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中國國企改革
擴展閱讀
孫宏斌 2025-05-10 03:18:34
晉華股票代碼多少 2025-05-10 03:16:47

中國國企改革

發布時間: 2023-01-20 13:05:58

① 國企改革的意義是什麼

國企改革的主要意義有:
1.進一步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更好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這包括加快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完善要素市場體系和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深化國有企業和壟斷行業改革。
2.進一步理順中央與地方及各級政府間財政分配關系。要按照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要求,逐步實現以中央、省、市縣三級財政為基礎,重點在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劃清各級政府間事權和支出責任。
3.進一步理順城市與農村的關系,推動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完善農村發展體制機制。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
4.進一步理順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深化社會領域改革。這包括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體制改革。
國有企業改革可劃分為改革的初步探索、制度創新以及縱深推進三個階段。國企改革是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試錯」過程,是中央推動與地方實踐上下結合的產物,本質上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符合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國企改革將主要集中於調整戰略布局、深化股份制改革、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及國企領導方式等幾個方向。國企混改仍將保持企業的國有屬性,通過改善國企的經營模式和治理結構,讓有市場嗅覺更敏銳的社會資本參與到國企的生產、銷售、布局和規劃中來,提升國企整體效率,進而緩解政府財政壓力。從本質上看,仍是中央和各級政府減負的一種手段。當然,也有通過此次混改催生新一輪牛市的戰略意圖。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推行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推動國有資本更多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

② 國企改革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國企改革的目的和意義是:推進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從總體上增強國有企業的活力和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對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鞏固社會主義制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實現國家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始終要依靠和發揮國有企業的重要作用。在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進步不斷加快的形勢下,國有企業面臨著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

國企改革的進程:

2021年12月18日,國務院國資委舉行的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亮出的「十四五」開局之年「成績單」。2021年以來,國資委已經推動6起央企重組整合,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和國資監管體制向更加成熟定型邁出實質性步伐。

截至2021年年底,中國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中央黨政機關和直屬事業單位所管理企業中公司制企業佔比97.7%,地方國有企業中公司制企業佔比99.9%,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國有企業改革

③ 國企三年改革是指哪三年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具體是指2020年,2021年,2022年這三年。問題是,由於受疫情影響,2020年9月底,中辦、國辦的方案才出來,而地方國資委、各中央企業的《實施方案》就更晚了,動作快一點的,2020年年底出來了,比如廣西、新疆、南方電網,等等;慢一點的,2021年春節後才出來的,比如北京,海南。

三年行動什麼時候結束?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各項任務必須全面完成。 目前,國資委以「決戰決勝」這個詞來表達對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決心。

至於三年行動在2022年具體什麼時候結束?以前說是2022年七一之前基本完成,後來又說二十大之前完成主體任務。最新的說法是「在二十大召開之前基本完成,2022年底前全面完成。」 總之,所謂「三年行動」,掐頭去尾,實際上就兩年左右的時間。

三年行動到底改什麼?主要是八個方面的任務,具體而言,就是:

第一,堅持「兩個一以貫之」,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第二,著力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第三,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促進各類資本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第四、不斷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充分激發企業活力。五、健全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提高國有資產監管效能。第六,積極推動國有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優化營商環境。第七,抓好國企改革專項工程,積極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八、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為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提供根本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