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可知論名詞解釋
可知論——凡是認為思維與存在有同一性,即認為人的意識能夠正確認識客觀世界及其規律的哲學學說,就是可知論。
補充
對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方面的回答(思維與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不同看法,將哲學劃分為兩個派別,即可知論與不可知論。
可知論——凡是認為思維與存在有同一性,即認為人的意識能夠正確認識客觀世界及其規律的哲學學說,就是可知論。
不可知論——凡是認為思維與存在沒有同一性,即認為人的意識不能或不能徹底認識客觀世界及其規律的哲學學說,叫不可知論。
在哲學上,他們正確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們任然在尋求如何證實它們的東西,我們假定其中一種觀念為正確,那麼怎樣驗證是否正確才是問題的關鍵。
在哲學史上,不可知論者是很多的,如古希臘唯物主義哲學家德謨克里特、古希臘懷疑論者皮浪,17世紀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洛克、霍布斯,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家霍爾巴赫,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家康德,英國近代唯心主義哲學家休謨,中國古代思想家莊子等。
② 哲學上的可知論是什麼意思
可知論是說世界是可以認識的,堅持可知論的哲學家認為世界是可以為人所認識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而沒有不可認識之物。一切唯物主義者都是可知論者,堅持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是用來認識世界,改變世界的
③ 什麼叫「可知論」與「不可知論」
是。同一性是指兩種事物或多種事物能夠共同存在,具有同樣的性質。簡單點說就是同時存在,思維可以認識存在,存在又可以反映思維,思維與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也就是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分歧。
可知論和不可知論就是根據對哲學基本問題(也就是思維和存在的問題)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劃分的。
可知論是指世界是可以為人所認識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認識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認識的事物。 一切的唯物主義者都是可知論者。他們堅持物質第一性,意識的第二性。 徹底的唯心主義者也是可知論者,但他們堅持意識的第一性,物質第二性。(可知論是一條正確的世界觀。)
支持可知論的主要是唯物主義者和主觀唯心主義者,但兩者又有質的區別。唯物主義者持可知論主要是基於「一切皆有規律」和「物質不以意識為轉移」兩個理論歸結出來的。而主觀唯心主義者認為,世界的本源就是自己的意識,在自己的意識范圍內,世界當然是可知的。這實際上是不承認有未知世界。
否認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就是否認思維能否正確反映存在的問題,這屬於不可知論。客觀唯心主義者就比較強調不可知,不可知論是一種唯心主義的認識論,認為除了感覺或現象之外,世界本身是無法認識的。
④ 什麼是可知論
可知論是指世界是可以為人所認識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認識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認識的事物。 一切的唯物主義者都是可知論者。他們堅持物質第一性,意識的第二性。 徹底的唯心主義者也是可知論者,但他們堅持意識的第一性,物質第二性。
它是指世界上一切客觀體都可以接受科學研究,都可以被人認識的世界觀。與之相對的是不可知論。很多初學哲學的人沒把這個定義搞明白,比如前幾天,就有人在知道上提問:「既然宇宙是無限的,又是無限發展的,而人類總有滅亡之時,因此人類不可能徹底認清宇宙。顯然,可知論是錯誤的。」這就是錯誤地理解和應用了可知論。可知論認為一切客觀體都具有可知性,而不是認為人能夠遍知宇宙物質分布狀態、運動趨勢和運動規律。它強調的是認識的客體,而不是的認識主體和認識過程。
⑤ 唯物主義都是可知論
謝謝樓上的,在舊教材中找到了「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大多數哲學家,包括所有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和絕大多數唯心主義哲學家,都是可知論者,就是說,都承認客觀世界及其規律是可知的,都程度不同地對不可知論提出過批判。」現行教材和大綱解析中對這個問題並沒有詳細論述看來張俊芳老師在這個問題上講的是錯的(至少按照教材上是錯誤的),她一再強調「唯物主義不都是可知論,唯心主義不都是不可知論,這是我們選擇題必須要叫的準的」[[i] 本帖最後由 ooxx1981 於 2009-9-26 10:24 AM 編輯 [/i]]
⑥ 什麼是可知論
可知論是主張世界可以被認識的哲學學說,承認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可知論既有唯物
主義可知論,也有唯心主義可知論.不可知論否認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認為人們不能認識世界或者不能徹底認識世界。對不可知論最有力的駁斥是實踐
.
⑦ 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區別
可知論與不可知論最大的區別就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區別。
可知論是指凡是認為思維與存在有同一性,即認為人的意識能夠正確認識客觀世界及其規律的哲學學說,就是可知論。
唯物主義者是可知論者,其堅持物質第一性,意識的第二性。 徹底的唯心主義者也是可知論者,其堅持意識的第一性,物質第二性。
不可知論認為思維與存在沒有同一性,即認為人的意識不能或不能徹底認識客觀世界及其規律的哲學學說,叫不可知論。
不可知論斷言人的能力不能超出感覺經驗或現象的范圍,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及發展規律。許多流派從不可知論出發對科學真理的客觀性予以否定。排除認識世界的可能性或者排除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學理論。
(7)可知論擴展閱讀:
唯物主義,即唯物派,馬克思主義認為唯物主義是哲學兩大基本派別之一,它與唯心主義對立,在哲學基本問題上主張物質為第一性、精神為第二性,世界的本源是物質,精神是物質的投影和反映。
它是哲學里關於本體論的一種基本觀點。在意識與物質之間,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客觀世界在人腦中的反映,而客觀世界獨立於意識之外,主觀能動性區別於其它生命意識。
⑧ 什麼是可知論
可知論是指世界是可以為人所認識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認識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認識的事物。 一切的唯物主義者都是可知論者。他們堅持物質第一性,意識的第二性。 徹底的唯心主義者也是可知論者,但他們堅持意識的第一性,物質第二性。
它是指世界上一切客觀體都可以接受科學研究,都可以被人認識的世界觀。與之相對的是不可知論。很多初學哲學的人沒把這個定義搞明白,比如前幾天,就有人在知道上提問:「既然宇宙是無限的,又是無限發展的,而人類總有滅亡之時,因此人類不可能徹底認清宇宙。顯然,可知論是錯誤的。」這就是錯誤地理解和應用了可知論。可知論認為一切客觀體都具有可知性,而不是認為人能夠遍知宇宙物質分布狀態、運動趨勢和運動規律。它強調的是認識的客體,而不是認識主體和認識過程。在古代,人類的認知能力非常低下,因此不能正確認識「天狗吃月」,這並不表示天狗吃月不具可知性,它一直是可以被認識的。物質具有可知性,就好比金屬具有導電性,當外加電壓為一百萬伏特的時候,金屬中電流通過,當外加電壓為零伏特時,金屬中沒有電流,但無論有無外加電壓,它都是具有導電性的。所以,可知論是一條「正確」的世界觀。或許有朋友要問,神跡是否具有可知性?既然一切物質都具可知性,當然神跡也不例外。但是這里又有一個問題,什麼東西才叫神跡呢?有神論者解釋說,就是「無法用人的科學解釋的現象」。顯然,這一命題是和可知論是相悖的。所以,可知論是和有神論對立的世界觀。支持可知論的主要是唯物主義者和主觀唯心主義者,但兩者又有質的區別。唯物主義者持可知論主要是基於「一切皆有規律」和「物質不以意識為轉移」兩個理論歸結出來的。而主觀唯心主義者認為,世界的本源就是自己的意識,在自己的意識范圍內,世界當然是可知的。這實際上是不承認有未知世界。客觀唯心主義者就比較強調不可知,你到網路上提關於「上帝」的問題,客觀唯心主義者無法回答,於是說這是超物質世界之事,不是人的科學能夠解釋的。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上帝是靈異,沒有規律可言,或者說上帝是全能的,可以超越自然規律,所以,不能被認識。不可知論往往和神秘主義、有神論聯系在一起。
⑨ 什麼是可知論、
可知論
承認意識可以正確的反映事物,即物質和意識具有同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