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瑣陽
擴展閱讀

瑣陽

發布時間: 2022-05-18 05:49:14

1. 何為鎖陽,有什麼功效,如何鑒別假鎖陽

【葯 名】:鎖陽
【拼 音】:SUOYANG
【英文名】:SongariaCynomoriumHerb
【來 源】:為鎖陽科植物鎖陽的全草。
【功 效】:補腎潤腸。
【主 治】:治陽痿,尿血,血枯,便秘,腰膝痿弱。
【性味歸經】:甘,溫。①《本草衍義補遺》:"甘。"②《綱目》:"甘,溫,無毒。"③《本草求真》:"甘咸,性溫。"④《寧夏中草葯手冊》:"甘澀,溫。" 入肝、腎經。①《雷公炮製葯性解》:"入腎經。"②《玉楸葯解》:"入足厥陰肝經。"③《本草求真》:"入腎、大腸。"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入丸、散或熬膏。
【用葯忌宜】:^41F禁忌:①《本草從新》:「泄瀉及陽易舉而精不固者忌。」②《得配本草》:"大便滑,精不固,火盛便秘,陽道易舉,心虛氣脹,皆禁用。"
【別名】:瑣陽(《丹溪心法》)、不老葯(《國葯的葯理學》)、銹鐵棒(《新疆葯材》)、地毛球(《中葯志》)、黃骨狼(《寧夏中草葯手冊》)、鎖嚴子(《陝甘寧青中草葯選》)、羊鎖不拉(《內蒙古中草葯》)、耶爾買他格(維名)、烏蘭-告亞(蒙名)
【處方名】:鎖陽、不老葯
【商品名】:鎖陽。以粗壯、質硬、體重、斷面油潤者為佳。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新疆、甘肅、青海、內蒙古、寧夏等地。葯材主產甘肅、新疆、內蒙古。此外,寧夏、青海等地亦產。
【葯材的採收與儲藏】:春、秋採收,以春季采者為佳。
【拉丁名】:葯材HerbaCynomorii原植物CynomoriumsongaricumRupr.
【炮製方法】:挖出後除去花序,置沙灘中半埋半露,曬干即成。少數地區趁鮮時切片曬,除去泥土雜質,洗凈潤透,切片曬干。①《本草備要》:"酥炙。"②《本草述鉤元》:"取堅麗肥者,燒酒浸七次,焙七次。"
【考證】:出自《本草衍義補遺》;《輟耕錄》:"瑣陽,發起如筍,上豐下儉,鱗甲櫛比,筋脈連絡。土人掘取洗滌去皮,薄切曬干,以充葯貸,功力百倍於蓯蓉也。"
【生葯材鑒定】:乾燥全草,呈扁圓柱形或一端略細,長8~21厘米,直徑2~5厘米。表面紅棕色至深棕色,皺縮不平,形成粗大的縱溝或不規則的凹陷,有時可見三角形的鱗片,和有部分花序存在。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略顯顆粒性,棕色而柔潤。氣微香,味微苦而澀。鎖陽片為橫切或斜切成的厚約1厘米左右的片段,往往用繩穿串。以個肥大、色紅、堅實、斷麵粉性、不顯筋脈者為佳。顯微鑒定:莖橫切面:表皮多脫落,偶有殘存。木栓層為多列不規則形細胞。皮層與中柱界限不明顯。中柱維管束眾多,分布不規則,常數個相聚或單個散在,最外側維管束較小,本品薄壁細胞含澱粉粒。粉末:淡紅棕色。①澱粉粒單粒類球形或橢圓形,直徑5-27μm,臍點多星狀、三叉狀、十字狀,大粒層紋隱約可見;復粒由2-(-3)分粒組成。②薄壁細胞數個相連或破碎,胞腔內充滿棕色物,並含澱粉粒,用水合氯醛液透化後,澱粉粒溶解,棕色物中留下圓形痕跡。③網紋及螺紋導管直徑15-42μm,壁厚薄不勻,厚至22μm,導管分子短,有的長僅50μm,端壁多平截,有小的圓形穿孔。此外,有栓內層細胞、栓細胞及棕色塊。
【中葯化學成分】:含花色甙(Anthocyanin)、三萜皂甙和鞣質。全株含鞣質約21%,另含三萜皂甙、花色甙(anthocyanin)及脯氨酸等多種氨基酸和糖類。並發現揮發性成分,經氣-質聯用鑒定了22個化合物,占總量的63%,其中主成分為棕櫚酸和油酸。
【中葯化學鑒定】:(1)取本品水浸出液1ml,加0.2%茚三酮乙醇溶液2-3滴,水浴中加熱3分鍾,溶液顯藍紫色(氨基酸反應)(2)薄層層析:取本品粉末1g,加水10ml,溫浸2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2ml,供點樣,另取脯氨酸、天門冬氨酸水溶液為對照,在硅膠H-CMC板上點樣後,以苯酚-水(75:25)為展開劑,在40℃烘箱中展層,干後噴0.2%茚三酮乙醇溶液,105℃加熱5分鍾顯色,樣品溶液色譜在與對照品溶液色譜的相應位置有相同的顏色的斑點。

2. 沙漠中生長的,頸部較長酷似蓯蓉的植物

瑣陽。鎖陽科 鎖陽屬,分布區域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

3. 干鎖陽的吃法拜託了各位 謝謝

每早、午、晚各食前服十餘茶匙,熱酒化服。

性味:味甘、性溫

歸經:歸腎經、肝經、大腸經

功能主治:補腎壯陽、益腸通便 ,腎虛陽痿、遺精早泄、下肢痿軟、虛人便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5g;或入丸、散。

呈扁圓柱形,微彎曲,長5~15cm,直徑1.5~5cm。表面棕色或棕褐色,粗糙,具明顯縱溝及不規則凹陷,有的殘存三角形的黑棕色鱗片。體重,質硬,難折斷,斷面淺棕色或棕褐色,有黃色三角狀維管束。氣微,味甘而澀。

(3)瑣陽擴展閱讀

【食用禁忌】

1、陰虛火旺,脾虛泄瀉及實熱便秘者禁服鎖陽。鎖陽長期食用,亦可致便秘。

2、泄瀉及陽易舉而精不固者忌鎖陽。《本草從新》

3、大便滑,精不固,火盛便秘,陽道易舉,心虛氣脹,皆禁用鎖陽。《得配本草》

鎖陽是生長於我國西北地區的野生肉質植物,除了我國外,在中亞、伊朗、蒙古也有分布。鎖陽無葉綠素,身體顏色一般為紅棕色,大部分生於荒漠草原,所以鎖陽的大部分身體面積埋於沙中。鎖陽根莖呈直立圓柱狀,埋於沙中的根莖有細小的須根,葯用價值較高。

4. 鎖陽是葯食同源嗎

鎖陽,中葯名。為鎖陽科植物鎖陽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的乾燥肉質莖。分布於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等地。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之功效。常用於腎陽不足,精血虧虛,腰膝痿軟,陽痿滑精,腸燥便秘。
功效
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
主治
用於腎陽不足,精血虧虛,腰膝痿軟,陽痿滑精,腸燥便秘。
相關配伍
治陽弱精虛,陰衰血竭,大腸燥涸,便秘不運:瑣陽三斤。清水五斗,煎濃汁兩次,總和,以砂鍋內熬膏,煉蜜八兩收成,入磁瓶內收貯,每早、午、晚各食前服十餘茶匙,熱酒化服。(《本草切要》)
用法用量
5~10g。
這是一味中葯不能葯食同源。

5. 鎖陽發現在那個朝代

鎖陽始載於《本草衍義補遺》,該書作者是朱丹溪,是元代著名醫學家。可見鎖陽被記入書冊,是在元朝。


鎖陽:

【別名】瑣陽、不老葯、銹鐵棒、地毛球、黃骨狼、鎖嚴子

【性味】甘,溫。

【歸經】歸脾、腎、大腸經。

【功能主治】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用於腰膝痿軟,陽痿滑精,腸燥便秘。

【用法用量】5~9g。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

鎖陽,中葯名。為鎖陽科植物鎖陽Cynomorium songaricumRupr.的乾燥肉質莖。分布於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等地。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之功效。常用於腎陽不足,精血虧虛,腰膝痿軟,陽痿滑精,腸燥便秘。

6. 中草葯鎖陽有幾個名字,它的葯性和功能有哪些。請朋友們幫忙

鎖陽又叫瑣陽,不老葯,銹鐵棒,地毛球,黃骨狼,鎖嚴子,羊鎖不拉,耶爾買他格等,性味甘、溫,有補腎潤腸的功效,主治陽痿,尿血,血枯便秘,腰膝痿弱等症。

7. 瑣陽的選方

①治痿:黃柏半斤(酒炒),龜板四兩(酒炙),知母二兩(酒炒),熟地黃、陳皮、白芍各二兩,瑣陽一兩半,虎骨一兩(炙),乾薑半兩。上為末,酒糊丸,或粥丸。
(《丹溪心法》虎潛丸) ②治陽弱精虛,陰衰血竭,大腸燥涸,便秘不運:瑣陽三斤。
清水五斗,煎濃汁二次,總和,以砂鍋內熬膏,煉蜜八兩收成,入磁瓶內收貯,每早、午、晚各食前服十餘茶匙,熱酒化服。
(《本草切要》) ③治腎虛遺精,陽痿:鎖陽、龍骨、蓯蓉、桑螵蛸、茯苓各等分。
共研末,煉蜜為丸,每服三錢,早晚各一次。
(《寧夏中草葯手冊》) ④治陽痿,早泄:鎖陽五錢,黨參、山葯各四錢,覆盆子三錢。
水煎服。
(《陝甘寧青中草葯選》) ⑤治老年氣弱陰虛,大便燥結:鎖陽、桑椹子各五錢。
水煎取濃汁加白蜂蜜一兩,分兩次服。
(《寧夏中草葯手冊》) ⑥治泌尿系感染尿血:鎖陽、忍冬藤各五錢,茅根一兩。
水煎服。
(《寧夏中草葯手冊》) ⑦治胃潰瘍:鎖陽、珠芽蓼各三錢。
水煎服。
⑧治消化不良:鎖陽五錢。
水煎服。
⑨治白帶:鎖陽五錢,沙棗樹皮三錢。
水煎服。
(⑦方以下出《陝甘寧青中草葯選》) ⑩治二度子宮下垂:鎖陽五錢,木通三錢,車前子三錢,甘草三錢,五味子三錢,大棗三個。
水煎服。
⑾治胃痛,胃酸過多:鎖陽四兩,寒水石(煅)五兩,紅鹽一錢,龍膽草一兩,冰糖十兩。
共為細末,每服三錢。
⑿治心臟病:鎖陽,冬季採集後用豬油(或奶油)炸後,經常沖茶服,二十日為一療程。
(⑩方以下出《中國沙漠地區葯用植物》)

8. 瑣陽的功用主治

補腎潤腸。治陽痿,尿血,血枯便秘,腰膝痿弱。
①《本草衍義補遺》:補陰氣。治虛而大便燥結用。
②《綱目》:潤燥養筋。治痿弱。
③《本草原始》:補陰血虛火,興陽固精,強陰益髓。
④《內蒙古中草葯》:治陽痿遺精,腰腿酸軟,神經衰弱,老年便秘。

9. 鎖陽是中葯嗎

中葯名稱鎖陽別名瑣陽、不老葯、銹鐵棒、地毛球、黃骨狼、鎖嚴子、羊鎖不拉用於腎陽不足,精血虧虛,腰膝痿軟,陽痿滑精,腸燥便秘

10. 鎖陽長得什麼樣

鎖陽,中葯名。為鎖陽科植物鎖陽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的乾燥肉質莖。分布於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等地。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之功效。常用於腎陽不足,精血虧虛,腰膝痿軟,陽痿滑精,腸燥便秘。
相關配伍
治陽弱精虛,陰衰血竭,大腸燥涸,便秘不運:瑣陽三斤。清水五斗,煎濃汁兩次,總和,以砂鍋內熬膏,煉蜜八兩收成,入磁瓶內收貯,每早、午、晚各食前服十餘茶匙,熱酒化服。(《本草切要》)
用法用量
5~10g。
炮製
一、 採集加工
春季採挖,除去花序,切段,曬干。
二、炮製方法
洗凈,潤透,切薄片,乾燥。
植物特徵
多年生肉質寄生草本,無葉綠素,全株紅棕色,高15-100厘米,大部分埋於沙中。寄生根根上著生大小不等的鎖陽芽體,初近球形,後變橢圓形或長柱形,徑6-15毫米,具多數須根與脫落的鱗片葉。莖圓柱狀,直立、棕褐色,徑3-6厘米,埋於沙中的莖具有細小須根,尤在基部較多,莖基部略增粗或膨大。莖上著生螺旋狀排列脫落性鱗片葉,中部或基部較密集,向上漸疏;鱗片葉卵狀三角形,長0.5-1.2厘米,寬0.5-1.5厘米,先端尖。
肉穗花序生於莖頂,伸出地面,棒狀,長5-16厘米、徑2-6厘米;其上著生非常密集的小花,雄花、雌花和兩性相伴雜生,有香氣,花序中散生鱗片狀葉。雄花:花長3-6毫米;花被片通常4,離生或稍合生,倒披針形或匙形,長2.5-3.5毫米,寬0.8-1.2毫米,下部白色,上部紫紅色;蜜腺近倒圓形,亮鮮黃色,長2-3毫米,頂端有4-5鈍齒,半抱花絲;雄蕊1,花絲粗,深紅色,當花盛開時超出花冠,長達6毫米;花葯丁字形著生,深紫紅色,矩圓狀倒卵形,長約1.5毫米;雌蕊退化。雌花:花長約3毫米;花被片5-6,條狀披針形,長1-2毫米,寬0.2毫米;花柱棒狀,長約2毫米,上部紫紅色;柱頭平截;子房半下位,內含1頂生下垂胚珠;雄花退化。兩性花少見:花長4-5毫米;花被片披針形,長0.8-2.2毫米,寬約0.3毫米;雄蕊1,著生於雌蕊和花被之間下位子房的上方;花絲極短,花葯同雄花;雌蕊也同雌花。果為小堅果狀,多數非常小,1株約產2-3萬粒,近球形或橢圓形,長0.6-1.5毫米,直徑0.4-1毫米,果皮白色,頂端有宿存淺黃色花柱。種子近球形,徑約1毫米,深紅色,種皮堅硬而厚。花期5-7月,果期6-7月。
生長環境
產於新疆(准噶爾盆地、吐魯番盆地、塔里木盆地、阿爾泰山地、天山山地等)、青海(柴達木盆地等)、甘肅(民勤、金塔、武威、張掖、酒泉等)、寧夏(銀北)、內蒙古(錫林郭盟西北部、烏蘭察布盟北部、巴彥淖爾盟、伊克昭盟西北部、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等)、陝西(榆林等地)等省區。生於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與荒漠地帶的河邊、湖邊、池邊等生境且有白刺、批把柴生長的鹽鹼地區。中亞、伊朗、蒙古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