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疆全稱是什麼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簡稱「新」,首府烏魯木齊市,位於中國西北地區,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面積166萬平方公里,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佔中國國土總面積六分之一。2019年底常住人口2523.22萬人。
公元前60年,西漢中央政權設立西域都護府,新疆正式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省。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正式成立。截至2021年2月,新疆現轄4個地級市,5個地區,5個自治州,11個自治區直轄縣級市。
(1)新疆全稱擴展閱讀:
原始社會時期。成書於戰國時期的《山海經》和《穆天子傳》中,有關周穆王西巡昆侖會見西王母的故事。新疆境內考古發掘出土的大量陶器,其中不少彩陶的圖案紋飾與中原內地同期出土的陶器圖案紋飾相同或相近似。
距今3000年前,新疆出土的彩陶三角形紋,渦紋,弦紋的繪制和諸如陶豆一類器形,說明甘肅和內地彩陶藝術已影響到新疆彩陶文化的發展。
Ⅱ 新疆簡稱什麼
新疆用新來簡稱。
Ⅲ 新疆的全稱是什麼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簡稱「新」,首府烏魯木齊市,位於中國西北地區,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面積166萬平方公里,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佔中國國土總面積六分之一。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常住人口為2585.23萬人。
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陸地邊境線5600多公里,周邊與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八國接壤,在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現在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的必經之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名稱由來:
新疆古稱西域,西域一詞特指新疆地域范圍從古代一直延續至清朝中期乾隆帝統治時期。
清軍入關以前,所統轄的疆域僅限於中國東北地區。入關後,迅速統一了中國大部。但在個別地區,它的統治也是經過了多年反復之後才最終確立的。清朝前期的幾代皇帝,都視統一全中國為己任。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清政府在中國的控制區域不斷擴大和鞏固。
到了乾隆皇帝(公元1736~1796年)時,清政府的政令終於可以施行於全中國的每一個角落。乾隆皇帝將最後由自己所確立的清政府統治的地區稱為新疆。清政府平定準噶爾部的叛亂之後,將古稱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區也稱為新疆。
新疆這個名稱,有另外一層意思。繼公元1878年左宗棠自阿古柏手中收復了新疆之後,1882年沙俄侵略者也被迫歸還了伊犁地區。於是,左宗棠力主在天山南北建省。他在給清朝皇帝的奏摺中稱新疆是「他族逼處,故土新歸」。於是以新疆為省名就有了一層新的意義。
即新疆自古是中國固有的領土,但因為是新從阿古柏和沙俄手中收復的失地,故以新疆定為省名,有「故土新歸」之意。1884年新疆建省,正式定名新疆省。從口頭傳統上已經成為特指西域地區名詞「新疆」一詞正式成為特指中國西域地區的專用名詞,沿用至今。
Ⅳ 新疆的簡稱是什麼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首府烏魯木齊市,位於中國西北邊陲,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
新疆古稱西域,西域一詞特指新疆地域范圍從古代一直延續至清朝中期乾隆帝統治時期。1884年新疆建省,正式定名新疆省。從口頭傳統上已經成為特指西域地區名詞「新疆」一詞正式成為特指中國西域地區的專用名詞,沿用至今。
(4)新疆全稱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1949年,國共內戰末期,鄧力群奉命攜帶電台至伊犁和迪化(現烏魯木齊)分別與三區革命領導人阿合買提江、伊斯哈克伯克、阿巴索夫等人以及陶峙岳、包爾汗見面。中央決定新疆派五名代表出席新政治協商會議,並希望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有代表出席。五位代表因飛機失事不幸遇難,重新派出賽福鼎、阿里木江、塗治三人參加了全國政協會議。
1949年,彭德懷的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8月26日佔領蘭州,繼而佔領甘肅全境。此後,經張治中斡旋,新疆的國民革命軍軍政長官陶峙岳、包爾汗等宣布脫離廣州的臨時國民政府起義。9月25日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在王震將軍率領下攻佔烏魯木齊,1955年10月1日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日,新疆有14個地、州、市,90個縣(市),其中34個為邊境縣(市)。
1981年12月,中國政府決定恢復曾於1975年被撤銷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產建設兵團開始了第二次創業,其建設和發展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80年代,新疆民族分裂主義勢力活動加劇,發生了一系列暴亂、騷亂事件。90年代以來,新疆境內民族分裂主義組織和團伙急劇增多。在宗教極端主義、分裂主義和國際恐怖主義的影響下,境內外部分「東突」勢力轉向以恐怖暴力為主要手段的分裂破壞活動。
2014年11月,新疆區被列入國家農村信息化示範省。
2014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
古自治州境內設立縣級雙河市,實行兵團城市「師市合一」模式,歸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管理。同年2月26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雙河市正式揭牌。雙河市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60年來成立的第七座城市。
2015年3月18日,批准可克達拉建市,這是新疆兵團的第八座城市。
2015年4月,經國務院批復,吐魯番地區撤銷,設立地級吐魯番市,新設地級吐魯番市實行市領導區、縣的體制,原吐魯番市建制(縣級)改設為高昌區,鄯善縣和托克遜縣保持不變。
2016年1月18日,新疆哈密地區撤地設市宣布大會在哈密舉行,哈密地區撤銷地區建制設立地級市。
2016年2月18日,哈密正式撤地設市,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誕生最年輕的城市。這是繼吐魯番之後,新疆第二個撤銷地區建制設立的地級市。
參考資料:網路-新疆
Ⅳ 新疆的各個城市具體名稱
截至2017年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轄4個地級市、5個地區、5個自治州共14個地級行政單位,13個市轄區、24個縣級市、62個縣、6個自治縣共105個縣級行政單位,1個縣轄區、349個鎮、481個鄉、42個民族鄉、193個街道共1066個鄉級行政單位。
1、烏魯木齊市
水磨溝區、天山區、沙依巴克區、新市區、頭屯河區、達坂城區、米東區、烏魯木齊縣
2、克拉瑪依市
克拉瑪依區、獨山子區、白鹼灘區、烏爾禾區
3、吐魯番市
高昌區、鄯善縣、托克遜縣 。
4、哈密市
伊州區、伊吾縣、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
5、阿克蘇地區
阿克蘇市、溫宿縣、庫車縣、沙雅縣、新和縣、拜城縣、烏什縣、阿瓦提縣、柯坪縣
6、喀什地區
喀什市、疏附縣、疏勒縣、英吉沙縣、澤普縣、莎車縣、葉城縣、麥蓋提縣、岳普湖縣、伽師縣、巴楚縣、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
7、和田地區
和田市、和田縣、墨玉縣、皮山縣、洛浦縣、策勒縣、於田縣、民豐縣
8、昌吉回族自治州
昌吉市、阜康市、呼圖壁縣、瑪納斯縣、奇台縣、吉木薩爾縣、木壘哈薩克自治縣
9、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
博樂市、阿拉山口市、精河縣、溫泉縣
10、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庫爾勒市、焉耆回族自治縣、輪台縣、尉犁縣、若羌縣、且末縣、和靜縣、和碩縣、博湖縣
11、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
阿圖什市、阿克陶縣、阿合奇縣、烏恰縣
12、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伊寧市、奎屯市、霍爾果斯市、尼勒克縣、伊寧縣、霍城縣、鞏留縣、新源縣、昭蘇縣、特克斯縣、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
13、塔城地區
塔城市、烏蘇市、額敏縣、沙灣縣、托里縣、裕民縣、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
14、阿勒泰地區
阿勒泰市、布爾津縣、富蘊縣、福海縣、哈巴河縣、青河縣、吉木乃縣
15、自治區直轄縣級行政單位
石河子市、阿拉爾市、圖木舒克市、五家渠市、北屯市、鐵門關市、雙河市、可克達拉市、昆玉市
(5)新疆全稱擴展閱讀:
新疆部分城市介紹:
1、烏魯木齊
通稱「烏市」,舊稱迪化,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全疆政治、經濟、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烏魯木齊最初因清朝在新疆駐軍而發展起來的一座城市,1763年清乾隆擴建築城,改稱迪化。
1884年迪化為新疆省省會,從此成為全疆的政治中心。1954年迪化改稱「烏魯木齊」,蒙古語里意為「優美的牧場」。
2、克拉瑪依市
簡稱「克」,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下轄的地級市,是國家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新疆重點建設的新型工業化城市,克拉瑪依地處准噶爾盆地西北緣,歐亞大陸的中心區域——泛中亞地區的中心區,是世界石油石化產業的聚集區,油氣資源儲量佔全世界的近80%。
克拉瑪依擁有眾多旅遊景點,世界魔鬼城曾被評選為「中國最瑰麗的雅丹」和「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
3、吐魯番市
隸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一個地級市,位於新疆中東部,天山東部山間盆地,又稱「火州」,東臨哈密,西、南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靜、和碩、尉犁、若羌縣毗連,北隔天山與烏魯木齊市及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奇台、吉木薩爾、木壘縣相接。
是中國內地連接中國新疆、中亞地區及南北疆的交通樞紐。吐魯番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有四千多年的文化積淀,曾經是西域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之一。
4、哈密市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下轄的一個地級市,位於新疆東部,是新疆通向中國內地的要道,自古就是絲綢之路的咽喉,有「西域襟喉,中華拱衛」和「新疆門戶」之稱。
哈密曾是古「絲綢之路」重鎮,地處中原與西域文化交匯之地,歷史文化源遠流長,人文、自然景觀星羅棋布,融南北疆景色和氣候於一地,有「新疆縮影」之稱。
5、阿克蘇地區
阿克蘇地區,地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天山山脈中段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緣,東鄰巴音郭楞自治州,西接克孜勒蘇自治州,西南與喀什地區接壤,南與和田地區相望,北與伊犁自治州毗鄰,西北以天山山脈中梁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交界。
旅遊資源豐富。阿克蘇地區主要景點有晴川煙樹、雲懸玉峰、煙籠多浪、沙海胡楊、古寺晨唱、渾河古渡、三熟奇桑、艾湖歸舟、古崖幻影、長虹旭日等10景。
6、和田地區
隸屬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隅,中心位置位於東經79.92°,北緯37.12°,南抵昆侖山與西藏自治區交界,北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與阿克蘇相連。
東部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接,西部與喀什地區毗鄰,西南以喀喇昆侖山為界,同克什米爾接壤,東西長約670公里,南北寬約570公里,總面積24.78萬平方公里。
7、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
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邊緣,東部與塔城地區相連,南部與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相毗鄰,北部與哈薩克共和國接壤,邊界長達380千米,有「中國西部第一門戶」之稱。
博州水能資源豐富,全州水資源總量為26.33億立方米,人均佔有水資源5786立方米,目前已開發利用的水能資源僅為理論儲藏量的1/33。
Ⅵ 中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全稱簡稱
自治區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位於中國西北部。
2、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建立自治區至1965年名為廣西僮族自治區,簡稱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自治區,首府南寧市。
3、寧夏全稱寧夏回族自治區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簡稱寧,是我國五大自治區之一。寧夏自治區首府銀川。
4、西藏,簡稱「藏」。西藏自治區(藏文:བོད་རང་སྐྱོང་ལྗོངས།,藏語拼音:Poi Ranggyong Jong,威利轉寫:Bod rang skyong ljongs),首府拉薩市,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邊陲,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
5、內蒙古自治區,簡稱「內蒙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首府呼和浩特,位於中國華北地區。
直轄市
共有4個直轄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慶市。
1、北京市,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 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辦公所在地。
2、上海市
上海市,簡稱「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上海是中國共產黨誕生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
3、天津
天津天津市,簡稱「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為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特大城市、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改革開放先行區。
4、重慶
重慶,簡稱「渝」。 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 、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 西部大開發重要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聯結點以及內陸開放高地; 既以江城、霧都、橋都著稱,又以山城揚名。
Ⅶ 新疆所有的城市名稱
截至2017年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轄4個地級市、24個縣級市。
4個地級市:烏魯木齊市、克拉瑪依市、吐魯番市、哈密市。
24個縣級市:阿克蘇市、喀什市、和田市、昌吉市、阜康市、博樂市、阿拉山口市、庫爾勒市、阿圖什市、伊寧市、奎屯市、霍爾果斯市、塔城市、烏蘇市、阿勒泰市、石河子市、阿拉爾市、圖木舒克市、五家渠市、北屯市、鐵門關市、雙河市、可克達拉市、昆玉市。
(7)新疆全稱擴展閱讀:
部分城市簡介:
1、烏魯木齊:源於准噶爾蒙古語「紅廟子」之意。維語現意為「優美的牧場」。
2、烏 拉 泊:蒙古語「紅色靶場」的意思。
3、克孜勒塔格:維語「克孜勒」即紅色,「塔格」意為「山」,「克孜勒塔格」就是「紅山」。
4、克拉瑪依:維語「克拉」即「黑」的意思,「瑪依」即「油」的意思,克拉瑪依即「黑油」的意思。
5、哈 密:古稱昆莫、昆吾、伊吾、伊吾盧、哈密力、哈梅里、哈密里 。由「昆莫」轉音而來,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一說由突厥語「庫木爾」轉來,意為「沙子多的地方」。另一說,哈密由「哈勒密」轉來,「哈勒」有「盼望」、「瞭望墩」之意。
6、巴 里 坤:一說由蒙古語「巴爾庫勒」轉音,意為老虎腿 ;一說由突厥語「巴爾庫爾」轉來,「巴爾」意為「有」,「庫爾」意為「湖」。「巴爾庫爾」就是「有湖」的意思。
7、伊 吾: 一說蒙古語「旋風」的意思,一說蒙古語「山疙瘩」的意思 。
8、吐 魯 番:一說突厥語「富庶豐饒」的意思;一說是維語「吐爾番」轉來,「都會」之意;另一說由維語「吐藩」 轉音, 意為「水果多的地方」。還有一說,是回紇語「最低的地方」。
9、善 鄯:維語讀作 「皮前」、「辟展」,突厥語草堆、草垛的意思 ;一說,「善鄯」為「潰逃」之意,漢滅樓蘭國,改稱善鄯。一說唐設「蒲昌縣」,維族人稱之為「辟展」、「皮禪」,意為芨芨草、蒲葦 。
10、托 克 遜:一說該地名與維語的「九」、「九十」有關,相傳從吐魯番遷九十戶居民於此,逐演變而來;一說唐代在此設「天山縣」,維族人將「天山」讀成「托克遜」。
Ⅷ 新疆的簡稱是「新」還是「疆」啊
新疆的簡稱是「新」,首府烏魯木齊市,位於中國西北邊陲,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佔中國國土總面積六分之一。
公元前60年,西漢中央政權設立西域都護府,新疆正式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省。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自治區。
(8)新疆全稱擴展閱讀:
新疆名稱由來:
公元1736~1796年時,清政府的政令終於可以施行於全中國的每一個角落。乾隆皇帝將最後由自己所確立的清政府統治的地區稱為新疆。清政府平定準噶爾部的叛亂之後,將古稱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區也稱為新疆。
新疆名字還有另一層含義,繼公元1878年左宗棠自阿古柏手中收復了新疆之後,1882年沙俄侵略者也被迫歸還了伊犁地區。於是,左宗棠力主在天山南北建省。他在給清朝皇帝的奏摺中稱新疆是「他族逼處,故土新歸」。
於是以新疆為省名就有了一層新的意義。即新疆自古是中國固有的領土,但因為是新從阿古柏和沙俄手中收復的失地,故以新疆定為省名,有「故土新歸」之意。
Ⅸ 新疆的名稱由來
新疆,古稱西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西漢政權與西域各邦建立了聯系。公元前60年,西漢政權在烏壘(今輪台縣境內)設立西域都護府,自此西域正式列入漢朝版圖。清乾隆後期改稱西域為新疆,1884年正式建立新疆省,省會迪化(今烏魯木齊市)。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設在烏魯木齊市(蒙古語意為優美的牧場)。
1771年,土爾扈特人在首領渥巴錫的帶領下回歸祖國。乾隆二十四年(1759)後,改稱西域為「新疆」或「西域新疆」,清政府開始在新疆各地置官立府,行使中央政府對天山南北各地的管轄治理。新疆與內地的軍政體制基本一致,國家的統一局面得到進一步加強。
Ⅹ 新疆的全稱是什麼
全稱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新疆,古稱 西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西漢中央政權設立西域都護府,新疆正式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省。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共有47個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13個。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各族人民勞動、生息、繁衍了幾千年,共同創造了燦爛的文明。截至2006年末,新疆總人口為2050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約佔60.4%。新疆現有14個地、州、市,包括5個自治州、7個地區、2個地級市;88個縣(市),包括33個邊境縣(市)、6個民族自治縣;以及853個鄉鎮,包括43個民族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新疆的重要組成部分,有14個師,175個農牧團場,總人口258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