛之出現,多在減劫之時,其時人壽由八萬四千歲減至百歲之間
(三)壞劫(梵samvarta -kalpa ),火、水、風三災毀壞世界之時期。眾生世間首先破壞,稱為趣壞(梵gati -sam!vartani )、有情壞(梵sattva -sam!vartani^ );其後,器世間亦隨而破壞,稱為界壞(梵dha^tu -sam!vartani )、外器壞(梵bha^jana-sam!vartani^ )。即於此劫之初,地獄之有情命終之後,不復更生,其後,其餘傍生、鬼趣及人、天等之眾生亦漸次壞滅;有情破壞後,世界出現七個日輪,故起火災,色界初禪天以下皆成灰燼,次起水災,第二禪天以下漂盪殆盡,最後起風災,第三禪天以下全部吹落。
(四)空劫(梵sam!varta -stha^yin-kalpa ),世界已壞滅,於欲、色二界之中,唯色界之第四禪天尚存,其他則全入於長期之空虛中。此成、住、壞、空四劫之期間,各有二十中劫,總合為八十中劫,稱為一大劫。
我們目前處於【住劫】也只有【住劫】有眾生安住。
此一大劫明曰賢劫,當有1000位佛出世。如今釋迦牟尼佛位第4位,未來56億年後彌勒菩薩下生人間成佛,為第5位。如此尚有995位佛。所以,你不必擔心,就是你孫子的孫子的孫子……傳10000代都看不到壞劫。
等此劫中最後一位佛【樓至佛】成佛度眾生圓滿後,住劫圓滿。進入壞劫。
C. 萬物有極,成住壞空是什麼意思
我是這么理解的:萬事萬物都有個極限,有個限度。存在即合理,合理方能存在。那麼同理,不合理的都消失了,消失的其實即使合理也只是暫時的。住就是成功或者說存在,空就是失敗或者說消逝的意思。
D. 佛曰:成住壞空 人生短長 並無別事,是什麼意思
世界有成住壞空,人有生老病死,人的心念有生住異滅。
外在一切境界的生滅成壞,皆由心念的生住異滅所招感,內心和外境息息相關。
體會一切無常的道理,有助於開闊心胸面對周遭的人事物,
放下人我是非煩惱,積極創造因緣,把握每個當下,及時行善,廣集福慧資糧。
而了解心與境的關系,便明白想要轉境就必須先轉念,
日常生活藉事磨煉這念心,不為外境影響,
日久功深,這念心自然能作主自在。
E. 成往壞空 是什麼意思
成住壞空 成、住、壞、空指的是四劫。此系佛教對於世界生滅變化之基本觀點。 一、成劫,有二十增減,初由初禪天至地獄界次第成立,後十九增減則由光音天次第降生,最後下生無間地獄,即有情世間之成立,是謂之成劫。 二、住劫,安住於兩種世間,其間亦經二十劫。 三、壞劫,亦有二十增減,其初之十九增減由初禪天至地獄之有情,各隨其業因或生於二禪以上,或移於他界,不損人,至有情世間而壞,其後一增減,發大火災,盪盡初禪以下,謂之壞劫。 四、空劫,壞劫後,虛空無物亦有二十增減,四劫合成為八十增減,增減即住劫之數,人自十歲起,每過百年,增一歲,至八萬四千歲為增劫之極;又自八萬四千歲起,每過百年減一歲,至十歲為減劫之極。一增一減,共計一千六百八十萬年,是名一小劫,二十增減者即二十小劫,此為一成劫之量,其他三劫的時量,皆同此。 於佛教之宇宙觀中,一個世界之成立、持續、破壞,又轉變為另一世界之成立、持續、破壞,其過程可分為成、住、壞、空四時期,稱為四劫。據俱舍論卷十二、瑜伽師地論卷二、立世阿毗曇論卷九等載,即:(一)成劫(梵 vivarta-kalpa),為器世間(山河、大地、草木等)與眾生世間(一切有情眾生)成立之時期。即由有情之業增上力,於空間生起微細之風,次第生成風輪、水輪、金輪,漸成山河、大地等器世間,其時,諸有情漸次下生,最終之時一切有情生於無間地獄。(二)住劫(梵 vivarta-stha^yin-kalpa),又稱續成劫。為器世間與眾生世間安穩、持續之時期。此一時期,世界已成,人壽由無量歲漸次遞減,至人壽十歲,稱為住劫中之第一中劫,此後之十八中劫亦皆一增一減,人壽從十歲增至八萬四千歲,復由八萬四千歲減至十歲。最後一中劫(第二十中劫)為增劫,即由十歲增至八萬四千歲。又據立世阿毗曇論載,諸佛之出現,多在減劫之時,其時人壽由八萬四千歲減至百歲之間。(三)壞劫(梵 sam!varta-kalpa),火、水、風三災毀壞世界之時期。眾生世間首先破壞,稱為趣壞(梵 gati-sam!vartani^)、有情壞(梵 sattva-sam!vartani^);其後,器世間亦隨而破壞,稱為界壞(梵 dha^tu-sam!vartani^)、外器壞(梵 bha^jana-sam!vartani^)。即於此劫之初,地獄之有情命終之後,不復更生,其後,其餘傍生、鬼趣及人、天等之眾生亦漸次壞滅;有情破壞後,世界出現七個日輪,故起火災,色界初禪天以下皆成灰燼,次起水災,第二禪天以下漂盪殆盡,最後起風災,第三禪天以下全部吹落。(四)空劫(梵 sam!varta-stha^yin-kalpa),世界已壞滅,於欲、色二界之中,唯色界之第四禪天尚存,其他則全入於長期之空虛中。此成、住、壞、空四劫之期間,各有二十中劫,總合為八十中劫,稱為一大劫。
F. 成,住,壞,空是啥意思
成,住,壞,空就是在"有"的階段又分為成、住、壞三個階段,壞的結果,又歸於空無,在空無的情況下又無中生有,展開新一輪的循環,如此往復無絕期。
我們的世界只有在住的階段可以有生物及生命的活動;成的階 段是由稀薄的物質團聚、凝固,漸漸形成地、水、火、風四大類的形態,完成四態的定型之 後,才漸漸發展出生命活動的現象。
佛家觀點:宇宙生成演化包括四個階段:成,住,壞,空。就是說事物是從形成,到發展,到衰落,到消失這樣幾個過程的。不管人生是長還是短,也都包含在了這個規律之內,人生短長似也包含了借代的修辭,借用短長來表示人生的復雜性,矛盾性,但是人生的這些特點也都跳不出成住壞空,理解了這一點的人 就會慨嘆:人生並無別事。
G. 請問,成住壞空出自哪部佛經
成住壞空和生老病死是一個道理,修行者潛心修行就行,幹嘛非要找出處。都是學者才這樣做的。阿彌陀佛僅供參考。
H. 什麼叫成住壞空
成、住、壞、空指的是四劫。此系佛教對於世界生滅變化之基本觀點。於佛教之宇宙觀中,一個世界之成立、持續、破壞,又轉變為另一世界之成立、持續、破壞,其過程可分為成、住、壞、空四時期,稱為四劫。
I. 佛教說的成、住、壞、空是什麼意思
這是指器世間(無情的東西,比如植物、礦物、現象等)的四種變化的狀態,一般也用來指一個世界(星球)的四個階段,成是指形成時期,比如星雲狀態;住是指形成一個比較固定的形態,比如說星球生長的階段,可以住人的時期;壞指開始衰敗顯露一直到衰亡的時期,比如星球不適合生物居住到爆炸或者變成黑洞的時候;空是指沒有這個世界的時期,比如某個星球爆炸了之後不存在了,一直到這個地方再次出現一個新的星球的時期。
J. 佛教成住壞空,是什麼意思,請距離個例子說明
成住壞空,就是【生老病死】的另一種說法,
只不過【成住壞空】適用范圍更廣,一切都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