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李玉坤事跡簡介
李玉坤,女,11歲,開封市縣街小學學生。
李玉坤同學成績優異、責任心強,且熱心公益活動。曾發起組織「中國風」、「愛心」、「綠色環保」等公益社團,多次開展公益活動。她曾獨自到市博物館聯系協商,帶領「中國風社團」擔任市博物館的「北宋文化展」、「中山艦」主題展覽的義務講解,她優秀的表現深受廣大遊客和館領導的好評並被授予「優秀講解員「稱號。她帶領「中國風社團」觀看、學習朱仙鎮木版年畫的製作流程,寒假期間頂著寒風去景點和大市場義賣朱仙鎮木版年畫,活動中他們耐心的給路人講解有關傳統年畫知識和愛心活動目的,最後把義賣所得全部捐贈給他們長期關愛著的雅歌聾耳中心的孩子們,讓孩子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和溫暖,她和社團成員則收獲了幫助別人帶來的快樂。幾年來,她組織的「綠色環保社團」在鄭開大道種下一片愛心林,並多次製作環保宣傳單、護綠卡向過往市民講解環保的重要性,向市民發出「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倡議。
她組織和參與的各種活動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被《汴梁晚報》、《菊城報道》及網路媒體報道,被媒體稱為「愛心小天使」。
❷ 李玉坤的藝術成績
1991年書法入選《第一屆全國書壇新人新作展》
1993年書法入選《中日書法展》
1994年書法入選《中韓書法展》
1996年書法入選《全國第二屆楹聯書法展》
1999年舉辦《學院三家書法展》
2000年獲《遼寧省首屆教師書法展》金獎
2002年書法入選《首屆敦煌國際書法展》
2003年書法入選《今日美術館第二屆流行書風、印風大展》
2004年獲《第二屆全國教師書法大賽》一等獎
獲《全國楹聯書法篆刻大賽》創作一等獎
2005年出版專著《外國美術史論》、《中國美術史論》
篆刻作品在《美術大觀》專題介紹
書法作品在《藝術廣角》專題介紹
2006年出版專著《李玉坤書畫篆刻集》
國畫作品在《美術觀察》專題介紹
2007年書法作品獲遼寧省文化廳「群星獎」銀獎
2009年舉辦《李玉坤書畫展》
2009年篆刻作品獲《遼寧省第二屆篆刻展》獲獎提名
2010年國畫山水作品獲「展鵬杯」全國書畫大賽優秀作品獎
學術論文
❸ 中國國旗的設計者是誰
曾聯松(1917-1999),浙江瑞安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圖案設計者。少年青年時代就讀於原瑞安縣小學(現瑞安市小學)、瑞安市中學。
1936年考入南京大學前身中央大學的經濟系,後參加抗日救亡聯合會,投身革命。1938年參加中國共產黨,積極從事地下活動,擔任中央大學學生地下黨支部書記工作。曾任五屆上海市政協委員、六屆上海市政協常委。
(3)李玉坤擴展閱讀
1949年10月1日,五星紅旗隨著新中國的誕生飄揚在天安門廣場的上空。1950年,曾聯松應邀到北京參加國慶觀禮,這是黨和人民給他的崇高榮譽。
曾任上海市政協常委。1999年10月19日,曾聯松在上海病逝,骨灰暫放在當地龍華烈士陵園。2004年9月曾聯松的骨灰正式入葬上海嘉定長安墓園。電影《共和國之旗》就是講他的故事。
❹ 我國生產第一輛汽車是什麼
中國自己製造的第一輛汽車是解放牌汽車,這兩個其實都是對的,但是前者只是從狹義上說,是我國製造的第一輛汽車。
而一般我們都採用後者的說法。因為這是解放後我國製造的第一輛汽車,同時,也是我國第一次批量生產的汽車。
結構性能
解放牌汽車結構堅固,使用壽命長。可是從1956年7月13日開始,老型解放車一生產就是30年,體現出我國汽車產品結構單一的狀態。
過去,賓士在華夏大地上的中國汽車,每兩輛就有一輛是解放牌。50年代,"解放"曾是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職工的驕傲!
可是它「老了」,1980年,長春市郊的荒地里,上萬輛滯銷的"解放"排成長龍。1986年9月29日,第1281502輛"解放"車,開下了總裝配線,生產了32年的"老解放"最終停產了。
年底,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研製成功141新型車,終於打破了"三十年一貫制"的局面。
新"解放"在市場上站住腳了!1987年9月,在國家評比中,新「解放」141被評為一等品;在國際招標中,它又連中三元。長春一汽這個老企業,又進入了產品系列開發階段。
「一汽」的變化正是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縮影。經過十多年的改革,我國的汽車工業已經形成新型的管理體制,產品結構日趨合理,更新換代日益加快,中國汽車開始大批量打入國際市場,汽車工業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
建國以來,我國一共生產了各類汽車五百多萬輛。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解放牌汽車
❺ 有關國旗的詩歌
1、《國旗》現代:艾青
美麗的旗,庄嚴的旗,革命的旗,團結的旗。
四顆金星,朝向一顆大星,萬眾-心,朝向人民革命。
我們愛五星紅旗,像愛自己的心,沒有了心,就沒有了生命。
我們守衛它,它是我們的尊嚴,我們跟隨它,它弓|我們前進。
革命的旗,團結的旗,旗到哪裡,哪裡就勝利。
以上是著名詩人艾青寫的一道題為《國旗》的詩。在這首詩中,艾青滿懷激情,以樸素流暢的詩句,准確而形象地揭示了五星紅旗特有的象徵意義,表達了自己珍愛五星紅旗,捍衛五星紅旗,跟隨五星紅旗前進的決心。
此詩的落款是1949年9月27日。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了五星紅旗圖案為中華人民珙和國國旗的決議。艾青的這首《國旗》詩,實在是新生共和國國旗的第一首贊美詩。
2、《國旗頌》作者:藍劍(現代)
當你看到五星紅旗,激動的心情無法言語,那是中國的風姿,那是中國的壯麗
當我看到五星紅旗,熟悉的顏色讓我沉迷,這是祖國的威嚴,這是祖國的魅力
五星紅旗在你心裡,每天早晨緩緩升起,高高聳立在風里雨里,五星紅旗在我心裡
和平時候充滿敬意,危難時刻與我並立,五星紅旗是中國的驕傲,人民大聲贊美你
五星紅旗是祖國的自豪,人民高聲歌唱你
作者:藍劍,男,1966年生。中央民族歌舞團朝鮮族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現任西南民族大學客座教授。多次在國內外獲獎,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深造於北京大學藝術系研究生班。
3、《七律·五星紅旗》作者:翟紅本
頻升賽館情豪邁,又上神舟志激昂。
笑問中華誰可敵,五星閃耀衛邊疆。
作者:翟紅本,網名「一卷飄零」,男,漢族,1972年9月出生,河南省魯山縣人,河南省楹聯屆首屆「十秀」,魯山縣詩詞楹聯協會副主席。
4、《千秋歲·國旗》作者:翟紅本
憶昔年全黨,血灑殤兵將。重逐夢,乘風浪。
九天丹火淬,四海歡歌唱。帆啟處,復興偉業新航向。
5、《旗永飄》作者:李玉坤
旗升冉冉迎霞舞,場面庄嚴紫氣凝。
代表台前弘立法,青衫心底暗生情。
作者:李玉坤(又名李玉琨、毓堃)男,1964年3月生於錦州, 現為渤海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遼寧省書法家協會理事,錦州市硬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渤海大學教授委員會委員,渤海大學書法文化研究所所長。渤海大學教學骨幹。
❻ 趙恩冉的弟弟
我黨的創建與發展,離不開當年那些創始人們的努力與付出,正是因為他們敢於在那種危險的環境中,始終堅持心中的理想,無所畏懼,一直和敵人斗爭到底,所以我黨才能在夾縫中生長起來,並且最終發展壯大。
在我黨的創始人中,有這么一個英雄是比較特殊的,他的故事也許今天很少有人知曉,甚至他的名字知道的也不多,只知道當年有一個名叫「施英」的英雄犧牲了,吳玉章為了紀念他,還曾寫下詩篇,可「施英」這個名字,實際上並非他的真名,他原名叫趙世炎,不僅自己當年在犧牲時屹立不倒,而且他的外甥後來還成為了新中國的總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受革命思想影響而加入革命隊伍
趙世炎於1901年出生於四川酋陽龍潭鎮(今天屬於重慶的管轄區),其家境在當時而言,算得上是比較殷實的,同時他家還有著較好的家風,對教育十分重視,因此在趙世炎僅僅3歲之際,便已經進入自己家族創辦的私塾中開始學習了。
經過在自家私塾的培養之後,趙世炎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龍潭鎮高級小學,也就是在這所小學中,趙世炎第一次接觸到關於革命的思想,當時他們學校有一個老師名叫李玉坤,此人很是了不得。
李玉坤在辛亥革命時期參加過辛亥革命,深受革命思想的熏陶,現在成為老師,也是一心一意教導學生要愛國,在他授課的過程中,總會跟同學們講述中國被列強侵略的那些屈辱歷史,希望學生們能夠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正是在李玉坤的影響下,趙世炎心中種下了革命種子,隨後又在二哥實際行動的影響下,趙世炎毅然決然加入到革命隊伍中。趙世炎的二哥名叫趙世鈺,曾經就讀於成都陸軍學院,在畢業之後還加入了同盟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後來他加入到川軍當中,還是一名軍官,對革命事業的熱情很高,雖然自己沒有時間回家看望家人,但是其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家人,所以就採用書信的方式,有時候寫一些東西熏陶弟弟趙世炎,有時候寄回家一些革命進步刊物,對趙世炎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希望他長大之後能夠成為一個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才。
就是在小學老師李玉坤以及二哥趙世鈺的影響下,趙世炎從小就對革命有著濃厚的興趣,並且在內心中已經埋下革命種子,不斷生根發芽,在小學畢業之後,趙世炎想要去外邊的世界看看,就考入北京高等師范學校附屬中學就讀。
北京是思想和文化都發展十分迅速的地方,趙世炎在北京求學的那些日子,剛好是李大釗等人掀起新文化運動的時間段,趙世炎原本文筆就不錯,奮筆疾書寫下一些文章,在刊物上發表了多篇文章,引起李大釗的關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趙世炎逐漸和李大釗相識,並且在李大釗的邀請下,加入了中國少年學會,擔任起《平民周刊》、《少年》以及《工讀》等進步周刊的主編,此時尚且年少的趙世炎,已經在革命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趙世炎在革命事業中做出的貢獻
趙世炎在北京讀完中學之後,於1920年懷揣著偉大的理想與振興中華的抱負遠赴法國留學,在法國期間,趙世炎認識了周恩來以及張申府等人,大家抱負相同,很快就熟識起來,並且成為好友。
趙世炎在法國期間,與周恩來以及張申府一起創辦了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並且致力於其發展,做出相當不錯的成績。留學的時間飛快,國內的變化更是迅速,一轉眼趙世炎就在法國學習了4年時間了,國內當時正處於革命的關鍵時刻。
1924年,在李大釗的電訊下,趙世炎從法國回到國內,繼續為國內的革命事業奉獻燃燒自己,在回國之初,趙世炎擔任起北京地方委員會委員長一職,協助李大釗搞好北方各省的革命工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協助李大釗的這段時間里,趙世炎不僅練就了不錯的領導指揮能力,而且還繼續撰寫革命文章,影響更多的人投入到轟轟烈烈的愛國運動中來,在五卅運動之後,趙世炎更是抓緊時機寫了很多文章,對革命初期號召群眾一事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1926年5月,在回國兩年之後,趙世炎就靠著良好的工作表現和革命熱情,當選為上海總工會黨團書記,在北伐時期,還曾先後領導了兩次上海工人的武裝起義,以此策應北伐,雖然最終兩次工人武裝起義都以失敗告終,可是趙世炎從來沒有放棄過心中的理想。
在趙世炎的堅持下,於1927年3月,和周恩來等人一起合作,成功發動了數量高達八十萬人的第三次上海工人武裝起義,這次起義在趙世炎以及周恩來等人的周密策劃以及親自參與中,最終取得圓滿成功,成為革命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一幕。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這次工人武裝起義之後一個月,蔣介石就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運動,導致我黨很多戰士都受到生命威脅,在這種危險的處境當中,趙世炎依舊不慌不忙,還提出要建立專門負責鏟除叛變分子的組織,為後來的「紅隊」建設奠定思想基礎。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趙世炎的犧牲
處於危險之中,很多人和事情其實都是難以控制的,在蔣介石的反革命運動中,我黨很多人員都受到生命威脅,先後很多人失去生命,以至於一些革命意志不夠堅定的人員產生了叛變的想法。
就是這些叛變的人,最終提供了趙世炎的一些行蹤,以至於蔣介石的人直接找到了趙世炎的家中去逮捕他,那天趙世炎剛好不在家,他們把趙世炎的家人控制起來,詢問趙世炎妻子丈夫的蹤跡。
妻子堅決不願意說出趙世炎的去處,原本一切有了一點轉機,可就在這種千鈞一發之際,趙世炎工作完回家了,他低著頭思考問題,完全沒有注意到家中的異常以及妻子丟下去提醒他的花瓶。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趙世炎才踏進家門,就被反動派抓走了,他們對趙世炎嚴刑拷打,想要從趙世炎口中知道更多關於我黨的信息,可是趙世炎革命意志堅定,寧死不願意透露半點消息,反動派看著趙世炎寧死不屈,也知道從他口中問不出什麼東西,最終惱羞成怒就把趙世炎殺害了。
1927年7月19日清晨,趙世炎在刑場被劊子手砍下英雄頭顱,他的頭顱被砍下後,其身軀依舊屹立不倒,彷佛在宣示著他的革命意志永垂不朽一樣。趙世炎就這樣失去了年輕的生命,可是正如他所希望的那樣,他的革命意志和革命精神永遠留在了後人心中,他雖然倒下了,但還有千千萬萬的人不斷站起來加入到革命事業之中。
趙世炎有一個妹妹,後來嫁給了李碩勛,他們生下一個孩子名為李鵬,在我黨經過前赴後繼的努力後,建立了新中國,而李鵬在新中國成立之後,也曾成為總理,作為舅舅的趙世炎,也算是可以得以安息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結語
趙世炎在年少之際,就已經加入到革命事業之中,一生為革命事業無私奉獻自己,年僅26歲便在敵人的迫害下犧牲了,他犧牲時依舊屹立不倒,其精神與革命意志,必將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