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作者
擴展閱讀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作者

發布時間: 2022-06-22 23:20:12

Ⅰ 名人名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作者是誰

名人名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作者是:

劉彝

〔公元1017年--1086年〕字執中,福州人。生於宋真宗天禧元年,卒於哲劉彝宗元佑元年,年七十歲。幼從胡瑗學。登慶歷進士第,調高郵簿,移朐山令。凡所以惠民者,無不至;邑人紀其事,目曰治范。神宗時,除都水丞。尋知處州。俗尚巫鬼,不事醫葯。彝著正俗方以訓,斥淫巫使易為醫,俗遂變。加直史館,知桂州。坐貶均州團練副使。元佑初,(公元一o八六年)復以都水丞召還,病卒於道。彝著有七經中議一百七十卷,明善集三十卷,居陽集三十卷,均《宋史本傳》並傳於世。

Ⅱ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作者是什麼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中,原著作者劉彝(《畫旨》)。

這話到底是誰說的,在網上查了一下,有很多說法:一種說是杜甫,杜甫在《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中這樣的句子: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二說是明末畫家董其昌的《畫禪室隨筆》卷二○畫訣中:「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立成鄄鄂。」




白話譯文

紈絝子弟不會餓死,讀書人倒大多誤了前程。

丈人您試靜聽,請容許我這卑賤的人把事情說清。

從前我杜甫還是青年的時候,早就充當了有用的觀國之賓。

讀書超過一萬卷,拿起筆寫文章好似通神。

辭賦估計可以比美揚雄,詩歌看來與曹植接近。

李邕要求見面,王翰願意結鄰。

那時候我自以為才學相當傑出,很快會做大官登上要路之津。

要使皇帝像堯舜,要重新使風俗厚淳。

不料我的理想遭受冷落,雖沒有隱逸卻只能漫步歌吟。

騎了十三年的毛驢,旅居寄食在繁華如春的京城。

早晨去敲開富兒的大門,傍晚追隨肥馬的後塵。

喝一杯剩酒,吃一塊冷肉,到處使我深藏悲哀酸辛。

皇上不久下詔書徵召,忽地里我想到壯志能伸。

Ⅲ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作者是誰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作者是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上海松江人。董其昌出身貧寒之家,但在仕途上春風得意,青雲直上。

公元1589年,(萬曆十七年)三十四歲的董其昌舉進士,開始了他此後幾十年的仕途生涯。當過編修、講官,後來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太子太保等職。他對政治異常敏感,一有風波,他就堅決辭官歸鄉,幾次反復起用。

主要成就

董其昌作畫強調,使綺麗多姿的山水顯得有些捉襟見肘的色彩。但是他兼長書法、詩文,每每繪完山水,題以詩文,簇簇如行蠶,閃閃如迅霆飛電,全圖詩、書,畫相映成趣,和諧一致,更富有抒情意境。董氏的創作,因而成為文人畫追求意境的典範。

董其昌的書法,吸收古人書法的精華,但不在筆跡上刻意模仿,兼有「顏骨趙姿」之美。董的書法以行草書造詣最高,他對自己的楷書,特別是小楷也相當自負。他的書法綜合了晉、唐、宋、元各家的書風,自成一體,其書風飄逸空靈,風華自足。

Ⅳ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作者是誰

原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原文出處:

明朝,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卷二》中有「昔人評大年畫,謂得胸中萬卷書。更奇,又大年以宗室不得遠游,每朝陵回,得寫胸中丘壑,不行萬里路,不讀萬卷書,欲作畫祖,其可得乎?」

譯:以前有人評價大年的畫,說他胸中有萬卷書。更神奇的是,大年因為宗室不能出遊,都要回來。才能寫出心中丘壑,不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想做畫能畫得出來嗎?

(4)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作者擴展閱讀:

一種說是杜甫,杜甫在《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中這樣的句子: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形容博覽群書,把書讀透,這樣落實到筆下,運用起來就會得心應手。

二說是清代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五:「《眼鏡銘》:『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有耀自他,我得其助』」。意思是閱讀了萬卷(很多)的書,行走過萬里(很長)的路,有拿出來炫耀的自然是他人,(我不拿它來炫耀)我通過它受益良多。

三說是清代錢泳的《履園叢話》中:「『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二者不可偏廢。」出自清代錢泳的《履園叢話》。意思是既要重視書本知識,也要重視社會實踐,或者說必須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Ⅳ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作者是誰

董其昌。明朝,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卷二》中有「昔人評大年畫,謂得胸中萬卷書。更奇,又大年以宗室不得遠游,每朝陵回,得寫胸中丘壑,不行萬里路,不讀萬卷書,欲作畫祖,其可得乎?」

(5)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作者擴展閱讀

萬卷原指:皇帝的試卷,讀萬卷書意為:讀書為了進京趕考,金榜題名。行萬里路意為:走入仕途,為皇帝辦事。

現解釋為:讀萬卷書:是指要努力讀書,讓自己的才識過人。行萬里路:是指讓自己的所學,能在生活中體現,同時增長見識,也就是理論結合實際,學以致用。

【示例】如果說讀萬卷書為了金榜題名,

那麼行萬里路,就是大展宏圖,學為所用。

所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成為學子的信條!

Ⅵ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出自哪裡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明朝董其昌的名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僅僅是能夠讓我們增長見識和胸襟的事情,更是我們人生中可以擁有的最大財富。
讀萬卷書:是指要努力讀書,讓自己的才識過人。

行萬里路:是指讓自己的所學,能在生活中體現,同時增長見識,也就是理論結合實際,學以致用。

原文出處:

明朝,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卷二》中有「昔人評大年畫,謂得胸中萬卷書。更奇,又大年以宗室不得遠游,每朝陵回,得寫胸中丘壑,不行萬里路,不讀萬卷書,欲作畫祖,其可得乎?」

譯:以前有人評價大年的畫,說他胸中有萬卷書。更神奇的是,大年因為宗室不能出遊,都要回來。才能寫出心中丘壑,不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想作畫能畫得出來嗎?
有關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名言

1、讀書是學習,使用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毛澤東

2、人類所需要的知識有三:理論、實用、鑒別。——亞里士多德

3、一個人,只有在實踐中運用能力,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小塞涅卡

4、讀書若未能加以應用,所讀的書等於廢紙。——華盛頓

5、在世界的進步中,起作用的不是我們的才能,而是我們如何運用才能。——布雷斯福德·羅伯遜

Ⅶ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誰寫的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中,原著作者劉彝(《畫旨》)。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話到底是誰說的,在網上查了一下,有很多說法:

一種說是杜甫,杜甫在《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中這樣的句子: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二說應該是明代書畫家董其昌寫的,《畫禪室隨筆——卷二》畫訣中:「畫家六法,一氣韻生動。氣韻不可學,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學得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立成鄄鄂。」

Ⅷ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誰寫的名言

01
董其昌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明朝董其昌的名言。原文出處: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卷二》中有「昔人評大年畫,謂得胸中萬卷書。更奇,又大年以宗室不得遠游,每朝陵回,得寫胸中丘壑,不行萬里路,不讀萬卷書,欲作畫祖,其可得乎?」

孔子非常重視實踐在學習中的作用,並通過周遊列國治國安邦來印證所學。李時珍、徐霞客、馬可波羅、達爾文、哥倫布都是靠「行路」寫出了宏偉巨著或取得重大發現。可見,「行萬里路」較「讀萬卷書」要重要得多。
把「讀書」與「行路」關系作個比喻:「讀萬卷書」好比人們通過一個窗口看到了知識和能力的金山,但要想真正得到知識和能力這個金山,還要靠走出門去「行萬里路」。

Ⅸ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作者是誰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作者是董其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意思:古代萬卷是指皇帝的試卷。讀書為了進京趕考,金榜題名。現比喻要努力讀書,讓自己的才識過人並讓自己的所學的知識,能在生活中體現,同時增長見識,理論結合實際,學以致用。
出自明·董其昌《畫旨》:「畫家六法,一曰『氣韻生動』。『氣韻』不可學,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學得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成立郛郭,隨手寫去,皆為山水傳神。」
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後期大臣、書畫家。正如李志敏所說:「主張學古變古,但在書法神韻問題上的迷信觀念,卻比古人尤有過之」。
萬曆十七年,考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一度擔任皇長子朱常洛的講官。歷任湖廣提學副使、福建提學副使、河南參政,因病辭職。泰昌元年(1620年),明光宗朱常洛繼位,授太常少卿、國子司業,參修《明神宗實錄》。天啟五年(1625年),出任南京禮部尚書,因事辭官。崇禎五年(1632年),出任太子詹事。崇禎七年(1634年),回歸鄉里。崇禎九年,去世,謚號「文敏」。
造句:
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行路方式,我們總會到達心中所想的彼岸的!
2、「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名言,給了我深深的啟示,並使我受益匪淺。
3、老師對我們說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要做井底之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