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下圍棋的口訣是
圍棋十訣:
不得貪勝、入界宜緩、攻彼顧我、棄子爭先、舍小就大、逢危須棄、慎勿輕速、動須相應、彼強自保、勢孤取和。
圍棋的口訣:
1、不得貪勝。不要走不講道理和過份的棋。瀨越憲作曾改為「貪不得勝」,本質未變,側重不同。有絕對優勢時,對方下出勝負手,不論任何階段,在反擊沒有把握的場合,都必須做出讓步,一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絕對優勢。
2、入界宜緩。意為打入對方陣勢要徐徐圖之,不求一擊而得逞;另外,「宜緩」從廣義上去理解,還有另一層含義。即在沒有合適侵消點的場合,從全局將對方的模樣限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等待入侵時機。這是一種以靜制動的後發制人之策。
3、攻彼顧我。是指將要攻擊對方時,要想到自己的安危與發展,以及和全局的配合。分析攻擊的方向,確立借攻擊是為了圍空、擴張、轉換,還是攻殺。
4、棄子爭先。和《棋經》中「寧失數子不失一先」是一個意思,不要因小處糾纏而喪失「先手」的主動。
5、舍小就大。「大小」,指棋的價值,是圍棋中最基本的棋理。是指導我們行棋的第一考慮要素。對弈中,每行一步棋都是一次判斷棋子價值大小的選擇。廣義的說除了填眼的棋沒有價值,所下的每一步棋都會有所得,但是要選價值最大的那步棋走。
(1)圍棋十訣擴展閱讀:
學習圍棋的注意事項:
1、合兒童特點,老師和家長要多交流溝通,以採取賞識教育為主,要讓兒童從接觸圍棋開始,就對圍棋產生濃厚的興趣。
2、提高面對,承受挫折的能力。下圍棋就是一項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活動,從開始學圍棋開始,就要面對圍棋的輸贏成敗。圍棋的勝負,也是圍棋魅力的一部分,即使是世界冠軍,平均每下一盤棋也要輸上三四盤棋,何況是初學者呢。
3、 要培養興趣,提高水平,就要多用時間來學圍棋,多上課,多下棋,多做題。學習圍棋的同學,文化課也會十分出色,因為綜合能力提高了。
4、培養一下興趣,加強一下孩子的自身素質,對學數學也有很大幫助,我一邊應和著,卻有種不知莫名奇妙的感傷。在我看來,圍棋真的不是這么狹隘的東西,下了這么多年的圍棋,感受到太多圍棋的好處,將受用終生。
㈡ 圍棋十訣
《圍棋十訣》僅四十餘字,相傳為唐代王積薪所著。內容如下:「一、不得貪勝;二、入界宜緩;三、攻彼顧我;四、棄子爭先;五、舍小就大;六、逢危須棄;七、慎勿輕速;八、動須相應;九、彼強自保;十、勢孤取和。
㈢ 圍棋十訣有哪些
圍棋 起源於中國,傳為堯作,春秋戰國時代即有記載。下面我給你介紹圍棋十訣有哪些吧,歡迎來閱讀。
圍棋十訣: 不得貪勝 入界宜緩 攻彼顧我 棄子爭先 舍小就大
逢危須棄 慎勿輕速 動須相應 彼強自保 勢孤取和
說明: 作者相傳有唐王積薪, 宋劉仲甫等多種說法. 最早見載於南宋陳元靚《事林廣記》(標題為《象棋十訣》),明劉仲達《鴻書》、《秋仙遺譜》、《石室仙機》等書均有轉載。該訣對後世中外棋界有廣泛影響。
新圍棋十訣: 持重勿貪 入界宜緩 相機而攻 扼要而據 棄子取勢
舍小就大 動須相應 慎勿輕速 彼強自保 先勢後
地
說明:20世紀20年代,日本鈴木為次郎與我國陶審安討論,將原圍棋十訣改為上面的十訣。改稿的影響遠不如原作。
圍棋十訣 中央開花三十目 (1) 在棋盤上,三線以下為“地”,四線以上為“勢”。勢就是外勢。 在棋盤上,“中央”一般是指四線以上的地方。
棋諺說“中央開花三十目”的意思是說:在布局或中盤階段,在中央一帶提取一子的價值很大的。“開花”既提子,“三十目”是形容開花後的具大威力。
圍棋十訣 棋從斷處生 (2)
棋諺“棋從斷處生”的意思是說:切開對方的聯絡之後,容易造成主動或者乘勢行棋的局面。
圍棋十訣 “敵之要點既我之要點” (3)
棋諺“敵之要點既我之要點”的意思是說:在判斷要點時,可以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走棋,對方必須走的必須占據的點,往往就是我方必須要佔據的要點。
逢方必點 (4) “逢方必點”又稱“形方必覷”,方是一種特定的棋形,當對方走成這種棋型時,我方不管如何“點”它一下再說,不管對方如何應,這著“點”都會達到破壞對方眼位和棋型的目的。
圍棋十訣 滾打包收俱謹避 (5)
能夠把自己的棋打成一團的著法,應該謹慎地避開。
“撲、斷、緊、卡”等手斷連續用在一起,就是滾打包收。在對殺吃棋時,在攻擊對方時是常用手段。
圍棋十訣 二·一路上多妙著 (6)
棋諺“二·一路上多妙著”的意思是指:在棋局角部的變化(如死、活、手筋、收官)中二·一這一點往往是要點。
圍棋十訣 七子沿邊活也輸 (7)
“七子沿邊活也輸”的意思是說:在一般情況下為了活棋在二路上爬得過多,即使做活也會導致局勢的落後。特別是在布局階段,更不能在二路上爬的過多。
圍棋十訣 金角銀邊草肚皮 (8)
棋諺“金角銀邊草肚皮”說的是,相同的子數在棋盤的不同部位圍取的地域價值是不同的,角上圍的最多,邊上次之,中腹最不易圍空。
攻擊是最好的防禦 (9) 棋諺“攻擊是最好的防禦”闡述的是圍棋中以攻為守爭取主動的戰略思想,一般情況下是防不勝防,這就需要敏銳地發現攻擊的目標和時機,只有攻擊對手必須救的棋才能達到防禦的目的。
圍棋十訣 立二拆三,立三拆四 (10)
“立二拆三”是指:邊上立起二子以後,下一著拆三是比較理想的位置。 “立三拆四”與此同理,開拆的間隔為四位,比較理想。
圍棋十訣 象眼尖穿忌兩行 (11)
“象步”是漢子田字字形的棋形,中間的交叉點稱為象眼。
“象眼尖穿忌兩行”是說:如果對方走在象眼——俗稱穿象眼,自己應遠一路行棋,不要貼著對方象眼的那步棋走,貼著行棋一般情況下是惡手。
圍棋十訣 七死八活 (12) 在棋盤上二路排列的被對方包圍的七個子,對方先動手時,自己就是死棋。
如果長到八個子,就是活棋了。對方先動手也殺不死的棋,就是活棋。
圍棋十訣 矩形補斷虎輸飛。 (13)
棋諺“矩形補斷虎輸飛”的意思是說:當我方棋型為曲尺形,且需要補斷點時,一般情況下採用“飛”的補法比“虎”的補法好。
圍棋十訣 凡尖無惡手,凡關無惡手。 (14)
棋諺“凡尖無惡手,凡關無惡手”的意思是說:通常情況下,如果棋子要走向中央,尖和關(跳)均為可行的手段。“尖”比較堅實穩健,“關”出頭快但要防挖斷。
圍棋十訣:(15)
①不得貪勝 ②入界宜緩 (16) ③攻彼顧我 ④棄子爭先(17) ⑤舍小就大 ⑥逢危須棄(18) ⑦慎勿輕速 ⑧動須相應(19) ⑨彼強自保 ⑩勢孤取和
左右同形走中央 ——20 棋諺:“左右同形走中央”的意思是說:當雙方或某一方左右的形狀一樣時,往往中間的對稱點就是棋形的要點,也就是雙方該走的要點。
圍棋十訣 精華已竭多堪棄 ——21
對於跑起來很累,而且沒有多少作用的棋子應該捨去,這樣往後行棋就不用背上包袱。對於要棄掉的棋子應該加以有效地利用。
圍棋十訣 取重舍輕方得勝 ——22
當己方有兩部分棋受到對方的攻擊時,應該營救比較重要的一方,捨去不重要的一方,只有分清了輕重,取捨得當,才能獲得全局的勝利。
圍棋十訣 三路之子送兩個 ——23
在三路的棋子,因為某種原因而要被吃時,一定要往下再多走一個子,這樣可以通過多延長出一口氣,來加以利用,一般是在外邊打吃包收,形成外
勢。
圍棋十訣 二子頭必扳 ——24
當對方緊貼我方二子時,我方應毫不猶豫地扳住對方。
圍棋十訣 壓強不壓弱 ——25
當對方夾擊己方的棋子時,一般情況下應該壓靠對方比較強的一塊棋,以期望攻擊對方比較弱的一塊棋。
圍棋十訣 有眼殺無眼 ——26
當兩塊棋對殺的時候,因為公氣歸有眼一方,其結果是有眼一方因此而氣長,將無眼一方殺掉。
圍棋十訣 大眼殺小眼 ——27
如果對殺雙方的兩塊棋都有眼,則大眼一方對殺起來有利。因為對殺時大眼的內氣就多,另外公氣還歸大眼一方。內氣加公氣俗稱氣長。
圍棋十訣 入腹爭正面 ——28
當棋局的焦點轉移到中原時,應首先搶占通往中央的道路,這樣四通八達,不易受攻。同時要使對方不能暢通的進入中央,為攻擊創造條件。
圍棋十訣 兩處有情方可斷 ——29
在切斷對方的棋以後,可以對其兩塊進行有效地攻擊時,就要切斷它。反之切斷之後,兩塊棋沒有被攻的危險,切斷的子就會成為負擔,這樣的切斷不好。
圍棋十訣 三方無應莫存孤 ——30
當棋盤上沒有自己棋子的策應時,千萬不要留下不安定的孤棋。否則對方攻擊起來就會佔到很大的便宜,甚至吃掉孤棋。
圍棋十訣 棋從寬處攔 ——31
當對方在自己這邊分投時,應該從自己發展潛力較大的一方——棋比較寬的一方攔住對方。避免自己子力重復。
圍棋十訣 盤角曲四,劫盡棋亡 ——32
盤角曲四,是一個特殊的劫爭。在走成劫爭前是曲三,對方無法吃掉,如果吃了曲三就成了死棋,不吃則是雙活。當曲三一方在全盤補盡劫材後,在走出盤角曲四打劫殺。被殺方因無處找劫而被吃。所以一般“盤角曲四”棋局完了時,被判為死棋。
圍棋十訣 壓強不壓弱 ——33
當對方夾擊自己的棋時,應該壓靠對方比較強的一塊棋。在靠壓戰中走強自己,留著比較弱的那塊棋,在合適時給予攻擊。
㈣ 圍棋十訣是什麼
圍棋十訣簡介
一. 不得貪勝 二. 入界宜緩 三. 攻彼顧我 四. 棄子爭先 五. 舍小就大 六. 逢危須棄 七. 慎勿輕速 八. 動須相應 九. 彼強自保 十. 勢孤取和
最早見載於南宋陳元靚《事林廣記》(標題為《象棋十訣》), 該訣對後世中外棋界有廣泛影響
第一句,瀨越憲作曾改為「貪不得勝」,本質未變,側重不同,大意是:下圍棋不得走不講道理和過份的棋。著法過份不僅贏不了棋,反而輸的更快更慘。瀨越先生認為:局勢領先以後則不應再去為贏得更多去鬧事,把局勢搞復雜,這樣也會輸多贏少。
第二句,「入界宜緩」,意為打入對方陣勢要徐徐圖之,不求一擊而得逞。
第三句,「攻彼顧我」是指進攻對方時要注意保持節奏,有急有緩,該補自己的棋時要補自己的棋。
第四句,「棄子爭先」,和《棋經》中「寧失數子不失一先」是一個意思,不要因小處糾纏而喪失「先手」的主動。
第五句,「舍小就大」,圍棋中的每一步棋都是面臨一次選擇,廣義的說除了填眼的棋沒有價值,所下的每一步棋都會有所得,但是要選價值最大的那步棋走。 第六句,「逢危須棄」,《棋經》上講「善敗者不亂」。孫子兵法上也有類似的意思。專指形勢不利時,自己的棋已經危險,越逃可能死的會越多,就須放棄,放棄的越早損失越小 。
第七句,「慎勿輕速」,是指對局時的態度,不要輕易落子,考慮成熟了再走。也指發動一場魚死網破式的戰斗時,千萬要小心,考慮周到了再行動。
第八句,「動須相應」,意為:下棋時要有全局觀念,要全局在胸,明白局部和全局的關系,所落下的棋子前後要有呼應。
第九句,「彼強自保」一般在中盤戰斗開始以後,或因為搶了實空,或打入了對方陣勢,或不得不在對方勢力范圍內有所行動,在對方勢強,自己勢弱時所採取的對局方針,趕快求活或趕快將孤棋走暢,不要以弱擊強。
第十句,「勢孤取和」,這一句和第九句意思差不多,處於劣勢狀態下,不要奢求不切實際的想法,不要心圖僥幸,寄希望於對手出錯誤,而是爭取減少損失,不輸就是勝利。
㈤ 圍棋口訣十句
「圍棋十訣: 1、 不得貪勝 2、入界宜緩 3、攻彼顧我 4、棄子爭先 5、舍小就大 6、逢危須棄 7、 慎勿輕速 8、動須相應 9、彼強自保 10、勢孤取和 說明: 作者相傳有唐王積薪, 宋劉仲甫等多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