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
擴展閱讀

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

發布時間: 2022-12-28 15:47:10

1. 12月15號規定

近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新修訂的《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新《規定》)。新《規定》自2022年12月15日起施行。新《規定》旨在加強對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的規范管理,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健康發展。

《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自2017年10月1日施行以來,對於規范跟帖評論環節信息秩序,維護良好網路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隨著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的快速發展,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也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需要適應形勢發展變化進行修訂完善。新《規定》共16條,重點明確了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跟帖評論管理責任、跟帖評論服務使用者和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應當遵守的有關要求等內容。

新《規定》明確,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用戶服務協議對跟帖評論服務使用者和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進行規范管理。

新《規定》要求,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應當對賬號跟帖評論信息內容加強審核管理,及時發現跟帖評論環節違法和不良信息內容並採取必要措施。

新《規定》強調,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可按照用戶服務協議向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申請跟帖評論區管理許可權。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應當對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的跟帖評論管理情況進行信用評估後,合理設置管理許可權,提供相關技術支持。

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了規范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網路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互聯網用戶賬號信息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使用跟帖評論服務,應當遵守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跟帖評論服務,是指互聯網站、應用程序以及其他具有輿論屬性或社會動員能力的網站平台,以評論、回復、留言、彈幕、點贊等方式,為用戶提供發表文字、符號、表情、圖片、音視頻等信息的服務。

第三條 國家網信部門負責全國跟帖評論服務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地方網信部門依據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跟帖評論服務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

第四條 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應當嚴格落實跟帖評論服務管理主體責任,依法履行以下義務:

2. 《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有多少條

8月25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布《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強調,《規定》的出台對於加強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促進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各級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要切實強化屬地管理責任,依法開展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要嚴格履行主體責任,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不斷強化人員隊伍建設,依法提供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

期待跟帖評論早日規范。

3. 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監管主體義務

法律分析:(一)按照「後台實名、前台自願」原則,對注冊用戶進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證,不得向未認證真實身份信息的用戶提供跟帖評論服務。

(二)建立健全用戶信息保護制度,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並經被收集者同意。

(三)對新聞信息提供跟帖評論服務的,應當建立先審後發制度。

(四)提供"彈幕」式跟帖評論服務的,應當在同一平台頁面同時提供與之對應的靜態版信息內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評論審核管理、實時巡查、應急處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時發現和處置違法信息,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六)開發跟帖評論信息安全保護和管理技術,創新跟帖評論管理方式,研發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統,提升垃圾信息處置能力;及時發現跟帖評論服務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風險,採取補救措施,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七)配備與服務規模相適應的審核編輯隊伍,提高審核編輯人員專業素養。

(八)配合有關主管部門依法開展監督檢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術、資料和數據支持。

法律依據:《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 第五條 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應當嚴格落實主體責任,依法履行以下義務

:(一)按照「後台實名、前台自願」原則,對注冊用戶進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證,不得向未認證真實身份信息的用戶提供跟帖評論服務。

(二)建立健全用戶信息保護制度,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並經被收集者同意。

(三)對新聞信息提供跟帖評論服務的,應當建立先審後發制度。

(四)提供"彈幕」式跟帖評論服務的,應當在同一平台頁面同時提供與之對應的靜態版信息內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評論審核管理、實時巡查、應急處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時發現和處置違法信息,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六)開發跟帖評論信息安全保護和管理技術,創新跟帖評論管理方式,研發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統,提升垃圾信息處置能力;及時發現跟帖評論服務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風險,採取補救措施,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七)配備與服務規模相適應的審核編輯隊伍,提高審核編輯人員專業素養。

(八)配合有關主管部門依法開展監督檢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術、資料和數據支持。

4.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自什麼時候起實施

法律分析: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8月25日公布《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 2017年8月25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布《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旨在深入貫徹《網路安全法》精神,提高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水平,促進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健康有序發展。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強調,《規定》的出台對於加強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促進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各級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要切實強化屬地管理責任,依法開展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要嚴格履行主體責任,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不斷強化人員隊伍建設,依法提供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

法律依據:《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規范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國務院關於授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跟帖評論服務,應當遵守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跟帖評論服務,是指互聯網站、應用程序、互動傳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聞輿論屬性和社會動員功能的傳播平台,以發帖、回復、留言、「彈幕」等方式,為用戶提供發表文字、符號、表情、圖片、音視頻等信息的服務。

5.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自什麼時候起實施

互聯網的環境具有虛擬性,故而不少網路用戶認為可以隨意跟帖評論,甚至發布不實言論,針對這一現象,相關貨架機關制定了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在法規規定後,若網路用戶發布不實言論的,是會受到相應的處罰的,那麼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施行時間是什麼時候?

一、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規范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國務院關於授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跟帖評論服務,應當遵守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跟帖評論服務,是指互聯網站、應用程序、互動傳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聞輿論屬性和社會動員功能的傳播平台,以發帖、回復、留言、「彈幕」等方式,為用戶提供發表文字、符號、表情、圖片、音視頻等信息的服務。

第三條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全國跟帖評論服務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地方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的跟帖評論服務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

各級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應當建立健全日常檢查和定期檢查相結合的監督管理制度,依法規范各類傳播平台的跟帖評論服務行為。

第四條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提供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相關的跟帖評論新產品、新應用、新功能的,應當報國家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進行安全評估。

第五條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應當嚴格落實主體責任,依法履行以下義務:

(一)按照「後台實名、前台自願」原則,對注冊用戶進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證,不得向未認證真實身份信息的用戶提供跟帖評論服務。

(二)建立健全用戶信息保護制度,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並經被收集者同意。

(三)對新聞信息提供跟帖評論服務的,應當建立先審後發制度。

(四)提供「彈幕」方式跟帖評論服務的,應當在同一平台和頁面同時提供與之對應的靜態版信息內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評論審核管理、實時巡查、應急處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時發現和處置違法信息,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六)開發跟帖評論信息安全保護和管理技術,創新跟帖評論管理方式,研發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統,提升垃圾信息處置能力;及時發現跟帖評論服務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風險,採取補救措施,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七)配備與服務規模相適應的審核編輯隊伍,提高審核編輯人員專業素養。

(八)配合有關主管部門依法開展監督檢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術、資料和數據支持。

第六條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應當與注冊用戶簽訂服務協議,明確跟帖評論的服務與管理細則,履行互聯網相關法律法規告知義務,有針對性地開展文明上網教育。

跟帖評論服務使用者應當嚴格自律,承諾遵守法律法規、尊重公序良俗,不得發布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禁止的信息內容。

第七條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及其從業人員不得為謀取不正當利益或基於錯誤價值取向,採取有選擇地刪除、推薦跟帖評論等方式干預輿論。

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和用戶不得利用軟體、僱傭商業機構及人員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擾跟帖評論正常秩序,誤導公眾輿論。

第八條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對發布違反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的信息內容的,應當及時採取警示、拒絕發布、刪除信息、限制功能、暫停更新直至關閉賬號等措施,並保存相關記錄。

第九條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用戶分級管理制度,對用戶的跟帖評論行為開展信用評估,根據信用等級確定服務范圍及功能,對嚴重失信的用戶應列入黑名單,停止對列入黑名單的用戶提供服務,並禁止其通過重新注冊等方式使用跟帖評論服務。

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應當建立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的信用檔案和失信黑名單管理制度,並定期對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進行信用評估。

第十條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健全違法信息公眾投訴舉報制度,設置便捷投訴舉報入口,及時受理和處置公眾投訴舉報。國家和地方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職責,對舉報受理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一條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責任落實不到位,存在較大安全風險或者發生安全事件的,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應當及時約談;跟帖管理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要求採取措施,進行整改,消除隱患。

第十二條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違反本規定的,由有關部門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處理。

第十三條本規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二、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施行時間是什麼時候?

由以上信息我們可以知道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施行時間為今年十月一日。

與民法總則施行的時間是一樣的。屆時,該法規實施後,網路後台人員需要對跟帖評論信息進行審核後才能發布,在相關機關偵查案件時,後台人員也需要提供相關的技術支持,這對維護網路秩序是有極大的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