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勿謂言之不預是什麼意思 勿謂言之不預釋義
1、勿謂言之不預釋義:不要說沒有預先說過。表示有言在先。
2、出處介紹:
(1)較早應出自康熙年間,徐元文的《含經堂集·申飭鹽政札》「倘舊習不除,自甘猥下,行私恣便,長弊容奸,廉訪得真,即白簡從事,勿謂言之不預也。所有申飭事宜開列於後。」
(2)太平天國·李秀成《再致上海各領事書》。
(3)晚清·李伯元所著小說《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 「次日又通飭各屬辦保甲,辦積谷。辦清訟。又傳諭巡捕官:嗣後凡遇年、節、生日,文武屬官來送禮的,一概不收。又傳諭兩首縣:從本署院起,以及各司、道衙門,都不許辦差,又傳諭各官道:『吏治之壞,由於操守不廉;操守不廉,由於奢侈無度。今本署院力祛積弊,冀挽澆風,豁免辦差,永除供億。凡所屬官吏,有仍蹈故轍,以及有意逢迎,希圖嘗試者,一經察覺,白簡無情,勿謂言之不預也』雲雲。」
Ⅱ 莫為言之不預什麼意思 莫為言之不預是啥意思
1、勿謂言之不預也,成語,指把話說在前面,以後不要說沒有跟你事先說過。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凡所屬官吏,有仍蹈故轍,以及有意逢迎,希圖嘗試者,一經察覺,白簡無情,勿謂言之不預也。」
2、「勿謂言之不預也」一語,較早的出處可追溯到康熙年間,徐元文的《含經堂集·申飭鹽政札》有:「倘舊習不除,自甘猥下,行私恣便,長弊容奸,廉訪得真,即白簡從事,勿謂言之不預也。所有申飭事宜開列於後。」康熙帝《訓飭士子文》有「勿謂朕言之不預也」之語。
Ⅲ 「知而不言,言而不語」是什麼意思
明明知道而不說,說了一點又沉默不語。
Ⅳ 勿謂言之不預也,是什麼意思
勿謂言之不預也
意為:事後別後悔,不要說沒有跟你事先說過。指把話說在前面。
出處:①太平天國·李秀成《再致上海各領事書》。②晚清李伯元所著小說《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
近現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曾數次引用此句。分別是1962年印度軍隊對中印邊境的侵犯和1978年越南軍隊對中越邊境的侵犯。因此被視作中國准備開戰的信號。但自從中國開始韜光養晦發展經濟之後就基本沒用過了。
涵義
勿謂:不要說;言:說;預:預先。以後不要說沒有跟你事先說過。指把話說在前面。
Ⅳ 勿謂言之不預也下一句是什麼
勿謂言之不預這句話的下一句是:有申飭事宜開列於後。勿謂:不要說;言:話語;預:預先。以後不要說沒有跟你事先說過,指把話說在前面。
出處介紹:較早應出自康熙年間,徐元文的《含經堂集·申飭鹽政札》「倘舊習不除,自甘猥下,行私恣便,長弊容奸,廉訪得真,即白簡從事,勿謂言之不預也。所有申飭事宜開列於後。」
勿謂言之不預
勿謂言之不預也,漢語成語,意為「以後不要說沒有跟你事先說過」,指把話說在前面。
該成語較早的用例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間。除「勿謂言之不預也」的表述外,還有在「謂」字後插入賓語或省略末尾「也」字等的用法。
Ⅵ 莫謂予言之不預也是什麼意思
沒有人說我說的話是不靈驗的.
Ⅶ 「勿謂言之無欲也」是什麼意思
「勿謂言之無欲也」意思:「不要說事先沒有說過,表示事前已講明白。」
Ⅷ 勿謂言之不預也是秦始皇說的嗎
「勿謂言之不預也」不是秦始皇說的,這句話出自清代李寶嘉小說《官場現形記》第19回:「一經覺察,白簡無情,勿謂言之不預也。」意思是:事後別後悔,不要說沒有跟你事先說過。指把話說在前面。
Ⅸ 是可忍孰不可忍 勿謂言之不預什麼意思
是可忍孰不可忍。是:這個。孰:什麼。現代漢語的意思是:如果這個都可以容忍,還有什麼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絕不能容忍。典出《論語·八佾》: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勿謂言之不預。預:預先。指不要說事先沒有說過,表示事前已講明白。語出清代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9回:"一經覺察,白簡無情,勿謂言之不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