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印巴關系
擴展閱讀
日本電影的字母數字 2024-04-30 09:42:15
外國出軌女人的電影 2024-04-30 09:35:32
法國啄木鳥資源 2024-04-30 09:35:13

印巴關系

發布時間: 2022-08-17 14:24:55

㈠ 如何看待印巴關系

巴基斯坦與中國關系變化分為兩個階段,中國剛建國時,巴國完全走親美路線,與中國關系並不是很好,但是也絕非很壞,巴國一直在舉棋不定的搖擺中。
60年代,巴國親眼目睹了中國是如何以「數萬邊防軍」即痛擊印度的,就此發生轉變。
70年代,在第二次印巴之戰以後,美國第一個拋棄了被他稱作「亞洲最好的朋友」的巴基斯坦。為了拉攏當時投報在前蘇聯懷里的印度,美國軍方以各種名義拖延、暫扣了應該迅速交給巴基斯坦的武器裝備,而印度采購了大批前蘇聯的先進戰斗機,徹底把巴基斯坦擊敗,取得了制空權。此時巴基斯坦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世界孤兒」,巴國一個政府資深人士對總統說:「我們已經被世界所拋棄」。
此時對於印度來說簡直是「天下掉下的林妹妹」的好事。東巴最終被迫獨立,眼看印度吞並巴基斯坦已經成為可能,巴國有限的抵抗力量從空戰開始就被印度打垮了。
但是就在印度做著「分裂東巴,收復巴國」美夢之際,一個貧窮但是很大的國家突然站在了巴基斯坦背後,巴國就此開始與中國增加密切交往。從以往的「美國西方溝通平台」轉換為中國一個友好國家,獲得了中國製造的「殲6、7」戰斗機,特別是殲7戰斗機進入巴基斯坦以後。使得猖狂的印度空軍接連遭受了重大損失。
巴國就此一直把殲7作為「守衛首都上空的衛士」來看待,綽號為「空中哨兵」。而此時並巴國內部開始一場翻天覆地的「大反思」行動,新政府上台,就改變原有的一邊倒美的政策,轉向投入中國懷抱。
巴國政治家的座右銘:任何時候如果相信了美國等於選擇了被拋棄。在巴國分析中,中國對比西方對於巴國最大的優越性是「中國是中共領導的國家」,是一個傳襲制度的國家,可以穩固堅持至少50-100年以上的外交策略,不同於美國幾乎更換一個總統就會出現新的衡量朋友的標准。這對於巴基斯坦恰恰太重要了。
蘇聯入侵阿富汗以後,巴國感到十分緊張,畢竟蘇聯紅軍不可一世,因此巴國與中國關系更加緊密。而美國此時正欲藉助中國來遏制前蘇聯。巴國果斷建立了一條通往阿富汗抵抗軍的道路,美國出錢、中國提供武器、巴國負責運輸到抵抗者手裡,最終導致了前蘇聯鯨吞阿富汗計劃徹底破產。
80-90年代前期,美國更換了首腦,開始採用軟手段對華進行內部分化,最終導致了「北京之春」,而美國隨後在聯合國大會公開提出要求全世界制裁中國。此時是巴國抉擇的分水嶺。依據退役的中央情報局官員偌塔利回憶說:美國曾經以援助大批過剩軍事物資,部分新型戰斗機,以及不少於每年500萬美元的援助,要求巴國離開中國主動站立到「民主與自由」一邊。
巴國當時沒有給予直接回答,而美國則以默許形式開始對巴國出售F16戰斗機計劃。當聯大決定對華實施制裁性投票之際,巴國突然站起來(雖然弱小但是依舊鏗鏘)高聲回答:「我們堅決反對制裁中國,這是毫無理由的干涉國家主權」,這就是聯大制裁中國問題議案的第一張反對票。結果巴國迎來了美國風暴般的軍事、經濟、外交制裁。

㈡ 印巴沖突的原因。

克什米爾問題--印巴沖突的由來
半個多世紀以來,印巴關系時緊時緩,雙方在克什米爾地區的武裝沖突幾乎從未中斷。兩國不斷交惡的原因,歸根到底是克什米爾問題。
克什米爾是「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的簡稱,位於印度、巴基斯坦、中國、阿富汗之間,面積約為19萬平方公里。克什米爾問題是「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造成的。

18世紀中葉,印度次大陸開始淪為英國的殖民地。二戰結束後,印度次大陸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獲得獨立。1947年6月,英國最後一任駐印度總督蒙巴頓提出了把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的「蒙巴頓方案」。

根據「蒙巴頓方案」的規定,印度教徒居多數的地區劃歸印度,穆斯林佔多數的地區歸屬巴基斯坦。但對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卻規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決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獨立。當時,克什米爾地區77%的人口為穆斯林,他們傾向加入巴基斯坦; 克什米爾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願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後又傾向加入印度。因此,印巴分治時,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未能得到解決。

印、巴分治後不久,雙方為爭奪克什米爾主權於1947年10月在克什米爾地區發生大規模武裝沖突,即第一次印巴戰爭。1947年12月,印度將克什米爾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1948年8月和1949年1月,聯合國印巴委員會先後通過關於克什米爾停火和公民投票的決議,印巴均表示接受。1949年1月雙方正式停火,7月劃定了停火線。克什米爾分為印控區和巴控區,印巴分別在各自控制區內建立了地方政府。
2004年1月7日,在印控克什米爾的查謨市西北30公里靠近印巴實際控制線的傑納布河上,民間團體「印度青年之聲」的一名成員在向河中投放裝有糖果的盒子,希望這個盒子能漂到下游的巴基斯坦,把他們支持印巴對話和解的美好願望帶給巴基斯坦人民。

1953年8月,印巴兩國總理會談後發表聯合公報宣布,克什米爾爭端應通過克什米爾公民投票來解決。然而,1965年6月,印巴圍繞克什米爾問題爆發第二次戰爭。1971年12月,在因東巴基斯坦脫離巴基斯坦而爆發的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印度又佔了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部分土地。

1972年7月,印巴簽署了《西姆拉協定》,雙方同意在克什米爾地區尊重1971年雙方停火後形成的實際控制線。

為了解決克什米爾問題,印巴兩國領導人和部長級官員數次舉行會談,但一直沒能達成協議。1989年後,雙方在克什米爾地區不斷發生交火,兩國均蒙受巨大損失。

2003年11月23日,巴基斯坦總理賈邁利宣布,巴軍隊將從穆斯林的重要節日開齋節(26日)開始,在克什米爾印巴實際控制線的巴方一側實現單方面停火。24日,印度對這一建議表示歡迎,並於25日作出了積極回應。兩國軍方25日經磋商決定,自當天午夜起在克什米爾「國際邊境」、「實際控制線」和「錫亞琴實際接觸線」(印方稱為「實際地面位置線」)一帶實現停火。雙方同時表示,希望停火永久持續下去。>>

2005年4月7日,載滿乘客的公交車分別從克什米爾的印控區和巴控區雙向對開,這是近60年來印巴克什米爾地區之間的首次通車,開啟了印巴和平進程的新篇章。

2005年10月29日上午至10月30日凌晨,經過長時間的談判,巴印雙方在伊斯蘭堡達成協議,同意暫時開放克什米爾實控線5個檢查站,以允許兩邊的居民共同展開震後救援行動。

㈢ 求印巴沖突的歷史原因和現狀

印度是個宗教盛行的國家,教派門類繁多,民族矛盾由來已久。17世紀初英國人開始涉足南亞次大陸,英國殖民統治加深了印穆民族矛盾。印巴分治之前,國內黨派之間爭斗使民族矛盾進一步激化。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政府在決定印度民族獨立時繼續實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不顧民族感情,隨心所欲地劃定印巴兩國疆界,導致克什米爾問題懸而未決。半個世紀以來,克什米爾成了印巴兩國爭奪的焦點。印巴長期對峙局面難以改觀。
印巴克什米爾爭端可說是英國倉促撤離印度次大陸的一個悲劇性結果。印巴正式分立時,克什米爾邦的歸屬仍未確定,這就使得爭端有了產生的可能。克什米爾王公宣布加入印度後,由於土邦歸屬原則的不明確性,加之印度在土邦歸並問題上執行雙重標准,巴基斯坦因而拒絕承認加入有效。從根本上說,導致克什米爾爭端產生的原因是克什米爾在政治、安全方面對印巴兩國的極端重要性,雙方都不願放棄,或說是不能失去。
縱觀印巴兩國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矛盾紛爭,概括起來可分為三個主要方面:即克什米爾問題、恆河河水問題和東巴(今孟加拉國)問題。
第一、克什米爾問題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自治領宣布成立,領土包括西巴(今巴基斯坦國)和東巴(今孟加拉國)。位於巴基斯坦北部,印度、中國和阿富汗之間、戰略位置非常重要的克什米爾地區,有500萬人,其中77%是穆斯林,20%人口信奉印度教。據「蒙巴頓方案」規定:穆斯林佔多數的地區劃歸巴基斯坦,但對克什米爾地區的歸屬規定可由當地人民自由選擇。雙方爭執不下,於1947年10月發生武裝沖突。在聯合國的干預下,1949年元旦印巴停火,7月劃定停火線,印度占據了該地2/3地區和3/4的人口。1965年9月,印度利用該地緊張局勢,向巴基斯坦發動武裝進攻,遭到巴基斯坦的反擊,後通過聯合國調解,印巴又宣布停火。
第二、恆河河水爭端
印巴分治後,恆河上游歸印度,下游歸東巴,印方不顧巴方反對,在離恆河流入東巴邊界20千米處修築了一座大水壩,使恆河河水的的65%不能流入東巴,嚴重地影響了農田灌溉和居民用水。印巴雙方為此舉行過多次會談,均無結果。
第三、東巴問題
巴基斯坦自治領宣布成立時,東巴便是巴基斯坦領土的一部分。長期以來由於東巴是一塊和西巴相距幾千里之遙而且被印度三面環繞的「飛地」,其內政時常受到印度政府的干涉。1971年3月,印度議會通過了印度總理提出的關於「聲援東孟加拉人民」的提案,公開表示支持東巴基斯坦的分裂活動,公開干涉巴基斯坦的內政。11月出兵進犯東巴,12月又出兵侵略西巴,印巴戰爭全面爆發。印軍很快佔領東巴首府達卡,在聯合國的斡旋和干預下,印巴雙方簽定停火協議。後來前蘇聯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提出使印度對東巴軍事佔領及其傀儡政權合法化的提案,不久東巴宣布與巴基斯坦脫離關系,成立了獨立的孟加拉國。
印巴分治及三次大規模的武裝沖突使印巴兩國成了敵對國。長期以來,令人遺憾的是兩國都沒有採取溫和、剋制的和平方式來化解積怨甚深的矛盾。相反,時至今日,兩國仍將國民收入一大部分用於國防和核武器軍備競賽,這不但沒有緩和兩國之間的矛盾,反而使之愈演愈烈。國際社會對核武器試驗的經濟制裁,也將會影響到兩國的經濟發展。

㈣ 巴以沖突和印巴沖突的根源,實質是什麼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兩個民族對同一塊土地提出了排他性的主權要求是根本原因。猶太移民定居點問題和耶路撒冷地位問題則是巴以和平之路上的嚴重障礙。這些問題若不解決,巴以沖突就不會停止,中東也難以實現真正的和平。

印度和巴基斯坦不斷交惡的原因是克什米爾問題。克什米爾問題是「分而治之」殖民地政策造成的。它處於印巴之間,克什米爾的王公是印度教徒,但居民中將近80%卻是穆斯林。按照分治方案中多數決定原則,應該歸入巴基斯坦;但按照土邦的王公決定原則,印度會被優先考慮。

(4)印巴關系擴展閱讀

與我國的影響:印巴沖突是包括領土、民族、宗教和軍備之爭的綜合性、長期性矛盾與爭端。沖突自1947年因克什米爾問題升級,矛盾根深蒂固;而今,特別是「9·11」事件以後南亞地區戰略格局變化、大國爭奪的影響,印巴關系再次撲朔迷離。

一旦爆發大規模沖突,將使我國處於兩難的境地。如果印度封鎖印度洋,將影響我海上石油供應線的安全,並對我邊境地區的安全帶來直接影響。

㈤ 巴基斯坦與印度的歷史關系是怎樣的

印度和巴基斯坦原來是一個國家,位於亞洲南部,與中國、緬甸、阿富汗、伊朗等國相鄰,長期為英國殖民地,1947年分治,分別成立印度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獨立,曾經歷了一個長期的過程。

1947年8月印巴分治後始終不睦,並於1948年、1965年和1971年三次爆發全面戰爭,因印度策動和支持東巴(今孟加拉國)獨立,印巴兩國1971年12月斷交,1976年7月復交。

1998年,印巴相繼進行核試驗,展開核軍備競賽,兩國關系急劇緊張。1999年2月,印總理瓦傑帕伊與巴總理謝里夫簽署了《拉合爾宣言》,雙邊一度緩和。但4月印巴試射導彈,5月兩國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卡吉爾發生激烈沖突,印巴關系再次由緩和趨向惡化。

12月,一架印民航班被劫持,印外長指責巴與此事有牽連。2000年,印巴關系處於僵持狀態,年底氣氛有所緩和。2001年,印巴關系以「9·11」事件為界線呈前緩後緊之勢。2002年,印巴關系仍處於緊張對峙狀態。

(5)印巴關系擴展閱讀

巴基斯坦與印度分裂的原因

16世紀,歐洲資本主義開始入侵印度。1506年,葡萄牙殖民者征服果阿(今印度西南岸地區,包括鄰近的安格迪伐島)。1600年,英國殖民者成立印度公司,在印度從事商業剝削,並逐步在印度沿海建立一些據點。

1957年,發生了印度與英國在普拉西的一場大戰,印度戰敗,逐步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849年,英國殖民者佔領了全印度。1857年,印度爆發了著名的歷時近兩年的全民反英大起義。印度反英國殖民統治一直未中斷。

英國政府於1947年2月改派蒙巴頓任印度總督,6月公布了印巴分治的「蒙巴頓方案」。印度被分割成: 巴基斯坦國,包括西巴基斯坦和東巴基斯坦,人口7千萬; 印度聯邦,包括英屬印度的其餘部分,人口2.25億;王公土邦562個,佔印度面積2/5,人口8.1千萬。

在政權移交後享有獨立地位,但可參加印度或巴基斯坦。1947年8月印、巴正式分治。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獨立,成為英聯邦的自治領(領土包括東、西巴基斯坦兩部分),1956年3月23日成立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1947年8月15日印度自治領成立,1950年1月26日宣布為印度共和國,仍為英聯邦成員。印度和巴基斯坦獨立,結束了英國在印度的190年的殖民統治。1961年,印度收回果阿。後來大多數土邦加入了印度。但原北部土邦克什米爾歸屬未定。

因此,印巴兩國曾於1947年10月至1949年1月和1965年9月發生兩次大規模武裝沖突。兩國領導人也曾多次舉行會議,確認「應該遵照該邦人民的願望加以解決」。但由於印度堅持克什米爾是「印度聯邦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至今仍是懸案,沒有解決。

㈥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關系及歷史恩怨

關系:

①歷史

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本是同根生。在十幾個世紀中,生活在南亞次大陸的印度教徒與穆斯林共同創造了燦爛的文化。1947年6月3日,英國最後一任印度總督蒙巴頓公布印巴分治的「蒙巴頓方案」,由此種下了印巴兩個國家持續半個多世紀沖突的禍根。

②宗教

按照蒙巴頓分治方案,巴基斯坦由東、西兩部分組成,分別稱為東巴和西巴。東、西巴被印度隔開,相距約2000公里。東巴人絕大部分屬孟加拉族,操孟加拉語;西巴人分屬信德、旁遮普、俾路支和巴丹等幾個民族。兩地居民的文化和民族都不盡相同。東、西巴合為一體的基礎僅僅是伊斯蘭教。這種地理上的相互隔絕,民族、文化和語言的巨大差異,極易為內部分裂和外來干涉勢力所利用(東巴也就是現在的孟加拉)。

恩怨

像這樣根據宗教原則劃分兩個國家是史無前例的。印度和巴基斯坦許多是同一個民族,就是由於宗教信仰不同而互相仇視。而且由於各種原因,許多信仰印度教的留在了巴基斯坦。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遺留的最難解決的問題就是克什米爾問題。克什米爾的統治者信仰印度教,而許多群眾信仰穆斯林。根據統治者的意志克什米爾加入了印度,但是當地許多人要求加入巴基斯坦。印度和巴基斯坦剛剛獨立的時候就因為克什米爾問題爆發戰爭。以後又進行了兩次,問題始終沒有解決。

1971年,東巴基斯坦脫離巴基斯坦建立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國土分成東西兩部分的歷史正式結束。

印度簡介

【簡 況】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間創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土著,創立了婆羅門教。公元前4世紀崛起的孔雀王朝統一印度,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統治時期達到鼎盛,把佛教定為國教。公元4世紀笈多王朝建立,形成中央集權大國,統治200多年。中世紀小國林立,印度教興起。1398年,突厥化的蒙古族人由中亞侵入印度。1526年建立莫卧兒帝國,成為當時世界強國之一。1600年英國開始入侵印度。1757年印度淪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佔領。1947年6月,英國通過「蒙巴頓方案」,將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同年8月15日,印度獨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憲法正式生效,印度成立共和國,同時仍為英聯邦成員。

【政 治】 印度獨立後長期由國大黨統治,反對黨曾在1977年至1979年、1989年至1991年兩次短暫執政。1996年後印度政局不穩,到1999年先後舉行3次大選,產生了5屆政府。1999年至2004年,印度人民黨為首的全國民主聯盟上台執政,瓦傑帕伊任總理。2004年至2014年,國大黨領導的團結進步聯盟執政,曼莫漢·辛格任總理。2014年4月7日至5月12日,印度舉行第16屆人民院選舉,印度人民黨贏得人民院過半數席位,成為第一大黨,在中央單獨執政,納倫德拉·莫迪出任總理。

【憲法】 憲法於1950年1月26日生效。規定印度為聯邦制國家,是主權的、社會主義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國,採取英國式的議會民主制。公民不分種族、性別、出身、宗教信仰和出生地點,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㈦ 巴基斯坦和印度到底有什麼關系,有何恩怨情仇

2019年2月26日,鄰國印度和巴基斯坦再次交戰。自從1947年英屬印度脫離英國獨立於兩國以來,印巴兩國共打過三次戰爭,其中兩場戰爭是克什米爾爭端的直接原因。今年2月,印度武裝警察部隊的一個車隊在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遭到汽車炸彈襲擊,造成40多人死亡,數十人受傷。位於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的宗教極端武裝組織"穆罕默德軍隊"聲稱對這次襲擊負責,印度多次報復並越過實際控制線。雙方都聲稱對整個地區擁有主權,但很少通過實際控制線。那麼,這種對南亞朋友的怨恨是從何而來的呢?

2016去年9月,印度對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發動了一次攻擊,被稱為"外科打擊",意思是"快速而准確的打擊"。這是對19人的反擊,他們在對印度軍事基地的報復性襲擊中喪生,相隔不到兩周。巴基斯坦方面宣布,這一襲擊根本不存在。2019年中央預備役警察部隊屬印控克什米爾地區至少有40名士兵在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普爾瓦馬的自殺式恐怖襲擊中喪生。印度認為巴基斯坦的恐怖組織穆罕默德軍發動了襲擊,並採取強硬措施予以報復。2月26日,印度對巴基斯坦恐怖主義組織的"最大訓練營"發動空襲,造成大量人員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