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有運20還要造C919
終於,國產大飛機C919成功首飛!
但首飛只是一個開始,所謂首飛,即第一次試驗飛行,接下來還有第二次,第三次乃至第N次試驗飛行,很少有人知道,在接下來的試驗飛行中,大飛機還要面臨多少更大難度的挑戰。
今天推送一篇舊文,詳細記錄了同樣是國產飛機ARJ21的故事,它在首飛之後經歷的種種試飛細節,《把危險試遍》。這些經歷,將來很可能都要在C919身上上演。

文字綜合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報道,作者:邱晨輝。圖片來源於央視和中國商飛試飛中心。微信編輯:邱晨輝。
㈡ 運20的發動機什麼時候能國產
其實在去年12月中旬,疑似裝備渦扇20發動機的運20靜力試驗機就已經前往了中航工業強度所進行靜力試驗。,從曝光的圖片中可以看到,該機機翼下方的發動機吊掛裝置的前伸造型明顯與現役運-20不同,經過對比,推斷該吊掛裝置吊掛的發動機很可能是渦扇-20。此前服役的運20在地勤的維護記錄本上顯示為運20A型,所以進一步推斷出使用渦扇20的或是運20B型。
期待裝備中國心的鯤鵬早日振翅高飛。(利刃信者)
㈢ 誰有運20和伊爾76、伊爾476、C17和日本CX-2的對比圖
運20「鯤鵬」戰略運輸機最大載重量六十六噸。伊爾76載重量四十八噸。伊爾476是伊爾76的改進版,載重量五十多噸。C17「環球霸王」載重量七十多噸。日本那個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再附上幾款運輸機資料給你了解:C130「大力神」載重量二十多噸。C5「銀河」載重量一百二十噸。安225載重量二百五十噸。安125載重量一百五十噸。運8載重量二十噸。純手工輸入。
㈣ 運20能否大量生產機體,最後安裝等待中的國產發動機
完全沒必要,運-20運輸機目前正在全速生產,年產量可能有十幾架。在去年曝光的衛星圖片顯示,西飛公司的機坪上有多達9架運-20同時現身,大部分運-20都已經塗上空軍深色塗裝這說明運-20的產量十分驚人,一點都沒有停下來等等國產發動機的意思。
而WS-20發動機才是運-20的最佳選擇,WS-20發動機使用的是WS-10“太行”發動機的核心機,而“太行”發動機的核心機技術主要來源於CFM-56系列發動機的核心機,後者屬於西方經典大涵道比發動機,總體性能非常先進。預計WS-20發動機除了在油耗、壽命、可靠性等方面比較低以外,其他方面的性能都和CFM-56系列發動機處於同一水平。未來運-20運輸機裝備WS-20發動機後,載重能力可以提升到60噸左右,總體性能將向C-17運輸機靠近,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㈤ 中國新一代電子偵察機曝光!以運-20為載機平台,都具備哪些優點
中國新一代電子偵察機曝光,這不僅體現了我國科技發展水平的提高,還象徵著未來我國科技發展正在穩步前進。那麼以運-20為載機平台,都具備哪些優點?
作為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我國雖然擁有項目的控制權,也有大量的國外設備,但是我們不會用於軍事用途。對於我們來說,更多是要給予支持。支持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與祖國共同進步,與祖國共享科技發展的碩果。
㈥ 運油20殲20殲16三機同框照首次發布,哪些細節值得關注
有很多細節是非常值得關注的,畢竟這是三款戰機同框首次發布,而且帶來的意義也是非常重大的,通過這張照片當中也可以看出我國在近些年對於戰斗機的研發以及研製過程對於我國今後的發展以及軍事力量的提升,也帶來了更加積極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