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三農政策
擴展閱讀
陰陽先生5觀看完整版 2024-05-04 11:17:56

三農政策

發布時間: 2022-05-16 12:08:53

㈠ 三農政策和惠農政策

法律分析:三農政策是指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農業、農村和農民工作。2004年,在宏觀調控中注重加強農業,實行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保護和調動了農民積極性,農村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局面。糧食生產出現重要轉機,農民收入實現較快增長,農村改革邁出重大步伐,農村社會事業取得新的進展。這對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和保持社會穩定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法》

第三條 糧食是關系國計民生的特殊商品,國家堅持立足國內實現糧食基本自給的方針,國家實行宏觀調控下市場調節糧食生產、流通、消費活動的管理體制,保持全國糧食供求總量基本平衡和價格基本穩定。

第四條 國家建立供給穩定、儲備充足、調控有力、運轉高效、質量安全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第五條 糧食安全實行國家宏觀調控下的省級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

省級人民政府負責本區域糧食生產、流通、儲備和市場調控,保證糧食市場供應、維護糧食市場秩序、保障糧食質量安全等。

國家實行糧食安全考核問責制度,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制定。

第六條 國務院發展改革部門負責全國糧食總量平衡、宏觀調控,編制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研究提出糧食生產、流通、消費政策建議,擬定糧食進出口總量計劃並組織實施。

國家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研究提出全國糧食宏觀調控、總量平衡、糧食流通中長期規劃以及現代糧食流通產業發展戰略的建議,負責糧食流通的行業管理和指導,組織實施糧食流通政策措施,承擔全國糧食流通宏觀調控的具體工作、中央儲備糧的行政管理、糧食流通統計、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

國務院農業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指導糧食生產,組織落實促進糧食生產發展的政策措施,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高糧食生產水平。

國務院其他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與糧食安全有關的工作。

㈡ 2021兩會三農政策的最新消息是什麼

截止到2021年3月份,2021兩會三農政策的最新消息如下:

1、鄉村振興

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推薦鄉村振興,是三農工作重心的轉移,而現在國家鄉村振興局正式掛牌,對於鄉村振興實施,國家勢在必行。

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有效銜接的具體方式;如何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激發發展內生動力;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適度流轉,盤活農民土地財產權利,盤活鄉村建設用地資源等。

2、工作重心轉移

中央已經確定,對脫貧縣設立5年過渡期,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逐步實現資源支持向鄉村振興平穩過渡。這是穩健、科學的執政理念,將順暢推進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無縫對接。

而從目前已公布的政策文件和學者分析來看,平穩過渡至少要從三方面共同發力。鞏固脫貧成果,為平穩過渡「夯實地基」。拓展脫貧成果,為平穩過渡「添磚加瓦」。建立銜接機制,為平穩過渡「搭橋鋪路」。

3、大力推進技術賦能

2021兩會蘇寧張近東提出,要大力推進技術賦能,實現農村零售業態升級。農村消費市場有很大成長空間,隨著農民收入不斷增加,城鄉收入縮小,在脫貧攻堅目標完成後,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

鄉村消費市場進入新發展階段,建議升級品質,將鄉村商業消費作為主要方向,有利於發揮線上線下融合的大型零售企業引領和帶動作用,通過對農村小微零售企業的數字化賦能,引領帶動農村消費品質升級,充分釋放農村消費潛力。



4、農業人才下鄉計劃

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提出6項提案,內容涵蓋鄉村振興、「豬晶元」育種、生豬養殖產業轉型、綠領人才培育、農產品冷鏈物流和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鼓勵種業企業多種形式的國際合作「引技」、「引智」結合,獎勵跨行業跨國攻關「豬晶元」的緊缺人才。

繼續支持以家庭為核心的中小散戶適度養殖,鼓勵行業龍頭企業發揮帶動作用,幫助小散戶加快轉型升級。實施「農業人才下鄉」計劃,從產業、融資等方面給在鄉、返鄉創業的年輕人以幫扶。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加強冷鏈建設,以及鼓勵民營企業組織再造,以新商業文明促進轉型升級。

5、推動農產品源頭分級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建議,大范圍推動我國農產品的產地源頭分級,解決農產品出村進城「最初一公里」的問題,降低農產品產後損失率,提升農民收入。

推進農產品源頭分級可以大幅降低產後損失率,對小農戶的直接增收效應非常明顯。還認為新型電商在解決當下以及以後的農產品銷售問題、『最初一公里』,包括『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上,都將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就是關於2021兩會三農政策消息介紹了,在兩會召開期間,各個地區人大代表將會對三農問題提出實施計劃,因此大家要多關注兩會期間的主題,對於展開三農工作有很大的作用。

㈢ 新三農政策主要指什麼

法律分析:三農政策很多,所謂「三農」政策,是指農業、農村、農民這三個方面的相關政策,2020年,國家將繼續加大對「三農」的扶持。在十八大會議報告中特別強調,「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牢固樹立「重中之重」的戰略思想,對於做好新階段「三農」工作,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小康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大而有深遠的意義」。中央對農業農村政策的表述從之前的「支農」到「支農惠農」到「強農惠農」再到如今的「強農惠農富農」,可以看出國家對農業的重視提升到了發展戰略的第一位置。

法律依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

做好「三農」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工作必須完成的硬任務,適應國內外復雜形勢變化對農村改革發展提出的新要求,抓重點、補短板、強基礎,圍繞「鞏固、增強、提升、暢通」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確保順利完成到2020年承諾的農村改革發展目標任務。

㈣ 國家三農政策扶持項目有哪些

法律分析:一、補貼新政策。

農業補貼一直是我國農民十分關心的問題,2019年,國家根據以往經驗教訓,出台了一系列新的農作物補貼政策供農民參考,在新政策上,國家將針對大豆補貼,當然任何補貼都是提前申請,申請後農民可以享受,大豆補貼主要是內蒙古以及東北三省等地,補貼強度約為150塊錢畝,但一些地區稍微高一點,2019年,補貼范圍與之前大致相同,大米補貼也大致相同。

二、關於農民養老的新政策。

明年繳費政策會有變化,從明年起一次性補繳繳費政策將失效,所以農民朋友如果45歲了還沒有繳納保險金那就要抓緊了,第二,將農民的土地的新補貼項目的狀態,具體的補貼根據你的土地面積,三是養老保險繳費的方式改變,國內某些地方的人們減輕農民負擔不起繳納養老保險費,明年將能夠實現農村養老貸款,經濟困難的可以申請低息貸款養老保險待遇,等到60歲以後領取養老補貼,銀行可以適當扣除部分貸款發放剩餘的錢。

三、農業、農村和農民補貼新政策。

國家將在2019年對購房給予補貼,進入城市後,宅基地和耕地歸集體所有的國家給予3萬至5萬元補助,土地補償、房屋拆遷補償=宅基地面積補償價格x宅基地面積+房子重置價格。貧困家庭學生是接受技術教育,所有地區依照本法的實施減少國家的財政援助和學費政策,並制定減免學費和雜費,教育費用,生活津貼政策,貧困家庭應用技術學院的學生,根據標准對每個孩子每年補貼3000元。新型合作醫療的賠償范圍包括門診賠償、住院賠償和重病賠償。

四、三農政策重點扶持的項目。

十三五期間中央明確要大力支持和發展的行業並且設定了具體的發展目標,這些項目包括:生態循環農業、農產品加工業、農用機械和農用物資、有機農業/休閑觀光創意農業、農業服務業和農業服務業。

法律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金融服務「三農」發展的若干意見》 一、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機制改革。(一)分類推進金融機構改革。在穩定縣域法人地位、維護體系完整、堅持服務「三農」的前提下,進一步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積極穩妥組建農村商業銀行,培育合格的市場主體,更好地發揮支農主力軍作用。完善農村信用社管理體制,省聯社要加快淡出行政管理,強化服務功能,優化協調指導,整合放大服務「三農」的能力。研究制定農業發展銀行改革實施總體方案,強化政策性職能定位,明確政策性業務的范圍和監管標准,補充資本金,建立健全治理結構,加大對農業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中長期信貸支持。鼓勵大中型銀行根據農村市場需求變化,優化發展戰略,加強對「三農」發展的金融支持。深化農業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試點,探索商業金融服務「三農」的可持續模式。鼓勵郵政儲蓄銀行拓展農村金融業務,逐步擴大涉農業務范圍。穩步培育發展村鎮銀行,提高民營資本持股比例,開展面向「三農」的差異化、特色化服務。各涉農金融機構要進一步下沉服務重心,切實做到不脫農、多惠農。(銀監會、人民銀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部等按職責分工分別負責)

㈤ 三農,政策,指的是什麼

三農政策指的是:國家對農業、農村、農民的扶植政策。

應對農業發展問題,不僅要著眼於三農本身,而更應注重從「三農」之外即各自對立面採取對策。農業易相發展理論對於化解「三農」問題的意義在於對立統一、相互轉化的三個方面: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新型化、功能多元化及人本化;農村城鎮化及社區化、均等化、農場化;農民新型非農化、職業化。

拓展資料:

三農政策是指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農業、農村和農民工作。2004年,在宏觀調控中注重加強農業,實行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

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保護和調動了農民積極性,農村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局面。糧食生產出現重要轉機,農民收入實現較快增長,農村改革邁出重大步伐,農村社會事業取得新的進展。這對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和保持社會穩定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網路_三農政策

㈥ 2021年新三農政策主要指什麼

2021年新三農政策主要指,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發展,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增強縣域經濟發展活力,積極開拓農村市場,完善國家扶貧戰略和政策體系。
三農是指農村、農業和農民。
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發展。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示範社建設行動。加強合作社人員培訓,各級財政給予經費支持。將合作社納入稅務登記系統,免收稅務登記工本費。盡快制定金融支持合作社、有條件的合作社承擔國家涉農項目的具體辦法。
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建立穩定的農村文化投入保障機制,盡快形成完備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設、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
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民工技能培訓。有條件的地方可將失去工作的農民工納入相關就業政策支持范圍。落實農民工返鄉創業扶持政策,在貸款發放、稅費減免、工商登記、信息咨詢等方面提供支持。保障返鄉農民工的合法土地承包權益,對生活無著的返鄉農民工要提供臨時救助或納入農村低保。
增強縣域經濟發展活力。調整財政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對縣鄉財政的一般性轉移支付,逐步提高縣級財政在省以下財力分配中的比重,探索建立縣鄉財政基本財力保障制度。
積極開拓農村市場。支持流通企業與生產企業合作建立區域性農村商品采購聯盟,用現代流通方式建設和改造農村日用消費品流通網路,擴大農家店覆蓋范圍,重點提高配送率和統一結算率,改善農村消費環境。
完善國家扶貧戰略和政策體系。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制定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有效銜接辦法。實行新的扶貧標准,對農村沒有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低收入人口全面實施扶貧政策,盡快穩定解決溫飽並實現脫貧致富,重點提高農村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第三條 國家把農業放在發展國民經濟的首位。
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目標是建立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經濟體制,不斷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提高農業的整體素質和效益,確保農產品供應和質量,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農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縮小城鄉差別和區域差別,建設富裕、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逐步實現農業和農村現代化。

㈦ 國家三農政策是什麼呢

【法律分析】
三農政策是指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農業、農村和農民工作。應對農業發展問題,不僅要著眼於三農本身,而更應注重從「三農」之外即各自對立面採取對策。農業易相發展理論對於化解「三農」問題的意義在於對立統一、相互轉化的三個方面: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新型化、功能多元化及人本化;農村城鎮化及社區化、均等化、農場化;農民新型非農化、職業化。
【法律依據】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 一、充分認識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重要性緊迫性(一)堅持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為「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隨著我國人口增長、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趨緊,糧食產需仍將維持緊平衡態勢。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國際農產品市場供給不確定性增加,必須以穩定國內糧食生產來應對國際形勢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各地區各部門要始終綳緊國家糧食安全這根弦,把穩定糧食生產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前提,著力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堅持耕地管控、建設、激勵多措並舉,不斷鞏固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切實把握國家糧食安全主動權。(二)堅持科學合理利用耕地資源。耕地是糧食生產的根基。我國耕地總量少,質量總體不高,後備資源不足,水熱資源空間分布不匹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必須處理好發展糧食生產和發揮比較效益的關系,不能單純以經濟效益決定耕地用途,必須將有限的耕地資源優先用於糧食生產。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落實重要農產品保障戰略,進一步優化區域布局和生產結構,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科學合理利用耕地資源,防止耕地「非糧化」,切實提高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水平。(三)堅持共同扛起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責任。我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決定了必須舉全國之力解決14億人口的吃飯大事。各地區都有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責任和義務,糧食主產區要努力發揮優勢,鞏固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繼續為全國作貢獻;產銷平衡區和主銷區要保持應有的自給率,確保糧食種植面積不減少、產能有提升、產量不下降,共同維護好國家糧食安全。

㈧ 中央三農政策是哪三農

法律分析:三農,指農村、農業和農民。所謂"三農"問題,就是指農業、農村、農民這三個問題。研究三農問題目的是要解決農民增收、農業發展、農村穩定。實際上,這是一個居住地域、從事行業和主體身份三位一體的問題,但三者側重點不一,必須一體化地考慮以上三個問題。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關繫到國民素質、經濟發展,關繫到社會穩定、國家富強、民族復興。

法律依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第八條 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

(一)強化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制度保障。實行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鄉抓落實的農村工作機制,制定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的實施細則,嚴格督查考核。加強鄉村振興統計監測工作。2019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要結合本地實際,出台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績考核意見,並加強考核結果應用。各地區各部門要抓緊梳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強化工作舉措,確保2020年圓滿完成各項任務。

(二)牢固樹立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政策導向。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把落實「四個優先」的要求作為做好「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同政績考核聯繫到一起,層層落實責任。優先考慮「三農」幹部配備,把優秀幹部充實到「三農」戰線,把精銳力量充實到基層一線,注重選拔熟悉「三農」工作的幹部充實地方各級黨政班子。優先滿足「三農」發展要素配置,堅決破除妨礙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體制機制壁壘,改變農村要素單向流出格局,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流動。優先保障「三農」資金投入,堅持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優先保障領域和金融優先服務領域,公共財政更大力度向「三農」傾斜,縣域新增貸款主要用於支持鄉村振興。地方政府債券資金要安排一定比例用於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優先安排農村公共服務,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標准統一、制度並軌,實現從形式上的普惠向實質上的公平轉變。完善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頂層設計,抓緊研究出台指導意見和具體實施辦法。

(三)培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建立「三農」工作幹部隊伍培養、配備、管理、使用機制,落實關愛激勵政策。引導教育「三農」幹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倡導求真務實精神,密切與群眾聯系,加深對農民感情。堅決糾正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清理規范各類檢查評比、考核督導事項,切實解決基層疲於迎評迎檢問題,讓基層幹部把精力集中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上來。把鄉村人才納入各級人才培養計劃予以重點支持。建立縣域人才統籌使用制度和鄉村人才定向委託培養制度,探索通過崗編適度分離、在崗學歷教育、創新職稱評定等多種方式,引導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對作出突出貢獻的各類人才給予表彰和獎勵。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大力發展面向鄉村需求的職業教育,加強高等學校涉農專業建設。抓緊出台培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三農」工作隊伍的政策意見。

(四)發揮好農民主體作用。加強制度建設、政策激勵、教育引導,把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貫穿鄉村振興全過程,充分尊重農民意願,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激發和調動農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發揮政府投資的帶動作用,通過民辦公助、籌資籌勞、以獎代補、以工代賑等形式,引導和支持村集體和農民自主組織實施或參與直接受益的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強籌資籌勞使用監管,防止增加農民負擔。出台村莊建設項目簡易審批辦法,規范和縮小招投標適用范圍,讓農民更多參與並從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