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0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都是誰
陳玉蓉,卓琳、朱邦月、阿里帕·阿里馬洪、沈浩、翟墨、張正祥、李靈、薩布利亞·坦貝肯、宋文驄。
㈡ 2010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
2010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
由中央電視台舉辦的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揭曉,頒獎晚會於2010年2月11日晚20:00在央視一套播出。
獲得2009年度《感動中國》榮譽的人物是:鄧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殲10」戰斗機總設計師宋文驄:多民族孤兒的媽媽阿里帕・阿力馬洪;給高原的盲童帶來光明的使者薩布利亞・坦貝肯(德國);26年義務守護滇池環境的農民張正祥;割肝救子的暴走媽媽陳玉蓉;照顧殘疾家人20多年的退休工人朱邦月;小崗村群眾的貼心人沈浩;為留守兒童辦學的女大學生李靈;中國環球航海第一人翟墨;何東旭、陳及時、方招等勇救落水兒童的長江大學大學生群體榮獲特別獎。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是活動主辦方梳理一年來發生在全國各地的感動事跡,把感動中國、打動人們心靈的人物作為評選對象,並根據活動推選委員會成員意見、合作媒體推薦意見以及觀眾投票結果綜合評定的。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啟動以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積極參與。眾多網友在央視網、新浪網、搜狐網等三大門戶網站開設的評選網頁上踴躍投票,並為評選活動建言獻策,有效投票總數創歷史新高,突破七千萬票。
作為中央電視台傾力打造的一個精神品牌活動,《感動中國》在過去七年中,向全國觀眾推出了五十多位人物,其中有徐本禹、叢飛、王順友、林秀貞、唐山十三兄弟等來自民間的傑出人士,有成龍、濮存昕、劉翔、姚明、張藝謀等光彩耀人的明星,也有錢學森、季羨林、袁隆平、鍾南山這樣的睿智學者,每個人物身上都有一種讓觀眾感到心靈震撼的精神力量。每年一度的《感動中國》,被譽為「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
2010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及頒獎詞
1、鄧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平凡至偉
事跡:1939年,卓琳與鄧小平相識相知,共結連理。革命戰爭期間,卓琳在槍林彈雨中緊緊跟隨鄧小平。從太行山到大別山,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解放後,鄧小平成為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卓琳在身後甘當無名英雄,相夫教子。 十年動亂中,卓琳又陪伴鄧小平在江西度過流放生活;1997年鄧小平逝世後,她親自赴港見證香港回歸,替小平同志完成遺願。那兩天,她徹夜未眠,非常高興。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她毅然把個人的10萬元積蓄捐給了災區人民。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陳淮這樣評價她:不動搖,一生不動搖,歷盡滄桑絕不動搖。不是因為她是誰的夫人,而是因為她是一個不可動搖的人。 陳小川:她默默地站在一位時代偉人背後,用堅定的信仰和深深的愛,支撐著偉人度過劫波,支持著偉人創造新時代。在近30年中國崛起的歷史記錄中,應該有她重重的筆墨。
頒獎辭:彩雲之南的才女,黃土高原上的瓊英。攜小平手五十八載,硝煙里轉戰南北,風雨中起落同隨。對她愛的人不離不棄,讓愛情變成了信念。她的愛向一個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堅定、溫暖與攙扶。
2、照顧殘疾家人20多年的退休工人朱邦月:一家之主
事跡: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臨終時,將兩歲的兒子以及懷著5個月身孕的妻子託付給他。朋友懇求的眼神讓朱邦月做了一個他至今未悔的決定:迎娶朋友的遺孀,並將朋友的兩個兒子養大。1986年5月,朱邦月單腿殘疾後病退。隨後,妻子和兩個兒子又都得了絕症——「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1991年,母子三人的病情開始加重,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靠單腿的朱邦月照料。每天起床後,朱邦月先裝上假肢,然後開始打掃衛生,洗米做粥,幫母子三人起床,幫他們洗臉刷牙,喂早飯。隨後,他還要上街買菜,為全家人准備午飯。傍晚,他要輪流給三個人擦洗身體。晚上,還得想著夜裡起床給他們逐一翻身。一晚上起床數次。這樣的日子,朱邦月過了近20年。但他始終堅持,因為他知道,他是一家人生命的燭光,點燃著一個家庭的希望。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易中天這樣評價他:一諾千金四十年,男兒俠義在雙肩。感天動地朱邦月,長駐真情在世間。 朱玉:這個最為普通的中國男人,以病殘之軀的微弱之火,照亮著在別人眼裡異常坎坷的生活,雖然生活艱難,但,此處依然有光明。
頒獎辭:這個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難,也凝聚了人間最真的情感。頭發花白,面帶微笑,這個溫和而堅定的老人,胸中盛滿四十年的艱難。他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他這雙肩膀,扛住了生命的重量。
3、多民族孤兒的媽媽阿里帕•阿力馬洪:母愛最真
事跡:從1963年收養鄰居家的3個孤兒開始,維吾爾族阿媽阿里帕又先後收養了漢、回、維吾爾、哈薩克4個民族的10餘個孤兒。為了不讓孩子們餓肚子,阿里帕的丈夫阿比包每天下了班就去幫人家打土塊。阿里帕則每天都要到菜市場撿別人不要的蔬菜。雖然家裡養了兩頭奶牛,但誰也不捨得喝奶,全部賣了換錢以支付孩子們的學費和購買生活必需品。2008年8月,操勞一生的阿比包病逝。子女們爭搶著贍養阿里帕老人。每到過年過節,孩子們都會回家團聚,180多口人圍在老人身邊。每當有孩子問:「阿媽,你對哪個孩子最好?」老人總會大笑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樣親!」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閻肅這樣評價她:手心手背都是肉,身前身後都是娃,星星伴著月亮笑,每天都迎來一片金燦燦的朝霞。 王曉暉:她溫暖的關愛沒有民族之分,沒有偏見之心。她把孩子們無助的眼神化作對世界的希望,把弱小心靈的惶恐撫平成面對塵世的從容。
頒獎辭: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開羽翼,撐起他們的天空。風霜飢寒,全都擋住,清貧勞累,一肩擔當。在她的家裡,水濃過了血,善良超越了親情。泉水最清,母愛最真。
4、小崗村群眾的貼心人沈浩:踐行信念
事跡:沈浩是安徽省財政廳派駐小崗村的選派幹部。他帶領村民辦工業、興商貿、科學種田,以市場經濟的頭腦發展種植、養殖和高效農業,發展農家樂生態旅遊。 2006年,小崗村躋身2005年度「全國十大名村」。2007年初,小崗村被授予安徽省鄉村旅遊示範點稱號。2006年底,沈浩任職三年屆滿即將離開。小崗村村民們在挽留沈浩的申請書上按滿了鮮紅的手印,請求沈浩帶領他們干三年。沈浩留下來了。又是三年的默默苦幹。 2009年,任期又將期滿。186名小崗村村民又在挽留沈浩的申請書上按下紅手印。這一次上天讓村民們的願望落空了。2009年11月6日,沈浩在小崗村臨時租住的房子內去世,年僅46歲。這一次,沈浩永遠留在了小崗村。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劉漢俊這樣評價他:你是一粒種子,深深地埋進這片多情的土地;你是一面旗幟,高高地飄揚在這希望的田野。你把人民捧在心裡,人民就把你舉過頭頂!站起來,你是一尊雕塑,倒下去,你是一座豐碑!
頒獎辭:兩任村官,六載離家,總是和農民面對面,肩並肩。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裡道路工廠和農田,對不住家中嬌妻幼女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紅手印,改變鄉村的命運;如今,他們再次伸出手指,鮮紅手印,顆顆都是他的碑文。
5、為留守兒童辦學的女大學生李靈:心靈放歌
事跡:2002年,李靈從河南省淮陽師范學院畢業。她回家後看到農村有大量留守兒童輟學在家,便萌生了在家鄉辦學的念頭。在父母和親朋的支持下,她用家裡20多萬元的積蓄辦起了周口淮陽許灣鄉希望小學。在學校,她是校長兼思想品德老師。在她的辛勤操勞下,這個學校有了7個班,300多名學生。由於所有學生學費全免,學校無力為學生購置教輔讀物和課外書籍。7年來,李靈為了辦學已經欠了8萬元的外債。 為了自己學校的孩子能坐在寬敞的閱覽室里看書閱讀,李靈趁著放暑假,向父親要了200元隻身來到鄭州。她買了一輛破舊三輪車,沿街收購各種書籍。烈日下,李靈騎著破三輪車穿街過巷,拿著秤一斤斤地回收舊書本。她用汗水載回了孩子們的「精神食糧」。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劉姝威這樣評價她:身旁是300多名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背後是那些在外打工父母們心中的掛念與寄託,這位鄉村女教師贏得眾人尊敬。 張瑞敏:為了孩子四處奔走,眼角有了皺紋,雙手不再細膩,但是她把愛與溫暖帶進了鄉村學校的課堂,她是讓全國人民尊敬的「80後最美鄉村女校長」。
頒獎辭:一切從零開始,從鄉村開始,從識字和算術開始。別人離開的時候,她留下來;別人收獲的時候,她還在耕作。她挑著孩子沉甸甸的夢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種子。她是八零後。
6、中國環球航海第一人翟墨:雲帆滄海
事跡:翟墨是個畫家。他原本與航海無緣。當他聽到紐西蘭航海家說,他航海大半輩子,都沒有碰到過中國人時。翟墨深受刺激。 2007年1月6日,翟墨從山東日照起航。他沿黃海、東海、南海出境,過雅加達、經塞席爾、好望角、巴拿馬,穿越莫三比克海峽、加勒比海等海域,橫跨印度洋、南大西洋、太平洋,經過了亞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的15個國家、地區和島嶼。他航行了二萬八千三百海里。2009年8月16日,他終於回到了日照,完成了中國首次無動力帆船環球航海。這兩年半,他歷經艱險,不斷地挑戰自身的艱險。 他路過拿破崙的流放地聖赫勒拿島。上岸後,他直奔拿破崙的墓地。墓地前的留言簿上沒有中文。翟墨寫下了這樣一句話:你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國是一頭睡獅,一旦睡醒,世界將為之而震動。這次我來,就是告訴你,中國這頭睡獅已經睡醒了。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陳淮這樣評價他:這不是一個個人的足跡,這是向世界昭示中華民族走向大海的宣言。 陸小華:翟墨桅桿上高揚的五星紅旗,有力地告訴世人,中國人擁抱海洋的勇氣、豪情與胸懷。
頒獎辭:古老船隊的風帆落下太久,人們已經忘記了大海的模樣。六百年後,他眺望先輩的方向,直掛雲帆,向西方出發,從東方歸航。他不想征服,他只是要達成夢想——到海上去!一個人,一張帆,他比我們走得都遠!
7、割肝救子的暴走媽媽陳玉蓉:母愛齊天
事跡:陳玉蓉的兒子葉海濱13歲那年被確診為一種先天性疾病——肝豆狀核病變。這種肝病無法醫治,最終可能導致死亡。為挽救兒子的生命,陳玉蓉請求醫生手術將自己的肝移植給兒子。可是她患有重度脂肪肝,無法捐肝救子。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陳玉蓉從醫院出來後,當晚就開始了自己的減肥計劃——每天走10公里。在隨後的7個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個拳頭大的飯團;走破了四雙鞋子,腳上的老繭長了就剮,剮了又長。 當她再次去醫院檢查時,奇跡出現了:脂肪肝沒有了。醫生感嘆:「從醫幾十年,還沒有見過一個病人能在短短7個月內消除脂肪肝,更何況還是重度。」2009年11月3日,這對母子在武漢同濟醫院順利地進行了肝臟移植手術。她賦予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彭長城這樣評價她:她疾走的照片,強烈地震憾了我的心靈。這種姿態,如此心酸、如此美麗。 王曉暉:為了孩子,母親可以奉獻多少?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答案。陳玉蓉暴走七個月,樸素的母愛愈發沉甸。
頒獎辭:這是一場命運的馬拉松。她忍住飢餓和疲倦,不敢停住腳步。上蒼用疾病考驗人類的親情,她就捨出血肉,付出艱辛,守住信心。她是母親,她一定要贏,她的腳步為人們丈量出一份偉大的親情。
8、26年義務守護滇池環境的農民張正祥:勇者無敵
事跡:張正祥今年61歲。30多年來,他把心血都花在了滇池保護上。最多一周,他就會繞滇池一圈,檢查滇池的污染情況。繞滇池一周的長度是126公里。至今,張正祥已經繞滇池走了1000多圈。這12萬多公里的行走都是為了阻止對滇池的污染和破壞。 在過去的30多年裡,張正祥花光了所有積蓄,賣了家裡的養豬場。妻子無法忍受,離他而去。他的子女也經常受到不明身份人的恐嚇,小兒子因此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張正祥自己更是經常遭到毒打。2002年深秋,當張正祥去一家私挖私採的礦場拍照取證時,礦主的保鏢開著車就向他直沖過來,張正祥當即暈倒在地。兩個小時後,一場大雨把他澆醒。這次挨打,使其右眼失明,右眼眶骨折。不理解的人稱他為「張瘋子」。張正祥說:「不是我瘋了,是那些人瘋了。是那些人不知天高地厚了,瘋得只知道錢了。」 他用犧牲整個家庭的慘重代價,換來了滇池自然保護區內33個大、中型礦、採石場和所有采砂、取土點的封停。滇池的治理還在進行。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陳錫添這樣評價他:一個農民,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了保護滇池,他不惜犧牲全家的利益,更不惜付出骨髓身殘的代價,這精神何等寶貴! 濮存昕:面對貪婪、愚昧和兇殘的困境,他堅持信念,用勇敢不屈不撓的斗爭證明,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不是一句空話,他是中國真正的環保大使。
頒獎辭: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個,他把生命和滇池緊緊地綁在了一起。他是一個戰士,他的勇氣讓所有人膽寒,他是孤獨的,是執拗的,是雪峰之巔的傲然寒松。因為有這樣的人,人類的風骨得以傳承挺立。
9、給高原的盲童帶來光明的使者薩布利亞•坦貝肯(德國):光明心生
事跡:薩布利亞•坦貝肯,1970年出生於德國,12歲時雙目失明。「盲文無國界」組織的創始人。 在波恩大學求學期間,她發現藏文還沒有盲文,便借鑒其他語種盲文的開發經驗,在世界上第一個開發出藏盲文。1997年,薩布利亞到西藏旅行。她騎馬穿越西藏各地,發現這里的盲童少有接受教育的機會,便萌生了創辦西藏盲童學校的想法。 2000年11月,薩布利亞與西藏殘聯合作建立的盲人康復及職業培訓中心正式運作。到目前為止,先後有96名盲童在這里接受了日常生活技能培訓和藏、漢、英三種語言的盲文基礎教育,以及按摩、電腦、手工編織、做乳酪、美術等職業技能培訓。一般經過兩年的專門培訓,這些孩子都可以進入常規學校學習。一些盲童轉入常規學校後,成績非常優秀。 她為西藏盲人的教育和康復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並因此獲得2006年度中國政府頒發的「友誼獎」。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塗光晉這樣評價她:她是當代的普羅米修斯,雖然自己看不到光亮,卻給遠在異國他鄉的西藏盲童帶來了光明與希望。 王振耀:她讓我們看到了現代的白求恩!一個外國盲人能夠直接感受到藏族盲童的需求,這需要一種高尚的人道精神,更需要一種博愛的慈善情懷!
頒獎辭:她看不到世界,偏要給盲人開創一個新的天地。她從地球的另一邊來,為一群不相識的孩子而來,不企盼神跡,全憑心血付出,她帶來了光。她的雙眼如此明亮,健全的人也能從中找到方向。
10、「殲10」戰斗機總設計師宋文驄:壯志凌雲
事跡:國慶60周年大閱兵時,殲-10的颯爽英姿飛過天空,讓世界矚目。這是我國自行研製、具備當今世界先進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全天候戰斗機。隨著殲-10戰機的研製定型,我國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戰斗機設計技術。 宋文驄是殲-10戰機的總設計師,現任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首席專家、型號總設計師、自然科學研究員。 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我國提出要研製一種適合我國空軍2000年以後作戰環境的殲擊機,並列為國家重大專項,代號為「十號工程」。56歲的宋文驄,被國防科工委正式任命為殲-10飛機總設計師。 1998年3月23日,殲-10首飛成功。宋文驄喜極而泣,把自己的生日從3月26日改成了3月23日。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杜玉波這樣評價他:五十載春秋風華,二十年丹心鑄劍,他的心血和靈魂全部默默傾注給了共和國的藍天衛士,熔做了他的體,化作了它的魂。 紀寶成:終於,中國的藍天上翱翔著可以與先進國家水平媲美的戰斗之鷹,這是中國製造。他以赤子之心,蘊持偉力,鑄就祖國藍天的龍魂。
頒獎辭:少年傷痛,心懷救國壯志;中年發奮,澎湃強國雄心。如今,他的血液已流進鋼鐵雄鷹。青驥奮蹄向雲端,老馬信步小眾山。他懷著千里夢想,他仍在路上。
何東旭、陳及時、方招等勇救落水兒童的長江大學大學生群體榮獲特別獎。
事跡:2009年10月24日,長江大學文理學院的40多名同學結伴出遊,來到湖北荊州市寶塔河江段的江堤上野炊。下午2時左右,一些同學在長江邊遊玩時,突然發現兩個小男孩在江中掙扎。同學們迅速沖了過去,先救起了一個男孩。但是在救另一個男孩時並不順利。危急時刻,站在沙灘上的十多名同學趕緊手拉手組成人梯下水搭救,另一名少年也獲救。但是,由於水情復雜,加上學生們體力不支,最終搭起的人梯被沖垮了,很多學生落入江中。岸邊的同學們大聲呼救。附近的冬泳隊隊員聞聲趕來,相繼從水中救起6名大學生。而陳及時、何東旭、方招3人卻因救人後體力不支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獻出了年僅19歲的寶貴生命。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劉姝威這樣評價他們:他們用19歲的肩膀鑄造生命之梯,他們的行動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塗光晉:三個年輕生命的逝去和兩個孩子的生還,並不是簡單的生命風險交換,而是在修復和重構著健康社會應有的道德基石。 杜玉波:他們縱身一躍,劃出了人生最壯麗的弧線,他們奮力一舉,綻現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們用青春傳承了見義勇為,用無畏譜寫了一曲英雄的贊歌。 閻肅:挺胸踏濁浪,何懼生與死。至今江水上,清風滿襟袖。
頒獎辭:他們縱身一躍,劃出了人生最壯麗的弧線,他們奮力一舉,綻放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們用青春傳承了見義勇為,用無畏譜寫了一曲英雄的贊歌
內容很多,你好好看,希望對你有幫助!參考資料:摘自網路文庫 http://..com/question/149758620
㈢ 2010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都有誰
郭明義 王茂華 譚良才 孫水林 孫東林 劉麗 王偉 王萬青 孫炎明 才哇
㈣ 2010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例及頒獎詞
2010年度人物
1、錢偉長
2010感動中國(12張)——科學泰斗 錢偉長
頒獎辭:從義理到物理,從固體到流體,順逆交替,委屈不曲,榮辱數變,老而彌堅,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學,無名無利無悔,有情有義有祖國。
2、孫水林、孫東林——信義兄弟 頒獎辭:言忠信,行篤敬,古老相傳的信條,演繹出現代傳奇,他們為尊嚴承諾,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場悲情接力。雪夜裡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獨一個。雪落無聲,但情義打在地上鏗鏘有力。
3、才哇——康巴鐵漢 頒獎辭:對鄉親有最深的愛,所以才不眠不休,對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離不棄,鐵打的漢子,是廢墟上不倒的柱,不斷的梁。他沉靜的面孔,是高原上最悲壯的風景。
4、郭明義——雷鋒傳人 郭明義
頒獎辭:他總看別人,還需要什麼;他總問自己,還能多做些什麼。他捨出的每一枚硬幣,每一滴血都滾燙火熱。他越平凡,越發不凡,越簡單,越彰顯簡單的偉大。
5、王偉——舟曲之子 頒獎辭:大雨滂沱,沖毀了房屋淹沒了哭喊。妻兒需要你的肩膀,而人民更需要你的脊樑。五百米的距離,這個戰士沒有回家,那個最漆黑的夜晚,他留給自己一個永遠不能接起的電話,留給我們一種力量。 王萬青
6、王萬青——草原曼巴頒獎辭:隻身打馬赴草原,他一路向西,千里萬里,不再回頭,風雪行醫路,情系漢藏緣。四十載似水流年,磨不去他對理想的忠誠。春風今又綠草原,門巴的故事還會有更年輕的版本。
7、王茂華、譚良才——英雄翁婿頒獎辭:烈火是一場生死攸關的測試,生命是一道良知大愛的考驗,你們用果敢應戰,用犧牲作答!一對俠義翁婿,火海中三進三出,為人們講述了什麼是捨生忘死,人間摯愛。
8、何祥美——三棲尖兵 頒獎辭:百折不撓,百煉成鋼,能上九天,能下五洋,執著手中槍,百步穿楊,胸懷報國志,發憤圖強。百戰百勝,他是兵中之王!
9、劉麗——最美洗腳妹 頒獎辭:為什麼是她,一個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憊的肩膀。是內心的善良,讓她身上有聖潔的光芒。她剪去長發,在風雨里長成南國高大的木棉,紅碩的花朵,不是嘆息,是不滅的火炬。
10、孫炎明——警界保爾 頒獎辭:重犯監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命還要經歷更多風險。他抖擻精神,讓陽光碟機散鐵窗里的冰冷,他用微笑詮釋著什麼是工作,用堅強提示著什麼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樣的終點,他比我們有更多坦然。
◎《感動中國》2010年度人物特別獎特別獎:
1、海地中國維和人員 頒獎辭:中國人為和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那一刻,感動的不僅是中國,還有世界。
2、K165次列車乘務組英雄列車 頒獎辭:臨危不懼讓我們看到了工作態度,而臨危不亂讓我們看到了職業水準,正是這個團隊,成了奇跡創造者。
3、中國志願者 頒獎辭:也許我們已經習慣了志願者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更要習慣,您也是志願者當中的一個。在2010年不同的背景上,我們在玉樹、在舟曲、在世博、在亞運,在那些鮮為人知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志願精神在閃耀。我們把它轉變成一顆又一顆志願的心。屬於志願者的獎杯應該頒給太多太多的人,它屬於你,屬於我,屬於他。讓這個獎杯在人群中傳遞,在您的手中傳遞,就像一個邀請,你,也是志願者當中的一員。讓它,帶著我們的溫度,一個接一個地向下傳遞。
㈤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2010)
卓琳、宋文驄、薩布利亞•坦貝肯(德國)、張正祥、陳玉蓉、翟墨、李靈、沈浩、阿里帕•阿力馬洪、朱邦月!
2010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及頒獎詞
1、鄧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平凡至偉
事跡:1939年,卓琳與鄧小平相識相知,共結連理。革命戰爭期間,卓琳在槍林彈雨中緊緊跟隨鄧小平。從太行山到大別山,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解放後,鄧小平成為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卓琳在身後甘當無名英雄,相夫教子。 十年動亂中,卓琳又陪伴鄧小平在江西度過流放生活;1997年鄧小平逝世後,她親自赴港見證香港回歸,替小平同志完成遺願。那兩天,她徹夜未眠,非常高興。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她毅然把個人的10萬元積蓄捐給了災區人民。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陳淮這樣評價她:不動搖,一生不動搖,歷盡滄桑絕不動搖。不是因為她是誰的夫人,而是因為她是一個不可動搖的人。 陳小川:她默默地站在一位時代偉人背後,用堅定的信仰和深深的愛,支撐著偉人度過劫波,支持著偉人創造新時代。在近30年中國崛起的歷史記錄中,應該有她重重的筆墨。
頒獎辭:彩雲之南的才女,黃土高原上的瓊英。攜小平手五十八載,硝煙里轉戰南北,風雨中起落同隨。對她愛的人不離不棄,讓愛情變成了信念。她的愛向一個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堅定、溫暖與攙扶。
2、照顧殘疾家人20多年的退休工人朱邦月:一家之主
事跡: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臨終時,將兩歲的兒子以及懷著5個月身孕的妻子託付給他。朋友懇求的眼神讓朱邦月做了一個他至今未悔的決定:迎娶朋友的遺孀,並將朋友的兩個兒子養大。1986年5月,朱邦月單腿殘疾後病退。隨後,妻子和兩個兒子又都得了絕症——「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1991年,母子三人的病情開始加重,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靠單腿的朱邦月照料。每天起床後,朱邦月先裝上假肢,然後開始打掃衛生,洗米做粥,幫母子三人起床,幫他們洗臉刷牙,喂早飯。隨後,他還要上街買菜,為全家人准備午飯。傍晚,他要輪流給三個人擦洗身體。晚上,還得想著夜裡起床給他們逐一翻身。一晚上起床數次。這樣的日子,朱邦月過了近20年。但他始終堅持,因為他知道,他是一家人生命的燭光,點燃著一個家庭的希望。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易中天這樣評價他:一諾千金四十年,男兒俠義在雙肩。感天動地朱邦月,長駐真情在世間。 朱玉:這個最為普通的中國男人,以病殘之軀的微弱之火,照亮著在別人眼裡異常坎坷的生活,雖然生活艱難,但,此處依然有光明。
頒獎辭:這個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難,也凝聚了人間最真的情感。頭發花白,面帶微笑,這個溫和而堅定的老人,胸中盛滿四十年的艱難。他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他這雙肩膀,扛住了生命的重量。
3、多民族孤兒的媽媽阿里帕•阿力馬洪:母愛最真
事跡:從1963年收養鄰居家的3個孤兒開始,維吾爾族阿媽阿里帕又先後收養了漢、回、維吾爾、哈薩克4個民族的10餘個孤兒。為了不讓孩子們餓肚子,阿里帕的丈夫阿比包每天下了班就去幫人家打土塊。阿里帕則每天都要到菜市場撿別人不要的蔬菜。雖然家裡養了兩頭奶牛,但誰也不捨得喝奶,全部賣了換錢以支付孩子們的學費和購買生活必需品。2008年8月,操勞一生的阿比包病逝。子女們爭搶著贍養阿里帕老人。每到過年過節,孩子們都會回家團聚,180多口人圍在老人身邊。每當有孩子問:「阿媽,你對哪個孩子最好?」老人總會大笑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樣親!」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閻肅這樣評價她:手心手背都是肉,身前身後都是娃,星星伴著月亮笑,每天都迎來一片金燦燦的朝霞。 王曉暉:她溫暖的關愛沒有民族之分,沒有偏見之心。她把孩子們無助的眼神化作對世界的希望,把弱小心靈的惶恐撫平成面對塵世的從容。
頒獎辭: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開羽翼,撐起他們的天空。風霜飢寒,全都擋住,清貧勞累,一肩擔當。在她的家裡,水濃過了血,善良超越了親情。泉水最清,母愛最真。
4、小崗村群眾的貼心人沈浩:踐行信念
事跡:沈浩是安徽省財政廳派駐小崗村的選派幹部。他帶領村民辦工業、興商貿、科學種田,以市場經濟的頭腦發展種植、養殖和高效農業,發展農家樂生態旅遊。 2006年,小崗村躋身2005年度「全國十大名村」。2007年初,小崗村被授予安徽省鄉村旅遊示範點稱號。2006年底,沈浩任職三年屆滿即將離開。小崗村村民們在挽留沈浩的申請書上按滿了鮮紅的手印,請求沈浩帶領他們干三年。沈浩留下來了。又是三年的默默苦幹。 2009年,任期又將期滿。186名小崗村村民又在挽留沈浩的申請書上按下紅手印。這一次上天讓村民們的願望落空了。2009年11月6日,沈浩在小崗村臨時租住的房子內去世,年僅46歲。這一次,沈浩永遠留在了小崗村。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劉漢俊這樣評價他:你是一粒種子,深深地埋進這片多情的土地;你是一面旗幟,高高地飄揚在這希望的田野。你把人民捧在心裡,人民就把你舉過頭頂!站起來,你是一尊雕塑,倒下去,你是一座豐碑!
頒獎辭:兩任村官,六載離家,總是和農民面對面,肩並肩。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裡道路工廠和農田,對不住家中嬌妻幼女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紅手印,改變鄉村的命運;如今,他們再次伸出手指,鮮紅手印,顆顆都是他的碑文。
5、為留守兒童辦學的女大學生李靈:心靈放歌
事跡:2002年,李靈從河南省淮陽師范學院畢業。她回家後看到農村有大量留守兒童輟學在家,便萌生了在家鄉辦學的念頭。在父母和親朋的支持下,她用家裡20多萬元的積蓄辦起了周口淮陽許灣鄉希望小學。在學校,她是校長兼思想品德老師。在她的辛勤操勞下,這個學校有了7個班,300多名學生。由於所有學生學費全免,學校無力為學生購置教輔讀物和課外書籍。7年來,李靈為了辦學已經欠了8萬元的外債。 為了自己學校的孩子能坐在寬敞的閱覽室里看書閱讀,李靈趁著放暑假,向父親要了200元隻身來到鄭州。她買了一輛破舊三輪車,沿街收購各種書籍。烈日下,李靈騎著破三輪車穿街過巷,拿著秤一斤斤地回收舊書本。她用汗水載回了孩子們的「精神食糧」。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劉姝威這樣評價她:身旁是300多名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背後是那些在外打工父母們心中的掛念與寄託,這位鄉村女教師贏得眾人尊敬。 張瑞敏:為了孩子四處奔走,眼角有了皺紋,雙手不再細膩,但是她把愛與溫暖帶進了鄉村學校的課堂,她是讓全國人民尊敬的「80後最美鄉村女校長」。
頒獎辭:一切從零開始,從鄉村開始,從識字和算術開始。別人離開的時候,她留下來;別人收獲的時候,她還在耕作。她挑著孩子沉甸甸的夢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種子。她是八零後。
6、中國環球航海第一人翟墨:雲帆滄海
事跡:翟墨是個畫家。他原本與航海無緣。當他聽到紐西蘭航海家說,他航海大半輩子,都沒有碰到過中國人時。翟墨深受刺激。 2007年1月6日,翟墨從山東日照起航。他沿黃海、東海、南海出境,過雅加達、經塞席爾、好望角、巴拿馬,穿越莫三比克海峽、加勒比海等海域,橫跨印度洋、南大西洋、太平洋,經過了亞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的15個國家、地區和島嶼。他航行了二萬八千三百海里。2009年8月16日,他終於回到了日照,完成了中國首次無動力帆船環球航海。這兩年半,他歷經艱險,不斷地挑戰自身的艱險。 他路過拿破崙的流放地聖赫勒拿島。上岸後,他直奔拿破崙的墓地。墓地前的留言簿上沒有中文。翟墨寫下了這樣一句話:你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國是一頭睡獅,一旦睡醒,世界將為之而震動。這次我來,就是告訴你,中國這頭睡獅已經睡醒了。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陳淮這樣評價他:這不是一個個人的足跡,這是向世界昭示中華民族走向大海的宣言。 陸小華:翟墨桅桿上高揚的五星紅旗,有力地告訴世人,中國人擁抱海洋的勇氣、豪情與胸懷。
頒獎辭:古老船隊的風帆落下太久,人們已經忘記了大海的模樣。六百年後,他眺望先輩的方向,直掛雲帆,向西方出發,從東方歸航。他不想征服,他只是要達成夢想——到海上去!一個人,一張帆,他比我們走得都遠!
7、割肝救子的暴走媽媽陳玉蓉:母愛齊天
事跡:陳玉蓉的兒子葉海濱13歲那年被確診為一種先天性疾病——肝豆狀核病變。這種肝病無法醫治,最終可能導致死亡。為挽救兒子的生命,陳玉蓉請求醫生手術將自己的肝移植給兒子。可是她患有重度脂肪肝,無法捐肝救子。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陳玉蓉從醫院出來後,當晚就開始了自己的減肥計劃——每天走10公里。在隨後的7個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個拳頭大的飯團;走破了四雙鞋子,腳上的老繭長了就剮,剮了又長。 當她再次去醫院檢查時,奇跡出現了:脂肪肝沒有了。醫生感嘆:「從醫幾十年,還沒有見過一個病人能在短短7個月內消除脂肪肝,更何況還是重度。」2009年11月3日,這對母子在武漢同濟醫院順利地進行了肝臟移植手術。她賦予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彭長城這樣評價她:她疾走的照片,強烈地震憾了我的心靈。這種姿態,如此心酸、如此美麗。 王曉暉:為了孩子,母親可以奉獻多少?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答案。陳玉蓉暴走七個月,樸素的母愛愈發沉甸。
頒獎辭:這是一場命運的馬拉松。她忍住飢餓和疲倦,不敢停住腳步。上蒼用疾病考驗人類的親情,她就捨出血肉,付出艱辛,守住信心。她是母親,她一定要贏,她的腳步為人們丈量出一份偉大的親情。
8、26年義務守護滇池環境的農民張正祥:勇者無敵
事跡:張正祥今年61歲。30多年來,他把心血都花在了滇池保護上。最多一周,他就會繞滇池一圈,檢查滇池的污染情況。繞滇池一周的長度是126公里。至今,張正祥已經繞滇池走了1000多圈。這12萬多公里的行走都是為了阻止對滇池的污染和破壞。 在過去的30多年裡,張正祥花光了所有積蓄,賣了家裡的養豬場。妻子無法忍受,離他而去。他的子女也經常受到不明身份人的恐嚇,小兒子因此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張正祥自己更是經常遭到毒打。2002年深秋,當張正祥去一家私挖私採的礦場拍照取證時,礦主的保鏢開著車就向他直沖過來,張正祥當即暈倒在地。兩個小時後,一場大雨把他澆醒。這次挨打,使其右眼失明,右眼眶骨折。不理解的人稱他為「張瘋子」。張正祥說:「不是我瘋了,是那些人瘋了。是那些人不知天高地厚了,瘋得只知道錢了。」 他用犧牲整個家庭的慘重代價,換來了滇池自然保護區內33個大、中型礦、採石場和所有采砂、取土點的封停。滇池的治理還在進行。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陳錫添這樣評價他:一個農民,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了保護滇池,他不惜犧牲全家的利益,更不惜付出骨髓身殘的代價,這精神何等寶貴! 濮存昕:面對貪婪、愚昧和兇殘的困境,他堅持信念,用勇敢不屈不撓的斗爭證明,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不是一句空話,他是中國真正的環保大使。
頒獎辭: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個,他把生命和滇池緊緊地綁在了一起。他是一個戰士,他的勇氣讓所有人膽寒,他是孤獨的,是執拗的,是雪峰之巔的傲然寒松。因為有這樣的人,人類的風骨得以傳承挺立。
9、給高原的盲童帶來光明的使者薩布利亞•坦貝肯(德國):光明心生
事跡:薩布利亞•坦貝肯,1970年出生於德國,12歲時雙目失明。「盲文無國界」組織的創始人。 在波恩大學求學期間,她發現藏文還沒有盲文,便借鑒其他語種盲文的開發經驗,在世界上第一個開發出藏盲文。1997年,薩布利亞到西藏旅行。她騎馬穿越西藏各地,發現這里的盲童少有接受教育的機會,便萌生了創辦西藏盲童學校的想法。 2000年11月,薩布利亞與西藏殘聯合作建立的盲人康復及職業培訓中心正式運作。到目前為止,先後有96名盲童在這里接受了日常生活技能培訓和藏、漢、英三種語言的盲文基礎教育,以及按摩、電腦、手工編織、做乳酪、美術等職業技能培訓。一般經過兩年的專門培訓,這些孩子都可以進入常規學校學習。一些盲童轉入常規學校後,成績非常優秀。 她為西藏盲人的教育和康復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並因此獲得2006年度中國政府頒發的「友誼獎」。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塗光晉這樣評價她:她是當代的普羅米修斯,雖然自己看不到光亮,卻給遠在異國他鄉的西藏盲童帶來了光明與希望。 王振耀:她讓我們看到了現代的白求恩!一個外國盲人能夠直接感受到藏族盲童的需求,這需要一種高尚的人道精神,更需要一種博愛的慈善情懷!
頒獎辭:她看不到世界,偏要給盲人開創一個新的天地。她從地球的另一邊來,為一群不相識的孩子而來,不企盼神跡,全憑心血付出,她帶來了光。她的雙眼如此明亮,健全的人也能從中找到方向。
10、「殲10」戰斗機總設計師宋文驄:壯志凌雲
事跡:國慶60周年大閱兵時,殲-10的颯爽英姿飛過天空,讓世界矚目。這是我國自行研製、具備當今世界先進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全天候戰斗機。隨著殲-10戰機的研製定型,我國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戰斗機設計技術。 宋文驄是殲-10戰機的總設計師,現任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首席專家、型號總設計師、自然科學研究員。 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我國提出要研製一種適合我國空軍2000年以後作戰環境的殲擊機,並列為國家重大專項,代號為「十號工程」。56歲的宋文驄,被國防科工委正式任命為殲-10飛機總設計師。 1998年3月23日,殲-10首飛成功。宋文驄喜極而泣,把自己的生日從3月26日改成了3月23日。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杜玉波這樣評價他:五十載春秋風華,二十年丹心鑄劍,他的心血和靈魂全部默默傾注給了共和國的藍天衛士,熔做了他的體,化作了它的魂。 紀寶成:終於,中國的藍天上翱翔著可以與先進國家水平媲美的戰斗之鷹,這是中國製造。他以赤子之心,蘊持偉力,鑄就祖國藍天的龍魂。
頒獎辭:少年傷痛,心懷救國壯志;中年發奮,澎湃強國雄心。如今,他的血液已流進鋼鐵雄鷹。青驥奮蹄向雲端,老馬信步小眾山。他懷著千里夢想,他仍在路上。
㈥ 2010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科學泰斗錢偉長,
「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
「玉樹鐵漢」才哇,
「雷鋒傳人」郭明義,
「舟曲之子」王偉 ,
「草原曼巴」王萬青,
「英雄翁婿」王茂華、譚良才,三棲尖兵何祥美,
「最美」洗腳妹劉麗以
「警界保爾」孫炎明。
「感動中國」特別獎授予了三個群體,分別是:
在海地地震中遇難的八位維和英烈;
鐵道部K165次列車乘務組;
中國志願者群體
㈦ 2010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錢偉長:從義理到物理,從固體到流體,順逆交替,委屈不曲,榮辱數變,老而彌堅,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學!無名無利無悔,有情有義有祖國!
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言忠信,行篤敬,古老相傳的信條,演繹出現代傳奇。他們為尊嚴承諾,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場悲情接力。雪夜裡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獨一個。雪落無聲,但情義打在地上鏗鏘有力。
才哇:對鄉親有最深的愛,所以才不眠不休;對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離不棄。鐵打的漢子,是廢墟上不倒的柱,不斷的梁。他沉靜的面孔,是高原上最悲壯的風景。
郭明義:他總看別人,還需要什麼;他總問自己,還能多做些什麼。他捨出的每一枚硬幣、每一滴血都滾燙火熱。他越平凡,越發不凡;越簡單,越彰顯簡單的偉大。
王偉:大雨滂沱,沖毀了房屋淹沒了哭喊。妻兒需要你的肩膀,而人民更需要你的脊樑。五百米的距離,這個戰士沒有回家。那個最黑暗的夜晚,他留給自己一個永遠不能接起的電話,留給我們一種力量。
王萬青:隻身打馬赴草原,他一路向西,千里萬里,不再回頭。風雪行醫路,情系漢藏緣。四十載似水流年,磨不去他對理想的忠誠。春風今又綠草原,門巴的故事還會有更年輕的版本。
王茂華 譚良才:烈火是一場生死攸關的測試,生命是一道良知大愛的考驗,你們用果敢應戰,用犧牲作答!一對俠義翁婿,火海中三進三出,為人們講述了什麼是捨生忘死,人間摯愛!
何祥美:百折不撓,百煉成鋼,能上九天,能下五洋。執著手中槍,百步穿楊,胸懷報國志,發憤圖強。百戰百勝,他是兵中之王!
劉麗:為什麼是她?一個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憊的肩膀。是內心的善良,讓她身上有聖潔的光芒。她剪去長發,在風雨里長成南國高大的木棉,紅碩的花朵,不是嘆息,是不滅的火炬。
孫炎明:重犯監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命還要經歷更多風險。他抖擻精神讓陽光碟機散鐵窗里的冰冷,他用微笑詮釋著什麼是工作,用堅強提示著什麼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樣的終點,他比我們有更多坦然。
特別獎:
八位維和英烈:中國人為和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那一刻感動的不僅是中國。
K165次列車乘務組:臨危不懼讓我們看到了工作態度,而臨危不亂讓我們看到了職業水準,正是這個團隊,成了奇跡創造者。
中國志願者:也許我們已經習慣了志願者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更要習慣,您也是志願者當中的一個。在2010年不同的背景上,我們在玉樹、在舟曲、在世博、在亞運,在那些鮮為人知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志願精神在閃耀。我們把它轉變成一顆又一顆志願的心。屬於志願者的獎杯應該頒給太多太多的人,它屬於你,屬於我,屬於他。讓這個獎杯在人群中傳遞,在您的手中傳遞,就像一個邀請,你,也是志願者當中的一員。讓它,帶著我們的溫度,一個接一個地向下傳遞。
㈧ 2010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有誰
2010年
錢偉長 國家利益重於一切的科學泰斗
才哇 玉樹地震救災村幹部
郭明義 無償獻血達自身總血量10倍的「雷鋒傳人」
王偉 在舟曲泥石流中痛失5位至親的「舟曲之子」
王萬青 40多年紮根瑪曲的上海「草原曼巴(醫生)」
何祥美 超越身心極限練成全能的三棲尖兵
劉麗 資助上百個貧困學生的「最美洗腳妹」
孫炎明 真情感化、挽救誤入歧途靈魂的「警界保爾」
孫水林 孫東林 用生與死完成了一次「誠信接力」的「信義兄弟」
王茂華 譚良才 捨生忘死三入火海救人的「英雄翁婿」
特別獎 在海地地震中遇難的八位維和英烈;K165次列車乘務組;中國志願者群體
㈨ 2010年感動中國人物
2月11日晚上8點 CCTV1 直播
我查了一下 重播的時間:
2月12日 21:30 新聞頻道
2月13日 02:00 新聞頻道(年三十)
你可以自己到www.cctv.com去查下節目預告
你也可以上網看看啊
http://space.tv.cctv.com/article/ARTI1265706307199387
卓琳 平凡至偉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卓琳的頒獎詞:
彩雲之南的才女,黃土高原上的瓊英。攜小平手五十八載,硝煙里轉戰南北,風雨中起落同隨。對她愛的人不離不棄,讓愛情變成了信念。她的愛向一個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堅定、溫暖與攙扶。
宋文驄 壯志凌雲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宋文驄的頒獎詞:
少年傷痛,心懷救國壯志;中年發奮,澎湃強國雄心。如今,他的血液已流進鋼鐵雄鷹。青驥奮蹄向雲端,老馬信步小眾山。他懷著千里夢想,他仍在路上。
阿里帕·阿力馬洪 母愛最真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阿里帕的頒獎詞:
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開羽翼,撐起他們的天空。風霜飢寒,全都擋住,清貧勞累,一肩擔當。在她的家裡,水濃過了血,善良超越了親情。泉水最清,母愛最真!
薩布利亞·坦貝肯 光明心生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薩布利亞·坦貝肯的頒獎詞:
她看不到世界,偏要給盲人開創一個新的天地。她從地球的另一邊來,為一群不相識的孩子而來,不企盼神跡,全憑心血付出,她帶來了光。她的雙眼如此明亮,健全的人也能從中找到方向。
張正祥 勇者無敵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張正祥的頒獎詞:
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個,他把生命和滇池緊緊地綁在了一起。他是一個戰士,他的勇氣讓所有人膽寒,他是孤獨的,是執拗的,是雪峰之巔的傲然寒松。因為有這樣的人,人類的風骨得以傳承挺立。
陳玉蓉 母愛齊天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陳玉蓉的頒獎詞:
這是一場命運的馬拉松。她忍住飢餓和疲倦,不敢停住腳步。上蒼用疾病考驗人類的親情,她就捨出血肉,付出艱辛,守住信心。她是母親,她一定要贏,她的腳步為人們丈量出一份偉大的親情。
朱邦月 一家之主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朱邦月的頒獎詞:
這個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難,也凝聚了人間最真的情感。頭發花白,面帶微笑,這個溫和而堅定的老人,胸中盛滿四十年的艱難。他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他這雙肩膀,扛住了生命的重量。
沈浩 踐行信念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沈浩的頒獎詞:
兩任村官,六載離家,總是和農民面對面,肩並肩。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裡道路工廠和農田,對不住家中嬌妻幼女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紅手印,改變鄉村的命運;如今,他們再次伸出手指,鮮紅手印,顆顆都是他的碑文。
李靈 心靈放歌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李靈的頒獎詞:
一切從零開始,從鄉村開始,從識字和算術開始。別人離開的時候,她留下來;別人收獲的時候,她還在耕作。她挑著孩子沉甸甸的夢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種子。她是八零後。
翟墨 雲帆滄海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翟墨的頒獎詞:
古老船隊的風帆落下太久,人們已經忘記了大海的模樣。六百年後,他眺望先輩的方向,直掛雲帆,向西方出發,從東方歸航。他不想征服,他只是要達成夢想——到海上去!一個人,一張帆,他比我們走得都遠!
特別獎——何東旭、陳及時、方招等勇救落水兒童的大學生集體
他們縱身一躍,劃出了人生最壯麗的弧線,他們奮力一舉,綻現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們用青春傳承了見義勇為,用無畏譜寫了一曲英雄的贊歌。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 劉姝威這樣評價他們:
他們用19歲的肩膀鑄造生命之梯,他們的行動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塗光晉:三個年輕生命的逝去和兩個孩子的生還,並不是簡單的生命風險交換,而是在修復和重構著健康社會應有的道德基石。
杜玉波:他們縱身一躍,劃出了人生最壯麗的弧線,他們奮力一舉,綻現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們用青春傳承了見義勇為,用無畏譜寫了一曲英雄的贊歌。
閻肅:挺胸踏濁浪,何懼生與死。至今江水上,清風滿襟袖
㈩ 2010年感動中國的人的評選結果
據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記者王攀、許雪毅、王橙澄) 他們身份各異,經歷不同,但在過去的2010年裡,全球規模最大的網民群體「發掘」了他們的善良、堅韌、自強、信義、擔當,將他們推上了璀璨的歷史舞台。1月13日,由新華社發起的「中國網事·感動2010」年度網路人物評選結果出爐,中國網民用近200萬張選票選出了他們心目中的草根英雄。他們是:
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阿里木,他用滿是烤羊肉串味道的「辛苦錢」,資助上百名貧困生學文化;
「最美90後」鐵飛燕,她飛身跳河、勇救落水者,用微薄收入收養棄嬰;
「百年義渡」萬其珍一家四代,百餘年深山擺渡,風雨無阻,不取分文;
「背學兄弟」庄宏泉、庄匯泉,患病後,哥哥8年背著弟弟上學,不離不棄;
「拾荒老娘」於化玲,9年來她孤身一人在城市中拾荒,供兒子讀書;
農民工歌手「旭日陽剛」,翻唱歌曲《春天裡》,用質朴和真實感動了無數網友;
「尋人志願者」沈浩,憑一己之力,奔波於互聯網與現實交織的尋人旅途上,力助萬家團圓;
「中國好人」王文清,18年獻血超過8萬毫升,20年扶貧幫困累計捐資50萬元;
支教女老師蔡加芹,她和一群熱心網友幫助10個山裡娃參觀世博,看到山外五光十色的世界;
「袖珍人」董志軍,他僅有80厘米高,卻和同樣身患殘疾的女友演繹了一段動人的網路情緣。
10位當選者是從60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的,在13日於北京舉行的頒獎典禮上,他們獲得了「"中國網事·感動2010"年度人物」的稱號,並捧起了沉甸甸的獎杯。
在當天的頒獎典禮上,四川道孚大火15烈士被授予「中國網事·感動2010」年度網路人物評委會特別獎。2010年12月5日,四川省道孚縣鮮水鎮孜龍村呷烏溝發生山地灌叢草地火災,甘孜州軍分區獨立營的官兵奮勇滅火,其中15位官兵的腳步永遠停在了那條山溝之中。他們用行動詮釋了軍人的英雄本色。
事實上,平凡和真實是10位網路人物的共同特點,他們很多人還是第一次離開家鄉,來到首都北京;溫暖和力量是他們饋贈給社會的寶貴財富,因為他們的崇高和堅持,當代中國社會感受到了道德力量的偉大與光輝。
新華社社長李從軍在13日的頒獎典禮上書面致辭,向千千萬萬在默默無聞中為夢想、美德、信念而堅持的中國草根,和支持他們的中國網民,致以最誠摯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