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劉肇
擴展閱讀
創業板股票交易費 2025-05-10 02:36:16
確定股票合理價格 2025-05-10 02:23:03

劉肇

發布時間: 2023-01-21 00:21:05

『壹』 東漢最可惜的帝王,本可阻止東漢走向衰弱和滅亡,可惜命比紙薄,他是誰

漢和帝劉肇是一個心比天高、生命比紙薄的典範。確實他是一個有能力、有手段的君主,也是一個勤勞、熱愛人民的英明君主。如果再給他三五十年,哪怕就十幾二十年,東漢的歷史可能會被改寫,可惜他27歲就去世了,沒有這個機會。

當他掌權時,他的力量才得到了真正的體現,他從早到晚都在處理國家事務,真心愛民,多次減輕他們的負擔。在選拔官員的時候,沒有任人唯親,而是吸取教訓,重用真正有才能的人。因此,整個朝廷的氛圍也大大改善了。總之,在他的努力下,東漢出現了一個小小的盛世,創造了「永元之治」。因此,他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很遺憾,27歲時,他在洛陽因病去世,他的光熱就像曇花一現,東漢帝國不可避免地衰落了。

『貳』 劉肇怎麼讀

肇讀zhào。

肇本意是擊打,也指開門,把門敲開意味著主客相遇,解除二人之間的障礙,開始共事,故「肇」又有開始之意。如果用兵器或暴力開門,則是引起事端、招惹是非的行為,故「肇」有引起、發生之意,如肇事、肇釁。

肇讀zhào。肇本意是擊打,也指開門,把門敲開意味著主客相遇,解除二人之間的障礙,開始共事,故「肇」又有開始之意。如果用兵器或暴力開門,則是引起事端、招惹是非的行為,故「肇」有引起、發生之意,如肇事、肇釁。

「肈」是「肇」的異體,《說文解字》字頭有「肈」,作者許慎為避漢和帝(劉肇)諱,沒有對此字作詳解。但《說文解字》有「肇」字頭且有詳解。清代學者段玉裁為「肈」作了注,「肇」沒有作注。

劉肇(79年-106年2月13日),東漢第四位皇帝,建初四年(79年)出生,漢章帝劉炟第四子,生母為梁貴人,過繼給皇後竇氏為繼子。

建初七年(82年),漢章帝廢太子劉慶,立劉肇為皇太子。 章和二年(88年),漢章帝逝世,劉肇即位,養母竇太後臨朝稱制。 永元四年(92年),劉肇與宦官鄭眾等設計捕殺竇氏及其黨羽後親政 ,親政後從不荒怠政事,屢派兵征伐匈奴。

羌及西域諸國,並發布減免災區租、賦之詔。在位期間,西域都護班超曾派人西使大秦(羅馬帝國),至西海(波斯灣)被阻而還,為漢使所達最西之地。在位時期,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之為「永元之隆」 。

『叄』 漢和帝劉肇在位期間,有哪些為政舉措

漢和帝劉肇是東漢的第四位皇帝,也是漢章帝欽定的接班人。他在位 17 年, 27 歲的時候英年早逝了。不過他在位期間勤於政務,招賢納士,對農業採取減免賦稅、獎勵耕種的扶持政策,法律上以寬刑為主,注重清理冤獄。經過他的治理,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之為「永元之隆」。

劉肇是漢章帝的第四子,本來他沒有希望做接班人的,不過太子劉慶被廢,而他又做了竇皇後的養子,所以做了太子,還順利的接班為帝了。

他登基的時候還很小,不能親政。由竇太後臨朝稱制,竇氏兄弟都在皇帝周圍的顯要地位,所以當時掌握大權的是外戚竇氏家族。

竇氏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力,獨斷專橫,排斥異己,還把大批竇氏家族子弟和親朋故友,任為朝官或地方官。在當時竇氏影響力非常大。

所以在早期,漢和帝並沒有什麼作為。但隨著他的年紀大了,朝中又頻繁的爆發出反對竇氏家族的聲音,漢和帝打算奪權了。他利用不服竇氏的勢力,一舉掃平了竇氏家族,成功奪回政權。

親政後的漢和帝,是個勤奮的皇帝,他每日臨朝聽政,深夜還都在批閱奏章。他也知道賢臣的重要性,因而非常重視官吏的選拔任用,先後四次專門下詔納賢。

在法律上,他主張寬刑,對有過失之人,也能根據情況,從寬處理。他還十分體恤民眾疾苦,曾多次下詔賑濟災民,減免賦稅。

在軍事上,漢和帝繼續之前的政策,征討北匈奴。西域都護班超大破焉耆、尉犁,西域降附者五十餘國。可以說在漢和帝時代,東漢是武功赫赫,開疆拓土,四夷賓服。

漢和帝在位時期,在 科技 、文化上均有不少建樹,比如蔡倫造紙就是在這個時期,而這也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

雖說漢和帝英年早逝,但是他在位期間,東漢國力強盛,時人稱為 「永元之隆」。

『肆』 為什麼說史上最可惜的皇帝是漢和帝劉肇

為什麼說史上最可惜的皇帝是漢和帝劉肇?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朝代更替,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都是人傑地靈,容易出擊,守江山難,往往在皇權的轉移中出現了不好的君王,那麼這個王朝就會開始衰落,歷史上各朝各代的衰敗都與此有關。因此,一個明智的國王對於一個王朝的延續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國歷史上,誰是可以阻止一個王朝衰落的皇帝,但卻沒有實現他的理想和抱負而英年早逝?他就是東漢王朝的和帝劉肇。


漢章帝劉肇去世,年僅10歲的他成為漢和帝。竇皇後成為大皇後。由於劉肇的年齡尚小,又被竇太後用帷幄之術,控制了大權。可以說,東漢王朝在竇皇後的控制下不斷滑向地獄,其實劉肇心裡對竇皇後和竇家一直很不滿。另一邊的部隊收復了竇憲的將軍印綬,他改成冠軍,與竇都、竇敬、竇祗各司其職。劉肇因為竇太後的緣故,不願意正式處決竇憲。最後以各自的封地為由,逼迫竇憲等人自殺。


劉肇成功鎮壓了竇家的親戚,奪回了他的皇權。劉肇奪回政權後,面對的是一個破敗不堪的王朝。老百姓窮困潦倒,又恰逢天災人禍。整個王朝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隨時都有可能被摧毀。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朝廷開墾農田732萬余頃,為東漢各朝代之最,在冊人口5325萬。劉肇把一個搖搖欲墜的王朝帶到了國力的頂峰,這個時候也被稱為 "永元崛起"。


在東漢王朝崛起的時候,上帝給東漢王朝開了一個玩笑。漢和帝劉肇在京都洛陽病逝,年僅27歲。有遠大理想未能實現的劉肇在歷史的長河中畫上了一個句號。

『伍』 漢和帝劉肇是一個怎樣的皇帝他的結局如何呢

漢和帝劉肇是一位長於謀略、精明能乾的皇帝,在27歲英年早逝。

而竇太後因為對劉肇有過養育之恩,僅僅被劉肇軟禁在了後宮。龐大的竇氏家族就這樣猝不及防的倒台了,年僅14歲的劉肇借個人的智慧打敗了一群人精。正式親政後的漢和帝勵精圖治,勤政愛民,多次進行改革,首先將察舉制合理化,保證了閑人的任用。除此之外,它對外在邊疆設置西域都護、平頂西域,降服匈奴,對內體恤百姓,不僅常常減免賦稅,頒布條令救助鰥寡孤獨者,還寬刑法令,督促各地官員處理冤假錯案,深得民心。國力也一度發展到了東漢的頂峰,史稱為永元之隆。也許是天妒英才,公元106年,年僅27歲的漢和帝病逝,舉國上下一片悲痛。

『陸』 東漢第四位皇帝漢和帝劉肇,你如何評價

劉肇(79年-2017年2月13日),東漢第四位皇帝,建初四年(79年)出生,漢章帝劉炟第四子,生母為梁貴人,過繼給皇後竇氏為繼子。


在一舉掃平了外戚竇氏的勢力後,劉肇開始親理政事,每日臨朝聽政,深夜批閱奏章,從不荒怠政事,故有「勞謙有終」之稱。劉肇當政時期,曾多次下詔賑濟災民、減免賦稅、安置流民、勿違農時,並多次下詔納賢,在法制上也主張寬刑,在西域復置西域都護,平定西域諸國,降服南匈奴。

漢和帝十分體恤百姓疾苦,多次下詔理冤獄、恤鰥寡、矜孤弱、薄賦斂,告誡上下官吏反省造成天災人禍的自身原因。]元興元年(2016年),墾田面積達732萬多頃,為東漢之最,戶籍人口達5325萬多人。劉肇親政期間東漢國力達到鼎盛,時人稱為「永元之隆」。

『柒』 正史上,漢和帝劉肇是一個怎樣的皇帝

漢和帝叫做劉肇,非嫡非長,其實完全沒有繼承皇位的可能。只不過因為漢章帝的竇皇後無子,將他收養為繼子,這才有機會成為了帝國的掌門人。劉肇登基時只有十歲,由竇太後臨朝稱制,當時竇氏集團虎視眈眈,他們依仗著軍功和巨大的聲望,蠢蠢欲動,企圖謀逆。在東漢王朝即將重蹈西漢覆轍的時候,坐在龍椅之上,貌似傀儡的小皇帝劉肇,卻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幾乎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親政之後,西域大亂,都護班超縱橫無敵,讓五十餘國相繼歸附。南匈奴右溫禺犢王叛亂,行度遼將軍龐奮將其斬殺。車師後王叛亂,西域長史王林斬殺。巫蠻侵犯南郡,使者帶著荊州兵迫使他們投降。在漢和帝執政時期,幾乎所有來犯者都被打得落花流水,可謂武功赫赫,四夷賓服。劉肇不戀女色,不喜好歌舞,他經常深夜批閱奏章,從來不敢怠慢。在他執政時期,曾經四次下詔求賢,就是希望能夠找到良吏治理天下。他經常減免賦稅,凡有災荒,總是立即賑濟災民,並想法設法減少流民。

『捌』 東漢最可惜的帝王是誰,為何說他本可以阻止東漢走向滅亡

是漢和帝劉肇,堪稱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典範,是有能力有手段的君主,也是勤政愛民的明君,假如多給他三十年,可能東漢的歷史就會被改寫,但是歷史就是歷史,沒有假如,他就是英年早逝,活了27歲就死了。

等到他真正掌權後,他的實力展現出來了,從早到晚都在處理國家大事,而且真心為百姓考慮,多次減輕百姓負擔;在吏治方面也沒有任人唯親,而是吸取教訓,重用了真正有才乾的人,所以整個朝廷的風氣也有了大改善,總之在他的勵精圖治下,東漢又出現了一個小小的高光時刻,創造了「永元之隆」,所以他的能力無需懷疑。

可惜他無法向天再借一百年,甚至連多一天就借不了,27歲的他就病死在洛陽,東漢帝國也不可避免的走向衰敗。

『玖』 劉肇出身雖好,為何他一生卻經歷了無數的艱難和坎坷呢

劉肇是漢章帝的第四個兒子,也是東漢的第四位皇帝,自幼聰慧,能力超群,史稱漢和帝。劉肇出身雖好,可是他的一生卻經歷了無數的艱難和坎坷,年紀輕輕就命喪黃泉,成了中國歷史上短命皇帝中的一員。
劉肇得以登上皇位雖然是當時宮廷中政治博弈的結果,但其在位期間卻有著不俗的表現。據史料記載,在劉肇14歲時,展現出了非同尋常的政治智慧。登基之後,更是在險象環生的政治生態中,用非常周密老道的謀略打敗了盤根錯節的政治勢力,徹底鏟除了勢力頗大的竇氏集團,為其獨立執政創造了條件,也為自己贏得了不錯的口碑。
若按正常的帝王接班路線圖,劉肇是無緣問鼎帝位的,因為他的兄長劉慶已經被父皇明白無誤地立為太子,成了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了。但後宮中4個女人的權力博弈卻使劉肇意外地登上了皇位這是他的不幸,也是他的萬幸。不幸的是,從小就成為權力賭場中的賭注,不但離開了生母,隨時都可能有性命之憂,甚至最終還真給他的生母帶來了殺身之禍。但萬幸的是,他在後宮女人博弈中,成為獲勝方的既得利益者,登上了皇帝的大位,史稱漢和帝。雖然在登基之初,忍受了不少的屈辱和蹂躪,但畢竟給他提供了當時天下最大的人生平台,也讓他釋放了堪稱斗爭經典的政治智慧,從而在帝王序列里留下了他應有的位置。

隨著劉肇年齡漸長,他慢慢地感覺到了竇皇太後對自己態度的轉變,也覺察到了暗藏在竇憲等人眼中的仇恨。但復雜的政治生態,使他很快獲得了與眾不同的政治歷練,迅速成熟,在14歲的少年時代就敢於亮劍,並鏟除了日益囂張的竇氏集團,削減了竇皇太後干預朝政所造成的政治影響。但遺憾的是,後來這位獨立執政的皇帝,雖然在智能上並不遜色,但卻是一個短命的皇帝,終於在歷史上沒有獲得大的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