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有哪些
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重大戰役:
1蔣介石動用70萬國軍發動了淞滬會戰;
2孫立人的新一軍緬甸遠征軍
3平型關戰役
4國軍的委員長衛隊使用德軍的裝備,甚至有德軍教官親手指導。在南京雨花台,委員長衛隊的兩個營獨自阻擊日軍一個甲種師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一共只有六個甲種師團),平均每個士兵要堅守25米長的陣地,面對50名日軍精銳部隊的士兵,但勝利者依然是中國人。
5常德保衛戰中,74軍57師的8000名官兵阻擊10萬日軍15天之久,最後只有200人能夠戰斗
6長沙會戰:薛岳、羅卓英
7在武漢上空爆發過持續時間僅次於不列顛空戰的武漢空戰
8淞滬會戰:蔣介石、張治中、陳誠、謝晉元(四行倉庫)
9南京保衛戰:唐生智、劉湘、顧祝同
10太原會戰:閻錫山、林彪(共產黨)(平型關)、衛立煌(忻口)
11徐州會戰:李宗仁、孫連仲、池峰城(台兒庄)
12蘭封會戰:薛岳
13武漢會戰:陳誠、白崇禧(代)、薛岳(萬家嶺)、徐煥升(空軍東征)
14隨棗會戰:李宗仁、張自忠
15桂南會戰:白崇禧、杜聿明(昆侖關)16棗宜會戰:李宗仁、張自忠 17豫南會戰:李宗仁 18上高會戰:羅卓英、王耀武 19晉南會戰:衛立煌、唐淮源(中條山)
20第二次長沙會戰:薛岳、王耀武 21第三次長沙會戰:薛岳、李玉堂、方先覺
22浙贛會戰:顧祝同、王敬久(衢州)23鄂西會戰:陳誠、孫連仲(代)、胡璉(石牌要塞)24常德會戰:孫連仲、余程萬 25豫中會戰:湯恩伯(洛陽)、李家鈺 27長衡會戰:薛岳、方先覺(衡陽) 28桂柳會戰:白崇禧(桂林)、張發奎 29湘西會戰:何應欽、王耀武(雪峰山) 30平津作戰:宋哲元、吉星文(盧溝橋)31南昌會戰:羅卓英、上官雲相
32冬季攻勢:蔣介石、李宗仁、薛岳 32豫西鄂北會戰:劉峙、胡宗南 33第一次緬北會戰,第二次緬北會戰 34滇西作戰:衛立煌、宋希濂、李彌
共產黨領導的重大戰役:林彪率領的八路軍115師平型關大捷,八路軍參加了忻口作戰,,黃土嶺戰役:擊斃日本號稱名將之花的阿部規秀中將,百團大戰,八路軍、新四軍配合武漢保衛戰,血戰台兒庄
敵後戰場 晉察冀邊區的夜襲北平,新四軍的官陡鎮大捷,奇襲陽明堡機場,敵後戰場主要是打偽軍
㈡ 蔣介石警衛有姓司的嗎
蔣介石的警衛,最早設立於1924年6月16日,也是蔣介石擔任黃埔軍校校長的當天,胡公冕為衛兵排的衛兵長,這是第一支警衛隊,以後擴編以王世和為營長的特務營、以金佛庄為團長的警衛團、以姚琮為師長的警備師。蔣介石的警衛還有宣鐵吾、何雲、錢大鈞、愈濟時和王世和都畢業於黃埔軍校,至於其他警衛還有很多,並且有很多姓司的警衛。綜上所述,蔣介石的警衛有姓司的。
㈢ 雪豹演的假不假
告訴你大部分是假的 那個時候八路軍哪有特戰隊 即使有的話技術裝備也就比普通八路高點,隊員也只是一些身手好的,戰術素養不是很高,艱苦么沒辦法啊, 當時中國軍隊要按人數少又厲害的隊伍 只有蔣介石的 委員長衛隊,人數多的軍隊,要數74師。但74師還是被解放軍叔叔都消滅掉了,雖然解放軍人數打74師是人山人海。其實建國到現在很多電視劇都是假的,像什麼有個游擊隊隊長什麼的電影都是假的。虛構了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大部分都為了那個服務的,你懂的。現在你可以隨意編個八路軍什麼的特戰隊的電視劇,但你要導演個 委員長衛隊 什麼的電視劇你就賠本吧 甚至沒贊助商,至於為什麼 你又該懂的
㈣ 當時真的有 獨立縱隊 孟雲霄是真實的人物嗎這支隊伍嗎
獨立縱隊原型孟雲霄就是改編自鐵絲的科幻軍事穿越小說《暗劍》,電視劇大概上沒有改動多少,但沒有穿越情節了,比如主人公還叫孟雲霄、火鳳凰、顧子勝、孔閣臣(孟閣臣)、 民軍(9路軍) 還有很多沒有大的變動就不詳細說明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先看小說再看電視劇比較好代入,不過《暗劍》大結局第4部沒出來。
㈤ 二戰各國特種部隊
英國
哥曼德特種部隊(簡稱SBS)
英國皇家特別空勤團(簡稱SAS)
戰場紅魔-英國皇家傘兵團
美國
游騎兵部隊
麥瑞爾突擊隊
德國
國防軍勃蘭登堡部隊
黨衛軍奧寧堡部隊
日本
海軍航空兵神風特別攻擊隊
海軍潛艇特別攻擊隊
陸軍航空兵雷神特別攻擊隊
陸軍航空兵震天特別攻擊隊
海軍陸戰隊特別部隊
中國
1933年邀請納粹德國特種部隊教官進行訓練而成的王牌特種部隊-委員長特別衛隊,代號中國憲兵.
㈥ 二戰中,中、英、美、蘇、德、意、日的王牌軍隊有哪些 最少說出每個國家的三個並簡單說下王牌部隊的事跡
國民黨中央軍最精銳部隊-中國憲兵
在1934年國民黨政府的閱兵大典上,有一支神奇的部隊突然走過了各國公使的視線,這是一支大約有四千人的隊伍,卻是完全的德國軍隊裝束,配備的也是當時最先進的德國全自動式沖鋒槍。凡是稍微有一點軍事常識的人都可以看出,這是一支具有極強戰鬥力的部隊。當這支部隊向委員長致意的候,具當時的國民政府秘書邵則明多年後回憶:「當時,英國大使面容驚愕,日本大使面色蒼白,德國大使微笑著對法國大使說,這是我們德國人訓練出的軍隊。美國大使嘆服的說,這是中國兩支最好的部隊之一,德國大使不服氣的反問,在中國還有哪一支部隊還可以與他們抗衡?美國大使感慨的說,只有一支,那就是成吉思汗的部隊。」
這支神秘部隊,就是南京國民政府自1927年起傾盡國力秘密組建,並於1933年邀請納粹德國特種部隊教官進行訓練而成的王牌特種部隊?委員長特別衛隊。代號中國憲兵!
據1946年日本女間諜川島芳子交代,1934年國民政府國慶閱兵後僅三十分鍾,日本情報機關就接到了土肥原從南京發來的密電,上面只有一句話:中國憲兵現身南京,戰鬥力極其強大。
中國憲兵的前身,大體可以上溯到北伐戰爭中的葉挺的「鐵軍」,隨著國民政府統治的鞏固,蔣介石於1927年開始了對全國 200 萬軍隊的選拔工作,經過層層嚴格篩選,組成了一支8000人左右的衛隊。衛隊的成員個個身懷絕技,以一擋百。1933年,隨著國民政府與德國法西斯的關系日益密切,應將介石希特勒秘密派遣納粹沖鋒隊王牌教官勃羅姆來華,進行中國憲兵的秘密訓練工作,在勃羅姆的嚴格訓練下,又有近4000士兵遭到淘汰。至此,中國憲兵正式形成。在德國教官近乎法西斯手段的嚴酷訓練和幾乎先進到牙齒的德式武裝裝備下,他們如虎添翼,終於成為了中國乃至整個東北亞最為精銳的部隊。
據傳聞,在蔣介石圍剿紅軍行動最為艱苦的時候,國民政府不止一次動過調動中國憲兵進攻蘇區的念頭,只是蔣介石擔心傷亡過大,得不償失,才使這項決定終於擱淺。不過,在第五次圍剿的初期,中國憲兵確實已經受命開赴了江西地區,只是因為蘇區的迅速失
陷,才使得他們沒有派上用場。
1937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在江南戰場上,中日雙方幾乎集中了最精銳的兵力。中國憲兵也受命開赴前線。唐生智曾建議將中國憲兵組成小分隊,通過空投的方式打入日軍的後方,破壞日軍的主要軍事基地,這個高明的建議反而遭到了蔣介石的訓斥。蔣介石擔心這支價值連城的軍隊如果有任何損失,都是挖心之痛。於是,在這種保存實力的思路下,中國憲兵在戰爭的開始階段始終在南京原地待命,充當了抗戰的看客。
殺敵的機會終於來了,隨著上海等地的陷落。日軍向南京發起了總攻,蔣介石逃往武漢,也許是出於斷後的考慮,他將中國憲兵留在了南京。隨後,唐生智率領十萬南京守軍與日軍展開了巷戰,中國憲兵卻還在營房處於待命狀態,因為沒有蔣介石的命令,任何人都是無權調動這支部隊的。
戰況越來越緊急,第五軍軍長張治中及其部隊被日軍包圍在雨花台。這支抗戰的英雄部隊傷亡慘重,甚至連張治中的警衛隊也傷亡怠荊為了拯救第五軍,唐生智痛下決心,冒著被槍斃的危險,與中國憲兵旅長易安華密謀,調動了中國憲兵兩個營的兵力去雨花台接防。
此時,日軍已經幾乎完全消滅了第五軍,攻擊雨花台的是日本甲種師團梅村師團(註:日本在二戰中一共擁有六個甲種師團,兩支作為關東軍守備東北,後被蘇聯紅軍消滅,兩支留守日本國內,後於1940年參加了太平洋戰爭。另外兩支就是被中國人所熟悉的梅村師團和「皇軍之花」 板桓師團,始終投放在中國戰場,並與國共多支軍隊交手,是侵劃戰爭中日軍的骨幹力量)師團長梅村是蔣介石在東京留學時的同班同學,並且曾經因為決斗
勝利而繳獲了蔣介石的家傳寶刀,這件事情也是將介石青年時代的奇恥大辱。 然而,也正是這位梅村師團長,在雨花台爭奪戰中,最終成就了中國憲兵的赫赫威名。
當兩個營的中國憲兵與第五軍在雨花台接防完畢的時候,梅村洋洋自得的發起了新一輪攻擊浪潮,他得意的認為他面隊的只是一批疲弱不堪的第五軍支那戰士,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雨花台響起了德式沖鋒槍的怒吼,大吃一驚的梅村剎那間大腦一片空白。在二十年後的回憶錄中,他這樣描述自己的心情:「我的頭腦一片空白,不知道是興奮還是惶恐,我突然意識到,我們的真正的對手來了。 」
如果說開始日本人只是惶恐的話,那麼之後的一天時間則成為了這些所有經歷過這場戰爭的大和武士心中永遠的噩夢,兩萬多日軍對兩個營中國士兵的戰斗,成為了梅村師團歷史上最大的恥辱。600名中國憲兵,平均每個人將防守一段二十五米長的陣地,平均每個人要面對50名日本甲種師團士兵,戰斗從早上打到黃昏,一批批日軍倒在了雨花台上,始終不能前進一步。梅村師團也不愧是日軍戰鬥力最強的部隊,始終攻擊不止,在最危急的
時刻,梅村親自帶領敢死隊,拿著當年從將介石手中贏得的寶刀,與中國憲兵在陣地上拼起了刺刀,然而中國憲兵也以硬對硬,上上槍刺與日軍
二戰德國黨衛軍第一裝甲師簡介
該師的前身是1933年3月17日組建的「柏林警備隊」,當時希特勒從慕尼黑的衛隊中親自挑選出120名士兵,作為個人的貼身警衛。同年9月的慕尼黑大會中,正式改稱「阿道夫-希特勒」黨衛隊。由迪特里希任首領。1939年發展到3700人。在閃擊波蘭的戰役中,它從南部發起進攻,勢如破竹,於9月底攻入華沙。
1940年德軍進攻西歐,由於機械化程度高,該師6小時便攻入荷蘭境內80公里,荷蘭投降後,受命向南轉進,協助在法國邊境的德軍作戰。當6月24日法國投降時,它已攻至聖愛田地區,是進展最快速的德軍部隊。
為准備對蘇作戰,它於1941年被調到東線,並在南歐作戰中以閃電般的速度穿過南斯拉夫及保加利亞,攻入希臘,在希臘投降的3天前,俘虜了16個師的希臘部隊。此役結束後,該部擴編為機械化步兵師團,共有10796名官兵。其後,在侵蘇作戰中被編入南方集團軍,1941年6月22日攻入蘇聯,並和「維京」師團通力合作,協助第11和第17軍團在烏曼包圍蘇軍3個軍團,會戰結果有10萬多名蘇軍官兵被俘。烏曼會戰後不久該師改編成裝甲擲彈兵師團。
斯大林格勒之役後,德軍在哈爾可夫引誘蘇軍發動攻勢,然後投入SS第一裝甲師(即阿道夫-希特勒師團)進行作戰,結果蘇軍損失52個師級和旅級部隊,造成2萬多名士兵陣亡,損失了600多輛坦克。該戰役是希特勒在斯大林格勒大敗後的首次勝利,為此希特勒大喜:「武裝黨衛隊裝甲軍團足可抵得上20個義大利師!
該師的前身是1933年3月17日組建的「柏林警備隊」,當時希特勒從慕尼黑的衛隊中親自挑選出120名士兵,作為個人的貼身警衛。同年9月的慕尼黑大會中,正式改稱「阿道夫-希特勒」黨衛隊。由迪特里希任首領。1939年發展到3700人。在閃擊波蘭的戰役中,它從南部發起進攻,勢如破竹,於9月底攻入華沙。
1940年德軍進攻西歐,由於機械化程度高,該師6小時便攻入荷蘭境內80公里,荷蘭投降後,受命向南轉進,協助在法國邊境的德軍作戰。當6月24日法國投降時,它已攻至聖愛田地區,是進展最快速的德軍部隊。
接下來武裝黨衛隊各裝甲師開始大量換裝新研製的「虎」式及「黑豹」式坦克,並參加了庫爾斯克作戰,後在南烏克蘭地區遭蘇軍包圍,元氣大傷。
1944年6月6日,盟軍大舉登陸諾曼底,該師雖然受命阻擊盟軍,卻由於盟軍激烈的空中攻擊而再次蒙受慘重的損失。
諾曼底之戰後,阿道夫-希特勒師從比利時撤到安亨(即:阿納姆)地區,並在那裡參加了著名的安亨之役(即:市場—花園戰役),結果重創英軍空降部隊。隨後,該師又於1944年12月16日參加了爭奪西線主動權的阿登戰役。此戰結束後,希特勒火速將遭受重創的武裝黨衛隊各師團加以整編,並派到匈牙利境內以解救布達佩斯的德軍守備隊。這次作戰成為阿道夫-希特勒師團的最後一戰。在蘇軍強大的壓力下德軍已是筋疲力盡,幾經慘敗後不得不撤退。希特勒為此非常震怒,認為他最心愛的武裝黨衛隊已經背叛他,於是在1945年3月底下令取消他們的袖標,正式宣告希特勒與武裝黨衛隊的決裂。其後阿道夫-希特勒師團和其他的武裝黨衛隊一起退到奧地利,終於在史泰爾地區向美軍投降,部分後衛部隊被蘇軍俘
蘇聯近衛軍
近衛軍,軍隊中的精銳之師,最早出現於奴隸社會 ,主要擔負急難險重的任務。十二世紀,義大利將專門護衛國旗的精銳部隊冠以「近衛」稱號,這也是「近衛」稱號的最早由來。在俄國,彼得大帝於1690年創立了第一支近衛軍。在衛國戰爭時期,為了鼓舞士氣,蘇聯紅軍開始授予那些戰功卓著的部隊、艦艇、兵團和軍團「近衛」稱號。
蘇聯近衛軍誕生於1941年9月18日。
當日,遵照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的決定,為表彰全體人員的集體英雄主義、勇敢頑強的戰斗精神和高超的軍事技能,蘇聯國防人民委員部發布第308號命令,將下列各兵團改名:
步兵第100師(師長魯西亞諾夫少將)改稱近衛步兵第1師(後來改編為近衛機械化第1軍)
步兵第l27師(師長阿基緬科上校)改稱近衛步兵第2師;
步兵第153師(師長加根少將)改稱近衛步兵第3師;
步兵第161師(師長莫斯克維京上校)改稱近衛步兵第4師。
這些兵團在明克斯和斯摩棱斯克城下同德軍進行了殊死搏鬥,並參加了西方面軍和預備隊方面軍在葉利尼亞城下舉行的反突擊。
例如,1941年6月26—28日,步兵第100師所屬部隊在明斯克城下戰斗中重創德軍步兵第35師和第25裝甲師,殲滅其一個步兵團和一個裝甲團、一個半摩托車營,擊毀坦克l00餘輛、裝甲車l 3輛、反坦克炮23門。
該師全體軍人在葉利尼亞城下勇敢堅決地進行戰斗。1941年9月初,該師在第24集團軍突擊集團編成中實施進攻,突破葉利尼亞以北德軍防禦陣地,切斷葉利尼亞—斯摩棱斯克鐵路線,從縱深中包圍了該地的德軍集團。該師堅決果敢的戰斗行動,對粉碎德軍和收復葉利尼亞具有重大意義。
蘇聯近衛軍的隊伍是在偉大衛國戰爭多次交戰中成長起來的。1941年9月21日,莫斯科摩托化步兵第1師(師長利久科夫上校),9月26日,步兵第107師(師長米羅諾夫上校)、第120師(師長彼得羅夫少將)、第64師(師長格里亞茲諾夫上校)均被授予近衛軍稱號,分別改名為近衛莫斯科摩托化步兵第1師,近衛步兵第5師、第6師、第7師。
1941年11月18日,步兵第319師(師長潘菲洛夫少將)因在莫斯科(沃洛科拉姆斯克)保衛戰中表現無比英勇頑強,改為近衛步兵第8師。
1941年11月26日,步兵第78師(師長別洛博羅多夫少將)因在莫斯科城下伊斯特拉方向對德軍作戰中連戰皆捷,被改為近衛步兵第9師。坦克兵成為近衛部隊的有坦克第4旅(旅長卡圖科夫上校)被改名為近衛坦克第1旅(1941年11月11日)。該旅在莫斯科保衛戰中,戰功卓著。
10月初,該旅在近衛步兵第1軍編成中作戰,向奧廖爾—圖拉方向挺進,在姆岑斯克地域與德軍突擊的坦克集團遭遇。該旅所屬部隊廣泛設伏,數日之內,遏制德軍兩個裝甲師的多次突擊,並在戰斗中擊毀坦克l33輛。
騎兵在蘇聯近衛軍的戰史上也作出了巨大貢獻。1941年11月26日和12月25日,騎兵第2軍(軍長別洛夫少將)、第3軍(軍長多瓦托爾少將)和騎兵第5軍(軍長克留喬金少將)分別改名為近衛騎兵第l軍、第2軍和第3軍。
炮兵在莫斯科接近地,同德軍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戰斗。炮兵第440、471、555、274團,反坦克炮兵第289、296、509、760團,上述部隊因在戰斗中表現出的英雄主義、大無畏精神和高度組織紀律性,而於1942年1月8日亦被授予近衛軍稱號。
反坦克炮兵第280團(團長葉夫列緬科少校)是近衛反坦克炮兵第一個團隊。1941年10月,該團配屬步兵第316師,在沃洛科拉姆斯克以南德軍坦克集團進攻方向,組織了堅不可摧的反坦克地域,並於1941年10月25日的戰斗中,擊毀德軍坦克37輛。
1942年1月8日,摩托車第36團和通信兵第12團被改為近衛團。
1941年12月6日,紅旗殲擊航空兵第29團(團長尤達科夫少校)是近衛航空兵第一個團隊。該團飛行員在戰爭爆發後僅兩個半月時間就擊落敵機47架。同一天,被改稱為近衛航空兵團的還有:殲擊航空兵第526團、第155團和第129團,俯沖轟炸航空兵第31團和強擊航空兵第215團。
水魚雷航空兵第1團(多次參加空襲柏林)、紅旗波羅的海艦隊殲擊航空兵第5團、第13團和紅旗北方艦隊混成航空兵第72團,因出色完成各項復雜的戰斗任務,發揚了英雄主義精神,於1942年1月18日均改為近衛團。
1942年4月,被授予近衛軍稱號的艦艇有:「紅色高加索」號巡洋艦(艦長古幸海軍中校),「剛毅」號驅逐艦(艦長列夫琴科海軍大尉),「馬爾季」號布雷艦(艦長梅謝爾斯基海軍上校),「T—205」號掃雷艦(艦長什克列布季延科海軍上尉),「Д-3」號潛艇(艇氏比別耶夫海軍大尉),「M—171」號潛艇(艇長斯塔里科夫海軍大尉),「M—174」號潛艇(艇長葉戈羅夫海軍大尉),「K—22」號潛艇(艇長科捷利尼科夫海軍中校)。1942年6月18日,「紅色克里木」號巡洋艦(艦長祖布科夫海軍上校)改為近衛巡洋艦
㈦ *** 正規軍有多少人
問題一: *** 軍隊有多少人 *** 現役總兵力38萬人(2008年 陸軍:24萬人,編有3個軍團部,4個防衛部,在「精實案」計劃實施過程中,陸軍師已全部改編為「聯兵旅」。「聯兵旅」分為守備旅,共計40個。
此外,還編有4個防衛部直屬營、2個防空導彈群、1個通信電子戰群等。各型坦克1000餘輛,其中主戰坦克740輛。步戰車225輛,裝甲輸送車等裝甲車輛950輛,火炮1375門,反坦克導彈1000枚,高炮400餘門,各型直升機234架,地空導彈241枚。
海軍:6.2萬人,編為7個艦隊、1個潛水艇戰隊、若干快艇隊、1個海軍航空指揮部、1個觀察系統指揮部。海軍陸戰隊師已改編為3個陸戰「聯兵旅」。潛艇4艘,水面艦船520餘艘。其中主要水面艦艇32艘,兩棲艦船18艘。作戰飛機32架,武裝直升機20架。
空軍:6.8萬人,編有1個作戰司令部,1個後勤司令部,1個教育暨准則發展司令部,2個基礎指揮部,7個飛行聯隊及其他戰斗和戰斗支援部隊。作戰飛機479架,其中「經國」號戰機130架,F-16A/B型戰機146架,幻影-2000型戰機58架。高炮400餘門。
後備軍:348.2萬人,其中陸軍272.4萬人,海軍42.5萬人,空軍33.4萬人。 中新網2010年1月24日電 據台灣《中.國.時報》報道,據透露,台.軍最新的精簡規劃「精粹案」,律定的台.軍編制員額為二十一萬余兵力,不過,這二十一萬人中,真正的戰斗部隊不到十六萬人,非戰斗部隊員額則占 *** 兵力近三分之一。台.當.局「國.防.部戰.規司長」李喜明坦承, *** 作戰部隊未來只剩十四點七萬人,預計精簡的二十一點五萬人是還包含高司和後勤單位。 現役40萬人左右
問題二: *** 軍隊最多時候有多少人 最多時是抗戰勝利後,內戰爆發前,海陸空軍加各種其他人員合集一共430萬人,至於800萬是三年內戰消滅 *** 軍總數量,這期間 *** 好多部隊消滅了再補充,估計也拉了幾百萬壯丁,而不是同一時期最多人數
問題三: *** 軍隊一共有多少人???? 參戰方兵力 *** 軍約860萬人
中國人民 *** 300萬人以上
傷亡情況
*** 軍隊損失800餘萬人
*** 軍隊傷亡152萬人
問題四:抗日時候的 *** 軍隊一個團多少人?一個營多少人?一個連多少人?一個班多少人? 抗戰時期,國軍編制一般為
一個團大概1200人,
一個營300-500人,
一個連大概120人,
一個班10個人
問題五:抗日戰爭時期 *** 有多少軍隊? 1947年12月,國民革命軍(正規軍)計有104個整編師(軍)279個旅,198萬人,裝備步槍72.0317萬支,輕機槍6.1399萬挺,重機槍1.1949萬支,沖鋒槍6.7855萬支,手槍4.0077萬支,中口徑迫擊炮7506門,60炮9600門,戰防炮1474門,步兵炮260門,山炮1257門,野戰炮503門,榴彈炮401門,擲彈筒38364具,火箭筒1191具,戰防槍1058支。 *** 在三大戰役前共計有美械及全美械裝備部隊106個師(旅),交警部隊18個總隊又4個教導總隊;20個保安團。
*** 軍198萬人裝備馬步槍44.7萬支,短槍4.4萬支,沖鋒槍2678支,輕機槍4.6萬挺,重機槍1699挺,槍榴彈1428具,擲彈筒5050具,迫擊炮1559門,步兵炮124門,山炮58門,坦克8輛。
問題六:抗日戰爭時期國軍和共軍的兵力比例是多少?誰是主力? 中國國民革命軍兵力最高時達500萬人。中國國民 *** 領導下的國民革命軍與日軍共有22次大型會戰、1117次大型戰斗、空軍陣亡4321人、損失戰機2468架,海軍幾乎全滅。加上因病減員等非戰場損失,國軍總損失400多萬人。讓日軍損失48萬3708人,而傷者更達193萬4820人。
共軍殲敵5~10萬人 什麼後期共軍多^共軍根本就沒有多過
共軍的主業是炸鐵路摸炮樓和籌備內戰.所謂百團大戰 喝口水先
國軍隨便一個戰斗都比他們多,還多很多,我們沒有打過一次正面攻堅戰,正面防禦戰,並且沒有遠征緬甸,攻打城市.
問題七:解放戰爭時期 *** 軍隊的一個軍,師,旅大約各有多少人 軍有整編師組成的軍,地方師組成的軍。而且國軍的編制很亂,有的2個師一個軍,有的3個師一個軍,有的4個師一個軍。有的軍只有一個師+ 一個旅。一般來說編製表能有3萬算是很好的,實際能有2萬就不錯了。很多軍編製表上只有2萬,實際只有1萬。
師的情況也是很多,有整編師,也就是抗戰結束後軍改編的,2萬人差不多。非整編師可能只有1萬人不到,實際人數只有5、6千。
旅的也分整編旅5、6千到7、8千,地方旅只有3、4千。
問題八: *** 軍隊抗戰,有多少中國人知道 後來雖然陸續了解了一些史實,但是在看到這篇文章,這些具體的數字的時候,還是震撼莫名。尤其讀到 *** 74軍57師的師長發出的最後一封電報時,忍不住熱淚盈眶:
彈盡,援絕,人無,城已破。職率副師長、師附、政治部主任、參謀部主任死守中央銀行,各團長劃分區域,扼守一屋,作最後抵抗,誓死為止,並祝勝利。74軍萬歲!
那一役,全師8000人全部陣亡。
他們誓死保衛的是自己的家園,是包括大陸和台灣在內的所有的中國的父老鄉親啊!
對於那些在抗日戰爭中英勇獻身的國軍將士,幾十年來我們欠他們一份致敬。
沒有他們,歷史會被改寫,也許就根本沒有我們的存在。
七十二年過去了
60多年過去了,蔣介石動用70萬 *** 發動了淞滬會戰。在會戰中, *** 空軍炸毀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炸沉日本海軍第3艦隊旗艦, *** 陸軍為補充戰損而五次發布動員令,超過半數的團職以上高級將領以身殉國。淞滬會戰未能阻止日軍佔領上海,卻改變了日軍在中國戰場的戰略部署,還為上海資本向重慶轉移,贏得三個月的寶貴時間。
60多年過去了,有幾個中國人知道最讓外國人刮目相看的不是葉挺的新四軍,而是孫立人的 *** 新一軍。新一軍遠征緬甸,以傷亡1。7萬人的代價擊斃擊傷日軍10。9萬人。在新一軍攻佔緬甸重鎮於邦的時候,下屬向孫立人詢問如何處理日軍戰俘,孫將軍的回答是:「你去問問那些 *** ,都誰到過中國,到過中國的就地槍斃,以後都這樣」。
60多年過去了,有幾個中國人知道八路軍在平型關大捷中只不過是消滅了一支日軍運輸隊。而且平型關大捷只是平型關戰役的一部分,平型關戰役又是太原會戰的一部分。
60多年過去了,有幾個中國人知道李向陽和他的游擊隊是虛構的,真正讓日軍聞風喪膽的軍隊是 *** 的委員長衛隊。這支軍隊使用德軍的裝備,甚至有德軍教官親手指導。在南京雨花台,委員長衛隊的兩個營獨自阻擊日軍一個甲種師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一共只有六個甲種師團),平均每個士兵要堅守25米長的陣地,面對50名日軍精銳部隊的士兵,但勝利者依然是中國人。
60多年過去了,有幾個中國人知道在影視作品中惡貫滿盈的張靈甫是抗戰英雄。在長沙會戰中,他率領敢死隊包抄小道,夜奪張古峰,為 *** 成功阻擊日軍立下汗馬功勞。張靈甫還為抗戰丟了一條腿。
60多年過去了,有幾個中國人知道在湖南常德(我們現在只關注那裡是快女曾軼可的故鄉)保衛戰中, *** 74軍57師的8000名官兵阻擊10萬日軍15天之久,最後只有200人能夠戰斗。師長發出了74軍57師最後一封電報:「彈盡,援絕,人無,城已破。職率副師長、師附、政治部主任、參謀部主任死守中央銀行,各團長劃分區域,扼守一屋,作最後抵抗,誓死為止,並祝勝利。74軍萬歲!
60多年過去了,有幾個中國人知道在武漢上空爆發過持續時間僅次於不列顛空戰的武漢空戰。那場空戰中, *** 空軍擊落日軍飛機78架,炸沉日軍艦艇23艘。那個時候,每當防空警報響起,很多武漢市民不是鑽進防空洞,而是爬上房頂,為的是能看到日軍飛機被擊落的場景。
60多年過去了,有幾個中國人知道在重慶有17家軍工廠在敵機轟炸下堅持24小時不間斷生產。以金陵軍工廠為例,抗戰期間共生產迫擊炮7000門、重機槍1。8萬挺、步槍28萬支、手榴彈30萬枚、炸葯包20萬個。
60多年過去了,有幾個中國人知道日軍投降書是什麼樣......>>
問題九:當年 *** 軍隊一共去台灣多少人? 戰後中國大陸各省份軍民移入人數難以有效統計,依據1956年戶口普查結果,非本土籍人口約93萬人,加上未設籍軍人27萬人,共約121萬人。
據估計1945-1948年年底來台的外省人大約為17萬,1949年大約為30餘萬人,合計1945-1949年年底從大陸來台的人數約50萬人,加上1950-1953年大約有10餘萬人輾轉來台。故以此推估,兩者遷台的人數大約60餘萬人。軍民合計約120餘萬人。
問題十:二戰 *** 軍隊一個班多少人 國軍正規軍是有統一編制的, 一個普通班大概10個人左右,重武器班人多一些,偵察班少一些,不過到抗戰中後期人員大量混編,班組人員流動很大,有的班只有4,5個人,有的則有15,16人, 八年下來國軍正規軍陣亡400餘萬,很多士兵都是剛拉進部隊拿上槍不久就陣亡了,所以班組成員數量就非常漂浮不定了。
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有特種部隊嗎
中國二戰時最強的全德式王牌特種部隊
在1934年國民政府的閱兵大典上,有一支神奇的部隊突然走過了各國公使的視野,這是一支大約有4000人的隊伍,卻是完全的德國軍隊裝束,配備的也是當時最先進的德國全自動式沖鋒槍。這支神秘的部隊,就是南京國民政府自1927年起傾盡國力秘密組建,並於1933年邀請納粹德國特種部隊教官進行訓練而成的王牌特種部隊――委員長特別衛隊,代號「中國憲兵」。據倭國女間諜川島芳子於1946年交代,1934年國民政府國慶閱兵後僅三十分鍾,倭國情報機關就接到了土肥源從南京發來的密電,上面只有一句話:「中國憲兵」現身南京,戰鬥力極其強大。
唐生智冒死調動王牌軍
隨著上海等地的陷落。日軍向南京發起了總攻,蔣介石逃亡武漢,也許是出於斷後的考慮,他將「中國憲兵」留在了南京。隨後,唐生智率領10萬南京守軍與日軍展開了巷戰,「中國憲兵」卻還在營房處於待命狀態,因為沒有蔣介石的命令,任何人都是無權調動這支部隊的。戰況越來越緊急,抗戰的英雄部隊傷亡慘重,唐生智痛下決心,冒著被槍斃的危險,與「中國憲兵」旅長易安華密謀,調動了「中國憲兵」兩個營的兵力去雨花台接防。攻擊雨花台的是倭國甲種師團梅村師團,也正是這位梅村師團長,在雨花台爭奪戰中,最終成就了「中國憲兵」的赫赫威名。
600憲兵打敗2萬日軍
當兩個營的中國憲兵與第五軍在雨花台接防完畢的時候,梅村洋洋得意地發起了新一輪攻擊浪潮。他認為他面對的只是一批疲弱不堪的第五軍戰士(簡直瞎了你的狗眼,筆者注),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雨花台響起了沖鋒槍的怒吼,大吃一驚的梅村剎那間大腦一片空白。在20年後的回憶錄中,他這樣描述當時的自己:「我的頭腦一片空白,不知道是興奮還是惶恐,我突然意識到,我們真正的對手來了。」如果說開始倭國人只是惶恐的話,那麼之後的一天時間則成為了這些所有經歷過這場戰爭的大和武士心中永遠的噩夢,2萬多日軍對兩個營中國士兵的戰斗,成為了梅村師團歷史上最大的恥辱。600名中國憲兵,平均每個人防守一段25米長的陣地,平均每個人要面對50名倭國甲種師團士兵,戰斗從早上打到黃昏,一批批日軍倒在了雨花台上,始終不能前進一步。梅村師團也是日軍戰鬥力最強的部隊,始終攻擊不止,在最危急的時刻,梅村親自帶領敢死隊,拿著當年從蔣介石手中贏得的寶刀,與「中國憲兵」在陣地上拼起刺刀。然而「中國憲兵」也以硬對硬,上好槍刺與日軍展開肉搏。終於,號稱天下無敵的梅村師團,在黃昏時分倒在了「中國憲兵」堅韌不拔的精神面前。倉皇地丟下上千具屍體撤退。值得一提的是,在拼刺刀的戰斗中,梅村的那把寶刀被「中國憲兵」的戰士繳獲,梅村自己也被砍傷的胳膊,幸得部下掩護才保住了一條性命,而「中國憲兵」也付出了慘重代價,50多名戰士的屍體長眠在雨花台上。
夢中遭轟炸 幾乎全軍覆沒
戰斗結束後,興奮的唐生智連忙向蔣介石報功,蔣介石得知梅村戰敗,寶刀復得時大喜。但是得知「中國憲兵」參戰後不由勃然大怒,將唐生智狠狠責罵,並再次下令,沒有自己的手令,任何人都不得擅自調動「中國憲兵」。於是,在上層的壓力下,剛剛打了勝仗的「中國憲兵」部隊,不得不撤離雨花台,回到營房駐地。然而,正是這個錯誤的決定,使得倭國諜報機關得知了「中國憲兵」的駐地位置,從而改變了「中國憲兵」的命運。當天深夜,倭國空軍出動飛機50多架,對「中國憲兵」的駐地展開了瘋狂的轟炸,大部分戰士在睡夢中被炸死,饒幸逃出者僅200人。這支國民政府傾注心血組建的王牌部隊,就這樣因為蔣介石的錯誤決定而覆滅了。
化整為零活躍戰場內外
此後,「中國憲兵」剩餘的200多人被化整為零投放到了西南戰場,參加了西南戰場的大部分戰役。特別是震驚中外的長沙會戰中,正是由於中國憲兵小分隊成功偷襲了日軍的臨時機場才使得日軍失去了制空權,為長沙會戰消滅上萬日寇奠定了基礎。這支部隊在化整為零以後顯示了強大的戰鬥力,並立下了卓越的功勛,但同時他們自己也損失慘重,抗戰勝利以後,他們只剩下50多人,其中一半人也已經因受傷而身體殘疾了。。。
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有特種部隊嗎
中國二戰時最強的全德式王牌特種部隊
在1934年國民政府的閱兵大典上.有一支神奇的部隊突然走過了各國公使的視野.這是一支大約有4000人的隊伍.卻是完全的德國軍隊裝束.配備的也是當時最先進的德國全自動式沖鋒槍.這支神秘的部隊.就是南京國民政府自1927年起傾盡國力秘密組建.並於1933年邀請納粹德國特種部隊教官進行訓練而成的王牌特種部隊――委員長特別衛隊.代號[中國憲兵".據倭國女間諜川島芳子於1946年交代.1934年國民政府國慶閱兵後僅三十分鍾.倭國情報機關就接到了土肥源從南京發來的密電.上面只有一句話:[中國憲兵"現身南京.戰鬥力極其強大.
唐生智冒死調動王牌軍
隨著上海等地的陷落.日軍向南京發起了總攻.蔣介石逃亡武漢.也許是出於斷後的考慮.他將[中國憲兵"留在了南京.隨後.唐生智率領10萬南京守軍與日軍展開了巷戰.[中國憲兵"卻還在營房處於待命狀態.因為沒有蔣介石的命令.任何人都是無權調動這支部隊的.戰況越來越緊急.抗戰的英雄部隊傷亡慘重.唐生智痛下決心.冒著被槍斃的危險.與[中國憲兵"旅長易安華密謀.調動了[中國憲兵"兩個營的兵力去雨花台接防.攻擊雨花台的是倭國甲種師團梅村師團.也正是這位梅村師團長.在雨花台爭奪戰中.最終成就了[中國憲兵"的赫赫威名.
600憲兵打敗2萬日軍
當兩個營的中國憲兵與第五軍在雨花台接防完畢的時候.梅村洋洋得意地發起了新一輪攻擊浪潮.他認為他面對的只是一批疲弱不堪的第五軍戰士(簡直瞎了你的狗眼.筆者注).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雨花台響起了沖鋒槍的怒吼.大吃一驚的梅村剎那間大腦一片空白.在20年後的回憶錄中.他這樣描述當時的自己:[我的頭腦一片空白.不知道是興奮還是惶恐.我突然意識到.我們真正的對手來了."如果說開始倭國人只是惶恐的話.那麼之後的一天時間則成為了這些所有經歷過這場戰爭的大和武士心中永遠的噩夢.2萬多日軍對兩個營中國士兵的戰斗.成為了梅村師團歷史上最大的恥辱.600名中國憲兵.平均每個人防守一段25米長的陣地.平均每個人要面對50名倭國甲種師團士兵.戰斗從早上打到黃昏.一批批日軍倒在了雨花台上.始終不能前進一步.梅村師團也是日軍戰鬥力最強的部隊.始終攻擊不止.在最危急的時刻.梅村親自帶領敢死隊.拿著當年從蔣介石手中贏得的寶刀.與[中國憲兵"在陣地上拼起刺刀.然而[中國憲兵"也以硬對硬.上好槍刺與日軍展開肉搏.終於.號稱天下無敵的梅村師團.在黃昏時分倒在了[中國憲兵"堅韌不拔的精神面前.倉皇地丟下上千具屍體撤退.值得一提的是.在拼刺刀的戰斗中.梅村的那把寶刀被[中國憲兵"的戰士繳獲.梅村自己也被砍傷的胳膊.幸得部下掩護才保住了一條性命.而[中國憲兵"也付出了慘重代價.50多名戰士的屍體長眠在雨花台上.
夢中遭轟炸 幾乎全軍覆沒
戰斗結束後.興奮的唐生智連忙向蔣介石報功.蔣介石得知梅村戰敗.寶刀復得時大喜.但是得知[中國憲兵"參戰後不由勃然大怒.將唐生智狠狠責罵.並再次下令.沒有自己的手令.任何人都不得擅自調動[中國憲兵".於是.在上層的壓力下.剛剛打了勝仗的[中國憲兵"部隊.不得不撤離雨花台.回到營房駐地.然而.正是這個錯誤的決定.使得倭國諜報機關得知了[中國憲兵"的駐地位置.從而改變了[中國憲兵"的命運.當天深夜.倭國空軍出動飛機50多架.對[中國憲兵"的駐地展開了瘋狂的轟炸.大部分戰士在睡夢中被炸死.饒幸逃出者僅200人.這支國民政府傾注心血組建的王牌部隊.就這樣因為蔣介石的錯誤決定而覆滅了.
化整為零活躍戰場內外
此後.[中國憲兵"剩餘的200多人被化整為零投放到了西南戰場.參加了西南戰場的大部分戰役.特別是震驚中外的長沙會戰中.正是由於中國憲兵小分隊成功偷襲了日軍的臨時機場才使得日軍失去了制空權.為長沙會戰消滅上萬日寇奠定了基礎.這支部隊在化整為零以後顯示了強大的戰鬥力.並立下了卓越的功勛.但同時他們自己也損失慘重.抗戰勝利以後.他們只剩下50多人.其中一半人也已經因受傷而身體殘疾了...
㈩ 60多年過去了,有幾個中國人知道
60多年過去了,有幾個中國人知道:蔣 介石動用70萬國軍,發動了淞滬會戰。在會戰中,國軍空軍炸毀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炸沉日本海軍第3艦隊旗艦,國軍陸軍為補充戰損而五次發布動員令,超 過半數的團職以上高級將領,以身殉國。淞滬會戰雖未能阻止日軍佔領上海,卻改變了日軍在中國戰場的戰略部署,還為上海資本向西轉移,贏得三個月時間。
60多年過去了,有幾個中國人知道:最讓外國人刮目相看的,不是葉挺的新四軍,而是孫立人的新一軍。新一軍遠征緬甸,以傷亡1.7萬人的代價,擊斃擊傷日軍 10.9萬人。在新一軍攻佔緬甸重鎮於邦的時候,下屬向孫立人詢問,如何處理日軍戰俘,孫將軍的回答是:你去問問那些狗雜種,都誰到過中國,到過中國的,就地槍斃,以後都這樣辦。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60多年過去了,有幾個中國人知道:八路軍在平型關大捷中,只不過是消滅了一支日軍運輸隊。而且,平型關大捷只是平型關戰役的一部分,平型關戰役又是太原會戰的一部分。
60多年過去了,有幾個中國人知道:,真正讓日軍聞風喪膽的軍隊 是國軍的委員長衛隊。這支軍隊,使用德軍的裝備,在南京雨花台,委員長衛隊的兩個營,獨自阻擊日軍一個甲種師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一共只有六個甲 種師團),平均每個士兵要堅守25米長的陣地,面對50名日軍精銳部隊的士兵,但勝利者依然是中國人。
60多年過去了,有幾個中國人知道:在影視作品中惡貫滿盈的張靈甫,是抗戰英雄。在長沙會戰中,他率領敢死隊包抄小道,夜奪張古峰,為國軍成功阻擊日軍立下汗馬功勞。張靈甫還為抗戰丟了一條腿。
60多年過去了,有幾個中國人知道:在常德保衛戰中,74軍57師的8000名官兵,阻擊10萬日軍15天之久,最後只有200人能夠戰斗。是時,師長發出了74 軍57師最後一封電報:彈盡,援絕,人無,城已破。職率副師長、師附、政治部主任、參謀部主任,死守中央銀行,各團長劃分區域,扼守一屋,作最後抵抗,誓死為止,並祝勝利。
60多年過去了,有幾個中國人知道:在武漢上空爆發過持續時間僅次於不列顛空戰的武漢空戰。那場空戰中,國軍空軍擊落日軍飛機78架,炸沉日軍艦艇23艘。那個時候,每當防空警報響起,很多武漢市民,不是鑽進防空洞,而是爬上房頂,為的是能看到日軍飛機被擊落的場景。
60多年過去了,有幾個中國人知道:在重慶有17家軍工廠,在敵機轟炸下堅持24小時不間斷生產。以金陵軍工廠為例,抗戰期間,共生產迫擊炮7000門、重機槍1.8萬挺、步槍28萬支、手榴彈30萬枚、炸葯包20萬個。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60多年過去了,有幾個中國人知道:日軍投降書是什麼樣子?為什麼只宣傳9.18日軍侵 華而不宣傳8.15日軍投降,不讓國民看看日軍投降書?難道僅僅是因為文中多次出現如下文字?——日本陸海空軍及其輔助部隊向蔣委員長投降。或者,是因為 受降落款是: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特級上將蔣中正特派代表,陸軍一級上將何應欽。
要知道,偉大的中國衛國戰爭是世界四大反法西斯戰爭之一!它不是用游擊戰、麻雀戰、地道戰、地雷戰就能打贏的。它是用重兵集團與敵人浴血奮戰才打贏的!
戰爭期間,國軍陸軍有3211418名官兵壯烈犧牲,其中包括8名上將,41名中將,71名少將。國軍空軍有6164名飛行員血灑長空,2468架戰機被擊落。國軍海軍全軍覆沒,所有艦艇全部打光。
歷史是真實發生的,不是靠教科書宣傳的
了解真實歷史,是反思過去的基礎,一個不懂自己國家民族歷史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
向所有為中華民族的生存與尊嚴而戰斗過的人致敬!