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3歲決定孩子的一生
擴展閱讀
無錫卡特彼勒 2025-05-20 01:24:59
官方專業的股票軟體 2025-05-20 00:35:47
微博股票價格美元 2025-05-20 00:21:01

3歲決定孩子的一生

發布時間: 2022-12-27 17:59:44

Ⅰ 為什麼說3歲決定孩子一生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話是有一定根據的。因為三歲前的孩子會根據自己接觸到的人和事,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性格特點、行為習慣。




生活中摸摸、看看、嘗嘗是孩子認識世界的方式,這非常重要。

限制孩子的行為無法激發孩子探索的慾望,甚至會阻礙寶寶興趣的發展和運動能力的提高。

成人的干預和阻止會讓孩子失去探索和創新的興趣。

大多數老年人帶孩子,因為觀念、體力和精力都有所欠缺,只顧得飽喝足不凍著,有的管得太多,有的比較隨意的“放羊式”帶娃,往往很難滿足孩子多方面的需求。

和孩子互動,陪他玩,給他念書,給他讀詩,陪他找小朋友玩,讓他和小朋友握手、擁抱、相互幫助,在幫助孩子建立人際交往能力的學習,孩子也要學會自己玩,自己看書等生活方式。

3歲之前是培養孩子探索世界產生活動興趣的關鍵時期。

這對孩子認知能力和探索能力的獲得有直接的關系,是不可錯過教育培養的關鍵時期。

父母要給予孩子愛,在孩子三歲之前不要缺席,陪伴在他們身邊,給予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示範和養成很重要。

3、性格特點基本形成

什麼樣的人帶出來的孩子像什麼人。樂觀的人帶出的孩子樂觀,勇敢的人帶出的孩子勇敢,你給孩子什麼樣的影響,就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良好的性格對孩子的將來大有益處。兩歲的孩子是人生的第一次逆反心理時期,也是獨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

如果小的時候性格比較孤僻,那麼長大之後,不管再怎麼加以影響,都會或多或少留下"遺憾"。

如果孩子感覺到安全,那麼他以後的安全感更好,接受人和事物的主動性會更好;而如果家人經常打罵孩子,在孩子成長中可能會形成逃避問題、性情冷淡等性格問題。

3歲前,父母應該加以正確引導,將孩子培養成充滿自信、活潑開朗、熱心事務等良好性格特徵的人,以後會成為非常開朗、自信、果斷,能成為獨立思考的人。

如果你在這個時期因勢利導,培養孩子積極探索外界,正確疏導情緒,這會影響孩子將來的人生態度。



所以讓孩子形成積極主動性,樂觀、自信、有探究能力很重要,要得在三歲前就開始培養。3歲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孩子就會成為具有積極主動性的人。

"三歲看大"看的不是孩子本身,看的是給孩子的家庭教育及其成長環境。

"3歲決定孩子的一生"這個說法,實際是指幼兒時期的發展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的一生,對他們之後的人生發展有重要意義。

家庭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三歲前孩子大部分時間和家庭成員在一起,"家長是孩子第一任教師"。

長期模仿和學習,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和習慣的養成。

"思維方式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所以有書君提醒家長們重視孩子三歲前的培養,這是在為他們今後的成長提供良好發展的可能性。

Ⅱ 為什麼說3歲決定孩子一生

常言說:「3歲看大,7歲看老。」這句話並非空談,科學研究顯示,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個孩子3歲之前的生長發育會影響其一生的發展變化。身為家長,只有把握好3歲之前的黃金期,孩子才會按照其自身的生長發育特點,發揮出潛能,健康成長。

由此可見,在孩子3歲之前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和幼兒園老師擔當著不可推卸的重任。父母和老師只有深諳育兒之道,抓住3歲這一關鍵期,才能贏得孩子未來的成功和勝利。

提供最豐富的育兒知識,育兒資訊!多一些親子間的交流!讓您在寶寶的教育過程中,少走一點彎路!

Ⅲ 為什麼說3歲決定孩子一生

為什麼3歲決定孩子一生 常言說:「3歲看大,7歲看老。」這句話並非空談,科學研究顯示,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個孩子3歲之前的生長發育會影響其一生的發展變化。身為家長,只有把握好3歲之前的黃金期,孩子才會按照其自身的生長發育特點,發揮出潛能,健康成長。 3歲看老的科學依據 科學研究顯示,3歲之前是一個人大腦發育的重要時期。一個人出生時腦重量只有370克,第一年年末時,嬰兒腦重就已經接近成人腦重的60%;第二年年末時,約為出生時的3倍,約占成人腦重的75%;到3歲時,嬰兒腦重已接近成人腦重的范圍,以後發育速度就變慢了。所以孩子在出生後2~3年內,無論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良好的育兒刺激對大腦的功能和結構都有重要的影響。 為證實3歲在一個人一生中究竟起到多大作用,1980年英國倫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同倫敦國王學院的精神病學家們進行了一項別具一格的試驗觀察。 研究者以當地1000名3歲幼兒為研究對象,先是經過一番調查分析,然後將他們分為5種類型:充滿自信型、良好適應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約束型和坐立不安型。到2003年,當這些3歲孩子都長成了26歲的成人時,卡斯比教授再次與他們進行了面談,並且對他們的朋友和親戚進行了走訪。調查結果如(表1): 表現類別 佔有比率 幼年時的表現 成年後的表現 充滿自信型 28% 活潑熱心,為人外向型性格。 性格開朗、堅強、果斷,領導欲較強。 良好適應型 40% 自信、自製,不容易心煩意亂。 到26歲時,他們的性格與幼年時期相比沒什麼變化。 沉默寡言型 8% 性格沉默,言語較少。 他們要比一般人更傾向於隱瞞自己的感情,不願意去影響他人,不敢從事任何可能導致自己受傷的事情。 坐立不安型 10% 行為消極,注意力分散等。 與其他人相比,這些人更易於對小事情做出過度反應,容易苦惱和憤怒。熟悉他們的人對其評價多為:不現實、心胸狹窄、容易緊張產生對抗情緒。 自我約束型 14% 自我約束力強,不輕易被外界干擾。 長大後的性格也和小時候一樣。 這些3歲幼童的言行竟然准確預示了他們成年後的性格,讓卡斯比教授十分驚訝。他對自己的試驗結果進行總結,並在2005年發表了報告演說,這一報告在國際育兒學術界引起了轟動,為「3歲看老」的說法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卡斯比教授指出,一個人對3歲之前所經歷的事情會像海綿一樣吸收。這意味著孩子性格形成和能力培養的關鍵期就在3歲之前,這個階段的孩子跟隨什麼樣的人,接受什麼樣的教育,就將會形成相應的性格。和其朝夕相處的成人所說的每一句話,所做的每一個動作都可能會深深地烙在他們的心靈深處。 由此可見,在孩子3歲之前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和幼兒園老師擔當著不可推卸的重任。父母和老師只有深諳育兒之道,抓住3歲這一關鍵期,才能贏得孩子未來的成功和勝利。>>延伸閱讀:3歲看老!哪些性格3歲前必須糾正? 專家李巧紅解答:3歲兒童的科學教育,並不在於教授科學原理,而是透過實際的生活經驗,引導孩子建立觀察自然、愛護自然、探索自然的正確態度,進而啟發其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在此時,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喜歡運動、游戲,正確科學的啟蒙教育,不僅可以開啟孩子的智力,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想像力和創造力,還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孩子對科學產生興趣,往往出自偶然的發現。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有意的安排與引導,可以激發孩子探索科學世界奧秘的興趣,並幫助孩子掌握基本的探索科學的方法,有利於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Ⅳ 告訴你為什麼說3歲決定孩子一生

中國有句民諺:「三歲看大,七歲至老。」意思是說,小孩子三歲時候的脾氣稟性,可以預測他老年時的心理、行為表現;而到七歲左右可以預測他一生的狀況「3歲看大,7歲看老」,一個人的性格在其7歲之前就已經大致成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