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張榮華的人物簡介
張榮華,男,1957年生於黑龍江哈爾濱。擁有30年的音樂教育與演奏經歷,主要從事鍵盤樂器的演奏和教育工作。張老師音樂基礎理論功底深厚,演奏水平扎實。目前在哈爾濱越甲聞琳音樂學校供職。
張老師於1988年從東方輕音樂函授學院畢業,在鍵盤樂器的表演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同時,還十分關心音樂教育與普及工作,並從1996年率學生參加中央音樂學院的校外等級考試。1999年與2000年,張榮華參加了中央音樂學院電子琴專業師資培訓班學習,此後至今,連年參加中央音樂學院組織的各項培訓活動和講評,深諳考級的考試要點和規律,因此培養學生更有針對性,連年取得好成績。
培養過的學生有600多名,桃李滿天下,多數繼續從事音樂專業學習和教育工作。學生有的去國外繼續深造,有的進入國內音樂院校繼續學習,有的從事兒童音樂教育。 張老師教學態度嚴謹,對學生的水平嚴格把關,為音樂教育的普及和少年兒童的健康發展貢獻了畢生心血。
⑵ 張榮華的介紹
張榮華是一個常見人名,在我國各個地區及職業領域均有分布。本詞條內分別是音樂教育人士、橫笛演奏家、中國台灣三立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遼寧開原市畜牧技術推廣站高級畜牧師、中國石油大學人文社科學院黨委書記、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專家、舟山市普陀區灘塗開發項目辦公室主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⑶ 張榮華的創業歷程
1994年,張榮華創建唐山豐南順達冶金原料廠。(現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2004年12月天津榮鋼通過了BSI英標管理體系認證(北京)有限公司的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2005年11月通過了中環聯合(北京)認證中心的OHSAS18001安全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並制訂打造「百年綠色榮鋼」的環保經營企業宗旨,積極實施了多種環保治理措施,圍繞著建設環境友好型、能源節約型,符合循環經濟生態工廠這一理念,針對高爐、燒結、焦化、煉鋼、軋鋼等工藝,100%配套了環保設施。配套建設循環水設施43套,廢氣處理設施49套.
2006年底環保項目實際累計投入資金6.9億元。公司所有排放口經環境保護部門監測都達到了國家排放標准,空氣質量達到1-2級之間;循環水利用率達到95%以上;人工綠化總面積高達10萬平方米,擁有樹木51689株.
2008年1月,我國南方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雪災,捐款300萬人民幣.
⑷ 張榮華的人物經歷
張榮華,籍貫天津市,1969年11月出生,研究生學歷,天津市政協委員,津南區工商聯副會長,現任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她白手起家創建了唐山豐南順達冶金原料廠,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拚搏,當初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廠,已經發展成為現今擁有7000餘名員工,109多億元資產,年銷售收入超過400億元,跨區域經營的大型民營鋼鐵企業集團。在2009年公布的中國企業500強中名列第125位,製造業500強排名第58位,在天津市百強私營企業中排名第1位,已經成為天津市經濟發展中的一支生力軍。
幾年來,榮程集團在天津的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28億元,納稅累計達25億元,在中國民營企業納稅百強排行榜上位居前列,成為津南區利稅第一大戶。榮程集團始終堅持走「優、特、精、專」的新型工業化道路,著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企業。在她的努力下,榮程集團已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05年11月通過了OHSAS18001安全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⑸ 蔡甸有幾個叫張榮華的他住在哪裡
別說蔡甸了,就是全世界就有一個叫張榮華的,他就住在你們隔壁小村子裡
⑹ 榮程鋼鐵張榮華女兒
鐵六已去我們就要愛護這位慈善家的家人,不要打攪他們的家人啦,他在世的時候做了很多善事,如今作古善待他的家人也是我們的修行。
⑺ 張榮華的成果與貢獻簡介
1993年成功開創古塤製作新工藝,攻克了傳統工藝的高音難吹、音準不易統一及音調不全等技術難關,增強了塤的抗震性,並首次使塤成套、系列化,而且外觀精美。可按12平均律定調,能准確製作高、中、低三個八度、36調塤。按不同調,每枚塤在大小、形制和外觀上有了嚴格的標准,並且不斷加以完善。媒體稱「這是一個創舉,也是一次革命」。 香港傳媒譽張榮華為「中國制塤第一人」(香港《東周》刊1997年5月版)。
1995年7月,應邀出席北京師范大學和美國紐約大學聯合舉辦的「高科技時代的藝術教育」國際研討會,為古塤文化進入國際信息高速路提供了原始實物資料及錄像資料。
1997年在塤的基礎上,開發出又一成功的樂器――陶笛,音色純美,運指靈活,使陶笛正式成為標准樂器登上音
樂舞台。
1999年雙音陶笛研製成功,可吹復調與合聲。
2000年以合成新管材製作笛簫試製成功,該新管材笛簫物理特性與聲學特性穩定,不會因氣
候原因發生劈裂,適應北方地區寒冷乾燥的氣候。
2000年4月16日,應《人民日報》海外版之邀,在「慶祝張學良百年華誕座談會」上,張榮華與女兒將兩枚高20厘米、闊16厘米的特製倍低大C調塤獻與組委會,會上受到布赫、趙南起等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兩枚大塤由人大常委會、統戰部及《人民日報》海外版共同組成的代表團於2000年6月2日帶往夏威夷,贈送到張學良將軍手中。
2000年10月,在北京市技術監督局及多位專家的嚴格審定下,完成了塤的企業標准化
認證,填補了中國古塤歷史上「無定製、無標准」的空白。
2001年4月,建立全國首家專業塤的網站:[塤之韻]使用現代科技與傳媒為傳播塤的音樂文化事業做著不懈的努力。
2001年7月,研製出單體復室卵形塤,其音域可達兩個八度。
2002年3月,與中國第一位民族管樂碩士、現任陝西省文化廳副廳長劉寬忍先生合作,開發出了音域寬,音色美,高音易奏的十孔塤,大大拓展了塤的表現力,現已申請國家專利。為塤的七千年歷史再次寫下了光輝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