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徐工中聯三一誰最厲害
擴展閱讀
愛普檢測股票行情 2025-05-18 04:22:50
中核資本股票行情 2025-05-18 03:56:18

徐工中聯三一誰最厲害

發布時間: 2023-01-03 12:10:14

⑴ 工程機械三巨頭: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徐工機械,誰更有潛力

工程機械三巨頭: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徐工機械,誰更有潛力?


全世界都知道中國是基建狂魔,但基建更離不開工程機械,工程機械領域的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徐工機械,你認為誰最後誰更有潛力成為機械領域的茅台呢,我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下。

三家企業從股權結構上來看

三一重工的實際控制人是三一重工掌舵人梁穩根,中聯重科的實際控制人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徐工機械的實際控制人是徐工集團。

僅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為三一重工的經營靈活性更高,因為國有企業受各種制度的影響沒有個人企業經營更靈活,也就是說管理效率上要略遜一籌。

從最近的的財務指標上來看(三季度財報)

三家公司的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衡量公司核心賺錢能力的指標凈資產收益率ROE三一重工可以說是遙遙領先中聯重科和徐工機械,三一重工的凈資產收益率最好,高達24.06%,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4.17%,以及中聯重科和徐工機械。

從衡量估值重要指標之一市盈率角度來看,三一重工的市盈率要比中聯重科和徐工機械的市盈率要高,雖然從簡單的估值角度來看,三一重工看起來好像最貴,中聯重科最便宜,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看出,三一重工顯然更受市場的資金的追捧。

從收入和凈利潤角度來看,三一重工最新財務數據顯示收入為734.24億元,凈利潤為124.5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4.26%和34.69%;中聯重科收入為452.44億元,凈利潤為56.8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2.48%和63.41%;徐工機械收入為512.87億元,凈利潤為24.3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8.61%和﹣19.40%。

站在相對效益率和成長性角度來看,顯然中聯重科的數據更為優秀,而徐工機械數據最差,徐工機械顯然是增收不增利;但是從絕對值上來看,顯然三一重工是最好的。

從三家公司的業務構成上來看

三一重工工程機械產品產品佔比整體收入95%以上,其他業務收入佔比相對較小。說明三一重工整體的業務思想是聚焦主業發展,尤其是其混凝土設備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一的品牌,另外挖掘機,重型起重機,路面設備等已經成為的中國第一品牌。

中聯重科除了傳統的工程機械領域外,在農業領域和環衛領域不斷加大投資力度,相信很多城市的環衛機械和農田裡的農業機械都可以看到中聯重科的身影。


徐工機械是專注於工程機械領域的傳統製造商,是產品最完善,最齊全的工程製造商之一。

隨著疫苗研發的進度越來越快,世界經濟將很快重新回到復甦的進程中來,那麼相應的各個國家也都著手通過各種方式來恢復經濟,而拉動基建領域將會對經濟產生明顯的刺激,而且還可以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不僅僅是我們國家對大基建十分重視,國外也同樣重視,尤其是歐洲老舊的基礎設施建設更需要大量的工程機械設備。

而我們的工程機械三巨頭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徐工機械海外市場佔比均不算高,那麼將來誰能夠在國際化的道路上做的好,誰就可能實現快速的增長。

就目前來看,三一重工的各項數據總體上在三巨頭當中是最優秀的,同時在智能製造方面也是領先於另外兩家巨頭的,所以二級市場的股價表現也說明三一重工無疑是最受市場追捧。

而中聯重科在鞏固原有傳統機械的同時,積極在城市環衛領域和農業領域拓展,尤其農業領域我非常看好,因為中國的農業自動化跟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比較落後,機械普及率低,那麼也恰恰說明了農業機械領域孕育著巨大的機會。


徐工機械作為老牌的工程機械大哥,近些年與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相比,確實很多地方落後了不少,但是徐工機械底蘊豐厚,相信在未來市場中會越來越好。

就投資價值角度來說,我認為排序應該為:

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徐工機械

就發展潛力角度來說,我認為排序應該為:

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徐工機械

以上的排序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你們認為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徐工機械哪個更有投資價值和潛力呢?

⑵ 中聯重科、徐工、三一爭相發力!全球礦山機械誰執牛耳

作為資金技術密集度很高的重工業,礦山機械面向礦山開采和原材料深加工以及大型工程施工,提供先進、高效的技術裝備,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實力的重要標志。

此前,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全球礦山機械行業尤其是高端市場一直由歐美企業所壟斷,但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伴隨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力推進,國內礦山機械品牌逐步走上了規范化、規模化發展之路,以徐工、中聯重科、三一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實力企業強勢崛起,推動行業發展實現了質的飛躍,更推動全球礦山機械行業風雲再起、格局重塑。

要說重塑礦山機械行業格局,不得不提國內裝備製造巨頭中聯重科。

2020年12月18日,中聯重科召集二百餘名礦山機械行業精英齊聚長沙,在萬眾矚目下,重磅發布了智能化、大型化、成套化的礦山產品,以齊全的產品線和超強的系統集成能力,展示了其打造行業新格局、新模式的雄心。

近年來,國內礦山開采市場規模快速增長,政府對礦山行業要求不斷提高,由此導致礦山機械行業智能化、大型化、成套化的趨勢愈演愈烈。當此之時,作為行業領軍者的中聯重科挺身而出,率先向終端客戶提供可靠安全、系統集成、一站式體驗的成套礦山機械,以全新潮流引領行業模式變革,可謂恰逢其時。

當然,新模式、新格局的打造絕非易事,除了需要前瞻的戰略眼光,背後更要有超強的實力為依託,厚積方能薄發。而中聯重科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離不開其深厚的技術沉澱與強大的科研創新能力。

話說中聯重科在礦山機械領域的布局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至1956年的建工部機械施工總局;1987年,中聯重科的前身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組織牽頭的「年產千萬噸級露天礦成套設備項目」榮獲國務院頒發的重大技術裝備大獎。再後來,藉助收購陝西新黃工、華泰重工、上海金路,中聯重科一步步完善並提升了采礦設備、破碎篩分設備和物料輸送設備等領域的產品布局和技術實力。

傳承創新,憑借整體的技術優勢和產品布局,中聯重科礦山機械產品已經覆蓋鑽孔直徑76-152mm的礦用鑽機、70-300 噸礦用挖掘機、70-230 噸礦用自卸車、40 立方礦用灑水車、全系列移動式破碎篩分站、全系列破碎機和機制砂石系統以及物料輸送系統等成套設備,為礦山用戶提供集穿孔、挖裝、運輸、破碎為一體的露天礦成套設備供應方案。

一花獨放不是春!想要改變全球礦山機械行業格局,單憑某一品牌一己之力,顯然力有未逮。正如前文所言,正是一大批實力企業的強勢崛起,才推動國內礦山機械行業實現了質的飛躍,並最終推動全球行業格局的重塑。

來看三一。三一的礦山機械業務,主要歸於三一國際旗下的三一重裝,其專業從事礦山機械、煤炭掘、采、運成套設備研發、製造及銷售。近年來,三一重裝開足馬力,昂首前行於「由傳統煤機設備製造商向全球礦山和物流裝備及整體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的征途上。在智慧礦山領域,公司早在2018年就專門在北京成立了三一智礦 科技 有限公司,以「數字礦山、智慧礦山、綠色礦山」為理念,主攻露天礦無人駕駛機械設備、井工礦智能礦綜采機械設備、雲智能調度平台,旨在為客戶提供一整套集動態監控、數據挖掘分析、運營管理為一體的智慧礦山運營服務,致力於為客戶提供一個完整的智慧礦山運營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實現自動化、無人化、智能化的能源高效綠色開采,最終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

此外,三一在礦用挖掘機的開發上,也步步突破,成效卓著。2020年,SY870H、SY980H、SY1250H三款超大挖在崑山產業園區下線,進一步增強公司在超大挖領域的競爭能力。以SY1250H為例,其繼承大挖多年品質和技術積累沉澱,主要為大型露天礦和土石方工程提供土方剝離、礦石采裝開發的新產品,在可靠性、燃油消耗、作業效率、操控性、安全性、智能化等方面具備突出表現,有望一舉改變中國100噸以上大型挖掘機依賴進口的態勢。

國內礦山機械另一扛鼎者,徐工,憑借十餘年深耕,在礦山機械領域同樣成果豐碩。

早在2008年前後,徐工就已經將目光瞄向了大型挖掘機、礦用自卸車等設備,開始在這一領域悄然發力;2015年10月,徐工集團發起成立徐州徐工礦業機械有限公司,集中力量從事礦用挖掘機、礦用自卸車、移動式破碎篩分設備等礦山機械整機及備件銷售。

十年磨一劍,如今,在產品層面,徐工已經自主研發攻關形成了70~700噸礦用液壓挖掘機、30~400噸礦用自卸車以及200~3000tph破碎篩分生產線,三大類「挖、裝、運、破」成套礦業機械產品群,能夠滿足國內外煤礦、鐵礦、有色金屬礦等資源型市場和水利水電等大型施工項目的設備需求,成為全球少數幾家能夠研發製造成套大型露天礦業裝備的企業之一。

正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時下,在以徐工、三一、中聯重科等為代表的中國一眾實力品牌的強力沖擊下,全球礦山機械行業風起雲涌,舊有格局搖搖欲墜,全新格局正在重塑!那麼,一眾後起之秀,誰可執牛耳?相信時間很快會給出答案,且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