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所有省會城市
北京市--北京 ;上海市 --上海 ;
天津市 --天津 ;重慶市 --重慶 ;
黑龍江省 --哈爾濱 ;吉林省 --長春;
遼寧省 --沈陽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 ;
河北省 --石家莊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 ;
甘肅省-- 蘭州 ;青海省--西寧 ;
陝西省 --西安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 ;
河南省-- 鄭州 ;山東省--濟南 ;
山西省--太原 ;安徽省--合肥 ;
湖南省--長沙;湖北省--武漢 ;
江蘇省--南京 ;四川省--成都;
貴州省--貴陽 ;雲南省--昆明 ;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 ;西藏自治區-- 拉薩 ;
浙江省--杭州;江西省--南昌 ;
廣東省--廣州 ;福建省--福州 ;
台灣省--台北 ;海南省 --海口 ;
香港特別行政區-- 香港; 澳門特別行政區-- 澳門。
望採納點贊。
② 中國各省省會
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遼寧(沈陽)、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北京(北京)、天津(天津)、河北(石家莊)、山東(濟南)、山西(太原)、陝西(西安)、甘肅(蘭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青海(西寧)、西藏自治區(拉薩)、四川(成都)、河南(鄭州)、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湖北(武漢)、重慶(重慶)、貴州(貴陽)、湖南(長沙)、江西(南昌)、上海(上海)、浙江(杭州)、福建(福州)、雲南(昆明)、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廣東(廣州)、海南(海口)、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澳門)、台灣(台北)。
拓展資料
省會,或稱省治、治所,古稱「首邑」。清代稱為省城,為省行政中心(政府駐地)。中國的省會為國家一級行政區——一般為省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交通中心,正式文件中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的行政中心並不稱作省會。
自治區的行政駐地通常稱首府,在要求不嚴格的情況下有時也被稱為省會;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不稱之為省會,直接稱之為政府所在地、駐地或治所。
③ 中國的省會城市有哪些
中國有23個省(包括台灣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
1、23個省份:
甘肅省-- 蘭州 ;青海省--西寧 ;陝西省 --西安 ;河南省-- 鄭州
山東省--濟南 ;山西省--太原 ;安徽省--合肥 ;湖南省--長沙
湖北省--武漢 ;江蘇省--南京 ;四川省--成都; 貴州省--貴陽
雲南省--昆明 ;黑龍江省 --哈爾濱 ;吉林省 --長春; 遼寧省 --沈陽
河北省 --石家莊 ;浙江省--杭州;江西省--南昌 ;廣東省--廣州
福建省--福州 ;台灣省--台北 ;海南省 --海口
2、直轄市:
北京市--北京,天津市--天津,上海市--上海,重慶市--重慶
3、五個自治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 ;西藏自治區-- 拉薩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
4、兩個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 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 澳門。
(3)全國省會擴展閱讀
北京,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所在地,也是中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北京轄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豐台區、石景山區、海淀區、順義區、通州區、大興區、房山區、門頭溝區、昌平區、平谷區、密雲區、懷柔區、延慶區16個區,共147個街道、38個鄉和144個鎮。
2017年,北京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800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增速略低於上年0.1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約12.899萬元人民幣,摺合2.02萬美元。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20.5億元,下降6.2%;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310.6億元,增長4.6%;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2569.3億元,增長7.3%。
④ 全國各省省會 城市
全國各省省會城市如下圖所示:
(4)全國省會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首府」和「省會」本質上沒有區別。在中國行政區劃中,「首府」常特指民族自治地區的行政中心,即西藏自治區拉薩、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
貴陽是貴州省省會,與廣東的廣州、福建的福州、海南的海口等城市名的後一個字需區別。
成都簡稱「蓉」,福州簡稱「榕」,南京簡稱「寧」,南寧簡稱「邕」,廣州簡稱「穗」。
⑤ 全國各省簡稱及省會
1、北京市,簡稱:京 北京
2、天津市,簡稱:津 天津
3、上海市,簡稱:滬 上海
4、重慶市,簡稱:渝 重慶
5、河北省,簡稱:冀,省會:石家莊
6、山西省,簡稱:晉,省會:太原
7、遼寧省,簡稱:遼,省會:沈陽
8、吉林省,簡稱:吉,省會:長春
9、黑龍江省,簡稱:黑,省會:哈爾濱
10、江蘇省,簡稱:蘇,省會:南京
11、浙江省,簡稱:浙,省會:杭州
12、安徽省,簡稱:皖,省會:合肥
13、福建省,簡稱:閩,省會:福州
14、江西省,簡稱:贛,省會:南昌
15、山東省,簡稱:魯,省會:濟南
16、河南省,簡稱:豫,省會:鄭州
17、湖北省,簡稱:鄂,省會: 武漢
18、湖南省,簡稱:湘,省會:長沙
19、廣東省,簡稱:粵,省會:廣州
20、海南省,簡稱:瓊,省會:海口
21、四川省,簡稱:川或蜀,省會:成都
22、貴州省,簡稱:黔或貴,省會:貴陽
23、雲南省,簡稱:滇或雲,省會:昆明
24、陝西省,簡稱:陝或秦,省會:西安
25、甘肅省,簡稱:甘或隴,省會:蘭州
26、青海省,簡稱:青,省會:西寧
27、西藏自治區,簡稱:藏,省會:拉薩
28、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桂,省會:南寧
29、內蒙古自治區,簡稱:內蒙古,省會:呼和浩特
30、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省會:銀川
3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省會:烏魯木齊
32、香港特別行政區,簡稱 港 香港
33、澳門地區 簡稱:澳 澳門
34、台灣省,簡稱:台,省會:台北
⑥ 中國省會簡稱是什麼
中國分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各省的簡稱和省會分別如下:
1、河北,簡稱是「冀」,省會是石家莊;
2、河南,簡稱是「豫」,省會是鄭州;
3、陝西,簡稱是「陝」或「秦」,省會是西安;
4、山西,簡稱是「晉」,省會是太原;
5、山東,簡稱是「魯」,省會是濟南;
6、甘肅,簡稱是「甘」或「隴」,省會是蘭州;
7、遼寧,簡稱是「遼」,省會是沈陽;
8、吉林,簡稱是「吉」,省會是長春;
9、黑龍江,簡稱是「黑」,省會是哈爾濱;
10、雲南,簡稱是「雲」或「滇」,省會是昆明;
11、貴州,簡稱是「貴」或「黔」,省會是貴陽;
12、福建,簡稱是「閩」,省會是福州;
13、廣東,簡稱是「粵」,省會是廣州;
14、海南,簡稱是「瓊」,省會是海口;
15、台灣,簡稱是「台」;
16、四川,簡稱是「川」或「蜀」,省會是成都;
17、湖北,簡稱是「鄂」,省會是武漢;
18、湖南,簡稱是「湘」,省會是長沙;
19、江西,簡稱是「贛」,省會是南昌;
20、安徽,簡稱是「皖」,省會是合肥;
21、江蘇,簡稱是「蘇」,省會是南京;
22、浙江,簡稱是「浙」,省會是杭州;
23、青海,簡稱是「青」,省會是西寧。
歷史沿革
1949年至195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劃分為六個大區。
1954年以後撤銷大區,大區實際上屬於軍事政區為主。1949年六個大區下轄50個「省級行政區」,即30個省、1個自治區(內蒙古)、12個直轄市(南京、重慶、上海、北京、天津、武漢(後改名為漢口)、廣州、西安、青島等)、5個行署區、1個地方(西藏)、1個地區(昌都地區)。
1953年分六個大區和西藏、內蒙古,共計30個省、1個自治區、14個直轄市、1個地方、1個地區。1954年調整為31個省級行政區即25省、1個自治區(內蒙古)、3個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1個地方(西藏)、1個地區(昌都地區)。
1965年全國調整為29個省級行政區,即22個省、5個自治區、2個直轄市。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省份簡稱
⑦ 中國各省省會分別是什麼
中國各省簡稱及省會是:
1、河北,簡稱是「冀」,省會是石家莊。
2、河南,簡稱是「豫」,省會是鄭州。
3、陝西,簡稱是「陝」或「秦」,省會是西安。
4、山西,簡稱是「晉」,省會是太原。
5、山東,簡稱是「魯」,省會是濟南。
6、甘肅,簡稱是「甘」或「隴」,省會是蘭州。
7、遼寧,簡稱是「遼」,省會是沈陽。
8、吉林,簡稱是「吉」,省會是長春。
9、黑龍江,簡稱是「黑」,省會是哈爾濱。
10、雲南,簡稱是「雲」或「滇」,省會是昆明。
11、貴州,簡稱是「貴」或「黔」,省會是貴陽。
12、福建,簡稱是「閩」,省會是福州。
13、廣東,簡稱是「粵」,省會是廣州。
14、海南,簡稱是「瓊」,省會是海口。
15、台灣,簡稱是「台」。
16、四川,簡稱是「川」或「蜀」,省會是成都。
17、湖北,簡稱是「鄂」,省會是武漢。
18、湖南,簡稱是「湘」,省會是長沙。
19、江西,簡稱是「贛」,省會是南昌;
20、安徽,簡稱是「皖」,省會是合肥;
21、江蘇,簡稱是「蘇」,省會是南京;
22、浙江,簡稱是「浙」,省會是杭州;
23、青海,簡稱是「青」,省會是西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