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允公允能什麼意思啊
「允公允能」應當是「既有道德品質,又有學識才能」的意思。
❷ 允公允能 日新月異的意思是什麼
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意思是:與時俱進,每天每月都要有所創新和發展。
「允」字是承諾的意思,對受教育者來說也可理解為「要求」。這里的「公」,從嚴張的教育思想出發,與之相對應的集體當然是國家、人民大眾和與之相聯系的事業。另外「公」又是對矯正五病中的「私」而言的。
「允公」應解釋為要求受教育者愛祖國,愛人民、愛事業(具體到教育事業,即要求南開學子熱愛母校,維護校風校譽,作者注)、大公無私、—心為公,在學習和工作中強調無私奉獻精神。
所以「允能」者,是要求受教育者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培養工作能力,努力方向是鍛煉救國自強能力和精神。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要求受教育者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相關信息:
「允公允能」這種話語形式,語本《詩經·魯頌·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
白話釋義:能文能武,昭假烈祖。
「日新月異」,語本《禮記·大學》:「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白話釋義:商湯刻在洗澡盆上的字說:「如果能在今天洗凈身上的東西,使身心清新,就應天天洗凈臟東西,使身心清新,更要繼續不斷地每天清洗,使身體和精神煥然一新。」
❸ 允公允能是什麼意思
意指既有公德,又有能力,德才兼備的意思。
南開校訓:「允公允能」作為南開校訓,它凝練了南開人的價值取向和精神品質,意指既有公德,又有能力,德才兼備的意思。按照張伯苓的本意,是要「培養學生愛國愛群之公德,與夫服務社會之能力」。「惟『公』故能化私、化散,愛護團體,有為公犧牲之精神」。「公能」校訓作為南開教育的核心理念,一種人文底蘊、學脈淵源,積淀成為貫穿百年歷史、賦予學校長久創造力的精神力量,啟迪陶冶了成千上萬南開人。愛國愛群、化私為公體現了南開精神之魂。
❹ 允公允能的介紹
「允公允能,日新月異」是南開大學、天津南開中學及重慶南開中學等南開系列學校的校訓。南開精神,是南開辦學理念的凝結,治校傳統的升華,南開人特殊的價值取向和精神品質的現實化。南開學校創辦人嚴修(范孫)先生和老校長張伯苓先生於20世紀20年代前後共同制定的。他們將南開精神高度概括為「允公允能,日新月異」八個大字,並作為南開學校的校訓。張伯苓先生指出:「允公是大公,而不是小公,小公只不過是本位主義而已,算不得什麼公了。惟其允公,才能高瞻遠矚,正己教人,發揚集體的愛國思想,消滅自私的本位主義。」「允能者,是要作到最能,要建設現代化國家,要有現代化的科學才能,而南開學校的教育目的,就在於培養有現代化才能的學生,不僅要求具備現代化的理論才能,而且要具有實際工作的能力。」「所謂日新月異,不但每個人要能接受新事物,而且要成為新事物的創始者;不但要能趕上新時代,而且要能走在時代的前列。」
❺ 允公允能 日新月異的意思是什麼
「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意思是:既有公德,又有能力,德才兼備。與時俱進,每天每月都要有所創新和發展。
「允公允能,日新月異」是南開大學、天津南開中學及重慶南開中學等南開系列學校的校訓。南開精神,是南開辦學理念的凝結,治校傳統的升華,南開人特殊的價值取向和精神品質的現實化。
南開學校創辦人嚴修(范孫)先生和老校長張伯苓先生於20世紀20年代前後共同制定的。他們將南開精神高度概括為「允公允能,日新月異」八個大字,並作為南開學校的校訓。
允公允能,意即既有公德,又有能力,德才兼備。張伯苓本意是,要使南開學生具有「愛國愛群之公德,與服務社會之能力」。
「允」字是承諾的意思,對受教育者來說也可理解為「要求」。這里的「公」,從嚴張的教育思想出發,與之相對應的集體當然是國家、人民大眾和與之相聯系的事業。另外「公」又是對矯正五病中的「私」而言的。
❻ 允公允能出自什麼典故
「允公允能,日新月異」是南開大學、天津南開中學及重慶南開中學等南開系列學校的校訓。
「允公允能」這種話語形式,語本《詩經·魯頌·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允,即文言語首助詞。允公允能,意即既有公德,又有能力,德才兼備。
❼ 《允公允能 日新月異》怎麼解釋
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意思是:與時俱進,每天每月都要有所創新和發展。
公允能,日新月異,是南開校訓、南開精神,是南開辦學理念的凝結,治校傳統的升華,南開人特殊的價值取向和精神品質的現實化。南開學校創辦人嚴修(范孫)先生和老校長張伯苓先生於共同制定的。
「允」字是承諾的意思,對受教育者來說也可理解為「要求」。這里的「公」,從嚴張的教育思想出發,與之相對應的集體當然是國家、人民大眾和與之相聯系的事業。另外「公」又是對矯正五病中的「私」而言的。
「允公」應解釋為要求受教育者愛祖國,愛人民、愛事業(具體到教育事業,即要求南開學子熱愛母校,維護校風校譽,作者注)、大公無私、—心為公,在學習和工作中強調無私奉獻精神。
所以「允能」者,是要求受教育者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培養工作能力,努力方向是鍛煉救國自強能力和精神。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要求受教育者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日新月異」,語本《禮記·大學》:「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即與時俱進,每天每月都有新的變化,形容進步迅速。在這里,「日新月異」的意義即要求受教育者有強烈之進取精神。
(7)允公允能擴展閱讀:
南開建校歷史
南開大學由嚴修、張伯苓秉承教育救國理念創辦,正式成立於1919年,1937年校園遭侵華日軍炸毀而南遷,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湖南長沙合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往雲南昆明,長沙臨時大學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1946年回天津復校並改為國立;新中國成立後,經歷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成為文理並重的全國重點大學;改革開放以來,天津對外貿易學院、中國旅遊管理幹部學院相繼並入。
截至2019年1月,學校佔地445.19萬平方米,其中八里台校區佔地122.50萬平方米,津南校區佔地245.89萬平方米,泰達學院佔地6.72萬平方米;校舍建築總面積197.96萬平方米;有專業學院26個、本科專業86個;
擁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8個;有專任教師2082人;全日制在校學生27621人,其中本科生15862人,碩士研究生8197人,博士研究生3562。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南開大學
網路-允公允能,日新月異
❽ 允公允能什麼意思 允公允能解釋
1、允公允能釋義:指既有公德,又有能力,德才兼備的意思。
2、「允公允能,日新月異」是南開大學、天津南開中學及重慶南開中學等南開系列學校的校訓。南開精神,是南開辦學理念的凝結,治校傳統的升華,南開人特殊的價值取向和精神品質的現實化。南開學校創辦人嚴修(范孫)先生和老校長張伯苓先生於20世紀20年代前後共同制定的。他們將南開精神高度概括為「允公允能,日新月異」八個大字,並作為南開學校的校訓。
3、張伯苓先生指出:「允公是大公,而不是小公,小公只不過是本位主義而已,算不得什麼公了。惟其允公,才能高瞻遠矚,正己教人,發揚集體的愛國思想,消滅自私的本位主義。」「允能者,是要作到最能,要建設現代化國家,要有現代化的科學才能,而南開學校的教育目的,就在於培養有現代化才能的學生,不僅要求具備現代化的理論才能,而且要具有實際工作的能力。」「所謂日新月異,不但每個人要能接受新事物,而且要成為新事物的創始者;不但要能趕上新時代,而且要能走在時代的前列。」
❾ 允公允能什麼意思
在這里,「允」的意思是大,最.「公」是無私無我,「能」,包括豐富的內涵.如智能、體能、技能、才能等都屬 於能的范疇.允公允能就是要把大公無私做到最好,各方面均衡發展,接近極致.
南開大學的校訓就是
允公允能,日新月異.
❿ 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後半句是什麼
允公允能,日新月異是南開校訓沒有下半句。
允公允能,日新月異,是南開校訓、南開精神,是南開辦學理念的凝結,治校傳統的升華,南開人特殊的價值取向和精神品質的現實化。南開學校創辦人嚴修(范孫)先生和老校長張伯苓先生於20世紀20年代前後共同制定的。
允公允能,意即既有公德,又有能力,德才兼備。張伯苓本意是,要使南開學生具有「愛國愛群之公德,與服務社會之能力」。
「日新月異」意即與時俱進,每天每月都有新的變化,形容進步迅速。在這里,「日新月異」的意義即要求受教育者有強烈之進取精神。
(10)允公允能擴展閱讀
「允公允能」這種話語形式,語本《詩經·魯頌·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
白話釋義:能文能武,昭假烈祖。
「日新月異」,語本《禮記·大學》:「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白話釋義:商湯刻在洗澡盆上的字說:「如果能在今天洗凈身上的東西,使身心清新,就應天天洗凈臟東西,使身心清新,更要繼續不斷地每天清洗,使身體和精神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