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73點睇..
更新1:
我入了500000股
,273前景不錯的,繼續KEEP吧!相信個市都會跌,273都順勢跌埋,但唔洗驚,因為跌完之後個市再升翻時,273咪再升
威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0273.HK)
圖片參考:us.i1.yimg/us.yimg/imy/edit2.
業務回顧 -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止年度
二零零五年財政年度為本集團業務逐漸取得實際進展的一年。本人在先前致股東之函件中曾提及,本公司在過去兩個財政年度經歷重大之改變。在該兩年內,本公司將注冊地點由百慕達改為中國香港,並進行大規模重組,同時逐步削減員工人數,並重組董事會。今天,本公司已成為架構更精簡、效率更高及更具競爭力的公司。本人相信公司已完成轉型。於二零零五年六月,本公司正式將其名稱由互聯控股有限公司改為威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標志著一個嶄新的開始,並期望改善外界對本公司之形象。
近年,本集團的業績一直讓投資者及股東感到失望。因此,股價一直表現反復,令一眾人士蒙受巨大損失。就此而言,本人並非有意借詞推諉。本人在去年發表的報告中,已簡略提到本公司採取進取的投資政策以及反映業績表現的理由。本人謹藉此機會感謝該等投資者及股東,於過去對本公司政策的信任以及給予本公司的支持。年內,本公司順利於三月及十一月進行兩項金額分別約46,000,000港元及79,000,000港元的股份配售,從而增強及鞏固本公司的實力。本公司感謝彼等的支持及對管理層的長期擁戴。
隨著時間過去及全球經濟好轉,尤其是中國香港及中國的經濟,本集團一直進行的項目及商談已更具吸引力,而本集團一直發展的業務關系亦越趨成熟。本人認為已萬事俱備,本公司亦已養精蓄銳,力爭上游。本公司在更改名稱的同時,亦調整其投資策略。本集團已採納較保守的發展方向。本集團的策略是投資或集中發展具未來增長潛力的項目。為把握此發展機會,本集團將於中期內(即三至四年)留意不斷轉變的整體市場趨勢,並從中物色商機。
回首數年,本集團的財務狀況持續改善,實際上並無營運債項。董事明白到要改善本集團的形象或公眾對本集團關系的觀感,其中一項要務就是取得無保留的核數師意見。於二零零四年財政年度,本集團基本上已達到此目標。年內,董事已就有關澳門的投資及向賭客提供借貸的業務之若幹事宜進行討論,亦曾就此咨詢法律及會計專業人士。根據有關討論及其他考慮因素,包括但不限於取得最低資金的時間,董事於七月份決定終止有關收購貴賓會所Neptune Syndicate之談判,以及出售本集團於發德澳門投資國際有限公司(為投資於澳門、娛樂及相關業務而成立之一間投資控股公司)之權益。該出售事項令本集團須承擔75,000,000港元之虧損。本集團認為澳門仍有商機,並將從另一方面對各項目進行評估。
本集團已重組及出售應收貸款及Hennabun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Limited(「HMIL」)舊有可換股票據約146,000,000港元,以換取HMIL的146,000,000港元新可換股票據,有關票據將於二零一五年九月到期,按年息率8%計息。此項交易其中一個條件,是HMIL安排向本公司提供50,000,000港元之無抵押備用信貸。此項交易為本公司提供額外營運資金。
本集團繼續出售其租賃土地及樓宇以及次要投資物業。年內,本集團出售三項物業,包括豪峰22樓B室連一個停車位、太子道西234號的停車位及麗港城23座2樓B室。其後,本集團於年結日後亦出售山市街文豪花園兩個單位。本集團的方向是專注大型及高級商業或住宅發展物業,以及將繼續出售其餘的次要房地產投資。
本集團亦有創下彪炳佳績。年初,本集團出售其首項澳門投資Wide Asia Shipping S.A.,為擁有一艘船舶的控股公司, 該船舶擬出租作用途。該項交易為本集團帶來約 20,000,000港元的短期收益。
本集團間接取得一項合營協議,以成立天津市凱聲汽車維修有限公司(「合營企業」)。本集團的總投資額為人民幣7,500,000元。合營企業因維修汽車而聞名,並為通用汽車的持牌認可服務中心。預期合營企業亦將成為日產及三菱汽車的認可服務中心。
本公司亦與一名在中國舉足輕重的第三者訂立諒解備忘錄,於北京成立合營公司,透過互聯網從事全國節目廣播。然而,由於傳媒廣播受審查,牌照受管制,且限制外資企業擁有,故本公司須先克服及處理許多障礙及困難。本公司現與該名中方合力解決問題。盡管該項投資不一定會進行,然而,雙方一直維持良好的工作關系,或會在其他方面展開合作。
本集團於二零零五年財政年度已實現多項目標,然而,本集團未來仍須付出巨大努力。本集團擁有一支能乾的管理層隊伍及積極的員工。本集團擁有穩固的投資夥伴及強大的股東基礎。本公司預期將來充滿發展機會,而本集團將會繼續在發展計劃方面投放人力及財務資源。
業務展望 -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止年度
踏入年底,董事開始與王兟先生就收購美投國際集團煤業投資控股公司(「美投國際」)25% 股權進行商談。美投國際為從事煤炭行業的公司,更具體而言,為中國雲南省曲靖大為項目的營辦商。本公司已於二零零六年一月十三日公布協議詳情。本公司視能源業務為中國主要及關鍵發展據點,以及具優厚發展潛力之領域。進行該項交易後,王兟先生成為本公司其中一名主要股東。王兟先生為中國最資深的私人股票投資者之一,在投資界內享負盛名及備受尊崇,曾任Tom集團首席執行官及執行董事。於二零零六年三月,本公司增購美投國際25%股權,令美投國際成為聯營公司,而王兟先生亦成為占曲靖大為項目一半股權之合夥人。董事對於能有王先生作為策略性投資者深感榮幸,希望將來與其就此項目及其他有意的項目緊密合作。
曲靖大為項目分為三個發展階段。第一期已竣工及投產。第二期工程正在進行中,預期第二期發展一部分會於接近年底投產。第二及第三期發展屬於資本密集性質。本公司及王兟先生正就該項目與投資者及基金經理協商。
盡管本集團現投放大部分資源進行曲靖大為項目,此刻基本上並無在澳門進行投資,然而本集團仍對澳門的經濟充滿信心,澳門依然擁有大量商機。董事已在中國香港及澳門建立緊密的投資者網路。本公司將繼續對澳門的項目進行評估。
過去數月,本人注意到各大報章的財經專欄對本公司的報導日益增多。整體上,輿論均對本公司作出正面評價。股價一直穩步上揚。上述情況可以證明分析員認同本公司的策略,而本公司所付出的努力亦獲得一眾投資人士肯定。本公司已取得很大進展,但前路依然充滿挑戰。本公司預期將來充滿發展機會及具美好的發展前景,本公司亦作好准備迎接各項挑戰。
圖片參考:charts.aastocks/servlet/Charts?scheme=3&=100&charidth=620&chartheight=630&stockid=0273&period=46&type=1&fontsize=12&vol=1&Indicator=1&indpara1=10&indpara2=20&indpara3=50&indpara4=100&indpara5=150&subChart1=2&ref1para1=14&ref1para2=0&ref1para3=0&subChart2=3&ref2para1=5&ref2para2=26&ref2para3=9&subChart3=12&ref3para1=0&ref3para2=0&ref3para3=0&subChart4=0&ref4para1=0&ref4para2=0&ref4para3=0&subChart5=0&ref5para1=0&ref5para2=0&ref5para3=0
,垃圾股中的垃圾 威利國際 273 老千庄又減持了 420,680,000 股,What is the 2005 annual result for???????,威利國際 (0273)
現價 :0.151
52周波幅: 0.099 - 0.530
今天公布業績, 應該會升,273好似就嚟出業績,可能會抄上,但要睇位走..good luck!,我在12-04-2007 $0.150也入了.短期可抄高位,不過要睇緊! 隨時走人!留意 !
你入了多少股呀?,
2. 雲南近代名人的事跡
1、馬雅舒
馬雅舒原先是京劇科班出身。1986年,中國戲曲學院附中前往雲南進行招生,馬雅舒被父親生硬來了報名現場進行選拔。原本馬雅舒父親是想是讓她見見世面,但陰差陽錯被學校錄取了。
1988年,馬雅舒接拍了第一部電影作品《北京小妞》,在片中飾演金京。這一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機遇也讓馬雅舒從此喜歡上了表演。當從中國戲曲學院畢業後,馬雅舒放棄了自己的京劇專業,走上了做演員的道路。
2、楊麗萍
楊麗萍,1958年11月10日生於雲南,中國舞蹈藝術家,第十屆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等級考試專家委員會委員。1971年進入西雙版納州歌舞團,之後調入中央民族歌舞團,並以「孔雀舞」聞名。
2005年因其原生態歌舞集《雲南映象》,榮獲萬寶龍國際藝術贊助大獎。為展現雲南民族文化做出了傑出藝術貢獻,從而成為內地2005年度惟一一位獲得該獎的人。
楊麗萍女士除了獲得萬寶龍國際藝術贊助大獎紀念獎座之外,還獲贈了萬寶龍特別為得獎者用純金製作的2005年限量發行藝術贊助人「羅馬教皇朱利斯二世」 888系列特別版墨水筆一支,以及15,000歐元獎金。2006年任九寨溝縣容中爾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藝術總監。
3、王兟
王兟14歲半考入雲南大學化學系,畢業後在中國科學院工作兩年,1984年遠赴英國牛津大學進修,取得森林及土地管理的碩士學位及哲學、政治及經濟學學士學位及碩士學位。
畢業後加入麥肯錫國際咨詢公司工作三年,1992年加入香港匯豐銀行,後又到高盛投資銀行。1993年時,王兟在高盛的亞洲投資部,主理高盛入股中國平安保險公司的安排。
兩次被高盛投委會否決,王兟第三度赴紐約力爭,王兟最終說服了疑惑重重、問題多多的高盛投資委員會。
1994年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各入股平安2500萬美元,各佔5%,後來每家又追加投資1000萬美元,股份變成7.5%左右。這筆投資最終賺了20倍。
2000年,香港和黃集團所屬的TOM公司相中了王兟在投資方面的出色才能,委任他為TOM集團的首席投資官。
2000年7月王兟開始擔任TOM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在TOM集團五年的時間里,運用自己嫻熟的投資、管理、收購兼並的經驗。
讓TOM業務橫跨到五大領域——互聯網、戶外傳媒、出版、體育、電視及娛樂,並進行了超過30項業務收購及策略聯盟。
在他的管理下,TOM在線於2004年初在美國納斯達克及香港聯合交易所創業板上市。2006年1月王兟從TOM集團離職,受美國投資基金TPG(德州太平洋集團)的邀請。
王兟加入了TPG成為其全球合夥人,並擔任了這家管理360億美元資產的全球著名投資機構的亞洲負責人。
4、楊善洲
楊善洲(1927年1月—2010年10月10日),男,漢族,中共黨員,雲南省保山市施甸縣姚關鎮人,1951年5月參加工作,1952年11月入黨。曾任雲南省保山地委書記。
楊善洲在退休之後,獲得「全國綠化十大標兵」、「全國綠化獎章」、「全國老有所為先進個人」等眾多榮譽,被譽為「活著的孔繁森」。
楊善洲雖然是大亮山林場的主要創辦人,但他從不從林場領取報酬。林場場長自洪學曾跟楊善洲談過很多次。
自洪學說:「老書記,多的錢咱們林場拿不出來,一月補助你500元林場還是有的」,但楊善洲一句話就把自洪學頂了回去:「我上山來是種樹的,要那麼多錢干什麼?」
保山地區經濟協作辦公室得知楊善洲的情況後對他說:「老書記,你來做我們的顧問吧,一個月我們給你1000塊錢」。楊善洲謝絕了,他說:「我是林場的顧問,沒有時間給你們做顧問」。
他的老伴坐過4次林場的吉普車,他為此交了370元的汽油錢。他說:「辦林場後,領導考慮到我老了,出外辦事不方便,就專門為我配了車。
但車子是辦公用的,不是接送家屬子女的。雖然不在崗位了,但原則還是要堅持。還有我當領導有小車用,那些買不起車,買不起摩托車的人怎麼辦呢?
想想這些,我覺得當個領導已經夠『特殊』的了,還想多佔點其他的便宜,就太不應該了。」大亮山林場掛牌後,楊善洲不是場長,卻沒少操心。
平時,他和林場職工一樣,起早貪黑,上山挖塘種樹,吃的是一個鍋子里的飯,住的是一樣的油毛氈窩棚。有的同志看不過去,說他年紀大了,給一點特殊照顧,給他開個小灶,他堅決不肯。
執意要和大家同吃同住同勞動。為了禦寒,大亮山四季燒火塘,晚上,大家就圍在楊善洲住的火塘過商量工作。楊善洲樂在其中地說,「白天造林、晚上烤火,也是一種很好的生活方式嘛!」
5、聶耳
聶耳(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17日),雲南玉溪人,生於昆明,原名聶守信,字子義(亦作紫藝),中國音樂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曾用筆名有黑天使、噪森、浣玉、王達平等。
20世紀30年代中期,日寇侵佔東北後又把鐵蹄伸向華北,國內的反動腐朽勢力卻仍沉溺於紙醉金迷中。社會上充斥著「桃花江」、「毛毛雨」、「妹妹我愛你」一類萎靡喪志的淫歌艷曲。
共產黨員作家田漢找到聶耳,認為如此「唱靡靡之音,長此下去,人們會成為亡國奴」。二人就此議定,要創作一首歌,來戰勝「桃花江是美人窩」。
二人研究了《國際歌》、《馬賽曲》和《船夫曲》,認為很有氣勢,可以借鑒。1935年初,田漢改編了電影《風雲兒女》,並寫了一首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
由於發現國民黨特務已來追捕,他倉促間在一張小小的香煙包裝紙上寫下歌詞,就被抓進監獄。夏衍拿到田漢留下的劇本,在裡面發現了那張寫著歌詞的香煙襯紙。
不久,聶耳來找夏衍,聽說此事後,主動提出:「作曲交給我,我干!」聶耳根據同田漢一起提出的構想,帶著滿腔激憤,只用兩天時間便譜寫了初稿,隨即因躲避追捕到了日本。
在那裡,他一方面受到友好人士的熱情接待,一方面也看到軍國主義分子大肆鼓噪「擴大在支那利益」,並磨刀霍霍。聶耳由此更激發了創作靈感,迅速將歌曲定稿寄回國,其旋律更加高昂雄壯。
3. 王兟的人物信息
姓名:王兟 性別:男
國籍:中國
籍貫:雲南
學歷:碩士
畢業院校:英國牛津大學
供職機構:美國德克薩斯太平洋集團(TPG)
職務:全球合夥人
4. 王兟的投資夢想
在接受一家海外媒體采訪時,王兟躊躇滿志地感慨,德太集團有300億美金,如果在亞洲投資10%到30%,你可以想像規模有多大!第二天,報紙的標題讓王兟自己也嚇了一跳,「德太集團要在亞洲投入一百億美金」,30%×300就是90了嗎?90再擴大一點,不就是100億美金了嗎?這樣的擴大化宣傳,讓王兟對於未來的投資數字開始說得謹慎,「怕誤導大家」。然而,這並不影響加盟德太的王兟對自己新的職業生涯業績期待的公開表述。
「我起碼希望在5年以後,在一些重要的交易上,大家都覺得德太絕對不比別人落後,甚至是領先的。最好有一定的創意,做幾個別人沒想到的交易。這些交易的投資回報,無論從中國來比較,還是世界上來比較,都是響當當拿得出去的。而且總體的投入資本也是一個比較有規模的,不是只做了兩三千萬的投資。」王兟表示,這是自己目前工作的目標。
「對個人的目標,就不能夠只是完全用數字來衡量,能夠跟合夥人打成一片,大家enjoy(享受)這個過程,這也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關於個人的目標,王兟表示已經「變得多元化一點!」
5. 幫李嘉誠奪回香港首富的女強人
李嘉誠的多筆投資暴賺,都有她的功勞。
文丨華商韜略
92歲的李嘉誠去年發了一筆橫財:受全球疫情對線上經濟的助推,他2003年投資的美國視頻通訊公司Zoom在上市之後股價暴漲,為其帶來近100億美元的增值。
100億美元,相當於李嘉誠整個財富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說,單這一筆投資一年的增值,就讓創業超過70年的李嘉誠,賺到了超過他一生四分之一的財富。
這筆投資,是跟著他將近25年的紅顏知己幫他實現的。除了這筆投資,李嘉誠多筆不為人知的投資暴賺,背後也都是她在操盤。
2015年9月,一篇《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文章發布後,李嘉誠成為千夫所指的對象。
期間,她不但打破不接受媒體訪問的慣例,主動見媒體,還爆料了很多事。
比如,解釋李嘉誠開始不回應是為了顧全大局,還透露李嘉誠當時正遭遇嚴重的 健康 挑戰,發布回應後便到美國做了手術,「雖然醫生保證手術沒問題,但他(李嘉誠)已年屆八十七,在進手術室前的一刻,『百般滋味』在心頭,『若有什麼萬一,(李嘉誠)是否含冤?』」
她坦言自己一直陪伴在李嘉誠左右,並動情地講述了一個細節:在插了管、准備手術之際,李嘉誠突然坐直身子,指著在場的一個兒子鄭重地說,「我跟你說,我的基金會超過80%的項目要focus(專注)在大中華地區,任何人不能改變我這個決定,就算我有什麼事,也無人可改變這件事」。
事實上,這並非周凱旋第一次為李嘉誠挺身而出。 早在2013年,關於李嘉誠從內地撤資的消息持續發酵時,周凱旋就承擔了危機公關的重要角色。比如,安排李嘉誠接受內地媒體專訪,而且一直陪伴並協助接受訪問。
「非常甜蜜」的背後,是李嘉誠與周凱旋的特殊關系。而這種特殊關系,在港媒的報道中,被追溯至20多年前。
2006年,《華爾街日報》將周凱旋選為當年「亞洲商界女性十強」。
過去20多年裡,她更多被以「超人背後的女人」看待,即便她是著名 科技 投資人、慈善基金創辦者,也是各大女性富豪榜單上的常客。
在外界看來,和「超人背後的女人」相比,《華爾街日報》給予她的評價更為客觀。
周凱旋生於1961年,中學就讀於香港最頂尖學校之一的拔萃女書院。據同學說,周凱旋很少提及自己的家庭,只知她和外婆一起住。
周凱旋的成績並不拔尖,但卻展露出長袖善舞的才華。有同學回憶,她上中學時就很有名氣,不僅精通曲棍球、游泳、話劇等,還當選為學生會會長,成為不少師妹的偶像。
中學畢業後的暑假,周凱旋在香港電台做實習DJ,昵稱「周海豚」,導師評價她「聰明,英文好」。實習結束後,她邀請電台同事在香港一家入會費高達25萬元的私人俱樂部吃飯當作謝師宴,飯後簽字買單,相當豪氣。
周凱旋如何入會無人知曉,但 小小的年紀便已懂得建立人際關系網,可見她社交天賦之高。
中學畢業後,周凱旋前往澳大利亞留學,就讀於新南威爾士大學。期間,周凱旋養成非常獨立的個性,凡事不依賴於人,甚至會刻意保持距離。
1986年,周凱旋第一次學做生意,是跟英國老闆去西安洽談兵馬俑展覽,僅花兩周就達成30件展品的交易。她還徵得公司許可,在天津定製一批兵馬俑紀念品,自己押送到倫敦,以高出原價幾十倍的價格售出,「賺到第一筆大錢」。
上世紀80年代末,周凱旋通過自薦的方式結識了徐克導演的夫人施南生,施南生欣賞周凱旋的精明過人,兩人很快成為好友。
在施南生幫助下,周凱旋進入香港上層社交圈, 不僅結識了香港及東南亞各路商家,還結識了時任東方海外董事長董建華的表妹張培薇,二人之後還一起組建了兩家公司「維港」和「維法」,專做內地生意。
當年香港房地產市場興旺,水泥需求量大,內地水泥廠商希望進入香港。周凱旋在仔細研究市場需求之後,根據兩地水泥差價和購船成本,制定一個高出預期100多萬美元的定價,最終交易成功。
這單生意讓周凱旋獲得董建華的認可。1989年,董建華對周凱旋說:「你們的生意還是太小,不如選擇一些好項目,我們一塊做,共同發展。」
1992年,香港地產商將投資重點轉向內地,北京地產業急劇升溫。投資熱潮下,資金實力一般的東方海外也想分一杯羹, 當時連「容積率」都不懂的周凱旋,被派到北京尋找項目。
王府井北端的東安廣場,被最具投資價值、資金實力雄厚的新鴻基搶先納入囊中。
商業敏感度極高的周凱旋意識到,如果按照既有規則,他們即便能夠找到一個絕佳項目,也會因資金限制玩不起。而彼時,和王府井只差2分鍾路程的長安街兩側地段,尚無人問津。
於是周凱旋對張培薇說:「我們在北京找一塊有投資價值的地皮,如果董先生不做我們就自己做,投資一人一半,做什麼自己定。」
1992年8月,兩人將目標鎖定為兒童影院的6層小樓。商談後對方告知:整個東長安街及王府井地區都屬於統一規劃,要開發兒童影院必須將其周邊一萬平方米整片開發。
周凱旋毫不猶豫,立刻答應下來。 經過一番研究後,她還把王府井至東單「金街」「銀街」之間的10萬多平方米地段全部簽下。
項目以董氏集團東方海外公司名義來做,命名為「東方廣場」。項目一落定,便在香港引起轟動,董建華親自出面,邀請多家地產商合作,這其中也包括香港地產界頭號人物李嘉誠。
1993年9月12日,李嘉誠應邀到北京王府井飯店見維港公司經理。看到和他談10億美元級大項目的經理,竟是一位年僅32歲的女子,李嘉誠感到很意外。
一番介紹後,李嘉誠仔細打量周凱旋:「12萬平米的動遷誰來負責?」周凱旋說:「我來負責搞定。」李嘉誠又說:「平整土地和一系列建設手續也並不容易。」周凱旋笑著說:「李先生放心,我交給您的會是手續齊備的『熟地』,您需要做的只是開工建設。」
見周凱旋如此爽快,李嘉誠也單刀直入:「你要求的傭金呢?」周凱旋說:「總投資額的2.5%可以嗎?」李嘉誠知道這個項目的利潤可能是100%甚至更多,他旋即與周凱旋握手:「就這樣定了!」
二人談話不過5分鍾,就敲定了當時北京市建國以來最大的一個房地產開發項目。最終,東方廣場總投資額達20億美元,周凱旋獲得2.5%的顧問費,約4億港元。她提現一半,另一半則長線投資東方廣場。
之後幾年,位於敏感地段的東方廣場在建設過程中屢遭挑戰,但都被周凱旋一一擺平。
因為東方廣場項目,她的商業策劃能力讓李嘉誠刮目相看,但他們真正有交集卻是在互聯網領域。
項目結束後,董建華打算提升周凱旋做公司董事,她卻主動放棄。 當時深感疲憊的周凱旋意識到地產項目並非自己興趣所在,轉而尋找下一個全新領域。
1995年,周凱旋學會了使用電子郵件,但那時她並不認為互聯網是商業機會,而是看好IT業的另一領域——「信息系統」(Information System)軟體。
1996年7月,周凱旋投資創辦Alexus。一年後,她在Alexus旗下創辦深圳口岸電子報關公司——易網通(EC Link)。
1999年,周凱旋告訴李嘉誠自己准備進軍網路。以房地產起家,一直秉持 「不熟不做」的商家古訓的李嘉誠認為,信息產業頗為虛幻,不能輕易介入。
周凱旋不甘心,她找到雅虎神話的締造者——楊致遠,請他幫忙說服李嘉誠。
不久,楊致遠陪李嘉誠參觀新加坡網站,並出席紀念酒會,讓李嘉誠對網路事業有了直觀認識。酒會結束時,楊致遠對李嘉誠說:「先生此行並非我的主意,而是另有他人。」
李嘉誠正感奇怪,周凱旋從楊致遠身後走了出來。
結合當時網路狂潮席捲全球的情勢,李嘉誠決定抓住大規模整合資源的機會,將易網通注入電子商務,合並和記黃埔及長江實業旗下的新城電台,成立TOM公司,周凱旋是第二大股東。
2000年3月1日,成立僅4個月、尚無扎實業績的TOM高調登陸香港創業板,獲數十萬人排隊認購,收回50餘萬份表格,超額認購近625倍。其股價快速攀升至15.35港元,公司市值超過300億港元,成為資本運作的經典之作。
僅以30萬港元入股、擁有公司32.29%股份的周凱旋,身價飛升至最高127億港元,成為備受矚目的香港女富豪。
但好景不長,在短暫被追捧後,TOM股價直線下滑。周凱旋認為,當務之急是找一個能讓業績報表好看、讓投資者重建信心的CEO來執掌大局,於是她迅速採取行動,果斷進行人員調整。
2000年7月,前高盛高 科技 部投資經理王兟入職TOM公司任CEO,大規模進行非互聯網業務收購,收購對象包括上海美亞在線、鯊威體壇、《亞洲周刊》等三十多家大中華區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權。藉此,TOM一舉成為國內媒體巨頭,集團收入亦在兩年間增長了17倍。
同時,TOM還堅持發展網路業務,通過與十餘家手機廠商進行業務捆綁及大規模推出新的簡訊產品,2003年上半年時,TOM成為國內簡訊業務的前三名。
TOM公司之後,李嘉誠開始堅信周凱旋在 科技 投資方面的眼光和能力。2006年,他通過自己旗下的基金成立了維港投資集團,專注於投資引導行業變革的技術創新性公司,幾乎完全交由周凱旋運營管理。
此後,維港在全球范圍展開了針對 科技 新興產業企業的投資,至今已累計投資了全球超過80家 科技 企業,其中的著名企業包括Facebook、Spotify Technology SA、Siri、Zoom,以及人造肉企業Impossible Foods Inc。
周凱旋也因此成為全球 科技 界熟悉的「香港女老闆」,經常在助理和保鏢的簇擁下,尋找那些被她稱為「顛覆性」的 科技 新銳,然後將一個個新的 科技 概念、企業與創業者帶到李嘉誠的世界,讓李嘉誠對 科技 前沿保持著遠超同齡人的嗅覺與判斷力。
憑借李嘉誠提供的穩定現金流,維港在業界獨具光環。大部分投資基金忙著募資的時候,周凱旋把時間都用在項目和投資對象上。據與她合作過的知情人士透露,有時在與投資對象喝過一杯咖啡後,周凱旋就能做出決定,並不需要李嘉誠簽字。
美國Misfit公司稱,周凱旋在與之視頻通話24小時之後,就做出了投資決定。
因為背靠李嘉誠,在投資對象們看來,維港投資有著慈善家的天性,它不會給投資對象施加盡快盈利的壓力,也不會對投資那些前景光明但未經證實的新技術有絲毫猶豫。
對於項目的判斷,周凱旋完全由自己把握——「我對自己的資產很珍惜」。 決定投資後,她會事無巨細提供幫助,因為「看到一個人成功我就很高興。」
2007年12月,周凱旋成功勸說李嘉誠投資6000萬美元給當時幾乎沒有盈利的Facebook,到2012年Facebook上市,李嘉誠的投資翻了5倍。
2013年和2015年,周凱旋協助李嘉誠投資了如今的全球視頻通訊巨頭企業Zoom。2020年,Zoom的發展如日中天,李嘉誠獲得了超過百億美元的增值,重回香港首富。
與周凱旋接觸過的人這樣描述她的魅力:
「看著你的眼睛聽你說話,時刻注意你的感受,即使在多人面前談話,她也會適時望你一眼,讓你感覺不被忽視。」
在周凱旋口中,最常聽到的話是「我很好的朋友」,這些朋友既包括董建華、李嘉誠,也包括她經常乘坐航班的乘務人員、為她製作過首飾的師傅。
擁有如此多「很好的朋友」,周凱旋卻認為自己是個「邊緣人」,最樂於與自己相處。
從普通公司職員到香港頂級女富豪,周凱旋依靠自己的頭腦起步,依靠能力獲得賞識。立足這些資源,她鋪就了一個廣闊平台。外界議論其依靠「關系」,然而,這樣的關系並非誰都能營造,或者即便有了這樣的關系,也鮮有人能達到她的水平。
別人眼裡,她是李嘉誠的「紅顏知己」,背靠大樹好乘涼。在她自己眼裡,和記黃埔是國際大公司,而TOM是「富人家的親戚」,窮人家的小孩要有志氣。
談到與李嘉誠和董建華的關系時,她說: 「我不是他們的附屬物,而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個體。」
「不把關系當包袱」是周凱旋的經商哲學。和李嘉誠的新聞曝光前,已有不少人在周凱旋家附近發現李嘉誠的足跡。之後周凱旋又搬到距離李嘉誠大宅5分鍾車程的地方居住,兩人經常一起共進早餐。
談及如何與李嘉誠相處,周凱旋概括為:「聰明如狐狸,單純如兔子」。她比李嘉誠年輕30多歲,卻經常刻意把衣飾、發型和妝容弄得老成,就是為了顧及李嘉誠的感受。
她會在眾人面前蹲身幫李嘉誠系鞋帶,也會電話提醒他要約見的人感冒了,小心傳染。她不介意李嘉誠對外幾乎從不說起她的功勞,甚至提議將李嘉誠捐款修建的教學樓從「庄月明樓」改叫「李庄月明樓」,表達對已故李夫人的尊重。
「在男女之情上,最靠得住的感覺是:你是不是我最不可替代的朋友?這是原則。這樣的關系讓你什麼都不怕,才能令對方長久眷戀。」這看似簡單,但其實很難做到。
這樣的周凱旋收獲了李嘉誠的絕對信任。她是李嘉誠基金會董事,能當此職的多為李家人。上世紀90年代末至今,李嘉誠出席眾多隆重活動時,均有周凱旋的身影。1990年夫人庄月明去世後, 周凱旋是李嘉誠最親近、也是唯一經常攜手亮相的異性友人。
李嘉誠並不排斥在公眾面前展現兩人的親密關系。與周凱旋同游羅馬和西安時,李嘉誠都親自為她拍照留念,引得不少遊客駐足觀看。期間,周凱旋無名指上的戒指更是顯得相當高調。
在香港女富豪排行榜上,周凱旋多年來始終占據第二的位置。在財富大多來自遺產繼承或離婚贍養,十有八九會冠以夫姓的女性商界名流中,從未公開婚姻狀況、以三字姓名示人的周凱旋顯得特別醒目。
她習慣用職業套裝淡化自己的女性身份,從不強調女性的差異或是特權。她以自己的言談舉止告誡眾人: 性別不是成功的羈絆,也不應該是成功的關鍵。
2021年3月5日的媒體消息顯示,維港投資參投的房地產 科技 初創公司Doma已公布,將以SPAC公司(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方式在美上市,而Doma的估值高達30億美元。
這也意味著,周凱旋和李嘉誠在上市公司長和之外經營的這座神秘花園,還在不斷地開花結果,在 科技 越來越貴的趨勢下,甚至不排除,李嘉誠通過維港獲得的財富會超越他創業70多年的苦心經營與運籌帷幄。
商海變幻,戎馬一生,還不如順便插柳柳成蔭。若結果真是如此,也真是人生如夢,世事難定。
——END——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6. 雲南現代的名人
1、馬雅舒
馬雅舒,1977年3月24日出生於雲南省昆明市,中國內地女演員,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
1995年,參演首部電視劇《傳奇人生》,正式進入娛樂圈 。2000年2月,主演古裝神話劇《西遊記後傳》 。2004年6月,出演古裝武俠劇《絲路豪俠》。2007年3月,主演現代情感劇《愛了散了》。2008年6月,主演年代愛情劇《寧為女人》。
2、楊麗萍
楊麗萍,1958年11月10日生於雲南,中國舞蹈藝術家,第十屆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等級考試專家委員會委員。1971年進入西雙版納州歌舞團,之後調入中央民族歌舞團,並以「孔雀舞」聞名。
3、王兟
王兟,雲南大學理學學士、牛津大學哲學、政治及經濟(PPE)學士、森林及土地管理專業碩士,現任德克薩斯太平洋集團合夥人。2000年5月,王先生出任TOM.COM投資總監,同年7月升任TOM.COM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
4、楊善洲
楊善洲(1927年1月—2010年10月10日),男,漢族,中共黨員,雲南省保山市施甸縣姚關鎮人,1951年5月參加工作,1952年11月入黨。曾任雲南省保山地委書記。
楊善洲在退休之後,獲得「全國綠化十大標兵」、「全國綠化獎章」、「全國老有所為先進個人」等眾多榮譽,被譽為「活著的孔繁森」。
5、聶耳
聶耳(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17日),雲南玉溪人,生於昆明,原名聶守信,字子義(亦作紫藝),中國音樂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曾用筆名有黑天使、噪森、浣玉、王達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